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特色菜簡介》心是蓮花 <h3> 友好提醒:點擊“查看更多內容”上方的向下方向符號,然后點擊“取消”可以看全部相冊。</h3> 題? 記 <h3> 東北菜是在滿族菜肴的基礎上,吸收各地菜系特別是魯菜、清宮廷菜的長處,不斷形成和發(fā)展出來的。由于容易給人一種粗獷有余、精致不足的印象,所以高檔的賓館酒樓里很少做這種菜,這反而成全了東北菜市民菜、百姓菜的形象。 東北菜以燉、醬、烤為主要特點,形糙色重味濃。粗線條的東北菜,不拘泥于細節(jié),頗像粗線條的東北人,令人胃口大開,若佐以醇厚的高粱燒酒,便有幾分豪氣從胃中升騰,充滿了塞外的味道。 東北菜一菜多味,咸甜分明,酥爛香脆,色鮮味濃,明油亮芡,講究造型。烹調方法長于扒、炸、燒、蒸、燉、鍋等,讓人拍案激賞。</h3> 小雞燉蘑菇 <h3>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東北燉菜。通常是用干蘑菇、雞肉和粉條一同燉制而成。榛蘑可以襯托出雞肉的鮮香,粉條滑爽而綿實。小雞燉蘑菇雞肉鮮嫩,營養(yǎng)價值也很高。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fā)布,“小雞燉蘑菇“被評為遼寧十大經典名菜。</h3> 醬燜嘎牙子 <h3> 嘎牙子,學名黃顙魚。 嘎牙子是黑龍江人的叫法,是因為其群游時會發(fā)出“嘎嘎”之聲。嘎牙子在黑龍江很有名,人人皆知,屬于黑龍江淡水魚中比較名貴的一種魚,魚肉中不像鯽魚那樣滿是小刺,魚肉非常細嫩并無小細刺,并且味道非常鮮美,可以用來做湯,燉制,不過黑龍江有一個最有名的吃法“醬燜”?!搬u燜”里的醬不是醬油的醬,而是東北大醬。</h3> 蒸豬血 <h3> 蒸豬血的營養(yǎng)十分豐富,素有“液態(tài)肉”之稱。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C、蛋白質、鐵、磷、鈣、尼克酸等營養(yǎng)成分。豬血中的蛋白質經胃酸和消化系統(tǒng)分解后,可產生解毒和潤腸的功效。</h3> 魚? 醬 <h3> 魚醬是東北傳統(tǒng)烹調佳品。具有酸、甜、咸、香的風味,既能增進食欲,有有健胃作用。</h3> 酸菜白肉血腸 <h3> 酸菜白肉血腸名聞東北的地方菜。以豬肉、血腸為主要原料,吃起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血腸脆嫩綿軟,熱湯鮮香味醇,作料五味俱全,膾炙人口。</h3> 臥雞蛋 <h3> 臥雞蛋是一道以雞蛋,食用油(色拉油或豆油等)、味精、鹽、蔥花、胡椒粉為原料制成的東北菜。雞蛋味甘,性平。歸肺、脾、胃經。滋陰潤燥,養(yǎng)血發(fā)胎。</h3> 酥黃菜 <h3> 酥黃菜是哈爾濱傳統(tǒng)菜肴,流行于東北地區(qū),松軟酥香、味道甜美,經常作為宴席里的壓桌甜菜。酥黃菜最早的名字叫“酥白果”,雞蛋入菜,飯館中稱“白果”。早在民國時期,“白果菜肴”是哈爾濱大飯館中的常見甜菜。酥黃菜是東北的特色拔絲菜肴之一,做法非常簡單,食材也非常簡單,由雞蛋、淀粉為主要食材,配以油、糖等輔料制作而成。松軟酥香,味道甜美,酥香甜脆,老少皆宜。</h3> 酸菜汆白肉 <h3> 酸白菜氽白肉是一道著名的東北菜。做法非常簡單,湯汁濃郁,肉中帶著酸菜的香味。入口即化,肥而不膩,吃的時候可以附上一碟蒜泥醬油蘸肉片吃。酸菜吸足了肉的濃香,口感脆嫩,非常爽口。</h3> 排骨燉豆角 <h3> 排骨燉豆角是東北菜的經典菜式,主要食材有排骨和豆角。這道菜老少皆宜,并且油而不膩。營養(yǎng)價值豐富,適合青少年身體發(fā)育食用。</h3> 土豆干燉排骨 <h3> 土豆干燉排骨。土豆干可以多種吃法,最典型的要數(shù)燉肉燉雞等??诟泻茫兜兰?,營養(yǎng)豐富。</h3> 豬肉燉粉條 <h3> 豬肉燉粉條是東北菜的代表之一,富有特色的東北地區(qū)風味菜肴,深受南北方人的喜愛。是“東北四大燉”的第一燉。豬肉燉粉條是東北傳統(tǒng)的飲食文化的典型的象征,其蘊含著豐富的鄉(xiāng)村氣息和民族特色,諸多外省人員來到東北地區(qū)經常那個使用此菜品。