- 全部文章
- 京都拾貝
- 閩北雜記
- 行走故鄉(xiāng)
- 文化苦旅
- 嫽意天鄰
- 四都悲行
- 阿壩吟淚
- 榕城問道
- 耕讀山荱
-
泥香淬骨種春風
今會文友數(shù)子耕讀山荱。烈日當空,揮汗如雨,搭竹為棚牽瓜藤果蔓,疊石固壤、平畦理壟,以容日見拔節(jié)拔高的菜苗和增加的果蔬品種
2025-05-10
1488 35 14其它嚴師與高徒——對青年引導方式的反思
學問無捷徑,功到自然成。曹松老師是我四姨(親的哈)的孫子,在本市一所學院任教師,這位福師大社會學研究生算得上是位青年才俊
2025-05-10
559 8 1其它家鄉(xiāng)印痕:一座村莊的情感圣殿
每個人的血脈深處都蟄伏著一座村莊。于我,南塘便是那方永遠溫熱的印記。從童稚懵懂到花甲之年,這座村落以它特有的方式,在我生
2025-05-08
8716 108 27其它驛路上綻放的芳華——一位南塘女青年的成長故事
金華小同志是我的宗親,自四年前加入郵政系統(tǒng)以來,她以勤勉踏實的態(tài)度扎根基層,業(yè)務能力突飛猛進。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在繁忙的
2025-05-06
2362 20 1其它尋果記
認識學典應10年有余,但見面的次數(shù)僅5次,不多不少正好一只手。我與他熟絡全憑微信,而且線下“奔現(xiàn)”見面幾乎都是在這近幾年。我
2025-05-05
8510 101 18其它致山荱耕讀青年——勇為新時代的破壁人和造浪者
青春最珍貴的禮物,就是擁有改變的力量與勇氣。改變,是為了活出自己理想的模樣;改變,是為了成為未來子女心中的榜樣;改變,更
2025-05-04
10270 121 19其它馱竹記:三個“農(nóng)夫”在山中的狼狽
馱竹記:三個“農(nóng)夫”在山中的狼狽,南塘,2025年5月3日,意氣風發(fā)進山去,方知世事艱難。為了給菜園里日漸茁壯的絲瓜苗搭架子,
2025-05-03
9335 106 22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