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之行畫滿樓 <h3>攝影: 輕舞月光、醉俠.</h3><h3>出鏡: 輕舞月光.</h3><h3>文字編輯:月光、滿樓</h3> <h3> 西藏,神圣的布達拉宮下曾經(jīng)有個世俗的村落,住在這里的人被拉薩其他地方的人稱做“雪巴”時,他們總是很羨慕的說他們能時時瞻仰布達拉宮感受無處不在的靈性是多么幸運的一些人。寺院和宮殿內(nèi)的人把山下的村落只稱之為“雪”,專門為宮殿和寺院的人員提供生活服務(wù)(摘自 平措扎西的《世俗西藏》)。</h3><h3> 向往西藏,今日成行,想象伸手可觸的藍天白云,穿越雪山草地冰川,夜里或可摘下一顆星星的地方。</h3><h3> 青稞酒酥油茶,右旋的轉(zhuǎn)經(jīng)輪,五彩的經(jīng)幡,清澈的湖泊圣潔的雪山,稀薄的空氣,夢中的可可西里,‘吉蘇啦 ’幽默的詩篇,那一聲親切的“扎西德勒”都令我們心馳神往……</h3><h3> 八個人,7.28到達成都,一座悠閑的城市,是這次川藏之行的起點,帶上一份蓉城的優(yōu)雅一路向前,上去是一個斜坡,很長很長,直達藍天白云處!</h3><h3> </h3> <h3> 成都,黃龍溪、武侯祠,像一張文化名片,幾千年前的天府之國烽煙四起,盡在這里沉默!</h3><h3> 黃龍溪廊橋,美麗動人,以致于不可與之合影,我們都只是過客,別輕易的去打擾那一份風雨中的寧靜,那一份民俗的奢華!</h3> <h3> 芳草萋萋,陽光燦爛,臨近雪域的山隈暑氣卻如春風,花兒正艷,看著我們一起牽手走過,去追尋心中的渴望!</h3> <h3> 幽篁幾許,滲漏著遠古的時光,用紅墻黛瓦最是深情的底色,把相視之中的微笑框成天府的花語。</h3> <h3> 白云如紗籠罩著俊俏的面容,四座連綿的山峰四姑娘山,海拔六千四千不等,終年白雪皚皚。</h3> <h3> 橫斷山脈造就的挺拔之峰猶如少女的姿態(tài),俊容常日籠白云如紗,用獨特的藏俗風情與時空對話,綿延如語,優(yōu)美擎天。</h3><h3> 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幾十公里的溝壑寒山。聽說這里的秋色是最美的,來的早了些,不過夏天的景色也很美,青翠、花繁如春。</h3> <h3> 山路盤桓空氣清新,能見度非常好,云霧繚繞只是一種表面的現(xiàn)象,不會影響視線,停車在高處遠眺俯瞰,想象未及的旅途,心中充滿期待。</h3> <h3> 天然的湖泊像翡翠一般清澈透明,源于雪山的水,山風中透著幾分冰涼,溢出夏季的靈秀,遠離塵寰的純凈著,像一面鏡子照見我們的靈魂,似乎能洗滌過去的庸俗,讓心靈從此也明凈澄澈起來。</h3> <h3> 歡呼雀躍的我們像孩子一樣,要讓大山聽見我們的興奮,歡呼聲飛上云霄,飛到夢中的天堂——西藏!</h3> <h3> 多想淌水而過,親親這高山上的血脈,冰涼是最好最親切的體溫,好讓我們的激動更快的融入這里的土地,融入純潔的藏區(qū)。</h3> <h3> 佛塔肅穆在道路旁,像白云環(huán)繞著雪山,像喇嘛手中的念珠,點綴了藏區(qū)的雪山草坪的胸懷,依偎在山上山因此而神圣,神圣著與天地同輝,與夢同期。</h3> <h3> 清秀的山谷,彎彎的河流,誰家的牛兒與我們結(jié)緣在鏡頭前,不必打探西索的民居,不可打擾他們還有武陵源的花徑,莫與外人道焉!