同時,其制作的方法可復制性強,食材可獲得性高,成為了很多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品,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桌子上經常出現(xiàn)。同時,食用者需要兼顧其營養(yǎng)價值,不能同與之相克的食物一同食用。</h3> 鯰魚燉茄子 <h3> 鯰魚燉茄子是東北一帶的風味名菜,屬于東北菜。俗語說:“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由此可見這道菜之美味。用新鮮的鯰魚和茄子一塊燉制,魚和茄子混在一起,使鯰魚肥而不膩,茄子鮮香味濃,葷素相得益彰。</h3> 殺豬菜 <h3> 殺豬菜,原本是東北農村每年接近年關殺年豬時所吃的一種燉菜。在東北許多地方常年開設殺豬菜,形成東北飲食一大特色。地道的“殺豬菜”,是由多種菜品組合成的系列菜的總稱?!皻⒇i菜”在保持原風味的同時,其制法已經有了改進,口味豐富,幾乎把豬身上所有部位都做成了菜。豬骨、頭肉、手撕肉、五花肉、豬血腸、酸菜白肉還有“燈籠掛(全套豬下水)”。</h3> 亂? 燉 <h3> 亂燉是東北地區(qū)比較普遍的家常燉菜之一,是一道將豆角、豬肉、土豆、西紅柿、茄子依次入鍋,先炒后燉的菜品。亂燉這一道菜肴,就有將近10種食物,非常符合食物多樣化的原則。</h3> 家常燉魚 <h3> 家常燉魚是一道家常菜,主要是以鯽魚、豆腐、帶皮五花豬肉、寬粉條、紅尖椒、蔥、姜、蒜、白糖、料酒、鮮醬油等為原材料制作而成。做法簡單,營養(yǎng)豐富。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適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虛弱者食用。</h3> 宮門獻魚 <h3> 宮門獻魚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tǒng)名菜。此菜也是清御膳名菜。它是選用整條鮮魚治凈后,斬成頭、身、尾三段,將頭、尾兩側剞蘭草花刀,身段剝皮,剔去骨刺切成片, 配以熟瘦火腿、大海米等,經分別烹制后,頭尾放盤的兩側,白色魚片碼頭尾中間,兩色兩味,形如宮門中躍出條魚。 據(jù)傳此肴為清朝康熙皇帝親筆命名,且是清宮遷大典中必須備有的菜點之一。</h3> 涼拌豬嘴蘑 <h3> 豬嘴蘑學名膠陀螺,黑色或棕黑色,干品類似木耳。泡開后極象豬嘴壯,故而得名豬嘴蘑。這是人們稱其為豬嘴蘑的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人若吃多了這種蘑菇或者不洗就吃,人的嘴唇也會腫得像豬嘴。</h3> 醬大骨 <h3> 醬大骨是由豬大腿骨做成的,有著多方面的養(yǎng)生功效。多喝骨頭湯可減緩衰老。老年人經常食用骨頭湯,不僅可有效地遏制骨髓衰老,還可防治骨質疏松癥。</h3> 蹄花絲 <h3> 蹄花絲不僅僅是長春一道很有特色的小吃,還是長春市傳統(tǒng)名菜之一,屬于東北菜,原是二十世紀初在南陽察院關開設的長春軒鹵內館的名吃,聞名吉林省內外。長春蹄花絲是以豬蹄為主要原料制作的,當?shù)赜妹刂频柠u料配方制作而成,選料獨特,制作精細。 (因本人既沒吃過也沒看到過,圖片僅供參考)</h3> 清鹵柞蠶蛹 <h3> 清鹵蠶蛹是一道由柞蠶蛹、山藥等食材制成的美食,具有營養(yǎng)豐富,口味鹵香濃郁,口質細嫩等特點。</h3> 蝲蛄豆腐 <h3> 蝲蛄豆腐采用對棲息條件極為苛刻的野生蝲蛄為原料而經過特殊工藝制作的美味菜肴,雖然稱為蝲蛄豆腐,但是跟“豆”卻一點也不沾邊,相傳,努爾哈赤曾將它作為御宴。</h3> 白菜燉凍豆腐 <h3> 白菜燉凍豆腐是一道家常菜式,主要原料是白菜和豆腐,做法簡單,營養(yǎng)豐富,口味鮮香。</h3> 土豆燉茄子 <h3> “土豆燉茄子,撐壞老爺子”,這道下飯菜別看貌不驚人,真的是味美在其中。 