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進了神秘的印度觀察家 <p class="ql-block"> 我沒有念天念地念佛經(jīng),沒有轉(zhuǎn)東轉(zhuǎn)西轉(zhuǎn)經(jīng)筒,卻飛越千山萬水來到了佛教的發(fā)源地,一個遙遠而古老的印度??墒俏业男睦锊]有準備好一片佛的凈地,感受佛恩浩蕩,我?guī)У氖且活w凡人的俗心,來探究這個神秘而遠古的西天世界。</p><p class="ql-block"> 我所乘坐印度航空公司客機,在夜幕中降落甘地國際機場時,我的心無比激動。印度,一直是我想去周游的國家,從古到今,與我國毗鄰,近在咫尺,但感覺像是在遙遠的天涯,如神一般古老而不可及的遠方。</p><p class="ql-block"> 當我走下飛機的一剎那,仿佛見到了當年玄奘曾經(jīng)留下的腳印。穿越時空的腳步,與古人的足跡踩到了一起,真是一種奇妙的體驗。</p><p class="ql-block"> 走進簽證大廳,真不愧是在印度,第一個映入我眼簾的,是一排巨大的佛手雕塑。這美妙無比的蘭花指造型的佛手雕塑,給我的感覺是,佛教流傳千古,到我今天來到印度,數(shù)盡了代代風流人物,輪回叱咤,恍然看今朝,如剎那的彈指一揮間,有木有?</p><p class="ql-block"> 印度的夜色,讓我大感意外,走出航站大樓,整個天空大霧彌漫,如籠罩在白色的帳幔中,旅游大巴車在分不清是霧霾還是大霧中前行,看不到一點景象。</p><p class="ql-block"> 到達賓館已經(jīng)是當?shù)卦缟衔妩c,只有兩小時的休息時間,七點要起床出發(fā),人困得不得了,也沒多留意印度客房獨特的裝飾,倒在床上就睡著了。</p><p class="ql-block"> 叮朗朗的叫早鈴聲驚醒了我,天終于亮了。我揉了揉眼睛,聽到了周圍嘈雜的聲音,我迫不及待的起床,激動地告訴自己,我真的到了印度。</p><p class="ql-block"> 走出賓館大門,第一個迎接我們的是三頭體型彪悍,臟得不能再臟的三頭肥豬。印度啊,印度,你真奇怪!為什么用三頭豬來迎接我們,你好意思嗎?這三頭豬,在門口悠閑地走動,覓食。這三頭豬,也別小瞧它們,它們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戰(zhàn)士,整個城市都是它的家園,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沒有主人管束它們,比印度路上的牛還要自由,因為印度路上的牛,畢竟是有主人的。</p><p class="ql-block"> 當天的行程是:庫杜布高塔、賈瑪清真寺、甘地陵園、印度門、總統(tǒng)府、國會大樓、中央政府大道、蓮花廟。</p> <h3>庫杜布高塔。</h3> <h3>密集的車流。</h3> <p class="ql-block">路上看到的日常普通街景,生活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路邊手拿木棍可以打人驅(qū)趕違法人員維護秩序的管理人員。</p> <p class="ql-block"> 印度的上班時間是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還早,路上相對較空,但因大霧,只能看到路基,路兩邊都是模模糊糊的。懵懵懂懂中到了庫杜布高塔,整個高塔被大霧籠罩,它的高大雄偉不露真容,只能在大霧彌漫中猜想。霧里看花也讓我贊嘆,高大亭柱上的雕刻精美絕倫,工藝之精湛,圖案之優(yōu)美,無與倫比。車游的蓮花廟因大霧,無法看到,有點遺憾。</p><p class="ql-block"> 等到大霧慢慢消散,路上的車也逐漸多了起來,這下真讓我體會到了傳說中印度的交通狀況。德里有一千九百萬人口,幾乎家家有汽車,我觀察了一下,鈴木車最多,其次是現(xiàn)代、豐田、福特、雪佛蘭,還有印度自己的TATA車,摩托載人“突突”三輪車到處都是。</p><p class="ql-block"> 路上的車,可以說到了密密麻麻的程度,車都開得飛快,風風火火的。道路上行駛的每輛車,都像是馬路上的填縫劑,開車根本就沒有行車道的概念,明明畫著虛線的兩車道,卻同時并排開著三四輛車。只要路面有空隙,就會有車擠進去,不停的擠啊擠,汽車擠不進了,摩托車三輪車來塞進去,整條馬路被擠得水泄不通,沒有一點空隙。警察也視而不見,在混亂中疏導交通,整條馬路亂哄哄的,像是一群亂串的螞蟻,在印度過繁忙馬路,必須膽大眼尖,手腳如風,是我在印度見到的第一大奇觀。