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被几个领导玩弄一晚上

應(yīng)許之地的召喚 ------印象約旦、以色列

絲語

<h1><b>猶太羊皮卷《塔木德》里寫到:"上帝給了世界十分美麗,九分給了耶路撒冷。"而世人則說:"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也在耶路撒冷。"從古至今,耶路撒冷都交織著世間的最美麗與人間的最哀愁,不同的文化、宗教、民族、和社會階層在這里碰撞出強(qiáng)烈的色彩。耶路撒冷就是一座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它還是唯一一個擁有天國和塵世兩種存在維度的城市,世界上估計(jì)也找不出第二個這么特別的地方。</b></h1><h1><b> 在我看來,世界那么大,這三個城市是一定要去的,那就是羅馬、伊斯坦布爾、耶路撒冷。</b></h1><h1><b> 以色列、約旦之行,圓了我的夢。</b></h1> <h1><b>我心之所向。這片位于歐亞非三洲交界處的熱土,一片土地,三種信仰,深深的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世界游客。我想來這里看看的愿望已有兩年,但又總是顧慮太多,其中不安全是我最大的顧慮。那么,只有等待,一年又一年。初衷不改,一如既往,這是心中的夢想!<br /></b></h1><h1><b> 2016年11月18日,圓夢始于決心。約旦、以色列我來了!</b></h1> <h1><b>從成都出發(fā)的團(tuán)隊(duì)是從約旦進(jìn)出,而從北京出發(fā)是從特拉維夫進(jìn)出。因此,我的景點(diǎn)游覽就從約旦的安曼開始。</b></h1> <h1><b>這是參觀世界上保存完好的最大規(guī)模之一的古羅馬城市遺跡【杰拉什】。城內(nèi)的古跡分別屬于古希臘、羅馬和拜占庭、阿拉伯伍麥葉王朝和阿巴斯王朝等時期。整座城市巨石鋪地,可是地上依然深深刻下了古戰(zhàn)車的輪印,隱隱約約的殺氣直撲面門。</b></h1> <h1><b>經(jīng)歷了古希臘、羅馬和拜占庭、阿拉伯五麥葉王朝和阿巴斯王朝的杰拉什古城,靜靜站立在那里,高大的古石柱,寬闊的古羅馬廣場,散落的巨石,似乎在訴說著他往日的輝煌!</b></h1> <h1><b>古羅馬城市遺址,石板街道平坦悠長,柱廊林立兩側(cè),神殿屹立山頂,還有壯觀的劇場,開闊的廣場,浴室和噴泉等。</b></h1> <h1><b>游覽中一步步走近歷史。那些曾經(jīng)屬于古希臘、古羅馬、拜占庭、阿拉伯伍麥葉王朝和阿波斯王朝的建筑如一部無聲的詩篇,被風(fēng)輕輕柔柔地翻過一頁又一頁。</b></h1> <h1><b>杰拉什東部劇場是約旦現(xiàn)存三個劇場中最大的一個。</b></h1> <h1><b>  雖然這是殘缺的石塊,走近它,依然可以看見雕刻著具有代表性的紋理,還是那樣充滿了藝術(shù)氣息。</b></h1> <h1><b>參觀中不期而遇的青春美少女們,彼此眼中的外國游客。這時大家沒有了陌生感,微笑的表情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在友好的氣氛中她們樂意出鏡。</b></h1> <h1><b>在這里,與當(dāng)?shù)刂袑W(xué)生、游客偶遇,迫不急待的合影是大伙的愿望。(可惜找不見我的身影,大伙兒在鏡頭前,我在鏡頭后掌鏡嘞)</b></h1> <h1><b>游覽約旦的世界文化遺址【佩特拉古城】。這是約旦最值得游覽的景點(diǎn)。佩特拉古城又稱玫瑰古城,特殊的地貌使這里呈現(xiàn)出絕美的顏色,公元前200年納巴泰人在此建造了他們的都城,古香料之路上他們將紅海沿岸盛產(chǎn)的香料運(yùn)往地中海,建造的都城可謂壯觀無比,而電影《變形金剛2》中,能量之矩就藏在佩特拉古城之中。佩特拉人的建筑能力在當(dāng)時堪比金字塔,更被人戲稱為外星人所為。