茄子和土豆的營養(yǎng)自不必說,就這道菜軟爛香濃的味道,上至掉牙的老人,下至沒長牙的幼兒,都可以開心的享用。</h3> 地三鮮 <h3> 地三鮮,是一道東北傳統(tǒng)名菜,制作材料是三種地里時令新鮮的食材:茄子、土豆和青椒。它不僅在于鮮濃的味道、天然綠色的食材,更勝于它涵蓋多種食材的營養(yǎng),讓三味非常普通的食材做成鮮爽無比的佳肴。</h3> 小豆腐 <h3> 小豆腐其實和豆腐無關。以蘿卜纓、薺薺菜、茼蒿、白菜、菠菜等為主料,加大豆糊或豆面熬制,清嫩鮮香,民間愛吃。賓館飯店也以精細小豆腐宴客,豆多用青豆,外加蛋清、蝦肉丁、海參丁、肉丁等。東北的小豆腐是將熟大豆用石磨加水磨制而成。</h3> 鐵鍋燉大鵝 <h3> 鐵鍋燉大鵝:大鵝是素食動物,肉絲鮮嫩,營養(yǎng)價值高,傳統(tǒng)鐵鍋?大鵝是精選沒有污染的農家鵝為原料,采用傳統(tǒng)鑄鐵鍋烹制,皮色金黃,口感純正、肉爛脫骨、質地細嫩、香而不膩、回味無窮。</h3> 豬頭肉 <h3> 豬頭肉,色澤紅潤,香糯濃醇、咸甜適度,肉質鮮美,肥而不膩、肉有光澤。勾起吃客們的饞蟲和口水。</h3> 燉四白 <h3> 這道東北特色家常菜之所以叫燉四白,是因為根據(jù)這道菜的食材來取名的,因為需要用到的四個主食材顏色都是白色系,需要用到的就是肥肉多一點的五花肉、大白菜、新鮮的大豆腐、粉條,這四個主食材經過簡單的燉煮,就成為一道鮮美可口還暖胃的燉四白,需要準備的調料很簡單,少量的胡椒粉和食鹽,一點點的生抽醬油和雞精,同時還要準備一根大的豬骨,是需要進行熬湯的,因為這道燉四白的經典美味之處,就是用高湯進行燉煮,保證味道鮮美醇厚,讓食材充分吸收高湯的味道。</h3> 豆腐蘸醬 <h3> 豆腐蘸醬是一道家常菜,美味清淡,也很適合減肥期間吃。熱量不高,飽腹感強,最關鍵的是簡單好做。</h3> 哈爾濱紅腸 <h3> 哈爾濱紅腸為哈爾濱特產的代表。哈爾濱紅腸做法精良,產品光澤起皺,熏煙芳香,味美質干,肥而不膩,蛋白質含量高,營養(yǎng)豐富,是酒宴、冷飲的上等佳肴,已成為各階層消費者不可缺少的饋贈禮品和消費食品。哈爾濱紅腸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成為東北特產、黑龍江特產、哈爾濱特產的標志。</h3> 得莫利燉魚 <h3> 得莫利燉魚是東北特色菜。得莫利燉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得莫利”一詞是俄羅斯語的音譯,是黑龍江省方正縣伊漢通鄉(xiāng)的得莫利村。由于這個村北靠松花江,這里的村民主要靠打魚來維持生計,得莫利燉魚是村里的特色菜肴。</h3> 烤奶汁鱖魚 <h3> 烤奶汁桂魚,哈爾濱傳統(tǒng)風味菜,哈埠菜代表菜,一道具有哈爾濱傳統(tǒng)俄式大菜??灸讨痿~,奶汁是俄式大菜中最常用的湯汁之一,主要用來制作奶汁類菜肴,是哈爾濱俄式大菜中奶汁類的代表品種,有兩種做法,一種用全魚,整條魚裝在烤盤上,進烤爐;一種則只用桂魚肉。桂魚,又叫鱖魚,在東北習慣叫鰲花,是松花江特產“三花五羅”之一??灸讨痿~被國家國內貿易局評定為“中國名菜”。</h3> 雪衣豆沙 <h3> 雪衣豆沙屬于吉菜(東北菜),已有百年歷史,頗受游客歡迎。主要原料是紅豆、雞蛋、白糖等。形狀園團,色澤潔白、吃前撒上白糖,故得此稱。此菜香甜可口、獨具風味。雪衣豆沙主料選用豆沙 , 輔以蛋泡糊 , 采用松炸的烹調方法制成。成品喧軟漲滿,形圓色白似朵朵棉桃。 在炸制中因其底部受熱膨脹 , 雪白的豆沙球在油中自動翻轉不停,極富情趣。</h3> 小蔥拌豆腐 <h3> 小蔥拌豆腐是一道很普通的家常小菜。很多人喜歡吃。其特點色澤素雅淡潔,清香飄逸,鮮嫩爽口。豆腐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它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營養(yǎng)成分。</h3> 皮? 凍 <h3> 皮凍不但韌性好,色、香、味、口感俱佳,而且對人的皮膚、筋腱、骨骼、毛發(fā)都有重要的生理保健作用。</h3> 溝幫子熏雞 <h3> 溝幫子熏雞始創(chuàng)于清光緒十五年,創(chuàng)始人尹玉成因行善機緣偶遇光緒御廚,得皇家宮廷熏雞秘方,建熏雞坊,名“溝幫子熏雞”。