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雪域難為峰, 除卻藏地哪是凈云中驛站 <h3> 相傳,在中國西南方的盡頭有一方凈土,上帝將其視為珍寶且不愿人們?nèi)ゴ驍_它,于是就把它藏在遙遠(yuǎn)的天邊,取名為西藏,因其曾長期與世隔絕而籠罩著神秘的色彩。</h3><h3> 沿著一條通向天邊的路去那里穿越深不可測的千年迷霧成了我多年來的夢想。感謝上帝賜我良機(jī),2016年金秋時節(jié)終于夢想成真。 </h3><h3> 當(dāng)時,我等一行10人駕兩輛車,先后沿318、109、213國道,縱橫四川、西藏、青海、甘肅四?。环搅藮|達(dá)山、米拉山、昆侖山、唐古拉山等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穿越了毛埡大草原、魯朗林海、可可西里無人區(qū);跨過了長江、黃河、通天河、雅魯藏布江等江河湖海;遭遇了不計其數(shù)的道路險阻和惡劣天氣,風(fēng)雨兼程8000公里,歷時14天終于圓了心生已久的穿越千年迷霧之夢。</h3> <h3> 金秋的一個黎明,終于從成都踏上了去朝拜天邊那方凈土的天路。</h3><h3> 天邊向我們敞開了熱烈、廣闊的胸懷。</h3> <h3> 天亮了,從天邊飛來的鴻雁告訴我們那邊已是深秋。</h3> <p class="ql-block"> 經(jīng)康定翻過折多山到新都橋時已天黑。</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新都橋又是漫天大霧,因要趕路只得遺憾錯過這個人稱攝影天堂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過雅江縣后天逐漸放晴。</p> <h3> 午后到達(dá)世界第一高城——理塘,地處蒼茫無際的高原,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h3><h3> 接著開始穿越毛埡大草原,遠(yuǎn)處一大一小的兩個湖有個雅號——夢幻姊妹湖,據(jù)說名氣不小。</h3>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早上離開四川境內(nèi)最后一個縣—巴塘,出城不久通過怒江上一座小橋時看見了西藏界牌,橋的中線就是四川和西藏的分界線。過橋就是西藏芒康縣檢查站,這里禁止拍照只好用手機(jī)偷拍了一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然后一路沿著怒江峽谷穿行。這是318上令人窒息的一段路:咆哮的江水把一些路段的路基沖刷成了空心,在會車時覺得路面在劇烈顫動,像是馬上就要垮塌到滾滾的江水中。路上也不時可見掉到江里的車,緊張得連照片都沒有拍一張。</p><p class="ql-block"> 提心吊膽地穿出峽谷后爬上了覺巴山和海拔5000多米的東達(dá)山,頓時大有一種逃離地獄的感覺。</p> <h3> 來到山頂踹踹氣,壓壓驚,但因海拔太高,越踹氣越急。</h3> <p class="ql-block"> 從東達(dá)山幾乎垂直下行后,近傍晚時又翻上了橫斷山脈最大天險——業(yè)拉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暮色中,最后一縷陽光穿過厚厚的云層射在路遠(yuǎn)方的山頂上,在埡口極目遠(yuǎn)眺,318線在千山萬壑間蜿蜒曲折地延伸到天邊。</p><p class="ql-block"> 這段一頭連著天堂一頭連著地獄的路即318線上的魔鬼路段——怒江72道拐。</p><p class="ql-block"><br></p> <h3> </h3><h3> 晚上住八宿縣。夜里下了一場暴雨,早晨起來置身云霧山中。</h3> <h3> 出了八宿縣城一路下行,山色由灰色逐漸變成黃色、青色、綠色,標(biāo)志著海拔越來越低。不知不覺來到一個群山環(huán)抱、煙波浩渺的湖邊。</h3> <h3> 這里秋意正濃,山色斑斕,湖水平靜。</h3> <h3> 但有些渾濁,都是昨夜那場暴雨惹的禍。</h3> <h3> 否則,湖水應(yīng)清澈而幽藍(lán),如傳說中的,是天空落到人間的一滴眼淚。</h3><h3> 人稱高原夢境的地方就是這里——然烏湖。