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被几个领导玩弄一晚上

我的小學

鄭旭平

<h3><br /></h3><h3> 這就被開除了?!應該不至于。</h3><h3> 可曾校長說得很清楚:"你,還有你,把書包給帶上,出來。"</h3><h3> 我偷偷瞄了尹華一眼,他也是一臉的懵逼?;艁y中我倆收拾好書包,稀里糊涂就出了教室。</h3><h3> </h3><h3> 不應該?。∵@兩天也沒干啥傷天害理的事啊。雖說調(diào)皮搗蛋是家常便飯。小學三年,被老師叫到辦公室也不是一回二回了,可從來沒有享受過這么高的待遇:校長親自出動!還叫我們"把書包帶上",莫非真的要打包走人?!</h3><h3> </h3><h3> 跟在曾校長后面,心里七上八下。轉(zhuǎn)眼間就到了校門口,可她絲毫也沒有跟我們"話別"的意思,甚至沒有停下腳步,難道還要親自送我們一程?</h3><h3> </h3><h3> 不敢多問,蒙著頭就出了校門。</h3><h3> 穿梭在上頓渡鎮(zhèn)的大街小巷,越往前走心里就越發(fā)沒譜。這是要把我們往哪里送? 回家的路應該往臨川一中方向,可眼前的這條路我們從沒走過。</h3><h3> </h3><h3> 總算停了下來,一抬頭——"上頓渡鎮(zhèn)第一小學"。</h3><h3> 這就是傳說中的一小?</h3> <h3><br /></h3><h3> 雖然從未來過,但對一小我們并不陌生。不時有人謠傳:一小宣傳隊演出后不僅有肉包子吃,還有肉片湯喝!這讓我們二小宣傳隊的隊員心里特別不平衡:都是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憑什么他們吃包子,我們吃饅頭?剛好,前一陣子全國都在學黃帥,反潮流,于是我們幾個特別想吃肉包子的同學就揮舞著宣傳隊的紅旗,一路高喊口號圍著學校操場轉(zhuǎn)個不停。</h3><h3> </h3><h3> "這是婁老師,你們的新班主任。"曾校長把我們帶到一女老師跟前。</h3><h3> </h3><h3> 原來是轉(zhuǎn)學了!相當于調(diào)動工作!</h3><h3> 還沒來得及細想,婁老師就把我們帶到教室的最后一排坐下。</h3><h3> </h3><h3> "今天我們講《半夜雞叫》"。婁老師的普通話帶著泥土的芬芳,但聲情并茂,抑揚頓挫。</h3><h3>因為二小剛教完這篇課文,課堂上我的發(fā)言就顯得特別積極,只要問題一出,就舉手要求發(fā)言,為引起老師的注意,還不時用肘部把桌子敲得"呯呯"作響。</h3><h3> </h3><h3> 也許是因為首次亮相的良好表現(xiàn),第二天我的坐位就被前移了好幾排。</h3><h3> </h3><h3> 可好景不長,不到一個星期我又被趕回到最后一排。</h3><h3> "上課講話,愛做小動作"這幾乎成了我每個學期老師評語的標準答案。我自己都想不明白,我怎么會有那么多的小動作可做?無非是切切橡皮,削削桌子??珊薜氖?,與我同桌的女生個個都警惕性極高,經(jīng)常是刀還沒出鞘,就被現(xiàn)場舉報。于是,我的坐位就不停地前后來回切換。</h3> <h3><br /></h3><h3> 接下來的幾天,班上陸續(xù)又來了幾名新生,都是我們二小宣傳隊的。也就是說,此次大規(guī)模轉(zhuǎn)學就是把二小宣傳隊的同學都集中到一小來,加強管理統(tǒng)一安排,尤其是我們二小的樂隊成員,一個不剩照單全收。</h3><h3> </h3><h3> 我和尹華都是二小樂隊的主力,我拉手風琴,尹華吹號,桂繼東拉二胡,還有張宇,她彈揚琴。我們幾個都是臨川一中老師的子女,爸爸會玩什么樂器,兒女就跟著學,正宗的子承父業(yè)。</h3><h3> </h3><h3> 充實了好幾名文藝骨干以后,我們班的隊體活動眼看著就紅火起來。有一陣子語文課都改成了隊體活動課,所謂隊體活動也就是排節(jié)目:排《杜鵑山》、排群口詞。小柯湘,小雷剛演得有模有樣,自產(chǎn)自銷。群口詞就更有意思:我和尹華、桂繼東坐在黑板前伴奏,其余同學從第一排開始,兩人突然站起,面對面互相指著對方:"你來談,我來表,新生事物就是好!