憑十六道精細工序、三十種甄選配料,四代老湯,薪火傳承,創(chuàng)“溝幫子熏雞”百年老號,深受當?shù)匕傩占斑^往客商青睞,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雞”之首,蜚聲四方。</h3> 東北大拌菜 <h3> 東北大拌菜,原料包括洋蔥、青椒、白菜葉、小番茄等和適當調料。營養(yǎng)豐富,具有調節(jié)視覺、安定情緒、提高食欲、刺激神經系統(tǒng)興奮作用。</h3> 大蔥大醬炒雞蛋 <h3> 大蔥大醬炒雞蛋。將大蔥與雞蛋、黃豆醬搭配在一起,做了這份香噴噴的大蔥大醬炒雞蛋,鮮香可口,味道鮮美,很不錯的一道下飯菜。</h3> 尖椒干豆腐 <h3> 尖椒干豆腐是一道以干豆腐、青尖辣椒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菜品。乃東北傳統(tǒng)名菜,東北大眾菜肴之一。東北人戲稱其為“國菜”。</h3> 油梭子 <h3> 油梭子,東北很多人愛吃油梭子,都是從苦日子里熬出來的,油梭子是以前人過年過節(jié)才有的,真不是夸???,用這玩意摻上大頭菜餡或酸菜餡包包子,準保把你小辮兒吃丟了。</h3> 蒜茄子 <h3> 蒜和茄子都有防癌抗癌的功效,還能殺菌消毒,常食有益于身體健康。</h3> 金蟬戲牡丹 <h3> 金蟬戲牡丹,為丹東名菜,是以黃海對蝦和小人鮮(黃海貝類)為主料,以香菇、魷魚泥、青紅椒絲為輔料,以高檔鮑汁為主調味品精心烹制而成。 將鮮大海蝦去皮和頭,將蝦肉拍成片,再用水氽熟,成花瓣形。另將小人鮮和調好的魷魚泥,制成金蟬形。最后將蒸熟的金蟬和滑炒牡丹蝦片合成在大圓盤中。其特點是,造型逼真、色澤分明、口味滑爽、營養(yǎng)豐富。</h3> 佛跳墻 <h3> 佛跳墻(原為一道閩菜,因許多食材都取自東北,近幾年已經逐漸移植為“東北菜”了),不僅是一道非常奢侈的美食,同時也是一道頗具文化特色的美食,在古時候,佛跳墻就是皇室御用的美食,也就是說只有皇室成員才有資格享用這道食物,佛跳墻不僅賣相極為精致好看,其食材用料也相當?shù)母呒壣莩蓿曳鹛鴫χ兴氖巢姆N類也非常的豐富多樣。</h3> 凱萊銀絲羹 <h3> 凱萊銀絲羹系丹東名菜,是以海參、蝦仁、鮑魚、嫩豆腐為主料,以百靈菇、發(fā)菜、冬筍為輔料,用秘制上湯煲制而成。 把海參、蝦仁、鮑魚、嫩豆腐切成頭發(fā)狀的細絲。用上湯調好口,把原料放入湯中,順一個方向輕輕攪動。特點:湯汁鮮美,口味香滑,色澤光亮,高蛋白低脂肪,營養(yǎng)搭配合理,具有養(yǎng)顏潤肺之功效。</h3> 蘇揚大烤 <h3> 蘇揚大烤是非常經典的大連老菜,名字來源于大連老天津街蘇揚飯店里流傳出來的大連老菜,本名“生大烤”,由于老天津街蘇揚飯店的經典演繹,久而久之就被人們叫成了蘇揚大烤。色澤誘人,口感筋道、咸鮮微甜。取上等豬里脊肉,切成1厘米厚的薄片,加入醬油腌制,依次放入蛋清、淀粉抓勻后,再放入油中劃熟,另起爐灶,加入蔥姜蒜爆鍋,再添加傳統(tǒng)的配料,最后將劃熟的肉放入鍋中大火烤汁。</h3> 黃葵伴雪梅 <h3> 黃葵伴雪梅是沈陽的特色美食。這道菜的造型精美,顏色美觀,是以大蝦肉、雞蛋、雞蛋清、芹菜、面包渣等等為原料制作而成,再點綴以青椒、豌豆等作為鑲嵌,搭配著極其好看,它在清代是皇家御用菜。</h3> 鍋包肉 <h3> 鍋包肉,原名鍋爆肉,光緒年間始創(chuàng)自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贏廚師鄭興文之手。成菜后,色澤金黃,口味酸甜。鍋包肉是為適應外賓口味,把咸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通常將豬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漿,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再下鍋拌炒勾芡即成。</h3> 熘肉段 <h3> 溜肉段,是東北地區(qū)的傳統(tǒng)名菜,具有外酥里嫩,味香可口的特點。