</b></h1> <h1><b>佩特拉是古代最漂亮的城市之一</b></h1> <h1><b>古城幾乎全在巖石上雕刻而成,周圍懸崖絕壁環(huán)繞,佩特拉古城因其赤褐色砂巖高山的色彩聞名。古城核心是一個大廣場,廣場正面是鑿在陡巖上的宏偉的卡茲尼神殿。入口有羅馬柱,殿內(nèi)有圣母像和壁畫。</b></h1> <h1><b>佩特拉古城入口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狹窄峽谷通道,名為"蛇道",又叫西克峽谷。</b></h1> <h1><b>站在古城廣場,我的思緒穿越了時空。不經(jīng)意間抬頭仰望,驚喜的發(fā)現(xiàn)身邊崖石上呈現(xiàn)出的這圖案,好似一朵盛開的玫瑰花,于是,喚來同伴兒一起欣賞、拍照,正是:處處有驚喜。</b></h1> <h1><b>"月亮谷"--約旦的瓦迪拉姆沙漠,約旦最壯觀的沙漠景觀,這里因拍攝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而聲名大振。浩瀚的沙漠一望無際,頗有像月球表面一樣荒蕪的感覺,寧靜而沉寂,故被稱作"月谷"。這里是典型的純沙沙漠,巨大巖石拔地而起,互不相連,各自為政,如同城堡般屹立在沙丘之中。風(fēng)在慢慢的消蝕著它們,讓它們慢慢變小,變成紅沙、變成塵埃。</b></h1> <h1><b>我們乘坐貝都因人開的吉普車進(jìn)入沙漠深處,一望無際的沙漠之地,視野開闊,到達(dá)群山腳下,赤腳踩在細(xì)軟的沙灘欣賞美景,此時,內(nèi)心只有一個聲音:壯觀與震撼。</b></h1> <h1><b>除了乘坐貝都因人駕駛的吉普車穿行在茫茫沙漠中,還可以騎上駱駝,晃悠晃悠慢行于沙漠之中,這又是另一種體會。</b></h1> <h1><b>月亮峽谷是非常不同于傳統(tǒng)印象的沙漠,既是沙漠,又是峽谷,沙呈赤色,且沙漠中有氣勢磅礴的群山,山形起伏,非常壯闊。無論是赤腳走在大漠中,還是坐在吉普車?yán)锓叛弁?,沙漠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壯闊,觸目所及之處,皆是澄澈的藍(lán)天和黃沙接壤,遠(yuǎn)遠(yuǎn)望去無窮無盡,遠(yuǎn)近處顏色深淺變化,自然之美讓人流年忘返。</b></h1> <h1><b>我的身后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山下是一排排貝都因人搭建的帳篷。為保護(hù)月亮谷的環(huán)境,約旦政府禁止在周邊興建旅館,卻衍生帶動了一種獨(dú)特的月亮谷式旅游。午餐就在貝都因人開的餐廳里吃的。是否吃飽、是否好吃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體驗(yàn)不一樣的飲食文化及生活方式。于我,旅行的意義就是看到世界不一樣的部分,心中的世界也由此變大而不拘泥于一片小格局中。</b></h1><h3><br /></h3> <h1><b>約旦紅海小鎮(zhèn)【阿卡巴】。紅海溝通了地中海和印度洋,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阿卡巴毗鄰紅海,是約旦著名的海濱度假城市,城市中的輕松度假氣氛為以色列南部增添了一種新的感覺。</b></h1> <h1><b>泛舟于此,可以一眼看4國:面對的是紅海,與埃及、以色列相望,沙特也不遠(yuǎn)?;锇閭兂龊A?,我則沉醉在14年12月去埃及時在紅海邊連住了3晚的美好時光。紅海流經(jīng)了這兩國,都讓我記住了她的寧靜與安詳,世界和平真好。</b></h1> <h1><b>站在死海邊,伙伴們巳迫不及待的來張合影</b></h1> <h1><b>  <span style="font-size: 16px;">死海,這個湖泊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負(fù)424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diǎn)。