</h3> <h3> </h3><h3> 行程第五天,我們一路上都包成了印度阿三,還是曬黑了~途中總會有許多不期而遇的驚喜,比如我們一到景點,就是陽光明媚,藍天白云~</h3><h3> 藍天下有著個位數(shù)的氣溫,此刻像屋頂?shù)臒艄庖粯愉J利。色達,像夢中的烏托邦,色,吉祥的紅妝,像給大地穿上了袈裟,用信仰的時光分分秒秒為此傳頌,為此朝圣!</h3> <h3> 紅,是一種驕傲,是一種執(zhí)著的態(tài)度,紅色的墻體,像花朵開放在山坡上永不凋謝,開放著因為信念而赤誠,風里她想象過的地方,總有一片白云在等著。</h3> <h3> 心中的雪域指日可待,執(zhí)手的溫暖,會更加堅定我們的朝向。</h3> <h3> 陽光是最盛情的請柬,怎么包裹也推辭不了的紫外線的熱情,還好氣溫很低。</h3><h3> 藏紅,沉穩(wěn)到土地里的深度,那地基像從土地里冒出來的一樣無處不在。</h3> <h3> 色達,一個藏紅色的世界;無數(shù)的喇嘛、覺姆身披絳紅色僧袍來來往往,但是佛學院所有人對相機十分敏感,一見到鏡頭,立即拿?子捂住臉,抓拍幾乎很難,這時候,長焦比較好用,但是在這近4千高海拔地方,多扛會兒長焦就氣喘吁吁。</h3> <h3> 最強烈的色彩最虔誠的色彩,像經(jīng)蕃向著天空的朝拜,有白云的見證!</h3> <h3> 陽光在藏民的額頭照見了滄桑的文化,這種文化只有一個信念,頌經(jīng),轉(zhuǎn)經(jīng),匍匐朝圣!</h3> <h3> 脫漆的木門,幽暗的香堂,喇嘛的藏珠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是我眼中的太陽!</h3> <h3> 沒有比這更美的建筑物了,它能堆在雪山上堆到白云邊,用藏紅色的經(jīng)文。</h3> <h3> 天氣十分給力,多了些讓我們仰視的方向,假如是第一次來,或第一次夢見,應(yīng)該沒有什么不同,美麗的藏族風情!</h3> <h3> 我聽見雪山融化的水流,卻聽不見她們在說些什么,真的!</h3> <h3> 色達,天然的畫圖,一幅鮮艷的寫生畫的原意,是為了裝扮雪山、草甸的鬢角,像格?;ㄒ话忝髁?,像她笑靨里的陶醉。</h3> <h3> 從塔公草原看雅拉神山,雪山上白云繚繞,身邊盛夏的草原繁花似錦,有如臨仙境之感,神山在當?shù)赜袠O高的威望,為《格薩爾王傳》記載的四大神山之一。</h3> <h3> 站在高山上眺望遠方層巒疊嶂,遠山由濃到淡層次分明, 卡子拉山,海拔接近4800米,常年積雪。</h3> <h3> 高溫差產(chǎn)生的霧氣在山谷里匯聚,滋養(yǎng)著一片片青稞,土豆,藏民的生活之本。</h3> <h3> 雖然是盛夏時節(jié),但我們要相信高原還是春天的光景,看那油菜花開油菜花香,宛在江南三月天。</h3> <h3> 禿鷲,不喜歡它們的形象,但它們卻能主宰著某些東西,迷霧中似乎很安靜。</h3> <h3> 山路十八彎,霧蒙蒙的山路感覺更加漫長,盤桓在雪杉之梢如入云端。</h3> <h3> 美麗的小花,幽幽的冷香,開放在草甸上多么的寧靜,這是它生命中的春色,迎著風霜雨雪,在我經(jīng)過的時間里,問候它只能以我短暫的回眸。