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久別重逢中追憶逝去的青春—泰興宣堡中學72屆高中畢業(yè)生畢業(yè)40年相聚母校追記(2011.10)熊梅生 <h1><b style="font-size: 22px;"> 2011年10月3日是一個值得記憶的日子,我和夫人又一次踏上曾經工作過的那片熱土——泰興宣堡中學。沐浴著十月的金風,我們被邀參加宣堡中學72屆高中畢業(yè)班畢業(yè)40年的師生聚會。這一次聚會是兩個班聯(lián)合舉行,人數多達八、九十人,規(guī)??芍^空前,氣氛極為熱烈。</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22px;"> 我們是滿懷期待與感激而來。急切地期待與分別近四十年的學生們歡聚一堂,撫今追昔。由衷地感謝籌備小組的幾位積極分子,為了這次聚會他們多次開會商討,沒有他們至誠的熱情,精心的籌劃,辛勤的付出,無私的奉獻,也就沒有這次宣堡中學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盛會。</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22px;"> 歡聲笑語打破了假日校園的寧靜,既有"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慨,又有久別重逢格外親的喜悅。來自天南海北的校友們雖說都已是年近60,大多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此刻卻歡呼雀躍如同孩子一般。逝去的歲月讓當年的少男少女們臉上刻滿了滄桑,雙鬢平添了白發(fā),可是并沒有改變青春年華時的那份純真,同窗之間的友情、對老師的感恩之心,反而與日俱增。與會師生們猶感欣慰的是90高齡的老校長身子骨依然是那么健壯硬朗,思維那么清晰,聲音那么宏亮。幾位老師都已年過七旬,也全然沒有老態(tài)龍鐘的心態(tài),一下子仿佛又回到了風華正茂的當年。</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22px;"> 用"情深深,意綿綿"來形容師生相聚的情景一點也不為過。歲月把40年前的師生情、同學情釀制成窖藏的美酒,愈久愈香醇。我把我的散文集《那一束木香花》作為我和夫人的一份心意贈給與會的每一位學生,當他們興高采烈地排著隊要我簽名時,我又一次被深深地感動了。是當年淳樸可愛的學生們讓我孤寂的心靈里彌漫起木香花的芬芳,這本書里的有關文章所記錄的該是我的感恩之情。</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 <h1><b style="font-size: 22px;"> 難得的聚會讓我和夫人以及與會的老師們沉浸在幸福之中。作為老師,沒有比看到學生的成長、成才更幸福的事兒了。四十年后重聚首,在當年學生們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風雨人生一部書"。他們有過順境,也有過逆境;有過歡樂,也有過悲傷;有過成功,也有過挫折……。老師們感到欣慰的是,學生們都在積極地書寫自己的人生。他們中大學教授、高端科技人才、醫(yī)生、中小學教師、行政領導干部、企業(yè)家,固然很是出色,而許多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工作的務工、務農者同樣值得老師驕傲,他們平凡而不平庸。如今歡聚一堂,各人的處境雖不盡相同,但所有的人都是那么親密無間,沒有世俗的偏見,沒有權勢的歧視,人間的真情觸手可摸。作為老師,千教萬教教書育人,面對這樣的學生們我們的心頭怎能不幸福無比呢?</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相見恨晚,相聚恨短,沒有不散的宴席。暢談高歌、合影留念、舉杯祝福之后是深情不舍地依依惜別。有同學提及當年畢業(yè)時女同學哭別的往事,而這次揮手告別時,一位七尺男兒竟抱著我熱淚滾滾。真是聚散兩依依啊!在互道珍重的離別時刻,大家期盼著來年再一次相聚。</b></h1> <h1><b>留下珍貴的合影</b></h1> <h1><b>附錄:2015年10月2日,高二(2)班的部分同學在宣堡又一次相聚。</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