</p><p class="ql-block"> 他們開車的技術(shù)也相當好,隨意變道、穿插、逆向抄近路,各顯神通。如果你開車也喜歡這樣,又想不發(fā)生擦碰,你的師傅一定是在印度,他們的技術(shù)強多了。盡管如此混亂,卻不見有擦碰,混亂中相互避讓,不見有真正意義上的堵塞,也不見有賭氣頂牛,所以很少有堵車,只要你曾經(jīng)留意過印度大型游行慶?;顒又械钠孑廛嚰急硌?,你就能對印度阿三的車技略知一二了。神奇啊,你趕快去印度拜師吧!</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車在新德里主城區(qū)大街上跑,竟然見不到兩邊的商店或民居,如同行駛在荒郊野外。因為新德里某些區(qū)域大街的布局與我們不一樣,一條大街的兩邊,大約有幾十米寬的植樹隔離帶,樹林的后面才有建筑。印度規(guī)定,個人的私有建筑不能高于四層,加上印度的房產(chǎn)是私有制的,所以一路上幾乎見不到高樓大廈,更不用說大型商場,只有到了景點或在舊德里,才能見到地攤和商店。所謂商店,準確的說,是小商鋪,超市可以說基本沒有。據(jù)說每次政府想建大型超市,都會遭到大批私營業(yè)主的抗議示威,抗議會搶了他們的生意。</p> <p class="ql-block">甘地的陵墓。從陵園入口到墓地,每個人必須把鞋子脫掉,赤腳或穿襪子才能走近去參觀,冬天冷光腳很不習慣,有人看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甘地陵,警衛(wèi)森嚴,士兵荷槍實彈,是我在印度見到的最簡樸的帝王陵墓,沒有任何裝飾。一方黑色大理石砌成的靈柩,幾束鮮花,一盞長明燈,像一方圣地。在陵墓的正面鑲嵌著印地文“咳,拉姆!(即:啊,天哪!)” 這是甘地遭暗殺時,中彈身亡前喊出的最后一句話。</p><p class="ql-block"> 在墓地的出口處有一石碑,刻有甘地1925年《年輕的印度》一書中,痛斥當時印度社會的罪惡與宗教的弊端。說道:“搞政治而不講原則;積累財富而不付出勞動;追求享樂而不關(guān)心他人;擁有知識而沒有品德;經(jīng)商而不講道德;研究科學而不講人性;膜拜神靈而不做貢獻?!?甘地,是一位為印度不流血斗爭,擺脫英國殖民的偉大人物,也是為印度婦女不平等吶喊的領(lǐng)導人。所以,甘地深受印度人民的愛戴。</p> <h3>瞻仰甘地陵的印度婦女。</h3> <p class="ql-block">路邊有許多這樣的漂亮建筑。</p> <p class="ql-block">隨處可見的街頭耍蛇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印度,是一個不缺色彩的國度,許多建筑都是色彩斑斕,仿佛是上帝在這里打翻了調(diào)色盤。一路上見到許多彩色精致的古建筑,印度教婦女穿的紗麗,更是五顏六色,花枝招展,隨風飄飄的紗幔,增添了許多活潑與浪漫。</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在印度的路上,親眼見到這么多印度人,給我感覺的特別之處是,人人都長著一雙目光驚恐而又好奇,善良而又帶點憂傷的美麗大眼睛。這雙有意無意,會直勾勾盯著你看的大眼睛,仿佛是一雙下輩子的眼睛,來探察今生今世的人間百態(tài),使人印象深刻。如果遇到一雙小眼睛,基本可以判斷不是印度人,割雙眼皮的行當,在印度肯定沒市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來我突然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印度TATA公司生產(chǎn)的旅游大客車,駕駛室與乘客是用玻璃分隔開的,發(fā)動機安裝在駕駛室,且駕駛室里沒有空調(diào),乘客的車廂里不但有空調(diào),還有電扇。要知道,印度夏季的溫度會高達四五十度,車上明明有空調(diào),為什么駕駛室有高溫的發(fā)動機,卻反而沒有空調(diào)呢?印度導游Dorje告訴我們,這就是印度的等級制度造成的,仆人就是仆人,在印度就是這樣,沒有其他理由,他的祖輩種姓已經(jīng)注定了他的社會地位。導游是克什米爾人,長的有點像新疆人,尼赫魯大學中文系畢業(yè),沒來過中國,中文講得不錯。</p><p class="ql-block"> 一輛旅游大巴車配備一個駕駛員,一個小工。由于路況的關(guān)系,印度大客車的底盤比較高,上下車由小工拿一張小凳子,停車時作為臺階,一個個攙扶游客上下車,為客人裝卸行李,事后洗車搞衛(wèi)生,他的主要收入靠客人給的小費。