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懷念朱學達和呂學勤先生曹和平 <h3>今天是朱學達先生逝世14周年紀念日,前些日子我在翻找舊圖片時發(fā)現(xiàn)了幾幅有關朱學達先生與呂學勤先生的的照片,引起我的一些回憶。特此在朱學達先生十四年前離世的這一天,做此文以資懷念,以祭奠兩位先生的在天之靈。</h3> <h3>朱學達(1933年4月—2004年1月8日)山東平度人。1956年在平度縣文化館工作,后進修于濟南藝術館干校。1959年調入山東省群眾藝術館,1977年調入山東省美術館任美術創(chuàng)作部主任。生前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山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山東省美術館副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h3> <h3>呂學勤(1936年—1993年3月)山東臨朐人,擅長中國畫。1960年調入山東省文聯(lián)從事創(chuàng)作,有“農民畫家”之稱號。生前曾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山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山東省文聯(lián)委員、中國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年畫研究會理事、中國當代工筆畫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科普美術協(xié)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美術館專業(yè)畫家。</h3> <h3> 今天,是朱學達先生離開我們整整14年的日子,我作為一個先生的小輩,朋友和學生,在這個值得紀念日子,深情緬懷先生的在天之靈。同時,由于我與呂學勤先生和朱學達先生也同時有多年因緣,呂學勤先生也離開我們將近25年了,因此也一并真誠回顧和懷念與兩位先生有關的一些往事。 往事如煙,因緣際會,與二位先生的情誼,可以追溯到我的父親曹順德。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我父親任濰縣文化科長時,作為地方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人,接待過不少來自北京及華東地區(qū)相關文化宣傳部門和省里派出的年畫專家組,經(jīng)常陪同他們考察參觀濰縣楊家埠年畫,并參與協(xié)調幫助對舊年畫的文化改造工程,與他們中的一些經(jīng)常到訪的專家有不錯的交情。五十年代中后期和六十年代初,多次來濰的專家組里面就包括朱學達呂學勤二位先生,還有謝昌一、施邦華先生等等,因為年齡太?。ㄎ夷菚r大約十歲多一點)緣故未能正面結識,模糊中好像只是偶爾側面見過幾位,也分不清誰是誰。兒時記憶中,之所以對這幾位先生非常有印象,一是因為我父親嘴里常常提到這幾位先生的大名,二是我的美術啟蒙董率真老師,也是經(jīng)常提起他們幾位的大名和作品,三是因為我家里有一幅這幾位先生為我父親合作的一幅寫意花鳥畫作品《貓蝶富貴圖》(大約是四尺三開的大?。嬛杏胸堃恢?,蝴蝶一只,牡丹一叢,太湖石一塊,是朱學達、呂學勤、謝昌一和施邦華四位先生大約在1963年前后的合筆,這幅畫一直沒有裝裱,就那種原樣宣紙的畫片在我父親房間里用圖釘在墻上掛著,我父親調到濰縣一中當校長時,文革初期被本校紅衛(wèi)兵給抄走,從那此畫便無下落。 后來多年以后,我與朱學達、呂學勤和謝昌一、施邦華老師分別說起這些事兒來,幾位先生都對我父親深有印象與記憶,記得文革以后謝昌一先生和呂學勤先生等再次來濰縣考察楊家埠年畫時,還專門去一中去看望過我父親。 文革結束后,1977年春天山東省革委會文化局專門組織了一個年畫考察組,由省文化局的周堅夫處長帶隊,去河北武強縣、天津楊柳青和蘇州桃花塢三地去考察年畫,考察組成員有朱學達先生和呂學勤先生,還有山東藝術學院的李百鈞老師,省工藝美術研究所的張金庚老師,和濰縣文化館派出的我,在歷時大約半個多月的相處時間內,與兩位先生算是真正的正式結識了,那時我不足26歲。