之所以叫死海是因?yàn)樗母啕}度使魚類無法生存于水中,死海的水為一般海水含鹽量的8.6倍,因?yàn)辂}度高,任何人皆能輕易地漂浮在死海水面,但要注意湖水進(jìn)入眼睛或口會造成嚴(yán)重不適。</span></b></h1> <h1><b>  來到以色列游覽的第一處是伯利恒,這是一座位于巴勒斯坦西岸地區(qū)的城市,座落在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處,人口約3萬人。該城是伯利恒省的首府,也是當(dāng)?shù)匚幕吐糜螛I(yè)的中心。 對于基督教而言,伯利恒是耶穌的出生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基督徒團(tuán)體的地方之一,伯利恒雖然距耶路撒冷不到6公里,但不是以色的領(lǐng)土,而是巴勒斯坦的喔!到此參觀,只能由巴勒斯坦本國人任導(dǎo)游進(jìn)行講解。</b></h1> <h1><b>  教堂的外觀造型頗像中世紀(jì)的城堡,樸素?zé)o華,堅(jiān)實(shí)牢固。但要想進(jìn)入教堂,先得彎腰曲背,將頭盡可能地低下,方能通過一個僅有1.2米高的門洞。</b></h1> <h1><b>  以色列是一片有信仰的土地,到處都浸透著歷史和宗教文化。我非信徒,但踏上這片應(yīng)許之地,呈現(xiàn)在眼前的建筑讓我可以直觀感受到這種歷史和宗教以一種物質(zhì)的形態(tài)就在面前。通過導(dǎo)游的講解,了解到其中所承載的歷史與文化。</b></h1> <h1><b>  耶穌誕生在馬槽邊(馬廄)這是一個十分狹窄的山洞,里面是一個半圓形的大理石低矮壁龕,地面上有一顆閃閃發(fā)亮的銀星,那是就是&quot;伯利恒之星&quot;,用來標(biāo)識耶穌誕生的地方。</b></h1> <h1><b>  耶路撒冷,希伯來語的意思是"和平之城",但這個名字從來沒有為她帶來和平,反而讓她成為世界上經(jīng)受苦難最多的地方。數(shù)千年的戰(zhàn)火中,她曾18次被毀滅成廢墟,但又一次次奇跡般的重建。她凝聚著世上最狂熱的愛與恨,使全世界幾十億的信徒魂?duì)繅衾@。對猶太教來說,這里是耶和華賜給他們祝福的土地。對基督徒來說,這里是主耶穌傳道、受難和復(fù)活的地方。對伊斯蘭教來說,這是穆罕默德夜行登霄的地方。金色的大衛(wèi)之城,是永恒的首都,靈魂的故土。</b></h1> <h1><b>  在橄欖山上俯瞰耶路撒冷。以色列,約旦,巴勒斯坦,耶路撒冷,三教合一……,這些個名詞和名字在還沒踏上這片奇特的土地之前,對我來說都是紙上談兵,無法想象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是怎樣在一塊土地上融合生存的,也沒法想象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理念,怎么都會把一個地方都視為圣地的。如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還宣稱耶路撒冷是自己的首都和城市,然而耶路撒冷目前的現(xiàn)狀還是被兩個國家分割著。站在橄欖山眺望,金色的清真寺奪目耀眼,而近處的阿拉伯人墓地?cái)?shù)以萬計(jì),也令人震驚。這些墓地可以說沿著耶路撒冷古城的圍墻,把整個耶路撒冷都包圍了起來,哇,那陣勢簡直是蔚為壯觀……。如果說三教融合,歷史,宗教,國家紛爭,在橄欖山上得到了最具體、真實(shí)的演繹,那金頂,墓地,教堂,古城……,卻全然概括了耶路撒冷"三教合一"的當(dāng)下。</b></h1> <h1><b>  作為基督教的圣地,作為耶穌出生、傳教和死亡之地,以色列到處都是如雷貫耳的最經(jīng)典的教堂。我們來到"主的哭泣教堂",據(jù)說這里就是新約中耶穌預(yù)見到圣殿被毀的命運(yùn)而為耶路撒冷哀哭的地方。教堂的外觀像滴眼淚(圖3)那只瓶子就是裝接眼淚的。入內(nèi),正好有祈禱活動,不便驚擾,匆忙退出,但從教堂的禮拜堂窗子正好能看見耶路撒冷老城。