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游紅山寺王老師寫作悅享空間 <h3><b> 繁瑣忙碌的工作做久了,熟悉的環(huán)境待久了,真的需要出去透透氣,舒緩一下疲憊的心,于是,近在咫尺的武安紅山寺成為我的首選。</b></h3><h3><b> 對景區(qū)的選擇,我有自己的想法:不需要多大,不需要多美,也不需要評上幾個A。只要遠(yuǎn)離我目前熟悉的環(huán)境,遠(yuǎn)離我倦怠了的生活,讓我有生疏感就可以了。</b></h3> <h3><b> 紅山寺是再普通不過的景區(qū)了,山無峻峭之勢,樹無雄偉之態(tài),石無嶙峋之姿,水無浩淼之波。就連鱗次櫛比的廟宇也顯得低矮陳舊,大大小小的神仙蝸居在廟宇里,全然沒有了威嚴(yán)和兇神惡煞的氣勢。</b></h3><h3><b> 步入紅山寺景區(qū),沿路有各式各樣的廟宇,岳王廟、山神廟、觀音殿、大雄寶殿、財神廟依次排開。把這些毫不相干的神仙集成一塊兒,恐怕也是景區(qū)管理者費了一番心思,無非是滿足善男信女們求財、求官、求子的不同訴求,讓香客們心甘情愿掏出銀子,至于靈驗與否,那就另當(dāng)別論了。</b></h3> <h3><b> 拾階而上,山路兩旁高低錯落的樹木、灌木、雜草于寒風(fēng)中瑟瑟發(fā)抖。山、石、樹、草都呈現(xiàn)褐色,被塵土籠罩著,被寒風(fēng)裹挾,變得了無生趣。</b></h3><h3><b> 越往上走,風(fēng)愈大愈冷,在斷崖處憑欄遠(yuǎn)眺。我想,千百年來,冬季凜冽的風(fēng)霜,也這樣吹打著路上的旅人吧?這山、這石、這風(fēng)霜未曾改變,變換的是時空和觀景的旅人。</b></h3> <h3><b> 望著路邊隨風(fēng)搖曳的灌木,朋友用手指著道:這株也許有百十來歲了吧?等到來年的春天,這些灌木還會吐出綠葉,還會開出野花。</b><b>“花謝花會開”也許是老天對低等物種的補償吧?而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竟不如一株植物,凋謝了就再也沒有機(jī)會盛開。而我們在歲月長河里也不過曇花一現(xiàn),又如煙花般絢爛而短暫。</b></h3> <h3><b> 景區(qū)很小,不大功夫就走到了“南天門”。所謂的“南天門”有點名不副實,不過是座不太高大的牌坊而已。站在南天門下,風(fēng)更勁更冷,四大天王面目猙獰地立在兩旁。看他們兇神惡煞、假模假式的樣子,我想,他們的世界該不會也有車子、房子、位子的糾結(jié)和煩惱吧?</b></h3><h3><b> 人們向往寧靜祥和、無欲無求的生活,但真到了神仙的境界,倘若沒有了欲望和糾結(jié),沒有病痛和痊愈,沒有純真和貪婪,沒有虛偽和坦誠,沒有出生和死亡,沒有羞怯青澀和懵懂無知,沒有撕心裂肺的痛和暢快淋漓的愛,該是多么乏味和了無生趣??!</b></h3> <h3><b> 終于站在了山的最高處,烈烈寒風(fēng)吹過面龐,空氣清冷甘冽。梵音裊裊升騰,空靈悠遠(yuǎn),蕩滌靈魂。</b><b>沐浴著千米高空的陽光、空氣,天地空曠寂寥,天與地,山與我,幻化成虛無。俯瞰山川,城市和村莊就踩在腳下,</b><b>車流和行人如沙礫般渺小,頓感平時的掙扎和糾結(jié)有多么的可笑和不值!</b></h3><h3><b> 沉思良久,被朋友一聲“回去了”的喊聲喚醒。跳上車,打開音樂,一曲《安河橋》響起,大都市的落寞、孤單和淡淡的憂傷在車?yán)镫硽栝_來,倒也和剛才的所思、所想有些許一致。</b></h3> <h3><b> 回到家,斜依在沙發(fā)上,信手翻開書,上面赫然寫著幾行字:向死而生,讓我們擁有一份好好活著的感動,從容面對生活中的不可預(yù)知,好好愛自己!</b></h3><h3><b> 是啊,平淡、瑣碎的日子里,一定要好好愛自己,因為“我”是億萬人里最獨特的、最愛我的那個!</b></h3> <p class="ql-block">自在飛花:致力于創(chuàng)作有情懷、有溫度的文字!</p><p class="ql-block">微信wl97186500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