</h3> <h3> 連綿的山坡連綿的草地,風像一匹俊馬已經(jīng)帶上我的狂野奔馳,去追逐白云,向著雪域高原……</h3> <h3> 白云間紅橙黃綠,尋夢的路上我們攜手同行,克服高原反應(yīng),與遠處的四姑娘山再打個招呼,看看我們這明媚的笑容,就是四姑娘山與四姑娘的喜悅,藍天下與之比肩的相逢。</h3> <h3> 亞丁稻城,世界上最后一塊凈土,集雪山,森林,草甸,湖泊于一處的高原景點。</h3> <h3> 她們服裝的色彩像高原上的花朵,開放著陽光的色彩。</h3> <h3> 這里的 喇嘛并不抵觸游客的拍攝,還很配合,往來者皆因緣而逢,自不必有異心,佛教皆以寬容大度為上。</h3> <h3> 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神山組成的亞丁雪山群峰,常年被冰雪覆蓋,陽光下圣潔無比。</h3> <h3> 遠處傳來喇嘛廟的梵唄,綠草坪上有白色的佛塔,裝飾著古老的土地,傳統(tǒng)的耕作產(chǎn)業(yè)保護了日漸繁忙的景區(qū),愿這人間最后的凈土繼續(xù)下去,不染塵埃。</h3> <h3> 稻城亞丁,海拔4千多;大多數(shù)人到了這兒都有高原反應(yīng);上一回過來,被虐的很殘,上牛奶海徒步行走了7個小時,高反、冰雹!曾經(jīng)想過再一次過來一定是自駕,而且我要自己開車,6年后的今天,果然實現(xiàn)了,這兒己不是我過去曾經(jīng)來過比較原生態(tài)的亞丁了,開發(fā)力度很大,門票加進景區(qū)的車費共350元,到處是棧道;我們很休閑的玩了一圈,在路上我認識了幾個十分友好的喇嘛,一直配合我擺拍????????</h3> <h3> 小伙伴們的“童真”、“武俠夢”,像天山下來的劍客,信馬由韁,縱橫江湖。</h3> <h3> 醉俠是行伍出身,把式有模有樣的,仿佛回到他從軍的年華。</h3> <h3> 川藏行第8天,理城,向著西藏更近一些了,疲乏難抵興奮的心情,這一路走來像是我們朝圣之旅,在原始純凈的大自然里,我們面對真實的自己,不思紅塵瑣事,一起克服高反,勇往直前,加油!</h3> <h3> 紅色依然不改,配以冷色調(diào)的圍脖,特別的鮮明。融入藏族文化的行程以及行程的心情,我們用虔誠的態(tài)度去感受一個民族的生活世界,雪域的生活環(huán)境其實十分的艱難,想象古時候的藏民沒有現(xiàn)代化的設(shè)施是如何度日的,而我們此時能在這悠閑的經(jīng)過,是多么的幸福。</h3><h3> </h3> <h3> 古老的舞步充滿陽光,尚舞的民族用雪山草地的舞臺,用淳樸的動作展示藏民生活的風采,耳畔傳來那一聲聲優(yōu)美動聽的呀嗦……,,</h3> <h3> 低溫中青青的草地有著春天的氣息,雪域獨特的夏天仿佛與世隔絕的美讓人心生寧靜,接近陽光與藍天白云的風景,在稀薄的空氣里依舊如花盛放,迎接每一個游客,在清澈的流水旁,與高原的所有輕輕的相逢、凝眸、微笑向暖!</h3> <h3> 并排的佛塔有雪山與白云的表情,靜謐在草甸上像藏文化中的圖騰,像經(jīng)書中的符號,無處不在,隨時都可以翻閱,默念。</h3> <h3> 雪杉深處高原之顛的民居,掩藏不住的都是藏族的傳奇,精美的佛塔倒影在水中金光閃閃,像佛光呈現(xiàn)。</h3> <h3> 藍天,白云,青山雪水,這是最快意的點彩畫法,像我曾經(jīng)的寫生油畫如夢幻般重現(xiàn)。</h3> <h3> 高原的湖泊有人說是星星的浴場,所以這里的星星特別明亮清晰。