老中青,三結(jié)合,赤腳醫(yī)生。。。。。"前一排剛講完,后一排立馬站起來,同樣的動作,同樣的語氣,十幾分鐘下來,硬是把當時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挨個歌頌個遍。</h3><h3> </h3><h3> 自從這個節(jié)目誕生以來,我們班教室后面就經(jīng)常有外校甚至外地的人來聽課、評比,結(jié)果當然是好評如潮,獲獎無數(shù)。</h3><h3> </h3><h3> 印象中那段時間除了上午有點課外,下午宣傳隊的同學基本上都是排節(jié)目。大合唱、小合唱、獨唱、二重唱,反正一天到晚變著花樣唱。只要有唱就少不了手風琴,這樣一來,可把我累殘了,那么小的個子,那么大的手風琴壓在身上。別說拉,就光背在身上也是壓力山大。手風琴確實太大,背帶扣到最緊還是顯得松松垮垮,于是老師就想到一個辦法,用手帕幫我捆上,這下徹底人琴一體了!長大后才明白,原來駝背是這樣煉成的。</h3> <h3><br /></h3><h3> 其實不只是我們宣傳隊的同學下午不用上課,其它同學也不用。"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學校將同學們分成學工、學農(nóng)、學軍以及宣傳隊等各種小團體。學工的同學進校辦工廠,學農(nóng)的種油菜,學軍的揮根竹桿拼刺刀。如此分工,不是根據(jù)你的愛好,而是根據(jù)你父親的身份來決定的。那時流行:"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h3><h3> </h3><h3> 以上這些都叫課外活動,但遇上集體勞動那是誰也逃脫不掉的。我們小學生的任務一般都是積肥,滿世界找垃圾灰?guī)缀醭闪宋覀兂x書之外的主要副業(yè)。對于大多數(shù)同學來說,扁擔和箥箕也算是一種標配,因為三天二頭就用得著。</h3><h3> </h3><h3> 當然,還是有極個別同學有辦法弄到板車,一板車能裝下十幾擔的垃圾灰,這也就意味著板車擁有者可以隨心所欲地挑選十來個同學與他一起,不用肩挑手扛來完成積肥任務了。當一輛板車由十幾個同學前呼后擁著從身旁飛馳而過時,其它人除了羨慕也只能是羨慕。小學期間一共擔了多少擔垃圾灰不知道,但桂繼東臨畢業(yè)時仍欠學校60擔垃圾灰,差點不讓小學畢業(yè)。后來還是他爸爸借來板車,父子倆齊心協(xié)力苦干了好幾天,才換來一張小學畢業(yè)證。</h3> <h3><br /></h3><h3> 桂繼東個子不高,綽號桂矮子。天生調(diào)皮,身手敏捷,動作靈活,打起架來沒幾個是他對手。就連他爸要揍他,也總是攆不上。那年毛主席去世,全校排隊到電影院臺上三鞠躬,我們都哭得嗚嗚的,就桂繼東一個人是裝哭,沒眼淚只抽泣,是可忍孰不可忍!<br /></h3><h3> </h3><h3> 班上調(diào)皮的還有一位叫張軍,有一回,老師實在氣不過,就命令他從第一排開始,挨個跟每一個同學道歉:"我錯了,別學我樣;我錯了,別學我樣。"滑稽的表情,配上帶哭腔的聲音重復了一遍又一遍,實在令人忍俊不禁。</h3><h3> </h3><h3> 不知為何?那個時候,所有人都認為:用你爸的名字喊你是對你最大的侮辱了。于是,爸爸的姓名就成了個人最大的隱私,但沒有不透風的墻,總有一些爸爸的姓名被泄露出來。比如彭國興的爸爸是我們鎮(zhèn)的鎮(zhèn)長,叫彭天明。當時有個慣例,就是每節(jié)課前,文藝委員都要起一個歌給大家唱,相于現(xiàn)在打雞血培訓前要大家喊個口號,振奮振奮精神。記得有一首歌叫《映山紅》,其中有一句"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這個"盼天明"與"彭天明"是諧音,于是,每當唱到這句時,全班的聲音響徹云霄。氣得彭國興面紅耳赤,卻又不知該找誰算賬。這首歌每次都在全班同學的哄笑中結(jié)束,只有老師不知緣由,傻傻的站在黑板前跟著大家笑。