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為我從天降【一】江南雪 <h1><b>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在即,我們紅四方面軍的后人,從南京出發(fā)一路向西,駛經鄂豫皖至陜川,在叢山峻嶺中追尋著80多年前父輩征戰(zhàn)的足跡。這是一條充滿信念的路,一條血染不屈的路,一條通向勝利的路,一條我們朝圣的路!走在這條路上,總有一群身影與我們伴隨,那就是我們的紅四方面軍父親們!</b></h1><h1><b> 每當我們兩腳踏踏實實地站在父親們曾經站過的地方,面對一座座起伏的山峰和一條條縱橫溝壑,回顧他們經歷怎樣的炮火連天槍林彈雨,體會他們置死地而后生的激烈戰(zhàn)事,我們感慨萬千,身心被重重地捶打!敬佩涌上心頭!紅軍的戰(zhàn)場是我們朝拜的圣地,父親們所經歷的一場場惡戰(zhàn),對已經不年輕的我們是一次次神圣的洗禮!</b></h1><h1><b> 人民軍隊中最忠誠、最勇敢、最非凡的紅軍,能夠做你們的兒女,是我們此生最大的幸福!我們這一生和世代人,定要感恩那些犧牲了的和幸存了的紅軍先烈!我們過著超越他們理想的生活!江山不能辜負生命流血的代價!信仰不能被和平年代輕易丟棄! </b></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徐向前元帥,紅四方面軍領軍人物。<br></b></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1929年6月,受黨中央指派,徐向前到達鄂東北,領導和創(chuàng)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br></b></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徐總指揮深謀遠慮,運籌帷幄,出奇制勝!不畏強敵,力挽狂瀾,無數(shù)次帶領紅四方面軍突出重圍!無數(shù)次險中取勝!無數(shù)次戰(zhàn)場較量,打得國民黨軍隊一敗涂地!<br></b></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永遠敬仰您,徐向前元帥!功勛卓著的軍事指揮家!紅四方面軍一面光輝的旗幟!</b></span></h1><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span></h3>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河南新縣。<br></b></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2017年5月30日,我們一群已不年輕的退休人員,到達鄂豫皖蘇區(qū)首府革命博物館,參觀追憶80多年前,席卷大別山區(qū)的那一場赤色狂飆。</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本世紀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隨著徐向前、許繼慎、曾中生、鄺繼勛等著名將領進入大別山,一只紅色大軍出現(xiàn)在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平漢路以東的廣大地區(qū),它就是曾創(chuàng)建了全國第二大紅色根據(jù)地鄂豫皖蘇區(qū)和川陜蘇區(qū)的紅四方面軍。</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1932年由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蘇維埃秘書方思歸,書寫在紫云區(qū)二鄉(xiāng)一面青磚檐墻上的"中國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土地法令草案"。戰(zhàn)爭年代,該村群眾用稻草和泥巴將其糊蓋,才得以保存下來。1966年揭開,是全國唯一一處保存完整,書寫在墻壁上的土地法令。1998年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在那窮鄉(xiāng)僻壤深受國民黨地主階級壓迫的山區(qū),早期的共產黨人組成的小隊伍,號召吸收窮苦人加入紅軍,與國民黨軍隊頑強作戰(zhàn),打出一方天地,建立蘇維埃紅色政權。</b></span></h1> <h3> 1929-1932年,反動勢力不能容忍人民政權存在,鄂豫皖大別山區(qū)的紅軍與國民黨軍隊和地主武裝進行了許多次大大小小的戰(zhàn)斗,從繳獲中壯大了自己的裝備,并取得以弱勝強、敢于出擊、勇于勝利的戰(zhàn)斗經驗。</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1931年4月,中央政治局派張國燾出任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兼軍委主席。</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任何一部歷史都如奔瀉的江流,不會筆直向前。對于鄂豫皖蘇區(qū)和紅軍來講,真正曲折、英勇和悲壯的年代就要開始。而這一切的發(fā)生,都與此人的到來有關。</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陳昌浩1931年六月于張國燾同時到達鄂豫邊蘇區(qū)的南部。是中央派任的鄂豫皖蘇區(qū)少共中央局書記。歷任紅四方面軍政治委員等職務。1936年11月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講解員介紹新縣的地理位置和特點。</span></h3> <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這里原是富紳的大宅。</span>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1929年-1932年,大別山滾滾革命洪流中,有我們父親參與的身影。</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1955年共和國授予他們將軍銜榮譽。他們的身影也永遠留在鄂豫皖蘇區(qū)首府革命博物館里。</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