</h3> <h3> 夏日的山水更加清秀,看芳草碧綠連綿天際。誰扎起了風馬之旗,要去向何方,追溯水流的源頭山的脊梁雄鷹飛翔的地方,那里有五彩的玫瑰,如這馬背上的經(jīng)幡!</h3> <h3> 東達山,真正進入藏區(qū)的地界,藍天白云都有了神圣的感覺。</h3> <h3> 看到 有些人露營升起的炊煙,別有一番滋味,體驗不一般的高原氣候,夜晚氣溫很低,不過可以枕著星星入眠應(yīng)該是件美好的事。</h3> <h3> 這座房子很有特點,不像居民樓房,插著紅旗,不知道是學校還是單位,褐色的外墻,與藍天,草地格格不入。</h3> <h3> 傳說中的然而這肯定不說傳說,七十二道拐盤山公路,轉(zhuǎn)到視力都疲憊的程度,體驗一次終身難忘!</h3> <h3> 日出之際,天空與大地都是這么的純凈,那一抹暖色系讓我心生溫暖!</h3> <h3> 醉俠笑的多開心,一路上雖然有高反,但是意志十分堅定,有著軍人的特征,與這通往雪域高原的道路來一次擁抱,然后繼續(xù)繼續(xù)……</h3> <h3> 透明晴朗的世界,好想與之深情相擁,且讓我們深深的呼吸你的氣息,雖然空氣稀薄,但這廣袤的大地是公平的,把所有的都分享給萬物,包括我們的祖國。</h3> <h3> 像一陣清風拂過湖面,漣漪就是微笑的花開了,清爽清涼!</h3> <h3> 真佩服騎行者,千里迢迢的雪域之路,他們心中有著虔誠的信念,但信念終會像雪蓮花開放,傲視天地。</h3> <h3> 然烏湖,我只看到藍色調(diào)的畫面,像抽象的油畫,是大自然表達個性的作品?</h3> <h3> 清澈澄明,從上到下直到地殼,估計也已滲透到我們的靈魂里了,那是多么美好的時刻,你懂得!</h3> <h3> 湖邊可靜坐沉思,片刻也好,若能參透這純凈的世界,我想就是那右旋轉(zhuǎn)經(jīng)輪的功德了,你說是嗎?</h3> <h3> 不知不覺川藏行第十天,我們一直在路上,很少出門旅行超過十天;清晨,我們的越野車繞著然烏湖行駛著,湛藍的天空、干凈的空氣、潔白的白云;還有迎風飄揚的經(jīng)幡、巍峨的雪山頂飄渺的云海、悠閑自在的牛羊,千年的來古冰川;這個不用買門票游客稀少的景點比稻城亞丁更讓人心曠神怡!</h3> <h3> 對于南方來的我們的心身已是冬季的旅程,夏日里到處依舊是收斂的景象,像春天欲來像春光未盡,讓人遐想的季節(jié)只存在在這神秘的東方,人間的凈土。</h3> <h3> 從雪山而來的冰水,穿透了地殼噴涌而出,飛珠漰玉,在世界之巔匯聚成河,入怒江入大海!</h3> <h3> 仰望必定可見雪山,冰冷但是俊俏的輪廓總是那么銷魂蝕骨,又有幾分親近的欲望濃縮成心中的力量激勵自己的腳步,向著遠方,像遠方有美麗的姑娘!</h3> <h3> 這里也有蔥郁的森林,沿途的風景幾乎囊括的四季的特點,不過這才是美的所在。</h3> <h3> 每幅畫面都像桌面的壁紙,視線的極點都是那么的空曠遼遠。</h3> <h3> 陽光無處不在,透過藏族特色的暖色窗格鮮艷如花,對著藍天展示著陽光的民族的朝向。</h3> <h3> 今天早上穿這么多,到來古冰川一下子穿越到了冬天;一上午隊友們在開滿格桑花的草地上蹦啊跳啊,沉醉在西藏的懷抱中,骨子里那些奔放不羈的因子,紛紛開始跳躍;歡笑打鬧中我們前往旅途的下一站—林芝!那個在我心中桃花盛開的林芝~</h3> <h3> 在這純粹、自然的地方放縱自己的童真,觸摸冰涼的石頭像觸摸冰涼的時光,觸摸冰川的痕跡,頓感我們的足跡是如此之渺小。