</h3><h3> </h3> <h3><br /></h3><h3> 在班里同學中,尹華與桂繼東是我最好的朋友。既是同班同學,又同是校宣傳員的隊友,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是真正的鄰居。我們都是臨川一中的子弟,三家相距不過100米,除了睡覺時間,我們?nèi)齻€幾乎都在一起。三人中尹華相對文靜些。他既會吹小號,又會拉二胡。二種樂器輪番上陣,不服不行。我最佩服尹華的,還是他有一雙巧手,無論什么玩具只要我們見過的,他都能做。最拿手的就是鐵絲槍!</h3><h3> </h3><h3> 鐵絲槍可是我們男孩子的命根子,幾乎人手一把。一天下午,尹華送我一把他剛做好的鐵絲槍,這可把我高興壞了。當時正上自習課,婁老師在講臺上改作業(yè),我忍不住掏出鐵絲槍,左比右劃。突然聽到"唉喲!"一聲,只見前排的女同學陳華捂著耳朵痛苦萬狀。剎那間,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我的鐵絲槍上,槍上剛好沒有上膛的紙彈。人臟俱獲,婁老師厲聲命令道:"把槍交上來!""不是我打的!""你還狡辯!""真的不是我打的!""交上來!"我一氣之下直接把槍扔了過去,鐵絲槍摔到講臺上又一彈正中婁老師的額頭。這下闖禍了!之后各種罰站、檢查??傊?,直到一個星期以后冤案才得以平反,因為有同學看到陳華中的那一槍是窗戶外別班同學下的黑手。</h3> <h3><br /></h3><h3> 突然有一天,語文老師沒來上課。代課的是一年輕的男老師,聽說剛高中畢業(yè)??晌覀兌枷矚g他,因為他竟然應大家的要求把語文課改成了故事課。什么"一雙繡花鞋"、"藍色尸體"之類,總之什么恐怖就講什么?惹得女生們常常驚叫一片,又怕聽又想聽。沒過幾天,數(shù)學老師也不來上課了,而且不來上課的都是女老師,剛開始大家還沒反應過來,等我們回家才發(fā)現(xiàn):原來如此!</h3><h3> </h3><h3> 我媽也不能去上課了!桂繼東的媽媽,李琳的媽媽等幾乎所有的女老師也都不能去上課了!那都去哪兒了?都去做手術(shù)了!集體做手術(shù)?對!全縣凡是適齡女同志都要在同一時間統(tǒng)一做結(jié)扎手術(shù)。</h3><h3> </h3><h3> 那叫一個震憾!如此大規(guī)模的手術(shù)都在醫(yī)院做肯定不現(xiàn)實。于是臨川一中就成了最大的醫(yī)院,一間間教室就成了手術(shù)室,一張張課桌就成了手術(shù)臺。擔架不夠門板湊,我們放學回家只看到一中校園內(nèi)擔架亂竄,大人們形色匆匆,操場上到處飄著鴿子毛——手術(shù)后吃鴿子是臨川人進補的傳統(tǒng)做法。</h3><h3> </h3><h3> 除了鴿子,雞蛋也是最重要的營養(yǎng)品。為了給自己的老師送雞蛋,可把我們這些小孩子忙壞了。每天一大早最著急的事就是直奔自家的雞窩,與兄弟姐妹爭搶剛生下來的雞蛋。每個老師要送二個,這是最低標配。為了搶雞蛋,兄妹之間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吵架都在所難免。估計母雞也沒意識到問題會如此嚴重,情況會如此緊迫,真把它們給累得夠嗆!</h3> <h3><br /></h3><h3> 從一中走到一小,差不多要貫穿整個上頓渡鎮(zhèn)。但路有多條選擇:可以走老劇院再轉(zhuǎn)沿河老街到一小,也可走醫(yī)藥公司然后穿過機械廠到達一小。甚至可以走老酒廠再經(jīng)汽車修配廠到一小,三條路想走哪條走哪條。尹華、桂繼東和我?guī)缀趺刻於纪ネ?,形影不離。就那么個小鎮(zhèn),再遠也就二袋煙功夫,但我們卻經(jīng)常遲到,尤其是下午上課。因為一路上確實太過精彩:要么就是遇上隊伍游行,要么就瞧見流氓斗毆??礋狒[是我們的最愛,有時遇上抓小偷,就一路跟到派出所。</h3><h3> </h3><h3> 即便平時沒有遇上這么波瀾壯闊的場面,那滿街的大字報也夠我們欣賞的,一路看一路念:</h3><h3>"工農(nóng)兵是批林批孔的主力軍!"、"打倒江白黃!"</h3><h3>"江白黃是誰?"