</h3> <p class="ql-block"> 然后沿著發(fā)源于然烏湖的帕隆藏布江順流而下,經(jīng)波密縣前往川藏線上最后的險關(guān)——通麥天險。</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江水滔滔,森林連綿,雪山皚皚,云遮霧罩,像是回到了還沒有人類的遠(yuǎn)古時期。</p> <h3> 到通麥天險路段時已是傍晚。此時眼前一亮,一座剛通車的通麥特大橋佇立在眼前,意味著我們前方的天險已變成坦途。</h3><h3> 可以躲過一大劫了!真該好好的謝天謝地!</h3> <h3> 這是段值得停下來發(fā)發(fā)呆的時光。我徒步走上大橋,望見以前讓人膽戰(zhàn)心驚的天險之路在帕隆藏布江峽谷中時隱時現(xiàn)地消失在峽谷深處。</h3> <h3> 夜幕降臨了,穿進(jìn)帕隆藏布江峽谷的最后一束暮光把峽谷深處的雪峰染成了金色。</h3><h3> </h3> <h3> 到魯朗鎮(zhèn)已漆黑一片。直奔一家有名的魯朗石鍋雞火鍋店。其特色在于鍋,是用當(dāng)?shù)匾环N巖石挖鑿而成,燙出的雞塊潔白鮮嫩,大家似乎又找回了兒時的味道。</h3> <h3> 第二天清晨,走出小鎮(zhèn)客棧,眼前的云霧慢慢散開,湖泊、牧場、牦牛、民居、森林、雪山由近及遠(yuǎn)依次顯現(xiàn)出來…… </h3> <h3> 一個清新而精致的湖邊小鎮(zhèn)從霧中慢慢冒了出來,貌似阿爾卑斯山腳下的瑞士小鎮(zhèn)。</h3><h3> 完全沒有料到昨晚夜宿時一片漆黑的魯朗鎮(zhèn)竟是一個天堂小鎮(zhèn)般的存在。</h3> <h3> 湖對岸的遠(yuǎn)方,云霧慢慢散去,藏在云霧中的雪山漸漸露出了身影。轉(zhuǎn)眼間,從天而降般突然聳立在人們面前。</h3> <h3> 好似泰山壓頂,驚得人目瞪口呆。</h3> <h3> 深秋的魯朗林海色彩繽紛,清朗純凈,寧靜祥和。</h3>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傳說中的人間天堂么?</p> <h3> 出魯朗鎮(zhèn)不久開始翻越色季拉山。一路霧鎖林海,但剛到山頂卻云開霧散,遠(yuǎn)處藍(lán)天下一座瑩剔透的雪峰熠熠生輝,像是在迎接我們的到來。</h3> <h3> 雪峰形狀有些眼熟, 好像在畫報上見過,但還是不敢肯定,我不相信會有這么好的運氣。遂向交警打聽,沒錯,果然是它——舉世聞名的南迦巴瓦峰!山腳下則是著名的雅魯藏布大峽谷 ,兩者的落差達(dá)5000多米,是世界上切割最深的峽谷。</h3> <h3> 南迦巴瓦像一把從天上揮下的寶劍,將喜馬拉雅山劈成兩半,一半向東,一面朝西。因其氣吞山河之狀被古人譽為 “西藏眾山之父”,被后人評為 “中國最美山峰”。</h3> <h3> 它海拔近7800米,終年積雪云遮霧繞,從不輕易露面。聽人說,只有人品爆棚的人才能見它一面。</h3><h3> 真的哇? 我讀書少,不要騙我!</h3> <p class="ql-block"> 傳說,那冰清玉潔的雪峰上飄起的旗云是天上眾神燃起的桑煙。</p> <h3> 別了南迦巴瓦!我會再來看你的,那時我要跨上駿馬奔馳在前面那條天路上,去登上你那高高的山頂,那是我夢中的山頂。</h3> <p class="ql-block"> 告別南迦巴瓦峰后開始從色季拉山埡口下山,車到半山腰遇到堵車。聽說前面山體滑坡,還埋了一輛車,嚇出一身冷汗:“我們會不會也被埋在半山腰?” </p> <h3> 堵就堵吧,正好可以從容地賞一賞山下尼洋河谷的風(fēng)光。 這里是西藏的魚米之鄉(xiāng)。</h3> <h3> 下山后跑了一段魯朗到林芝的高速,但因沒有完工,沒跑多遠(yuǎn)又回到了318上。</h3> <h3> 快到林芝時第一次在路上看到旅游巴士。</h3> <p class="ql-block"> 到林芝已經(jīng)天黑。這個被稱為春光里的江南桃花源此時卻是淡季,街上顯得冷清,但海拔較低,舒舒服服睡了個好覺。</p> <h3><br></h3><h3> 一覺醒來滿血復(fù)活,精神抖擻地直奔太陽城——拉薩。<br></h3> <h3> 下午翻上了318線上最后一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米拉山。 </h3><h3> 在埡口又遭遇大堵車,車隊神龍不見首尾。</h3><h3><br></h3> <h3> 好想利用這個時間登上山頂,撩開云層看看外太空的景象。</h3> <h3> 黃昏時終于到達(dá)圣城拉薩。晚飯后去朝拜了圣城中的圣殿。夜幕中的圣殿顯得孤寂而神秘。明天才是正式朝拜的日子,其天氣在出發(fā)前就查到了,晴天。</h3>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黎明趕到紅山腳下時已聚集了很多影友。 早已沒有好機(jī)位了,我只好舉起相機(jī)站在人堆外,在凜冽的寒風(fēng)中望天興嘆。</p><p class="ql-block"> 一不留神,太陽跳出了地平線,人群中隨即發(fā)出一陣陣驚嘆聲。一眼望去: 橘黃色的晨光灑在紅山頂?shù)氖サ钌?,就像給它披上了一件黃色的袈裟,讓它那般璀璨,那般神圣地屹立在天邊,足以令世上所有神殿黯然失色。</p><p class="ql-block"> 瞬間恍然大悟:這座圣殿原來是人間通向天堂的大門,所以才會這般的燦爛輝煌!</p><p class="ql-block"> </p> <h3> 恍然間竟體驗了一把六世達(dá)賴的情懷:</h3><div> 住進(jìn)布達(dá)拉宮,我是雪域高原最大的王,</div><div> 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癡的情郎! </div><h3> 可惜,這位杰出的藏地詩人于300多年前竟然在青海湖神秘失蹤,給后人留下一個數(shù)百年未解之迷。</h3> <h3> 下午真的就流浪在了拉薩街頭。</h3> <h3> 八廓街陽光溫?zé)?,熙來攘往?lt;/h3> <p class="ql-block"> 郎哥,我已找了你300多年,翻山越嶺地找遍了天涯海角,還是不見你的身影,你究竟去了哪里……</p> <h3> 心中的圣城??!我歷盡千辛萬苦只為這一刻來到你身邊沐浴你溫暖的陽光,安頓漂泊的靈魂。</h3> <h3> 在八廓街遇見一位來自海南島的妹子也在街拍,問了我一些曝光設(shè)置的問題,為體驗效果還充當(dāng)了一番模特。臨別時又問: “下一站要去哪兒呢?” “打算往北走,去納木措,你呢?” “我要往西走,想去珠峰大本營看星星,拍星空!” 她說得好有畫意,我竟無言以對。</h3><h3> </h3> <h3> 圣城今夜星光燦爛,注定是個不眠之夜! </h3> <h3> 果然一夜未眠,早上有點頭暈。但一想到今天要去一個叫綠松石耳墜的地方馬上又打起了精神。</h3><h3> 車沿著平靜寬闊的雅魯藏布江一路西行。</h3> <h3> 正值深秋時節(jié),整個雅魯藏布江河谷在秋風(fēng)的吹拂中已變成了一條金黃色的彩帶。</h3> <h3> 車由西轉(zhuǎn)而向南,跨過雅魯藏布江大橋開始翻越甘巴拉山,這座山將西藏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為前藏,西部為后藏。</h3><div> </div> <h3> 剛一翻過甘巴拉埡口,一個奇異的世界呈現(xiàn)在眼前。</h3> <p class="ql-block"> 這是個我以前在網(wǎng)上、書上甚至在夢中都不曾見過的另一個世界,所以我無法用現(xiàn)今世界的語言來描述它。</p> <p class="ql-block"> 唯一能做的是沿著湖邊一邊跑一邊拍,打算回去后在照片里慢慢地重游這里的每一寸山山水水。</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天上神女掉下的綠松石耳墜么?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沒有找到那種感覺。原因很簡單,這是另一個世界,窮盡世上所有語言也無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 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一女神忽然竟真的從天上翩然而至。</p> <p class="ql-block"> 原來來了一群拍婚紗外景的。連忙蹭拍兩張,不料這對寶寶的pose還杠杠的。更沒有料到的是,遠(yuǎn)處那座海拔7000多米的寧金抗沙雪峰像一頂桂冠正好戴在新娘的頭上。