成品外酥里嫩、咸香可口,百姓飯桌上的家常菜。由溜肉段衍生出的鍋包肉更是東北菜中的經典。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吉林十大經典名菜。</h3> 溜肥腸 <h3> 熘肥腸,是以豬凈熟肥腸為主料,配以水發(fā)玉蘭片、水燙油菜、水燙胡蘿卜、水發(fā)冬菇、蔥、姜、精鹽等輔料制作而成,味道香美、老少皆宜,深受大眾的喜愛與推崇。</h3> 扒豬臉 <h3> 扒豬臉俗稱扒豬頭,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傳統(tǒng)名菜。此菜由于味道獨特,香而不膩,入口甜鮮,深受各美食家和各方人士的贊譽。</h3> 酸菜白肉火鍋 <h3> 酸菜白肉火鍋是以酸菜、五花肉為主要材料的一款東北地區(qū)滿族傳統(tǒng)風味菜肴。酸菜是用大白菜做的,微酸而爽口,即可以做餃子餡也可以做火鍋。東北的酸菜白肉火鍋,是用紫銅木炭火鍋,上好的骨頭湯做鍋底,把酸白菜切成絲放進鍋里煮,八成熟的白肉切成薄片下鍋涮著吃,有酸菜做中和,肥而不膩,最能體現(xiàn)豬肉鮮嫩的一面。</h3> 辣白菜 <h3> 辣白菜(??)。東北的朝鮮族人數(shù)眾多,朝鮮的辣白菜也是遼寧的一道特色開胃菜。它不但辣、脆、酸、甜,味美、爽口,而且營養(yǎng)豐富,是朝鮮族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小菜。</h3> 朝鮮蘿卜咸菜 <h3> 朝鮮蘿卜咸菜(?????)是一道由蘿卜干、蘋果、梨、姜等做成的美食。朝鮮蘿卜咸菜是很好的下飯菜,美滋美味,香甜可口。</h3> 大醬湯 <h3> 大醬湯(????)是一道朝鮮族日常餐桌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菜品。源自朝鮮半島,從古至今在朝鮮族地區(qū)源遠流長。大醬湯的主要原料是大醬,而大醬的主要原料黃豆中含有的異戊醛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激素,它除了能預防乳腺癌外,還能降低與激素相關的各種腫瘤的發(fā)病率。</h3> 錦州小菜 <h3> 什錦小菜創(chuàng)始于清朝康熙年間,距今已有三百年多的歷史,系皇家貢品而聞名于世。乾隆皇帝東巡祭祖途經錦州品嘗什錦小菜時贊不絕口,并揮筆寫下對聯(lián):“名震塞外九百里,味壓江南十三樓”,橫批:“什錦小菜”。</h3> 八旗鹿肉 <h3> 八旗鹿肉,滿族菜肴之一。此菜選用梅花鹿肉為原料烹制而成。成菜汁鮮、肉嫩 , 人口軟爛清鮮,營養(yǎng)豐富。</h3> 爆炒狍子肉 <h3> 狍子鮮嫩味美,營養(yǎng)價值高,具有滋陰補陽雙重保健功能,號稱“瘦肉之王”,古有“食狍肉成仙”的傳說,實際上是說狍肉營養(yǎng)保健價值高,常吃狍肉,身體強健,延年益壽。</h3> 手扒肉 <h3> “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tǒng)食品。 手扒肉的做法是把帶骨的羊肉按骨節(jié)拆開,放在大鍋里不加鹽和其他調料,用原汁煮熟。吃時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上調好的佐料吃。根據(jù)牧民的習慣,手扒肉一般用作晚餐。</h3> 炸鐵雀 <h3> 炸鐵雀是東北菜之一,以麻雀為制作主料,炸鐵雀的烹飪技巧以軟炸為主,口味屬于清香味。炸鐵雀的特色:此菜色澤金紅,外焦里嫩,清香味美。</h3> 拔絲人參 <h3> 吉林人參中外馳名,被譽為“三寶”之一。人參可補氣血,通筋脈,促進機體抗體的形成,能提高大腦機能。采用拔絲烹調方法烹制的人參,其菜肴色澤金黃,味甜香微苦,食之可強身健體。</h3> 白松大馬哈魚 <h3> 大馬哈魚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血脂和血膽固醇,防治心血管疾?。