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

美篇號 5218593

被訪問 928509 收獲贊 11946 被收藏 0

    • 2022-07-31 大江
      多謝支持!??????
    • 2022-07-31 大江
      馮老師謬贊了。多謝支持!??????
    • 2022-07-31 大江
      多謝支持!??????
    • 2022-07-31 大江
      丨多謝支持!??????
    • 2022-07-31 大江
      多謝支持!??????
    • 2022-07-31 大江
      哥謬贊了!多謝支持!??????
    • 2022-07-29 大江
      說這種話的人忽視了這樣一個歷史規(guī)律,即:世上任何事物(包括文化傳承 ),都在隨著歷史發(fā)展而不斷更新和進步。近體詩的格律規(guī)范 和創(chuàng)作手法也概莫能外。 眾所周知,近體詩格律萌芽于南北朝,成長于初唐,成熟于盛 唐,定型于晚唐,完善于明清。以“句式句法相重(鴨綠江詩社稱之為同構)”為例:盛唐時的作品這種詩病較常見;中晚唐以后就很少見了。有宋一代及明清時期則更被詩壇所鄙視。 關于放寬格律規(guī)范,當今詩壇有識之士有句話叫做“唐人可以 ,今人不可”。說的是古今近體詩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不同。尹日高老師 所說的“博觀群書,多識典故,豐富詞匯?!苯袢松晕⒂眯募纯赊k到;古人那邊談何容易?字典之類的工具書,明清時期的 普通知識分子尚且一冊難求;漫說是文化產(chǎn)業(yè)更加落后的唐宋年代了?,F(xiàn)代社會,各種字典、詞典、辭源、辭海林林總總。 高校圖書館里的各種相關典籍資料更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信息時代,知識大爆炸的氛圍;互聯(lián)網(wǎng)強大的搜索引擎,浩如煙 海的各種近體詩相關知識唾手可得。這種優(yōu)越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中, 今人有什么理由可以為自己的懶惰亦或是不學無術辯護?
    • 2022-07-29 大江
      六、 大江認為: 近體詩常見的格式無非五絕、五律、七絕、七律。最多不過56 字(排律除外)。有限的篇幅、嚴謹?shù)囊?guī)范、無限的表述。因而被稱為戴著鐐銬起舞的文學藝術。遵循嚴格的形式規(guī)范、煉 詞煉句,使語法修辭和格律與詩歌完美結合;體現(xiàn)的,是近體詩獨特的文學魅力。戴著鐐銬起舞,或婆娑、或剛勁,展現(xiàn)的 ,卻是舞者的修養(yǎng)和造詣。 盧延讓的“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險覓天應悶,狂搜海亦枯?!? 賈島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說的都是這種情況。 鴨綠江詩社尹日高老師關于詩詞創(chuàng)作“應向古人學習,博觀群 書,多識典故,豐富詞匯,以為自己創(chuàng)作所用。對學詩之人提 高文學修養(yǎng),提高文字表現(xiàn)能力,不無積極意義。”的論述, 大江深以為然。 詩歌是唯美的藝術,近體詩尤其如此。遵循規(guī)范、字斟句酌、 精心鋪排,是對這個傳統(tǒng)藝術體裁的尊重。 詩壇有一種言論曰:近體詩格律已經(jīng)很嚴格了,再用些諸如“ 平頭、摞眼、疊砌、相重”等等詩病或“礙格”加以束縛,不 利于學習和創(chuàng)作。甚至有人拿李杜等名人作品為例,叫囂“唐 人尚且不避這些詩病,我等不必在意云云...”。說這種話的人忽視了這樣一個歷史規(guī)律,即:世上任何事
    • 2022-07-29 大江
      五、 先生所說“四平頭、摞眼、尾三字同構,擠韻、撞韻等詩病都是江湖買膏藥式的言論...當代人再拿四聲八病去說詩病,就是不懂詩歌發(fā)展的歷史了?!? 1、我的帖子里根本沒有“尾三字同構,擠韻、撞韻”的說法, 更跟“拿四聲八病去說詩病”沒半毛錢關系。 2、今人羅列的所謂格律詩句式病中,“四平頭、相重、相濫、 重位、摞眼、疊砌、”等,其實都跟古人所說的“四言一法” 有關。“四言一法”之病說到底就倆詞,“呆板、單調(diào)”。一 首詩,文理上、意境上藝術水平再高,如果語法修辭或節(jié)奏上出現(xiàn)“呆板、單調(diào)”的瑕疵,還能算得上是精品嗎?
    • 2022-07-29 大江
      二、 先生所舉的清人【笠翁對韻】例子,不過是那時的對仗類啟蒙教材。我不僅熟知這篇著作,也讀過同時代仇兆鰲的【杜詩詳 注】、王士禎【律詩定體】、趙翼的【甌北詩話】以及紀昀、 沈德潛、許印芳等等諸多詩論大家的相關論述。至于唐代崔融的【新定詩體】以及日本空海和尚根據(jù)崔融相關論述編撰的【 文鏡秘府論】也有涉獵。宋代詩論家吳可的【藏海詩話】、葛 立方的【韻語陽秋】,明代屠隆的【縹緗對類】也都是很好的古人格律詩方面的權威詩論。 作為詩詞愛好者,我不僅讀過您所說的【馬氏文通】;也是當 代文學泰斗王力先生的鐵桿兒粉絲以及【古代漢語】、【詩詞 格律】、【詩詞格律概要】、【詩詞格律十講】等著作的忠實讀者。對當代近體詩學界奉為權威性的詩聯(lián)創(chuàng)作指導性文件~中 國楹聯(lián)學會頒布的【聯(lián)律通則】及【聯(lián)律通則導讀】,同樣也逐句逐字詳細閱讀、認真領會。四處游學的過程中,更得到了包括北大、北師大、復旦、山大、浙大、蘇大等在內(nèi)不勝枚舉的高校教授和學者以及中國詩詞學會、中國楹聯(lián)學會、北京楹聯(lián)學會和 各省市相關詩壇、聯(lián)壇專家們的傾心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