</p><p class="ql-block"> 幸運的新娘!但愿她能看到這張照片。</p> <h3> 太陽要下山了。該和這綠松石耳墜般的天湖道別了。</h3> <h3> 因今晚要回到拉薩,所以又返回到甘巴拉山埡口。天色已暗,山色由黃褐色變成了灰褐色。 當(dāng)最后一縷陽光掠過山頂時我們開始下山。</h3><h3> 空中的云朵慢慢飄過來,好像是來為我們送行的。</h3> <h3> 在埡口最后一次回望湖面時突生一念:將來還是要在一個深秋的季節(jié),選一個晴空萬里的夜晚,在湖邊拍一張星空下的羊卓雍錯。</h3><h3> 那又將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我想象不出來!</h3> <p class="ql-block"> 今天凌晨告別了拉薩,告別了318線,踏上了109線。這意味著從此將要北上,開始青藏高原北麓之行。</p><p class="ql-block"> 從北京到拉薩的109線在蒼茫的青藏高原上肆意縱橫千余公里。老司機(jī)說它雖不如318崎嶇險峻,但因均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很易造成駕駛員缺氧疲勞,加上車速較快,所以路上事故頻發(fā),比318更危險。</p><p class="ql-block"> </p> <h3> 不過還好,天亮后一路天高地闊,灑滿陽光,一派藏北高原風(fēng)光。藏北已是初冬,這里的冬天要來得早一些。 </h3><h3> 今天將要去一個圣潔的地方</h3> <h3> 午后翻過那根拉山埡口。遠(yuǎn)遠(yuǎn)望去,遠(yuǎn)處的天邊有一個湛藍(lán)而遼闊的湖面,湖的對面山巒疊嶂,白雪皚皚。<br></h3><h3> 到了!這就是地球上離太陽最近的天湖——納木措,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每年來此朝圣的眾信絡(luò)繹不絕。守護(hù)在它旁邊的雪山就是它的情郎——念青唐古拉山。</h3> <p class="ql-block"> 看到湖里涌起的一排排浪花,感覺納木措似乎有些心緒不寧。再看看旁邊默默不語的念青唐古拉,心想莫非是多情的念青唐古拉戀上了山那邊那位溫潤如玉的羊卓雍錯?</p><p class="ql-block"><br></p> <h3> 后來才知道還確有這一說,哈哈!看來神仙也過不了美人關(guān)。</h3> <h3> 神仙的事凡人管不了。去轉(zhuǎn)轉(zhuǎn)湖,放放空,許許愿才是。</h3> <h3> 又到告別的時間了!下次來此朝圣一定要轉(zhuǎn)湖一周,以洗盡鉛華,凈化靈魂,涅槃重生。</h3><div> 轉(zhuǎn)一圈的時間稍有點長,大概6、7天吧。</div> <p class="ql-block"> 離開納木措后前往那曲縣,到達(dá)時已天黑。因海拔高又是一夜未眠。第二天出發(fā)時天又漆黑一片,感覺昏沉沉的。</p><p class="ql-block"> 今天將是艱苦的一天,要橫跨天路近900公里,走出西藏,到達(dá)青海重鎮(zhèn)格爾木。</p><p class="ql-block"> 出城不久下起了大雪,后又下起了冰雹。更糟糕的是快到唐古拉山埡口時又遇堵車,車隊一直排到茫茫地平線以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縮在車?yán)锇ゐI受凍,抱團(tuán)取暖。</p> <h3> 終于熬到了通車,一路狂奔來到久聞大名的唐古拉山埡口,海拔5231米。</h3> <h3> 埡口上迎風(fēng)傲雪飄揚的經(jīng)幡象征藍(lán)天、白云、火焰、綠水和大地。</h3><h3> 這是個值得定格的時刻。</h3> <h3> 翻過唐古拉山埡口不久,西藏與青海的分界牌框赫然橫在眼前。</h3><div> 再見了西藏——以前我夢境中的凈土,現(xiàn)在我印象中的故土。</div> <h3> 進(jìn)入青海后就來到沱沱河邊。沒想到,這條小河溝的下游竟然是浩浩蕩蕩的萬里長江。</h3> <h3> 遠(yuǎn)處山腳下一列火車緩緩開過。是西寧開往拉薩的列車。</h3><h3> 這條鐵路是以前印象中的天路。