</h3> <h3> 越接近拉薩大家就越興奮,一路走來也不乏辛勞,但是回味看過的美景,期待前方的拉薩,辛勞就如煙消云散了。</h3> <h3> 藏族紅色調(diào)是主題色彩,鮮艷奪目,門框繪制回紋或西番蓮花藤為裝飾,黃的像佛家的經(jīng)書,藍的像天空,白則是雪山云朵,一切都是源于生活的感觀而成,是她此刻最親近最愜意的藏族圖騰文化。</h3> <h3> 小憩時不防在岸邊遐想,感受高原的沉靜,感受遠處有雪的氣息,在同一片天空下,可以互不問候互不打擾,多好!</h3> <h3> 絲巾揚起的風聲跟隨她美麗舞姿在草地上跳躍,像風中的格桑花。</h3> <h3> 川藏公路是變的很好很方便,但是卻破壞了生態(tài),破壞了綠植,往來之間也帶來了一些城市的喧囂之痕。</h3> <h3> 林芝索松村,遇見高原的彩虹,美麗的光暈之中我仿佛看到這里傳奇的桃花的顏色,開放到天上人間景象,唯有在這里才有可能,這接近天堂的圣地。</h3> <h3> 拉薩越來越近了,景色也越來越美,仿佛鋪天蓋地的白云,天是藍的山也是藍的,直到流水里土地里,讓我們的靈魂都越來越輕了,似在無我之境界,像云像空氣像藍色的夢幻。</h3> <h3> 這里的一切似乎都與時光無關(guān),從鴻蒙之初到現(xiàn)在一直都純凈清澈,像匍匐朝拜的虔誠,像頌經(jīng)中的藏族語言。</h3> <h3> 剛過立秋,于此地有奇異的現(xiàn)象,樹葉枯黃,草地安好,如在雪山白云的長卷里圈出了精彩的秋日之詞。</h3> <h3> 一路進藏,幾乎進每個鎮(zhèn)都有警察設(shè)點安檢,無數(shù)次的出示身份證和行駛證!</h3> <h3> 今天早上在林芝巴松措景區(qū)等觀光車時,發(fā)現(xiàn)邊上有個幼兒園,進行去拍攝了幾分鐘;孩子們的皮膚都黑紅又粗糙,西藏的紫外線超強,這十來天一路穿越進藏,我的臉也開始變黑干燥脫皮。</h3> <h3> 藏族的孩子似乎天生怯于游客,總帶著詫異之情,看著來往的人想不通是為什么要來這里,總有拍不完的鏡頭對著他們,對著這里的艱苦這里的落后。</h3> <h3> 紫外線染過的臉頰,像雪山下的巖石透著冰冷,寒風洗滌不了他們眼中的惆悵,這里若沒有游人依然是如同與世隔絕的世界,沒有車馬喧嘩,沒有爾虞我詐,只有藍天白云雪花!</h3> <h3> 川藏行第十三天,到達拉薩,一早出發(fā)羊卓雍措,以為白跑一趟,大雨滂沱,在霧中行走,下車后突然的云開霧散,拍完照后大霧又涌動而來,這是怎樣的人品!</h3> <h3> 羊桌雍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湖面平靜,一片翠藍,仿佛如山南高原上的藍寶石,四季分明,風光各異。</h3> <h3> 在貢巴拉山口可以俯瞰全景,雨后的云層很低,不一會兒又迷霧繚繞,清秀之中透著幾分神秘,猶如遠古的傳說!</h3> <h3> 海拔約高圣潔之感越強,藍天白云雪山草地養(yǎng)育的視覺世界喚起了我們心中的那一份純真之情,盡管空氣稀薄但已足夠我們與之交流,在這里所有的念想似乎都與紅塵無關(guān),像朝圣的信徒。</h3> <h3> 向往,還是召喚,不論遠古或是未來,都像一個夢境讓我們在期待中探尋,冰川,寺廟,哈達,藏香,在身邊圍繞,在我的夢的翅膀上飛行!