凰摩?3脂肪酸更是腦部、視網膜及神經系統(tǒng)所必不可少的物質,有增強腦功能、防治老年癡呆和預防視力減退的功效。大馬哈魚能有效地預防諸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享有“水中珍品”的美譽。中醫(yī)理論認為,其肉有補虛勞、健脾胃、暖胃和中的功能,可治消瘦、水腫、消化不良等癥。</h3> 蛋泡銀魚 <h3> 蛋泡銀魚是東北地區(qū)傳統(tǒng)的特色名菜。色澤金黃、引人食欲、食之軟嫩鮮香、椒香滿口。具有高脂血癥、補虛養(yǎng)身、脾調養(yǎng)、肺調養(yǎng)等食療調理之功效。</h3> 白灼河蝦 <h3> 白灼河蝦是以河蝦、油、鹽、香醋、糖、姜蔥、生抽為原料制作成的一道菜品。 一道清水白灼河蝦,無遮擋、無修飾地表現(xiàn)出其本質——味鮮。只有白灼能吃出河鮮的原味,做法簡單,味道一流,愛吃河蝦的筒子們,就這樣吃,可以吃一大碗飯喔!</h3> 飛龍湯 <h3> 飛龍又名榛雞是黑龍江省的名菜之一,屬于龍江菜系,產于興安嶺。飛龍湯是將榛雞脫毛去掉內臟后,用高湯煮熟即可,湯中不需放任何調料以保持湯原汁原味。飛龍湯肉質鮮美,營養(yǎng)豐富,適合用作滋補湯品。</h3> 紅梅魚肚 <h3> 紅梅魚肚是遼寧省參加全國烹飪名師技術表演鑒定會表演菜,為沈陽市鹿鳴春飯店特一級廚師劉敬賢(全國最佳廚師)制作。選用遼寧沿海特產魚肚為主要原料,用蒸、烤兩種方法制成。因制茸的大蝦須制成紅梅形狀,故得其名。</h3> 砂鍋元魚 <h3> 砂鍋元魚是遼寧地區(qū)膾炙人口的傳統(tǒng)名菜。這不單因為甲魚肉味鮮美,含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且還因為是用砂鍋烹制的。砂鍋具有保溫好、透氣強,煮湯、燒菜不起味、不變色的特點。此菜原汁原味、咸鮮適口,肉質軟爛。三色輝映,新穎別致。</h3> 麒麟送子 <h3> 遼寧傳統(tǒng)名菜,為宮延風味名肴,滿漢全席首菜,取幸福吉祥之意命名。以犴鼻為原料,經燎烤浸泡刮洗水燉湯煨而成。形體完美,色紅明亮,酥爛香醇,如羹似腐,環(huán)配元魚作襯,名貴高雅,烹作三日始成。</h3> 三鮮鹿茸羹 <h3> 三鮮鹿茸羹,這道菜用了鹿茸、海參、冬筍,雞肉。這道三鮮鹿茸羹湯色淡雅,口味細嫩,可謂是色香味俱全,而且極為大補。</h3> 燒鹿尾 <h3> 燒鹿尾是一道以鹿尾為主要食材制作的吉菜,是吉林的傳統(tǒng)名菜之一,曾是清代名菜,列在“滿漢全席”中。燒鹿尾主料是鹿的尾巴,用滿族傳統(tǒng)的做法烹飪而成,因皮爛肉香,汁紅色亮,味道醇厚,被贊為“味中奇”。在中國古代,對鹿尾的烹制十分講究,“韭花酷辣同蔥薤,芥屑差辛類桂姜”,這是古書記載的吃鹿尾的佐料。很長時間以來,鹿尾都是稀而貴的烹調原料,也是高級宴席上的名貴佳肴。</h3> 烤羊腿 <h3> 烤羊腿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羊后腿、番茄醬、芹菜等??狙蛲仁呛魝愗悹栒写e客的一道佳肴名菜??狙蛲仁菑目救蜓葑兌鴣?。烤羊腿菜形美觀,顏色褐紅,肉質酥爛,味道香醇,色美肉嫩,濃香外溢,佐酒下飯,老少皆宜,實乃草原美肴之一。</h3> 白扒猴頭 <h3> 白扒猴頭是東北地區(qū)的傳統(tǒng)名菜,屬于東北菜系。 猴頭菇油潤,柔軟鮮美,乳香濃郁。白扒猴頭菜汁濃味鮮,白綠相問,口感嫩軟明汁亮芡,為菜中珍品。猴頭,又名猴頭菌、刺猬菌、山伏菌。曾被譽為“八珍”之一。</h3> 蘭花熊掌 <h3> 蘭花熊掌是遼寧名菜之一,主要由熊掌、蝦茸、油菜心制作而成。將熊掌紅扒之后,用蝦肉和豬肥膘肉合在一起,做成蝦茸,再把油菜心釀入蝦茸中,制成蘭花狀,用小火蒸熟,配以其它佐料,裝盤即可,此道菜用料名貴,肉酥色艷,味道極佳。</h3> 醬燜林蛙 <h3> 醬燜林蛙是以蛤士蟆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一道東北菜。 林蛙是集食、藥、補為一體的珍貴蛙種。林蛙肉質細嫩,鮮美可口,營養(yǎng)豐富,從雌性體內提取的林蛙油具有潤肺養(yǎng)陰、補腎益精、補腦益智、提高人體免疫能力、美容養(yǎng)顏、抗衰老等獨特功效。