(此刻,只感覺好神圣)。</b></h1> <h1><b>教堂里正在進(jìn)行宗教活動</b></h1> <h1><b>  世界上沒有哪座城市可以像耶路撒冷那樣,被傾注那么多的信仰。身為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它接受著來自全世界18億教徒的頂禮膜拜,神圣不可方物。于是便有討伐失守,顛沛流離,宗教與信仰,戰(zhàn)爭與和平。有人說,耶路撒冷就像一塊磁石,吸引著全世界的宗教,但卻又是這種獨(dú)有的氣質(zhì),給曾經(jīng)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猶太人,帶來了無數(shù)的苦痛。</b></h1> <h1><b>客西瑪麗園的橄欖樹。毗鄰苦悶大教堂(萬國教堂)的喀西瑪麗園中有八棵粗壯的橄欖樹,據(jù)說都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據(jù)圣經(jīng)新約記載:耶穌在被釘上十字架的前夜,和門徒在最后晚餐之后,前往此處禱告并極其憂傷,"汗珠如大血滴落在地上"。這里是耶穌被猶大以親吻暗號出賣后被捕的地方。千年老樹,想必它們都曾見證了那個沉重而悲傷的夜晚,不知是否還記得耶穌瘦弱疲憊,形單影只的背影。</b></h1> <h1><b>  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地。&quot;苦路&quot;十四個站中其中九個是與圣經(jīng)新約的記載有關(guān),另外的五個則是根據(jù)初期教會的傳說??嗦肺挥谝啡隼涞睦铣牵F(xiàn)在是穆斯林的聚集區(qū)。但是兩千年前是耶路撒冷的中心線路。所有的死囚犯都沿著這條路背著十字架走向刑場,主基督當(dāng)年就是扛著沉重的十字架走過這一條路,一路上他休息了十四次,因此這個地方就是如今的苦路14站。14站,最后的5站都在圣墓教堂中。1-9在老城里,從獅門出發(fā),我們跟著導(dǎo)游逐站走到圣墓教堂。圖中所示是刻在石塊上描述耶穌扛著十字架行走在苦路的情景。</b></h1> <h1><b>游客跟著導(dǎo)游在苦路十四站中的每一站停下來,仔細(xì)聽著講解。</b></h1> <h1><b>  走在以色列的大街小巷,隨時可以看到荷槍實(shí)彈的男女士兵。以色列的《兵役法》規(guī)定,除了巳婚懷孕、有犯罪記錄及受到所信仰的宗教禁止者外,其他年滿18歲的女性都必須服兵役,這使得以色列成為世界上唯一對婦女普遍實(shí)現(xiàn)義務(wù)兵役制的國家。這些全副武裝的士兵,也成為了耶路撒冷的另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b></h1> <h1><b>  來到由16個國家捐獻(xiàn)所建的萬國教堂(正式名字叫苦悶大教堂)。這是座拜占庭風(fēng)格的教堂,屬于東正教。從陽光中走入其中,感覺非常幽暗神秘。不過,里面也有宗教活動。</b></h1> <h1><b>  <span style="font-size: 16px;">圣經(jīng)新約上的一段記載:"耶穌用完了最后的晚餐,他預(yù)感到自己受難的時刻臨近了,便來到客西馬尼園祈禱。他極其悲痛汗如血珠滴在地上,在對上帝做了三次禱告后,逐漸恢復(fù)了勇氣和自信,決心坦然地接受未來的苦難。這時,猶大帶著祭司長等人前來捉拿耶穌,猶大按照約定的暗號:與誰親吻誰就是耶穌。當(dāng)他走到 耶穌跟前叫了一聲老師!并上前親吻后,耶穌說:朋友,你要做的事就做吧!隨后他被捕……"萬國教堂,是耶穌被出賣后度過最后一夜的地方。</span></b></h1><h1><br /></h1> <h1><b>萬國教堂的壁畫總有那么精美</b></h1> <h1><b>  沿著棕樹主日路(這是一條耶穌曾經(jīng)騎驢的&quot;和散那Hosanna之路&quot;)走下橄欖山,去往萬國教堂(正式名字叫苦悶大教堂)。