</h3> <h3> 遠(yuǎn)遠(yuǎn)望見可可西里無人區(qū)的路標(biāo)。</h3><h3> 進(jìn)入無人區(qū)以后就再也沒有看見牧民和牛羊。只有時隱時現(xiàn)的可可西里精靈——藏羚羊和野驢。</h3> <h3> 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三三兩兩的藏羚羊悠閑自得的享受著陽光,空氣,水草和自由。</h3> <h3> 在無人區(qū)里看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hù)區(qū)。以這里為中心的大片區(qū)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fā)源地,名副其實的我中華民族的搖籃。但現(xiàn)在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惡化,令人堪憂。</h3> <h3> 在無人區(qū)路上看見了昆侖山的路標(biāo)。原來可可西里無人區(qū)就位于昆侖山脈。</h3> <h3> 莽莽昆侖遙遙在望。</h3><h3> 有一事不明,莽莽數(shù)千里的昆侖虛和區(qū)區(qū)十里桃花是咋扯上瓜葛的?</h3> <h3> 巍巍昆侖近在咫尺。</h3><h3> 從山體的光影可看出太陽已經(jīng)和昆侖山處在同一地平線上,表明天快黑了。</h3> <h3> 晚上到格爾木時已疲憊不堪。好在這個青藏高原的第三大城市海拔較低,不到3000米。一覺醒來已是艷陽高照,繼續(xù)沿109北上。</h3><h3> 上了109高速段不久,只聽一聲悶響,車身隨即劇烈晃動起來,爆胎了!趕緊靠邊停車,下車一看,左后輪上爆開一個菊花樣的大洞,里料翻到外面還冒著青煙,其狀慘不忍睹。幸好當(dāng)時后面沒有車,否則……</h3> <h3> 換上輪胎繼續(xù)上路。午后來到一個天高云淡,波光粼粼的湖畔。沿著湖邊有一條白色的水印,由大小不一的透明晶體顆粒凝聚而成,這些顆粒在陽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五顏六色的光芒,很是炫目。</h3> <h3> 這里就是青藏高原有名的天然結(jié)晶鹽湖——茶卡鹽湖。晶體是因湖水蒸發(fā)而凝結(jié)成的鹽晶,名叫大青鹽,聽說鹽味純正,從水中撈起一顆嘗了嘗,又苦又澀。嘴賤的后果。</h3> <h3> 沿著鐵路走到鹽湖深處看一看。</h3> <h3> 據(jù)說在風(fēng)平浪靜的時候湖面像一面鏡子,能將整個天空清晰地映照下來,所以人稱“天空之鏡”。只可惜當(dāng)時秋風(fēng)陣陣,湖水漣漣,哪有什么鏡子!</h3> <h3> 只有這對情侶的的柔情蜜意。</h3> <h3> 在離開鹽湖時又回頭望了望藍(lán)天下那些飄逸的云線。</h3><h3> 出景區(qū)時得知過兩天景區(qū)就將封閉改造。哈哈,看來我等的人品好得不要不要的!</h3> <h3> 天黑時到達(dá)一個茫茫無際的水世界,遠(yuǎn)處點點星光,漁火闌珊,像是到了海邊。沒錯,的確是到了海邊——青海湖邊。</h3><div> 住進(jìn)一家離湖邊不遠(yuǎn)的蒙古包,里面還住了一幫驢友,正興高采烈的喝酒唱歌跳舞。熱心的老板聽說我們喜歡攝影馬上就推薦了一個拍青海湖晨景的地點和去的路線。</div> <h3> 天不亮就頂著寒風(fēng)到了老板指定的地點,剛支好腳架一抹曙光投在了岸邊的礁石上。</h3> <h3> 黑色的海面上,明凈的天空像一面深藍(lán)色的鏡子,在水天相連處被旭日暈染上淡淡的橘黃色。</h3> <h3> 太陽升到了高空,青海湖慢慢露出了全貌。藍(lán)天下,遼闊的海水由黑色變成了蔚藍(lán)色,拍打著岸邊,浪花飛濺,遠(yuǎn)處的雪山若隱若現(xiàn)。</h3> <h3> 潔白的羊群在頭羊的帶領(lǐng)下由山坡上的草場慢慢走到湖邊去飲水。</h3> <h3> 湖中有很多島嶼,很想去其中的鳥島看看鳥,這可是我兒時的向往。可惜沒有時間,待來年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再去吧!</h3><h3> </h3> <h3> 那時不但要去鳥島探秘,還要去看那漫山遍野的花海與湖面連成一片再連到天邊的景象。