</h3> 烤五花肉 <h3> 烤五花肉(???),是朝鮮族人民喜歡的菜肴。選用肥瘦適中的上好五花肉,手工切成一塊塊薄片(手工切與機器切的味道有很大的差別),上肉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五花肉都是一大片片的??疚寤ㄈ庥袑iT的工具(夾子和剪刀),所以不用擔心肉太大了。在烤五花肉的時候,可以放上蒜瓣和洋蔥、還有蘑菇、辣白菜一起烤。由于五花肉本身油比較多,所以一般烤五花肉的烤板都是傾斜的,烤出的油可以流到一邊。吃五花肉的樂趣也在于自己動手翻烤,肉烤得吱吱響,非常的誘人。肉烤好后,拿上一片生菜葉,蘸點大醬,然后合著辣椒、蒜瓣,包成團放入口中,那種脆脆的、清香的味道可是好極了。</h3> 燒罕鼻 <h3> 燒罕鼻是大小興安嶺的特色美食。罕鼻即駝鹿的鼻子。駝鹿又稱罕達罕,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鹿,有“森林巨人”之稱。主要分布在呼盟大興安嶺森林中。駝鹿的鼻部十分發(fā)達耐寒,冬天靠鼻子拔開積雪分路行走。駝鹿的鼻子皮呈海參顏色,軟骨膜連著層層薄薄的肌肉,肉質鮮嫩清脆,含有豐富的骨酸和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等。</h3> 長春三套碗 <h3> 三套碗是最具代表性的吉林傳統(tǒng)名宴,因席中主要菜點是用“杯碗”、“中碗”、“座碗”三套碗盛裝而名,屬于東北菜。三套碗席采用本地產上乘原料,如:鹿肉、飛龍、田雞油等,用燒、烤、燜等十五種手法精心制作而成。整個席面由八款涼碟、三款大件、十二款熘炒、湯燴菜,共計二十幾道菜點組成。白肉血腸、黃金肉片、關東蒸魚、小窩頭等滿族名菜點均包括在此席中。</h3> 長白山珍宴 <h3> 長白山珍宴是吉林省傳統(tǒng)宴席名菜,采用長白山得天獨厚的特產——人參、鹿茸、熊掌、飛龍、雪蛤、松茸蘑等數(shù)十種珍稀產品為原料,集中國傳統(tǒng)宴席之薈萃,做工精細,席面優(yōu)美華貴,色彩燦爛。配料特點是藥膳結合,食助藥性,藥助食威,食之得享人間美味,可算天下第一菜。長白山珍宴共分為六道大菜,分別是長白飛龍鮮香鍋、蘭花熊掌福祿壽、荷花家麟戲野鳳、仙人長壽猴頭蘑、多喜人參長壽魚、天池雪蛤紅蓮花。</h3> 三烀一炸 <h3> 三烀一炸具有神奇的魔力,焦黃的苞米塊,賊面的土豆塊和窩瓜塊,還有烀的軟乎乎的茄子,一盆子油汪汪的雞蛋燜子,吃口苞米、茄子或土豆,再來一口辣椒雞蛋醬,別提有多美味了。 </h3> 一鍋出 <h3> “一鍋出”是忙碌的農家人發(fā)明的樸實、簡單的鄉(xiāng)土菜,雞、魚、蔬菜、均可入鍋,饅頭、花卷、大餅、面條等一鍋做出來,一起上桌再貼上一圈苞米面餅子,那味道才叫個絕了。</h3> 打包飯 <h3> 打飯包是款家常菜譜,主料有大米,小米,大白菜葉(或干豆腐)、香菜、小蔥、大醬、雞蛋、土豆、香辣酥,取一張(白菜葉如果小的話就用2張)放上二米飯、土豆泥、雞蛋醬拌勻,在上面放上用手撕碎的小蔥、香菜和炸好的土豆絲和香辣酥,包成四方包袱狀,兩手拿著吃。</h3> 大葉芹餡餃子 <h3> 大葉芹,又名山芹菜,每年夏初下山,此山野菜莖葉皆可食,清嫩爽口,味道獨特,有一種特別的清香味,怎么樣吃都可以,是山野菜中的精品。大葉芹餡餃子,真是美味至極。</h3> 煎刺嫩芽雞蛋餅 <h3> 煎刺嫩芽雞蛋餅,營養(yǎng)豐富,清香可口。具有強壯筋骨、補氣安神、祛風濕、健胃、強心等功效,對于治療糖尿病、陽痿等有很大幫助。</h3> 熏肉大餅 <h3> 熏肉大餅是吉林省四平市著名的特色傳統(tǒng)風味小吃之一,1908年由河北灤縣柳莊人李廣忠(乳名連貴)在梨樹縣始創(chuàng)。熏肉用10余種中藥煮肉,大餅用煮肉的湯油加面粉、加調料調成軟酥,抹在餅內起層,便于夾肉而食。再配以蔥絲、面醬、大米綠豆粥、棗水同食,更是別有風味。</h3> 老邊餃子 <h3> 老邊餃子是沈陽的特色小吃之一,距今已有178年的歷史了。因餃子皮薄餡大,極為好吃所以很受歡迎。后來在北市場開設了店面,餃子最大的特色就是他的餡為湯煸餡。因為當時賣餃子的人姓邊,又是湯煸餡的餃子,所以后人就把它稱之為老邊餃子。