</b></h1> <h1><b>這座是古羅馬劇場,坐落于安曼城堡山腳下的老城區(qū),整個建筑依山而臥,設(shè)計(jì)風(fēng)格與約旦杰拉什的古羅馬劇場極其相似。<br /></b></h1><h1><b>城堡山是安曼的制高點(diǎn),登高可俯瞰全城。</b></h1><h1><b>伙伴們在此合影留念。</b></h1> <h1><b>我們同行,一起走進(jìn)以色列、約旦。</b></h1> <h1><b>猶太小女孩</b></h1> <h1><b>去往哭墻的路上,偶遇。</b></h1> <h1><b>走向圣墓教堂</b></h1> <h1><b>  匯合了誦經(jīng)聲、哭泣聲和歌聲的哭墻,是世界所有猶太教徒最向往,最神圣的地方。信徒們的虔誠讓這里散發(fā)出神圣的魅力與光芒,也是一道令人窒息的風(fēng)景。</b></h1> <h1><b>  哭墻--——在離上帝最近的地方,許下最虔誠的心愿。</b></h1> <h1><b>  哭墻分男士和女士兩個區(qū)域,需要從兩個入口進(jìn)入,兩個區(qū)域中間有圍欄隔離。</b></h1> <h1><b>石頭縫里塞滿了祈愿的紙條。周圍的女性捧著圣經(jīng)禱告,哭得傷心不已。</b></h1> <h1><b>  在走進(jìn)以色列之前,哭墻一直是一個傳說。來到哭墻跟前,面對這一段毫不起眼卻又意義非凡的城墻,我總覺得這里太多神秘。因著羅馬帝國的侵略和破壞,猶太人的圣殿如今只剩下這一段圍墻,這里成了猶太人心中離上帝最近的地方。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聚集在哭墻下禱告,感慨著民族多舛的命運(yùn),哀悼著受害的同胞,也期盼著上帝國度的降臨。</b></h1> <h1><b>這位媽媽懷抱孩子,面對我的鏡頭時,露出了笑臉。</b></h1> <h1><b>流浪的猶太人,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br /></b><b>唯有此處,才是他們真正的家<br /></b><b>他們在這里,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br /></b><b>他們在這里,念經(jīng)誦讀,化解悲戚之情</b></h1> <h1><b>  浮生若夢,為誰而泣:耶路撒冷哭墻。由于哭墻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處于猶太區(qū)與穆斯林區(qū)的交界處,所以安保特別嚴(yán)格,需要進(jìn)行安檢才能進(jìn)入。<br /></b><b> 我能想到的全世界最著名的墻有三個:長城、柏林墻、哭墻。</b></h1> <h1><b>  一本經(jīng)書分隔出兩個世界,書里的世界只屬于哭墻前默念的他們,書外世界是旁觀者。在拍攝照片時,我也避開了信徒們的面孔,我希望從背面?zhèn)让嫒ゲ蹲轿蚁胍漠嬅?,因?yàn)樵谖襾砜?,這是對他們也是對宗教基本的尊重。</b></h1> <h1><b>  人們常說,世間的九分美都屬于耶路撒冷,這里夸贊的不是風(fēng)景、不是風(fēng)貌、而是你眼前就能看到的儀式感。而這種儀式感不是表演,不是刻意,是他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是他們稀疏平常的生活。他們的生活,在我們眼里則呈現(xiàn)了不同的色彩,無論是美麗或哀愁,你一定要來哭墻前,自己去呼吸,去感受,去體會。</b></h1> <h1><b>神職人員在做禮拜儀式</b></h1> <h1><b>  <span style="font-size: 16px;">這塊紅黃相間的大理石,便是苦路第十三站,基督的身體被從十字架上取下平放的石板,被稱為&quot;血石&quot;。不少信眾一進(jìn)門直接撲向血石,膜拜撫摸親吻,還紛紛掏出隨身攜帶的十字架,絲巾,圣經(jīng)與石板進(jìn)行著親密接觸,仿佛想從石板上獲取某種力量。