桂繼東問我。我看了看尹華,他也是一臉的茫然。</h3><h3> "反正是姓江的走資派!"我十分肯定地回答。</h3><h3> </h3><h3> 其實大錯特錯!過后我們才知道:江白黃是當時江西省委的大領(lǐng)導叫:江渭清、白棟材、黃織真。但大字報沒寫標點符號,不能怪我。</h3><h3> </h3><h3> 大字報看得多了,難免蠢蠢欲動。反擊右傾翻案風時,我連鄧小平多大年紀都沒搞清楚,就寫了一篇批判文章交給老師。在我的潛意識里,叫小平的就應該是個年輕人,像我家表弟就叫羅小平。</h3><h3> </h3><h3> 76年真是風云激蕩,連我們小孩子的心里都是七上八下。一會聽到哀樂,一會兒又聽到哀樂,以至于哀樂成了當年最熟悉的旋律。一次排節(jié)目間隙不知誰起了個頭,于是手風琴、小號、二胡一起上,把個哀樂演奏得如泣如訴,嚇得老師把我們好一頓痛罵。除此之外,我們彈奏得最多的就是那首《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了,"就是好啊就是好,就是好!"。至于為什么好?至少,我從沒想過。</h3> <h3><br /></h3><h3> 沒過多久,又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剛開始也沒太在意,因為平時聽得太多了:只要有紅色電波傳喜訊,即便是月黑風高的夜晚,全縣人民也必須得起來,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標語口號這一套路統(tǒng)統(tǒng)走完。久而久之,都形成條件反射了。</h3><h3> </h3><h3> 但這回不一樣,這回是"王張江姚"被粉碎了。</h3><h3> </h3><h3> 這回的動靜就鬧得更大了!印象中每個單位都在找適合扮演四人幫的特型演員。校宣傳隊確定演四人幫人選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最先確定的是王洪文,畢竟儀表堂堂,誰都想演,剩下三個思想工作就有點難做。尤其是江青,沒有一個女同學愿意出演。無奈最后只得由一年輕老師擔角,否則要三缺一。</h3><h3> </h3><h3> "四人幫"一打倒,《繡金匾》就流行起來,收音機里天天唱。這樣一來,我們宣傳隊就更沒有理由不唱。韓麗萍是當然不讓的獨唱,我用手風琴給她伴奏。老師說,這首歌的關(guān)鍵技巧就是哭腔,韓麗萍心領(lǐng)神會,她不僅嗓子好,而且容易動真感情。每次,一繡毛主席、二繡總司令、唱到第三繡周總理時,幾乎泣不成聲,連我這個伴奏都要被她唱哭了。</h3><h3> </h3><h3> 宣傳隊還有二個絕對主角,男的叫單作民,女的叫章淑琴。他演雷剛,她就是柯湘;他演楊子榮,她就是小常寶。以至于同學們私下都把他倆配成雙對,在回家的路上時常對他倆起哄:一群人在這邊喊:"單作民!";另一群則以更大的聲音回應"章淑琴!"就這樣一路走,一路喊,類似于游行隊伍喊口號,喊過之后一陣哄笑,人人臉上都洋溢著一種莫名的興奮。</h3><h3><br /></h3> <h3><br /></h3><h3> 回想起來,上小學期間我最喜歡的還是寫作文?!缎聦W期的打算》幾乎年年都要寫,相當于開學表決心,每次我下的決心都特別大,豪言壯語氣沖云霄,但到期末一檢查,幾乎沒有幾項可以兌現(xiàn)的。相比《新學期的打算》我更喜歡寫《有意義的一天》,因為后者更適合用成語:"清晨,東方紅的樂曲聲把我從夢中驚醒,我一骨碌爬起床,洗臉漱口吃飯,然后迎著朝陽,蹦蹦跳跳去上學。。。。。。。。"</h3><h3> </h3><h3> 接下來就是到農(nóng)場勞動:"大家一字兒排開,個個像小老虎似的沖到田里。。。。。",再往下就是無一例外"唉喲,被鐮刀割到手,但輕傷不下火線之類。。。。。"接著又是"迎著晚霞,唱著嘹亮的歌聲回到家",最后別忘了點題:"回到家,躺在床上夜不能寐,心想,這一天過得多么有意義?。?quot;。就這樣洋洋灑灑信馬由韁,把從《少年文藝》上看到的成語一古腦往上捅,結(jié)果老師給的評語就一句:記流水帳!