</h3> <h3><br></h3><div> 離開青海湖后直奔青藏高原最大城市也是其東方門戶的西寧,到達(dá)時已是傍晚。</div><div> 第二天就要走出青藏高原了,該輕松一下了。我們喝光了老曾從成都帶來的一瓶老窖,好不爽快!</div><div> 睡了個懶覺又啟程了。今天告別了109國道開始沿213國道南下,目的地是甘肅甘南及四川若爾蓋。</div> <h3> 臨近中午時在一個群山環(huán)抱的湖邊停車休息。湖水清澈碧綠,湖面云煙氤氳。但從湖里流出的水卻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黃河!很難想象這就是濁浪滔天的黃河源頭。</h3> <h3> 跨過黃河大橋繼續(xù)南下。</h3> <h3> 過了臨夏來到甘南地區(qū)。此時風(fēng)雪彌漫,氣溫驟降。</h3><h3> 雪山谷中一個不知名的藏寨,在陽光下顯得很有生氣。</h3> <h3><br></h3><div> 中午到甘南州的夏河縣時已饑腸轆轆,去一家面館每人要了一碗牛肉面。端上來時只見斗大的碗盛了大半碗面,上面滿滿的澆了一層剛出鍋的紅燒牛肉,塊大紅亮香氣撲鼻,一陣風(fēng)卷殘云,滴湯不留。</div> <h3> 面后繼續(xù)上路,剛到城邊就看見甘南名寺——拉卜楞寺。這是藏傳佛教六大寺院之一,在歷史上是甘南地區(qū)的政教中心,被稱為“世界藏學(xué)府”。</h3><h3> 因時間緊未進(jìn)寺朝拜,留下一大遺憾!</h3> <h3> 出縣城10公里左右就進(jìn)入了??撇菰粋€四面環(huán)山,開闊平坦的高山草原。</h3> <h3> 夏天時這里繁花似錦,牛羊遍野,很多人來此休閑避暑。難能可貴的是,整個景區(qū)免門票,隨便撒野。</h3> <p class="ql-block"> 一個藏族小伙見有陌生人闖入策牛飛奔而來,先是一臉警覺,見我們笑臉相迎時,犀利的目光一下柔和了起來,最后還給了我們燦爛一笑。</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南下來到一個Y字路口,路標(biāo)指示往右是“郎木寺”,毫不猶豫拐了進(jìn)去。</p><p class="ql-block"> 這是安多地區(qū)的佛教中心,也是一個聞名遐邇的寺院,奇特的是它“一廟兩省”一半在四川,一半在甘肅。</p><p class="ql-block"> 寺院建筑群和民居掩映在蒼松翠柏中,地處空靈,風(fēng)水極好。</p> <h3> 緊鄰寺院的郎木寺鎮(zhèn)大概是因寺而興吧,顯得整潔有序,欣欣向榮。好想住下來放放空。</h3> <p class="ql-block"> 出郎木寺鎮(zhèn)不久就進(jìn)入四川界了。天也放晴了 ,陽光穿過云層灑在金色的草原上,遍地的牛羊似散落在草原上的黑白珍珠,山巒也在向我們招手。</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像是在迎接我們的歸來。</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熟悉的若爾蓋大草原,遠(yuǎn)處的花湖在深秋的薄霧中依稀可見,空氣中氤氳著親切又溫馨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到若爾蓋縣城時已經(jīng)天黑,去街上嗨了一頓當(dāng)?shù)赜忻孽r菌牛肉火鍋,味鮮回味至今。</p><p class="ql-block"> 然后又奢侈一把,住進(jìn)一家五星級藏式酒店。進(jìn)了房間,泡上一壺綠茶,靜坐片刻已是深夜。</p><p class="ql-block"> </p> <h3> 跋山涉水風(fēng)雨兼程半個月的天路行明天就要結(jié)束了,這是我生命歷程中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應(yīng)該停下腳步找個能夠靜下心來的地方作一回顧,以將一路上那些不期而遇的一個個驚艷瞬間梳理有序并永久地封存到記憶中。 </h3> <h3> 夜深人靜時心頭莫名掠過一絲傷感:</h3><h3> 去西藏太早了,以后眼里再也沒有雪峰和凈土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