</span></b></h1> <h1><b>  耶穌墓是苦路的最后一站,傳說中耶穌在此升天、復(fù)活,幾乎所有的游客都會來到耶穌墓參觀,游客總是絡(luò)繹不絕,耶穌墓門前長長的隊(duì)伍讓我們只能在外圍看了一眼就離開?;氐骄频?,與團(tuán)友合計(jì),我們相約次日一早打的重返圣墓教堂,目的是想了一愿望。靠著谷歌地圖和連比帶劃的英語(年輕妹妹的英語自然發(fā)揮了作用),我們很快就到了目的地。一路上行人稀少,快到圣墓教堂時偶爾遇上去祈禱的人們。泛著淡淡的燈光照耀下的圣墓教堂,此時顯得更加靜謐、神圣。</b></h1> <h1><b>  耶穌墓地是圣墓教堂最核心的地方,也是苦路的最后一站。要知道這是400年來于16年11月才對游客開放的地方哦。進(jìn)入耶穌墓,看見的是二間狹小洞穴(教堂),正對門的瑪利亞畫像和墓內(nèi)最重要的遺物是這塊耶穌停尸石,石板上方的耶穌雕像。圣經(jīng)《路加福音》記載了天使借著墳?zāi)瓜驄D女們見證耶穌復(fù)活的信息:&quot;他不在這里,已經(jīng)復(fù)活了。&quot;這是耶穌最后顯示的&quot;復(fù)活&quot;神跡,表明耶穌已經(jīng)復(fù)活升天,此處已是&quot;空墓穴&quot;,但也成為了基督教重要的信仰象征。走出圣墓教堂,回望這里的一磚一木,只覺得是那樣充滿了神奇……</b></h1> <h1><b>清晨的圣墓教堂,迎來了早到的信徒和游客</b></h1> <h1><b>對游客而言,宗教活動總是充滿了神秘色彩</b></h1> <h1><b>燭光閃爍,虔誠的祈禱就這樣開始了</b></h1> <h1><b>  圣墓教堂是六大教派撕逼的地方,據(jù)說里面的每一樣?xùn)|西都被各個教派瓜分了。至于教堂到底屬于哪派,打了太多年,實(shí)在沒辦法,最后教堂的鑰匙,交由一個阿拉伯人保管了,哈哈哈。</b></h1> <h1><b>典型的猶太教人,是戴黑色大沿帽子、身穿黑色中長服,耳邊留著一撮小辮子</b></h1> <h1><b>  行走在去往哭墻路上的正統(tǒng)猶太教徒背影,他們不喜歡拍照</b></h1> <h1><b>  教堂里最為神圣的,無疑應(yīng)該算是"圣誕洞"了。傳統(tǒng)認(rèn)為耶穌誕生于此地。這里也留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基督教堂?,F(xiàn)在由羅馬天主教、希臘東正教和亞美尼亞教會聯(lián)合管理。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b></h1> <h1><b>從圣墓教堂里出來的穆斯林女子,步履輕盈,淺淺的微笑掛在臉上。</b></h1> <h1><b>  在耶路撒冷,我個人最鐘情的莫過于這個圣墓大教堂了。因?yàn)檫@個教堂實(shí)在是太漂亮了,神圣莊嚴(yán),深邃陰郁;光線幽暗,燭影婆娑;裝潢法器都貼金披銀,精致氣派得不得了,在搖曳的燭光下更是散發(fā)故作低調(diào)卻霸氣側(cè)漏的光芒,讓人越發(fā)想盡收眼底細(xì)細(xì)品味,卻又無法顧全不可勝數(shù)。殿中石柱縱橫,圣龕處處,遍布著大量傳說中的圣跡和遺物。氣氛莊嚴(yán)凝重且幽邃深沉,古老壁畫充滿濃厚宗教氣息。燭影搖紅,影影綽綽,到處充滿哥特式的華麗陰郁美。</b></h1> <h1><b>  參觀以色列官方設(shè)立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大屠殺紀(jì)念館,這里同時還有一座由著名猶太建筑師設(shè)計(jì)的博物館。每人戴著耳機(jī)收聽以色列導(dǎo)游的講解,邊聽邊看陳列的圖片、實(shí)物和影片資料。來到兒童館時,沒有了燈光,只有星星閃閃的燭光。沿著窄窄的通道,手扶著把手摸索著前行,兩邊懸掛的都是被害兒童的照片,循環(huán)播放的是一個單調(diào)的聲音,念著在大屠殺中遇害的數(shù)以百萬計(jì)兒童的姓名、年齡、國籍??蓯鄣暮⒆觽儭@個兒童館是一位失去孩子的母親捐資建造的。