司機與小工不能與我們一起吃飯,也不能進入我們住的賓館,晚上司機睡在車上,小工睡在行李箱內(nèi),感覺多心酸吶。</p><p class="ql-block"> 我想,如果印度的旅游車司機,能開上一輛進口大巴車,就不會有駕駛室與乘客分割開了的情況了,夏天可以享享空調(diào)的福了。</p> <h3>(旅游車上的小工)</h3> <p class="ql-block">亂糟糟的印度門。印度人拍照喜歡用長頸鹿或大象鼻子造型,我們習慣用剪刀手V字型,兩國拍照習慣的明顯區(qū)別。</p> <p class="ql-block"> 景點中的印度門,外觀像法國的凱旋門,上面刻著戰(zhàn)爭中死亡士兵的名字,據(jù)說也刻有中印戰(zhàn)爭中死亡印度士兵的名字。我們?nèi)サ臅r候,他們正好在搭建舞臺,估計有大型慶?;顒?。路上見到的印度人,他們對外國人相當友好,見我們旅游車上乘坐的是外國人,都會露出燦爛的笑容,伸出手熱情地與我們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路上學生見車上坐的中國游客非常好奇湊過來看個究竟。</p> <h3>高速公路。</h3> <p class="ql-block">高速公路服務區(qū)的挎槍保安,看上去不像持槍人員,吊兒郎當?shù)摹?lt;/p> <p class="ql-block"> 去的第二個城市是齋普爾。270公里的路竟然要走七小時,說是高速公路,依我看,還不如我們的國道。雖然路也寬,但路上坑坑洼洼,塵土飛揚,駱駝車都可以在所謂的高速路上走,270公里要走七小時也不奇怪了。交通設施落后我們二三十年,而且這樣的路是要收費的。只要有車停下來,就會有鳥飛過來討食吃,不怕人車。</p><p class="ql-block"> 目前,在印度大約百分之一的人還在信仰佛教,絕大多數(shù)人信仰印度教,佛教基本絕跡。佛教與印度教的最大不同是,佛教沒有鬼神,人生來平等,而印度教是要膜拜鬼神的,還分等級,且印度教的神有幾千萬個。印度把牛、猴、鼠都當作神敬仰,一般大家都知道,有些稀奇古怪的敬仰,任我想都想不到。</p><p class="ql-block"> 當?shù)貙в味嗉f,有敬仰長在地底下素菜的,他們不吃土豆、蘿卜、花生等長在地底下的植物,早晚還要拿來膜拜。也有敬仰路面上微小動物的,一般女性較多,穿一身白衣服,長期住在廟里,出門要拿一把掃帚,一邊掃地一邊才能往前走,為的是生怕踩到地上的小生靈。更奇怪的是有敬仰自己頭發(fā)的,每根頭發(fā)都要拔下來供奉,難道不怕痛嗎。每天喝上一口牛尿當做敬仰神的也大有人在。搞笑的是,還有敬仰裸體生殖的印度人,竟然還被我遇上了。</p><p class="ql-block"> 在去齋普爾的路上,我見到一位穿著整齊的印度大漢,大步在前面領(lǐng)路,手舉一面印度彩條國旗,后面跟著三個全裸的年輕男子,排著隊。這三個有著棕色皮膚,體型健美,長相英俊的年輕男子,在陽光的照耀下,神采徐徐生輝,男性的生殖特點光彩照人,威武又漂亮,把我驚呆了。他們就這樣赤裸裸,雄赳赳在大路邊走,我趕緊抄起相機抓拍,可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車開得太快了。起先,我以為是行為藝術(shù),或是什么搞怪的,后來問了導游,說是印度教的一個小門派,他們手上拿的肯定不是印度國旗,是他們門派的旗幟。哇塞,印度,你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p> <p class="ql-block">公共廁所。左邊墻上掛的是便后用來沖洗屁股的水龍頭,不用衛(wèi)生紙擦,直接用手和水把屁眼洗干凈,也就是傳說印度人用手擦屁股的來源。</p> <p class="ql-block"> 在齋普爾的旅游行程是:琥珀堡、水上宮殿、城市宮殿博物館、風之宮殿、拉克西米拉楊印度廟、印度土產(chǎn)集市。</p><p class="ql-block"> 在印度,上廁所是要收小費的,景區(qū)內(nèi)的廁所也有人收小費,包括高速公路的服務區(qū)的廁所,一般每人10個印度盧比。都說印度人的手很臟,用手直接擦屁股,不用衛(wèi)生紙,這是真的,沒錯。一般外國人都會拿這一點嘲笑印度人的手臟,其實,當我們在嘲笑印度人用手直接擦屁股的同時,也許他們在嘲笑我們的屁股太臟了。這次我到了印度,才搞明白,到底是該誰笑誰呢,我把真實情況說給你聽,誰臟,誰干凈,由你來判斷。