</h3> <h3>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一個方向都值得仰望,自然的力量無窮大,我們來過且不要引以為傲,在洪荒中只像一片雪花一滴雨水的方式靠近就足夠了!,</h3> <h3> 大昭寺,虔誠,信仰就能概括所有的經(jīng)書內(nèi)容。</h3><h3> 一個人信仰的力量有多大?她告訴我她整整長拜了兩個月到了拉薩。</h3><h3> 他們在這世界上最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生存環(huán)境中,仍對自然感恩戴德,用他們的宗教信仰支撐著整個人生。<br></h3> <h3> 臉頰里滲滿陽光,眼神里卻有些迷茫,皺紋里都是滄桑,藏民們除了勞作就只剩下信仰了,唯一的精神支柱,一手佛珠一手經(jīng)輪,念叨著四季,轉(zhuǎn)動的只有一點點沒有盡頭的期盼。</h3> <h3> 不論是藏民還是喇嘛,宗教式的信仰是生命里最重要的功課;原因是地理、氣候造成的,其實是一種無奈;虔誠是真實的但是是沒有意義的,就像他們堅持的語言文字,不能為他們的思想開疆擴土,只能接收到陽光的余溫,怎么能得到生活所需的能量,足夠溫暖的源泉。</h3> <h3> 納木措湖,西藏第二大湖,中國第三大咸水湖。</h3><h3> “納木錯”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都是“天湖”之意。納木錯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納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h3> <h3> 碎石灘前凝望天湖,遙望神山,呼吸清冽的空氣,沐浴在藍天白云下,心,仿佛受到佛的指引,納木措湖的傳說像愛情的詩篇,讓人流連忘返。</h3> <h3> 牧民、羊群、雪山草地,世間最美的組合。</h3> <h3> 草原的風草原的雨,草原的羊群,自由飛翔的身心此刻像草原上的歌聲,像來自卓瑪?shù)母杪?,一個傳說中美麗的女神在納木措湖畔的歌聲,在空曠中回旋,飄揚著一個能度脫和拯救眾生的神話故事。</h3> <h3> 高高的布達拉宮,用千年的傳奇述說著藏族與漢族的淵源關(guān)系,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佳話成就了歷史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共榮與統(tǒng)一;一座紅山,依靠著雪域高原的圣潔,如今是藏區(qū)政教合一的文化中心,精美巧妙的結(jié)構(gòu),宏偉的建筑,堪稱是世界上最獨特的藝術(shù)殿堂之一。</h3> <h3> 古老的建筑,我更喜歡平靜素雅的原色,遠離燈火的白天更接近這塊神奇的土地的風味,一座城堡式的宮殿,蘊含著濃厚的宗教色彩,迎來多少朝圣的腳步,喇嘛紅色的僧袍像山中的紅雪蓮,開放著猶如述說著滄桑的往事。</h3> <h3> 有許多圣潔的詞都不夠表達對西藏的愛,我們輕輕的來過,雪域高原,夢中的天堂,十五日的行程的終點站,每一朵格桑花都像在向我們道別,雪山送上圣潔的哈達,期待與祝福共存,西藏,后會有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