(在這里,想起了14年10月到波蘭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時刻)歷史不應(yīng)忘記,珍愛和平!</b></h1> <h1><b>  海法,是以色列最大的海港城市,位居以色列第三大城市,僅次于耶路撒冷、特拉維夫。來到海法,主要游覽世界文化遺產(chǎn)巴哈伊教圣殿及花園。車載著大伙直接到卡密山的最高處,也就是這座城市的最高點(diǎn)游覽。入門需安檢。站在高處向下俯瞰,沿山坡依次向下鋪展開城市的屋頂,是東歐那種漂亮的桔紅色的樓頂。放眼向前望去,是船艇林立的海岸港口。</b></h1> <h1><b>  海法港口再往前延伸,地中海盡收眼底,湛藍(lán)的底色白帆點(diǎn)點(diǎn),船舶穿梭。撇開歷史,海法顯得年輕,漂亮,現(xiàn)代,從中感受到沐浴在陽光下的海法城的美麗,體會希伯來文海法城稱之為&quot;美麗的海岸&quot;之意。可惜花園平時不對外開放,主要區(qū)域只有巴哈伊信徒才能入內(nèi)。我們自然沒能進(jìn)入巴哈伊的圣殿及花園,十分遺憾。其實(shí),到以色列應(yīng)該慢游,應(yīng)該慢慢地花上兩周亦或是更多時間,才會慢慢讀懂以色列,讀懂耶路撒冷,讀懂特拉維夫,讀懂海法這座空中花園。</b></h1> <h1><b>  以色列八福堂,這里是耶穌早年傳道的地方。據(jù)福音書記載,2000多年前耶穌曾在山上面對幾千名信眾講道,講道的的第一部分就是"論八福",即著名的"登山寶訓(xùn)"。" 八福"也是耶穌訓(xùn)導(dǎo)眾人做人的標(biāo)準(zhǔn)。為紀(jì)念耶穌在這里訓(xùn)眾,1938年在山上修建了八福堂(The Church of Beatitudes)以志紀(jì)念。據(jù)說這座教堂還是意大利獨(dú)裁者墨索里尼出資興建的。方形墻體外廓,四周建有羅馬式拱形立柱迴廊,中間部分兩層,為八面體,均開有窗戶,窗戶墻面是白色耶路撒冷石,上覆大圓頂,透著一份高雅莊重。圍繞圓頂有8個顏色玻璃窗,每個窗都有拉丁文將一種美德和福氣寫出來。</b></h1> <h1><b>  在八福山的北面就是加利利湖。從回廊望去,加利利湖好美麗。</b></h1> <h1><b>  以色列加利利海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低于海平面213米,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一個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第二低的湖泊(僅高于其南側(cè)的咸水湖死海)。加利利海其實(shí)不是一個海,只是傳統(tǒng)上稱為海。我們乘上較大的一艘木船游覽在湖區(qū),只見清澈的溪流,源源不斷地注入了加利利海敞開的胸懷。不知何時,我們耳旁傳來了熟悉的中國巜國歌》,這時團(tuán)友們好激動,呼啦啦一起涌向船首,站在高高飄揚(yáng)的五星紅旗下來了個全團(tuán)相,而我們6伙伴又單獨(dú)再留影?,F(xiàn)場,大伙的情緒好激動,笑意盈盈,寫在了每個人的臉上。有意思的是幾位巴西游客客串了一把,也閃現(xiàn)在我們的畫面里。我想起來了,他們是我們在參觀五餅二魚堂遇到的4位巴西游客。船主在游客上去后就在枙桿上掛上了中國、巴西的國旗,放了中國巜國歌》后接著放的是巴西國歌。再后來,廣播里傳來了歡快的樂曲,能歌善舞的巴西游客扭動著身體,我們也毫不遜色,和他們一起舞起來……此時此刻,愉悅的氣氛達(dá)到高潮。難忘的經(jīng)歷,永遠(yuǎn)的回憶……</b></h1> <h1><b>  參觀提比利亞五餅二魚堂。它位于加利利湖畔,紀(jì)念的是耶穌在加利利傳道時用5個餅和2條魚喂飽了5000人的故事。在此,姐妹們不忘來張合影。</b></h1> <h1><b>如同恒河是印度教徒的圣河一樣,約旦河就是基督教徒的圣河。圣經(jīng)記載,耶穌基督就是在約旦河受洗的。我們來到這里,只見許多異國游客,身著白色長袍,下到河水里,讓水淹沒身體……儀式感十足。