</p><p class="ql-block"> 印度高檔一點的廁所,坐便器旁都有一個像婦洗器的水龍頭,大便完了,拿起這個龍頭,用水用手配合直接把屁眼沖洗干凈。在低擋一點的公共廁所里,或在郊外的蹲坑旁,也有一個水龍頭,外加一只小水桶,或一個小水勺,便后同樣也是直接用水沖洗,用手把屁眼洗干凈,方法與日本的自動沖洗坐便器相似,但不會用衛(wèi)生紙擦。如果他們反問,你們用衛(wèi)生紙干巴巴擦擦,能把屁股擦干凈嗎,你怎么回答?的確,他們一邊把屁股洗干凈的同時,把手也洗干凈了,而我們的手雖然沒有直接碰到屁眼,但屁股的干凈程度能與他們用水沖洗的比嗎,還不是臭哄哄的嗎。哈哈,你說呢?</p> <p class="ql-block">風之宮,這些小窗口是供宮女們窺探百姓日常路景設立的。</p> <h3>琥珀堡的宮殿。</h3> <p class="ql-block"> 在印度旅游,主要是看古城堡,古建筑。印度古城堡古建筑之多,之宏偉,之多彩,之藝術(shù)輝煌,到了目不暇接的地步,之所以印度有了眾多的古建筑世界文化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 琥珀堡是建在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稱之為琥珀堡,是齋普爾的古都,建于1592年。琥珀堡由多個不同時期的宮殿組成,極為壯觀,最壯觀的是玻璃宮殿,宮殿墻上有無數(shù)寶石,還有無數(shù)面小鏡子,在陽光的反射下,流光溢彩,非常漂亮。如果在黑暗中點一支蠟燭,經(jīng)光線折射后,即可反射出千萬點閃閃光彩,堪稱世上絕無竟有。而琥珀堡之大,也在我的意料之外,如果想各個角落都去看一遍,一天時間也不夠。</p><p class="ql-block"> 有攻略上說,去印度要三防:防騙、防偷、防乞討。我在印度,騙與偷沒遇到,乞討確實隨處可遇見。說要防范,更應該加上一句:防小商販纏人。在琥珀堡遇到的小商販,那纏人之勁,不是一般的纏人,是相當?shù)睦p人,甚至攔在你前面不讓你走路。起先我們不停地說no,no。沒想到,印度人的耐心有如此之強大,讓我始料不及。從我們一進門,在城堡內(nèi)始終跟著我們,而且兜售時的表情十分豐富,口齒伶俐,一直到我們游完出城堡,乘上下山的旅游吉普車時,竟然爬到車上來兜售小玩意兒,一直跟到山下。嘴上不停地用中文喊:人民幣一百,人民幣一百,賣五個、六個、七個、八個,逐漸加碼。賣的是小木雕,小銅制品。小商販,我求你了,回去吧。開始我想,不理他們就會走開,但我錯了。印度人,有的是耐心,有的是時間,你想跟他們比耐心,必輸無疑。后來,被他們堅韌不拔的,有著頑強耐心的兜售精神所感動,買了一百元。</p> <p class="ql-block">琥珀堡的小販,基本的中文說了還不錯。</p> <p class="ql-block"> 通過新聞媒體的傳播,全世界都知道印度前段時間發(fā)生了公交車強奸案?,F(xiàn)在印度頒布了一個法律,小車一律不準貼太陽膜,大客車一律不可裝窗簾,以防止強奸案的發(fā)生。我們大巴車上原有的窗簾都被固定住,我們想遮太陽,導游絕不讓打開,說警察見了馬上會來查處。印度當?shù)貙в我矡o奈地說,我們印度無能,靠不用窗簾能管住強奸案嗎,哪有這樣管強奸的??磥?,印度(政府)管理上的形式主義,表面文章不是吃素的。</p><p class="ql-block"> 來印度的外國人,都會因印度城市街道的臟亂差而耿耿于懷。除了在新德里或景區(qū)內(nèi)相對干凈些,在舊德里,在其他城市的非主要街道,垃圾遍地,泥沙滿街,我老婆都不愿出去逛街。他們亂扔垃圾的陋習比我們強多了,路上的出租車也臟,公交車看上去都像囚車似的,窗戶上幾乎都裝有鐵欄柵,感覺不是幾天沒洗,是幾個月、幾年沒有洗了,雖然有點夸張,是開句玩笑,但感覺確實如此。路上有時能看到有些貴婦或富家小姐一樣的人也擠在這樣的公交車上,感覺珍珠與泥沙混在一起,真是有點驚訝,如果印度拿臟亂差的主題去申請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也許一舉成功。再做個比喻:日本、中國、印度三個亞洲有實力的大國來比較城市的整潔程度,日本在天堂,中國在人間,印度只能是在地獄了。</p> <p class="ql-block">很多公交車行駛中不關(guān)門,有人站在門口,窗上有鐵欄桿。</p> <p class="ql-block">臟臟的街道。路況有點像我們五六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 好在這是一個佛教的發(fā)源地,只要你心中有佛,一切臟亂差都會化為烏有。