</h3> 煎大黃米飯 <h3> 煎大黃米飯,鍋(炒勺或不粘鍋)倒入油,燒至五成熱;倒入黃米飯,轉小火慢煎,這時要不停翻炒,由于粘糯,鍋鏟和鍋都會有粘,煎至底部有一層金黃色的膠殼;黃米飯完全煎透,盛出來,別忘了把鍋里的焦底也盛出來,撒上點白糖就可以開吃了。</h3> 蘇葉餑餑 <h3> 蘇子葉餑餑是滿族傳統(tǒng)黏食,用蘇子葉、黏高粱米面、小豆、白糖做成。做法是:夏季將黏高粱米用水浸泡后,上磨磨成水面,加適量的苞米面和勻;將小豆煮爛,加白糖拌成豆沙;采集新鮮的蘇子葉,洗凈,在上面涂抹食用油;將和好的面攤在蘇子葉上面,上加豆沙餡,合攏包嚴,上蒸鍋蒸熟。食用時可以蘸點白糖。</h3> 玻璃葉餅 <h3> 玻璃葉餅又名“粘耗子”,是東北特色美食。玻璃葉餅顧名思義,其形狀色澤類似玻璃般晶瑩剔透。玻璃葉其實就是柞樹葉,把面糊抹在柞樹葉上,放上餡,然后合在一起蒸熟,就是玻璃葉餅。 在東北某些地區(qū),民間有六月六吃玻璃葉餅的說法。以前做玻璃葉餅的面是用水磨拉出來的苞米面或高粱米面,需要蒙上篩布用草灰來干燥,然后用開水燙面。做的時候在面粉里加一些淀粉,做出來的玻璃葉餅晶瑩剔透,更加漂亮美味。面粉也可以選擇白面。東北各個地區(qū)的習俗也不盡相同,也有的地方用玻璃葉做粘耗子,是用糯米面做皮,豆沙做餡。</h3> 豆面卷子 <h3> 豆面卷子,亦稱豆面餑餑、驢打滾等。祭神時多以此為供品。豆面卷子的作法:將黃米以水浸泡后磨成面,合勻,搟成薄片,入鍋蒸熟,再將黃豆炒熟磨成面,均勻撒于其上。豆面卷子的作法來源于餑餑蘸豆面的吃法。而滿族人吃餑餑蘸豆面之俗,則有一段佳話。</h3> 粘豆包 <h3> 粘豆包,又稱豆包。東北滿族特色食品。滿族人傳統(tǒng)上喜歡粘性的食品,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如狩獵,砍柴等。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qū)非常的普遍,是人們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制作,然后放入戶外的缸中保存過冬。一切工藝源自于天然,屬傳統(tǒng)天然食品的典范。粘豆包不但營養(yǎng)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傳承,是粗糧細作的先河。</h3> 烤冷面 <h3> 烤冷面,是一道黑龍江常見的地方特色小吃。油炸烤冷面制作方法簡單,可以用雞蛋,香腸等輔助材料,主要由醬料作為調味劑。烤冷面的成本低,味道極棒。所用冷面早期為普通冷面,后期使用特制冷面(比平常市面常見的冷面要薄、軟,且加工后不需要經過晾曬的過程),柔軟,可直接食用。</h3> 黃米切糕 <h3> 黃米切糕又稱年糕,廣泛流行于東北的一種地方傳統(tǒng)小吃。將黏黃米磨成面后,加入酵母發(fā)酵,與紅豆、大棗一起在蒸鍋中蒸熟即可。本品口感綿軟香甜,色澤黃、紅相間??勺鰹橹魇承庞?,春節(jié)期間吃年糕,寓意年年高。</h3> 編? 后 <h3> 東北菜是指東北民系(東北人)的烹飪菜種。內部飲食特點高度相似,但細分之下也有吉菜、遼菜(除以大連菜為代表的膠東菜)、龍江菜等。在“八大菜系”里面,東北菜是沒有排上號的,但這并沒有妨礙它的生意,甚至它被稱為“第九大菜系”。即使在遠離其發(fā)源地的廣州,東北菜也能像木棉花一樣,開得熱烈、豪邁。東北菜的特點是一菜多味、咸甜分明、用料廣泛、火候足、滋味濃郁、色鮮味濃、酥爛香脆,烹調方法長于熘、爆、扒、炸、燒、蒸、燉,以熘、炸、醬、燉為主要特點。東北菜講究吃得豪爽、吃得過癮,所以色香味中的色幾乎入不得廳堂(配菜單一,一般只有兩三種食材,只用蔥、辣椒等簡單調味料,所以菜色不佳)。一般人都認為(其實并不確切)東北菜的代表菜有白肉血腸、豬肉燉粉條、鍋包肉、東北亂燉、小雞燉榛蘑、熘肉段、地三鮮、扒三白、賽熊掌、醬骨架、殺豬菜等等。東北人喜好吃的酸菜和用蔬菜蘸大醬的蘸醬菜也是東北飲食區(qū)別于其他菜系的一大特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