此后我還參加了山東省文化局1977年下半年在濰坊舉辦的山東省年畫創(chuàng)作班,與施邦華、謝昌一、呂學勤、朱學達等先生進一步結識和熟悉。 幾年后,我調往濰坊市文聯(lián)工作,在1986年與1987年,由濰坊市文聯(lián)與山東省美術館聯(lián)合舉辦了兩期民間年畫創(chuàng)作班,這兩次都有朱學達先生和呂學勤先生參與組織領導和指導創(chuàng)作,參加者中還有山東省美術出版社的王勝華先生,濟南市的劉星池先生,濰坊市參加組織領導和創(chuàng)作的的還有市文聯(lián)趙修道主席,及安丘市的鄭學信老師,壽光市的于新生、寒亭區(qū)的季乃倉,濰坊市的何麗、朱春湖、楊大魯,和作為主要協(xié)調聯(lián)絡組織具體工作兼創(chuàng)作人員的我。記得1986年那次,呂學勤先生同時攜第二任妻子趙密增女士,在峽山水庫管理局招待所度過了他們一段婚后歲月,并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年畫《漁農豐收貢獻大》。也是那一次,我多次親眼見識到了朱學達先生的書法創(chuàng)作演示,和他難得一見的指畫墨梅作畫過程。 經(jīng)過以上多次與朱學達先生的短期交往,與他工作之余經(jīng)常散步交談中,朱學達先生給我的印象,是個非常健談的人,話題廣泛,詼諧風趣幽默,也得以了解了一些他的藝術理念與個人的經(jīng)歷,甚至一些家庭和有關他的夫人的瑣事,得知朱學達先生是個日子過得并不輕松的人,但是他的心胸開闊襟懷豁達,為人誠實厚道,做事嚴謹認真,這些優(yōu)秀品格從他的藝術作品之中亦可窺得。 與朱學達先生相比,我與呂學勤先生有更多的工作和專業(yè)上的交往,呂學勤先生人品畫品俱高,在中國美術界和山東省美術界具有較大影響力,尤其是在濰坊年畫的創(chuàng)作方面,是最早的領軍人物,他的家鄉(xiāng)也是濰坊的臨朐縣,對濰坊的年畫創(chuàng)作有著巨大貢獻。呂先生前妻王靜華女士是在山東省美術館展館工作,與全省各地美術工作者有非常多的工作交往,她的工作態(tài)度認真負責為人熱情善良,給大家都留下非常完美的印象(據(jù)說王女士與呂學勤先生在小學期間曾經(jīng)是師生關系,王女士是呂學勤讀小學的老師,他們的婚姻感情深厚,育有一女。呂先生第二任夫人趙密增婚后為呂先生育有一子),王女士1984年11月年由于突發(fā)腦溢血病去世,給呂先生巨大精神打擊。 朱學達先生和呂學勤先生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藝術家,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在近二十年期間,作為我國新時期新年畫的代表人物,為新時代美術事業(yè),和山東省的美術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朱學達先生離開我們整整14周年,呂學勤先生英年早逝,也離開我們快25年了,讓我們真誠的緬懷兩位先生,祝愿兩位先生在天國生活幸福!</h3> <h3>此圖片是與朱學達、呂學勤先生在峽山水庫中船上的生活照。峽山水庫是我省最大的水庫,水面南北長60華里,東西寬30華里,1986年秋季,山東省年畫創(chuàng)作班在濰坊峽山水庫管理局招待所舉辦,工作之余乘船在水庫游覽,船上的人自左至右有:鄭學信、趙修道、戴金玉(水庫管理局局長)季乃倉、呂學勤、劉星池、 曹和平、朱春湖、何麗、朱學達。</h3> <h3>1986年秋,在峽山水庫北岸,峽山上的合影,左朱學達,中曹和平,右呂學勤。</h3> <h3>朱學達先生1959年作品《和平幸?!罚ǜW譄舢嫞?lt;/h3> <h3>朱學達先生書法作品</h3> <h3>朱學達先生作品《窗外梅花瘦影橫》</h3> <h3>呂學勤先生1964年作品《科研小組》</h3> <h3>朱學達先生1977年作品《采油女工》</h3> <h3>呂學勤先生1986年在峽山水庫管理局招待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漁農豐收貢獻大》(門神畫)</h3> <h3>呂學勤先生的國畫作品《駿馬圖》</h3> <h3>1961年濰縣文化科,我的父親曹順德,與朱學達先生呂學勤先生等交往的年代。</h3> <h3>2017年12月,峽山水庫管理局招待所中的棧橋,故地重游。</h3> <h3>2017年12月,峽山水庫故地重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