每每路上見到臟亂不堪的尷尬境地,我就會想起有佛經(jīng)上說過:世上塵本非塵,何來塵,塵從心生,才有了塵的骯臟。所謂骯臟,是因為你心中有臟,才有了臟的煩惱,只要心中保持一片純凈,世界永遠是美好的。</p><p class="ql-block"> 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公道話,雖然印度稍偏僻的街道上臟亂差,印度的景區(qū),主要街道是干凈的。印度的賓館也蠻不錯的,干凈整潔,檔次之高,絕不輸給歐洲發(fā)達國家的賓館。印度的旅游大巴,私家車都是非常干凈,印度城市內(nèi)各區(qū)域衛(wèi)生等級分明,有天堂,也有地獄。順便說一句,住印度五星級賓館是要過安檢的,不但要探測你的行李,還要用金屬探測器加手摸遍你的全身,男女分開檢查。怕不怕,別怕,可以說住在印度的大賓館是絕對安全的。</p><p class="ql-block"> 印度的神奇之處在于,雖然你隨時身處臟亂差的環(huán)境,心卻像是在天堂一般純潔,那樣自由自在,處處都會帶給你驚喜。風景像見到電影《西游記》中的場景那樣新鮮、神奇、有趣,有一種隨唐僧“西游記”的感覺。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價值觀去看待印度人的生活,那些無法接受的混亂,臟也好,窮也好,他們都和諧地存在著,不必過多的去做橫向比較。乞丐煩人,小販纏人,但你終究會發(fā)現(xiàn),印度的人民還是蠻善良的,蠻友好的,熱情又大方,迷一樣的印度,讓你永遠都看不透!</p> <p class="ql-block">印度路上的大媽。</p> <p class="ql-block">印度進城遇見我們中國游客的好奇鄉(xiāng)下人。</p> <p class="ql-block"> 印度的農(nóng)村,尤其是齋普爾到阿格拉與阿格拉到德里的路上,稱其為印度著名的旅游金三角。除了路邊有一些小集鎮(zhèn),只見大片大片的農(nóng)田,很少見到有人在耕地,也基本見不到農(nóng)居,很空曠,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不像我們這里公路邊都是房子。一路上也不見有山岳,也沒見有河流,連溪溝一樣的小河也很難見到,湖泊更沒有,一片廣袤的平原,土地肥沃。難怪印度大約3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能夠養(yǎng)活11億人口。</p><p class="ql-block"> 我特意問導游,為什么不見河流與湖泊,他回答簡單干脆:很少。沒有河流與湖泊,他們用什么來灌溉農(nóng)田呢,能豐產(chǎn)嗎,不得而知。也難怪印度人會把恒河當做一條圣河,河流太少了(指我見的北部地區(qū)),他們一般會用地下水。說他們這里水臟,我們在印度沒喝過自來水,旅游團燒開的水也不建議我們喝,我們喝的都是所謂印度產(chǎn)的礦泉水。其實這是一種偏見,我們吃的早中晚餐食,不就是用他們的自來水做出來的嗎,他們印度人自己也不是天天在喝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每晚回到賓館,打開電視,故事片語言不懂,但他們的歌舞節(jié)目,電視廣告,全世界是相通的,能牢牢吸引我的眼球,呈現(xiàn)出五彩繽紛,幻之幻覺。歌舞與我們的文藝節(jié)目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一個是動動手腳,一個才是載歌載舞,每一個人都像是文藝細胞爆棚,傾情投入其中。他們的每一部廣告片,也能拍出文藝大片的感覺,一瓶飲料能展現(xiàn)出人喝了后可以從古到今,上天落地,生死輪回的奇幻效果,拍片的思路每每使人意想不到,然后大吃一驚!真不愧為是寶萊塢的特有風格,美國的好萊塢也會甘拜下風。每次看電視都會想,印度上至高端的文化人,下至底層的乞丐,人人都能歌善舞的,哪來有這么多文藝工作者?印度不富裕,但對拍影片特別舍得花重金投入其中,不計成本。</span></p><p class="ql-block"> 印度的吃,除了咖喱還是咖喱,本來我對咖喱不反感,也經(jīng)常買咖喱自己燒菜,但印度的咖喱與我們的咖喱不是一回事,是一種味道很重的咖喱,咸味也重。我琢磨,像是在咖喱里加了五香粉,胡椒粉,辣椒粉的混合咖喱。印度不管做什么菜,都會加咖喱,就像湖南人燒菜都會放辣椒一樣,而且不管什么菜都做成爛糊爛糊的,加入咖喱調(diào)和,與米飯攪拌在一起吃,像我們這里的蓋澆飯,少吃還湊合,吃多了有點怕怕的。