</b></h1> <h1><b>  在通往受洗處的這面石墻上,存放著各國信徒獻(xiàn)上的由本國文字撰寫的圣經(jīng)原文。這是中文寫的,由香港一位牧師敬獻(xiàn)的。</b></h1><h3><br /></h3> <h1><b>  這些游客,來到約旦河,換上特制的服裝,將身體浸入水中,并彼此祝福……虔誠的信徒。</b></h1> <h1><b>  游覽雅法老城。雅法老城位于特拉維夫的南邊,是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港口小城,古老而有韻味,故事多多,圣經(jīng)里提及過,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目錄,是游覽特拉維夫不容錯過的城市。</b></h1> <h1><b>  按照行程安排,從特拉維夫回到了約旦安曼。游覽安曼的露天博物館和城堡山。城堡山是安曼的制高點(diǎn),這里曾經(jīng)是安曼最初的要塞,與安曼的歷史息息相關(guān)。城堡山也是俯瞰安曼市區(qū)最好的地點(diǎn)。登上山頂,整個安曼市區(qū)高低錯落、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筑展開在眼前,你會對安曼"白城"的美稱有更感性的認(rèn)識。</b></h1> <h1><b>  很多人來到以色列往往都是為了朝圣,因此信徒們除了到各個教堂里感受主的召喚,還要到約旦河中進(jìn)行洗禮,這條河正是耶穌受洗的地方。我們到達(dá)的那天只是清晨,已有不少人在河中受洗。有嚴(yán)格講究的人,可以參加專門有神父主持的洗禮儀式,如果不在乎形式,穿上白袍自行在河中洗禮,也是很多信徒的選擇。(征得他們的同意為其拍照)</b></h1> <h1><b>  行程最后一天上午的安排是自由活動,午餐后將啟程回國。我與團(tuán)友商量好,準(zhǔn)備充分利用這半天時間在酒店附近再去游覽。從谷歌上搜索到約旦大學(xué),立馬拿定主意。次日,我們打的來到了約旦大學(xué)參觀,期望了解當(dāng)代約旦大學(xué)生的校園文化和精神風(fēng)貌。這是校園鐘樓。</b></h1> <h1><b>  來到校園,我們一行三人的面相、衣著打扮和手里的相機(jī)太引人注目,畢竟國與國之間的距離在方方面面的不同是很大的。許多學(xué)生向我們投來好奇的目光,那么,微笑、善意的眼神、肢體語言和簡單的英語就成為了彼此交流、溝通的方式,在明白我們的來意之后,學(xué)生們很主動的出鏡,尤其是男生,主動要求合影,氣氛很好。<br /></b><b> 我們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們青春美麗、有活力的風(fēng)彩。這樣的旅行經(jīng)歷與收獲,讓人難忘,同時也提升了旅游的品質(zhì)。</b></h1><h3><br /></h3> <h1><b>  這是參觀安曼城堡山時偶遇的會說中文的女子,當(dāng)時她在我的身邊接電話,一口流利的中文引起了我的好奇。隨后她主動告訴大家,她在約旦大學(xué)學(xué)習(xí)的中文……</b></h1> <h1><b>  參觀佩特拉時遇到的這位小伙子帥氣的外表和友好的態(tài)度讓團(tuán)友十分稱贊</b></h1> <h1><b>在安曼吃的最后一餐是烤魚。卸貨的小工帥呆了。</b></h1> <h1><b>  以色列,作為中東地區(qū)特立獨(dú)行的國家,它的歷史、文化與宗教足夠有資本讓它成為一個驕傲的國家。即使在和平年代,這里依然危機(jī)四伏,而在周邊阿拉伯國家虎視眈眈之下,以色列也不顫抖,完整地將它的美麗與哀愁展現(xiàn)給全世界看。</b></h1><h1><b> 旅行,總是很快的結(jié)束了,回憶卻是長長久久。以、約行有別于歐、美行的體驗(yàn),有太多的神秘色彩,也許這就是它的魅力之所在。</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