</p><p class="ql-block"> 印度的大米,顆粒細細長長的,沒有黏性,一顆顆像散沙一樣,每一顆米飯都是獨立的,比我們的粳米還硬。吃到后來,只挑吃印度的馕餅,炒面,喝素菜湯,吃這方面我還是能湊合過來了,回來后想想他們的飲食還是蠻有回味特色的。另外,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一般不吃肉,也不吃魚(指中北部地區(qū),沿海地區(qū)不知道),但有一種肉除外,那就是雞肉。不管什么動物,生長在印度都是幸福的,不會被斬殺吃掉,只有生長在印度的雞,是最最該死的,幾乎人人會吃雞肉,印度是雞的地獄,無法逃脫。羊肉也有人吃,但吃的人相對少許多,因為羊肉的價格貴許多。只有雞,最最罪過,最最賤了,到處能見到有賣雞肉的,我們天天能吃到雞肉。難怪有人會用雞來當做罵人的比喻,大概是傳教過程中有歷史淵源的。</p><p class="ql-block"> 每次吃飯,最讓我開心的是有冰淇淋,印度的冰淇淋口味純正,奶味香濃。每次我都會吃上一大碗,不限量。有的賓館還會提供大蛋糕,多數(shù)是英式的蛋糕,味道相當不錯,我也會去切一大塊,當飯吃,真是一大樂趣。</p><p class="ql-block"> 在印度一般吃米飯和烙餅還有面條,問了導游有什么名吃“飛餅”,他答沒聽說過有“飛餅”,飛餅可能是印度某個地方的小吃,不普遍。</p><p class="ql-block"><br></p> <h3>我切了一塊的蛋糕。</h3> <p class="ql-block">餐食上這碗白色的湯料,一般都以為是牛奶,其實是印度特有的一種白色咖喱湯,味道是咸的,沒吃過以為不好吃,喝一口還是不錯的。</p>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我們的行程是去阿格拉的泰姬陵與阿格拉城堡。</p><p class="ql-block"> 泰姬陵,是印度首屈一指的,最矚目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是印度的標志性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當我見到泰姬陵的時候,第一眼是驚訝,第二眼是贊嘆,第三眼就是無語了,這美侖美奐潔白的壯麗古墓藝術(shù)宮殿,無法用語言表達。泰姬陵的整個建筑,通體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端莊圣潔。墻上鑲嵌的翡翠、水晶、瑪瑙、寶石,如曼妙絢麗的花朵,如天上璀璨的華美樂章,輝煌奪目。幾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為之寫下無數(shù)動人的詩篇,印度詩人泰戈爾形象地寫到:“泰姬陵是永恒面額上的一滴眼淚?!?lt;/p><p class="ql-block"> 但泰姬陵的凄美愛情故事,并沒有打動我。泰姬陵之所以大美,深深感受到,她需要多少能工巧匠,花費多少年,流出多少血和汗,絕代佳人可以遺世而立,我們后人更應該贊美的,是建造泰姬陵的,社會地位卑賤的,印度最底層的窮苦勞動人民,有了他們的智慧與辛苦勞動,我們才能見到今天仍然美麗的泰姬陵。</p><p class="ql-block"> 盡管泰姬陵的端莊華美出類拔萃,但,可以說,在印度沒有絕對的景點。因為在印度,每個地方,每個人,都會是稀奇奪眼球的風景。在路上,如果能遇到苦行僧,那絕對是一大樂趣。偶爾讓我遇到,都讓我驚呆了,而苦行僧個個美呆了!這哪里是苦行僧,那明明是完完全全的行為藝術(shù)家,不管是發(fā)型,臉蛋,行裝,還是畫在臉上的抽象藝術(shù)畫,都是一副絕妙的風景。如果能帶回來一個,建一座廟供奉起來,絕對會香火旺盛,趕來膜拜的信徒,一定如山如海,人聲鼎沸。</p><p class="ql-block"> 印度人,特喜歡拍照,只要你敢用相機對著他們,他們一般都會很樂意配合,甚至等在哪里,用期待的眼神,讓你發(fā)現(xiàn)他,等待你去拍照,<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甚至會爭先恐后把你拉過去與他們的家庭一起拍照合影。在</span>泰姬陵,有一群學生,其中有一位小男生膽子較大,他自己拿著相機跑過來,要求我?guī)退恼?。當我接過相機的剎那,涌過來一大堆學生,那歡快的氣氛,把我也感動了。難道我給拍照片,他們能享受到極大的樂趣嗎。我老婆也湊過去與他們一起拍,結(jié)果更不得了,引過來更多學生,一起擁著我老婆照相,把我老婆樂得笑開了花,那笑哈哈的臉,如一朵粉紅的大蓮花,久久合不攏嘴。感受到像新聞片上有外國領(lǐng)導人來訪時被眾多學生簇擁喊“歡迎歡迎”的熱情洋溢味道,這種拍照的樂趣,在其他國家能遇到嗎,我想,只有在印度能遇上。</p> <h3>泰姬陵正面</h3> <h3>泰姬陵內(nèi)景,里面禁止拍照。</h3> <h3>泰姬陵側(cè)面</h3> <p class="ql-block">就是左邊那個小的,拿著自己的相機跑過來,要求我給他拍照。我看就像是一只玩具相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一群學生嘻嘻哈哈拍完合影后,還簇擁著送一程,現(xiàn)場受歡迎的熱烈程度,達到了有國家領(lǐng)導人被歡迎群眾愛戴的氣氛,依依不舍,真是熱情無法形容。如當時拍錄像就可見一斑了。</span></p> <p class="ql-block">我團的兩個游客被印度出來搞集體活動的公司團隊強拉過去拍合影。</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門口排隊的印度女青年,對我們都非常熱情,見她們臉上都搽著厚厚的白粉,好看嗎?這些應該是印度上層富家女孩了。</p> <h3>阿格拉城堡入口處</h3> <h3>阿格拉城堡門口威武的穆斯林青年。</h3> <h3>阿格拉城堡內(nèi)一道美麗的光線,游客們排隊拍照。</h3> <p class="ql-block">城堡內(nèi)向我討錢的保安。</p> <p class="ql-block">好奇看我們的印度小美女。</p> <p class="ql-block">路邊的小商店。</p> <h3>城堡建筑墻上的圖案不是繪出來的,是用各種顏色的寶石鑲嵌出來的。</h3> <p class="ql-block">手上拿的是我給她的牛軋?zhí)?,一路上跟著我?lt;/p> <p class="ql-block">回頭看我們中國人。他們看西方人不驚訝,反而見到我們中國人很稀奇。我想本來他們就被英國人統(tǒng)治過的。</p> <p class="ql-block">商家賣印度特產(chǎn)圍巾,鋪在地上讓客人自己選擇。</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在一個五星級賓館,當我走到餐廳門口時,有位看上去像餐廳領(lǐng)班的人站在門口,他見我挎著相機,自己先擺起了各種逗人的posturs造型。</p><p class="ql-block"> 我拿起相機嚓嚓連續(xù)幾張,也沒多在意,就進去就餐了。我們是團隊餐,服務員把我們領(lǐng)到長排的團隊席位,其他地方不讓坐。我在選食物時,感覺有人在拍我的肩膀,回頭一看,就是門口那位老兄。他把我叫去過,讓我坐在貴賓座,其他服務員剛想來管,他連忙給其他服務員做了我給他拍照的手勢,意思是我給他拍照了,是他請我坐在這里。那老兄還自己跑過去,從后廚拿了一個人家吃不到的特色大油餅和一些調(diào)料醬,端過來放在我面前,竟然給我開了后門,我受寵若驚。我英語不好,拿出手機上的“有道”中英翻譯器,寫道:“你很帥,你像一個電影大明星?!彼竭^頭來看,然后驚喜不已,臉部的表情甚似夸張,眉飛色舞,手舞足蹈,還把所有的同事叫過來看,自己又擺出大明星的各種造型,太逗了!以前看印度電影,覺得他們的表情都過于夸張,以為是故意的,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印度人的表情就是這么夸張,印度人就是這樣的性格。然后他又要求我與他一起合影,真有這么熱情的印度人。</p><p class="ql-block"> 印度是一個人文攝影的天堂,我拍了印度學生,兒童,包括小乞丐的照片。他們都喜歡我給他們拍,但你最好準備一些糖果,因為印度很少有糖果糕點賣,孩子們會相當配合,這是一種雙方都非常樂意的交流方法。如果想給模樣打扮得酷酷的苦行僧拍照,最好準備些印度盧比,10個盧比就夠了。不給當然也沒關(guān)系,但他們會向你要money的。Money、 money也許是我在印度能聽懂的,最多的一個英語單詞。</p> <p class="ql-block">餐廳門口的領(lǐng)班,送我大油餅的這位。</p> <p class="ql-block">盤中的綠白黃三種大餅蘸料都是咖喱味的,印度的咖喱真是五花八門奇出怪樣,到了極致。</p> <p class="ql-block"> 如果說,日本人是一臺程控機床,產(chǎn)品精細工整,規(guī)規(guī)矩矩;中國人是一臺電動機床,產(chǎn)品略顯粗糙,但吃苦耐勞,勇于拼搏;那么,印度人就是一架渾水中的水車了,可轉(zhuǎn)可停,可快可慢,悠閑自得。都說印度的公職人員工作效率低下,公務員每天工作六小時,中間還要吃個午飯,睡一個午覺,且辦事還要收小費。NND,這趟印度行,我也嘗到了他們工作效率低下的苦頭。</p><p class="ql-block"> 回家的那天,我們提前三小時到機場,人也不是特別多,但他們安檢簽證過關(guān)的動作之慢,著實讓我失去耐心。在他們這里,一個人花費的出境安檢簽證時間,在我國至少可以辦理三個以上。由于動作過慢,后面排隊的人越積越多,提前三小時到機場,還差點讓我們耽誤了上飛機的時間??偹爿喌轿液炞C了,我脫口用中文與同旅游團人的隨便說了一句太慢了,這個“慢”字,大概被給我辦簽證的印度佬聽懂了。此人長著一幅撲克牌上的老K臉,抬起頭瞄了我一眼,這個多嘴的慢字,可給我自己帶來了麻煩。</p><p class="ql-block"> 這個辦簽證的撲克臉印度佬,開始像快睡著一樣恍惚起來,瞇起眼睛做起了慢動作,還像喝醉了酒似地,幾次抬頭晃晃悠悠審視我的臉。我呆呆站著,生怕他找我麻煩,結(jié)果隔壁也是慢吞吞的辦理過了五個人,他才把護照還給我,讓我過關(guān)。我被嚇著了,我的天哪!</p><p class="ql-block"> 我們同團的另一個人,也遇到了麻煩,簽證人員說與他相同的中文名字,在他們這里能查到三百多個,不能確認這個名字就是你的,要他提供他父母的名字,又說他父母的名字無法核實。哪有這樣的核查手續(xù)的呀,后來靠旅游團出面才擺平了此事。我靠,印度!</p><p class="ql-block"> 我的這趟匆匆的印度之行,只能讓我了解這個國家的很小一部分。當我在的時候有過抱怨,但回想一下,這是一個多彩多姿,一個天堂與地獄如此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神秘而又能帶給我各種驚喜的地方。老婆去過歐洲、亞洲等十幾個國家,也剛?cè)ミ^日本,覺得日本的干凈給她留下了好感,但這次從印度回來后,再回想想,其實日本沒有什么好玩好看的地方,除了干凈有禮貌,其他沒有留下任何記憶。在印度游覽過程中,我多次問老婆印度好不好玩,她始終笑而不答,但從印度回家后,反而越想越覺得印度的味道,值得去回味,所見所聞,都是神奇而快樂的,真正游了一趟古書《西游記》上描寫的“西游記”,如一顆青青的橄欖果,回味無窮。單純作為旅游,假如你走遍了全世界,印度一定是一個最能讓你值得回味的國家之一,難怪印度也是歐美游客的熱門首選旅游地,也是印度旅游業(yè)發(fā)達的獨特吸引力之源泉。</p><p class="ql-block"> 寫到這里,我在想,這篇寫印度的文字,為什么自然不自然沒有多多去描寫印度美麗的風景呢。我想,描寫風光,我的文字表達能力有限,地理知識也不夠豐富,也比不過畫家,攝影家,作家。我覺得,還是把我這次到印度的所見所聞,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把最有感觸的東西寫出來,更能表達我對印度的理解,不枉此行。關(guān)于風光的介紹,百度一下,也許更詳細。</p><p class="ql-block"> 一段旅程,一個故事,一種經(jīng)歷,一段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接著去了與印度和中國共同接壤的古老原始小國尼泊爾。</p> <p class="ql-block">機場入口處站在防彈盾牌后的拿槍執(zhí)勤人員,盾牌上有活動的射擊孔,依我看這個盾牌可以一槍擊穿,起不到防彈作用。</p> <p class="ql-block">這個就是印度機場海關(guān)為難我的撲克臉印度佬。</p> <p class="ql-block">霸氣的印度空姐阻止我拍照。</p> <p class="ql-block">非常想念各國飛機上的有各國特色的飛機餐,不是味道有多好,而是在各國天空飛行的心情舒暢。</p> <p class="ql-block">從印度回國的航線圖。</p> <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2日后續(xù),再評論一下印度人。</p><p class="ql-block">感覺印度人有幾個特點:熱情又貪?。宦斆饔稚当?;懶惰又敢干;狡詐又愚蠢;善良又無賴。打仗應該不是中國人的對手,關(guān)鍵是思維不夠靈活,有點傻乎乎,不在點子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