</h3><h3> </h3><h3> 倘若不記流水帳,我的作文有時還是蠻不錯的。比如那篇《雷鋒式的紅小兵》,全班就我和盧斌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并且非常榮幸地用稿子抄好后,貼在教室的后墻上,以供全班學習。按照老師的說法,我此文的亮點在于"用了小標題這種新穎的手法",盧斌的亮點在于那句"春天天氣猴兒臉,說變就變。"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小學升中學的作文考試題目竟然就是:《雷鋒式的紅衛(wèi)兵》,只差一個字,于是我奮筆疾書一氣呵成,終于得到高分,也順理成章在初一就當上了語文課代表。</h3> <h3><br /></h3><h3> 終于到了暑假,我們最快樂的日子也就開始了。天剛蒙蒙亮,桂繼東就來叫門,不一會,小伙伴們便都貓著腰從各自家里溜了出來,人手一套釣"土狗崽"的工具。"土狗崽"也就是介乎于蝌蚪與青蛙之間的小胖子。釣具其實很簡單,一根竹竿,一個網(wǎng)兜。竹竿枝頭系根細線,線上綁一小青蛙腿;網(wǎng)兜用鐵絲圍成桶狀,同時留一手柄。</h3><h3> </h3><h3> 右手握桿,左手提兜,將細線垂懸于稻穗間,只需輕輕抖動誘餌,稻田里的"土狗崽"便會立馬撲上來。不用看,光憑手感你就能知道"土狗崽"是否已經(jīng)上鉤,接下來的動作:提桿、送兜要一氣呵成。"土狗崽"特別貪吃,一提一個準。青蛙可就不一樣了,青蛙的警惕性要高得多,輕易它是不會咬鉤的,即便咬了鉤,一看情況不對它也會隨時吐鉤。所以我們釣到的絕大多數(shù)是"土狗崽",好在這些都是用來喂雞鴨的所以也就無所謂。</h3><h3> </h3><h3> 釣"土狗崽"分上下半場,早晨一次,傍晚一次。傍晚釣完后就直接跳到旁邊的水塘里洗澡。說是洗澡其實就是水中打鬧。臨川一中后面有一條水渠,蜿蜒幾百米,水渠的盡頭就是一個深水塘,這也就是我們的天然泳池。為了不打濕衣褲,我們通常都是全裸下水,大伙你追我逃,全然沒有意識到麻煩就在眼前。</h3><h3> </h3> <h3><br /></h3><h3><br /></h3><h3> 等我們幾個玩得筋疲力盡光著身子爬上岸時,壞了,衣褲都不見了!慌亂中,大家彎著腰,遮著檔部到處亂找一通。哪里還有衣褲的蹤影,無奈只得再次跳到水中,扯著嗓門開始叫罵。就這樣在水中又急又氣叫罵了半小時,才見一農(nóng)民伯伯拎著一堆衣褲沖我們喊道:"下次再被我們抓到,就罰你們放電影!"原來,洗澡前我們?yōu)榱俗プ√优艿拇笄嗤?,竟爭先恐后踩進秧田一路追擊,把田里的秧苗糟蹋得東倒西歪,這才引來興師問罪。一陣求饒過后我們才得以全身而退。</h3><h3> </h3><h3> 放電影是當?shù)亓餍械囊环N懲罰性措施,誰家小孩禍害了農(nóng)田被老鄉(xiāng)抓住就得罰款,用罰款來的錢請電影隊來放露天電影,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罰款雖然可惡,但看電影卻是人人都喜歡,尤其是看露天的免費電影。通常只要看到醫(yī)藥公司門口的地上在樹竹竿,大家就知道今晚要放電影了,于是全縣人民喜大普奔,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h3> <h3><br /></h3><h3> 每當這種時候,最最興奮的當然要屬我們這些小孩了,第一要務就是搬凳子占位子。性急的連晚飯都不吃,太陽還沒落山就賴在凳上不走,生怕別人把凳子給挪走。等電影真正開演,卻沒見幾個小孩在認真觀看。因為片子通常都是老片子,都看N遍了,有些臺詞都背得下來。《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南征北戰(zhàn)》各種打仗。</h3><h3> </h3><h3> 這邊電影里在打,那邊小孩子們也在打,追追打打。有時免不了真的接上了火,于是又是一陣鬼哭狼嚎,嘻笑怒罵。記憶中看得最多的電影是《決裂》,那句"馬尾巴的功能!"諶稱經(jīng)典。還有《洪湖赤衛(wèi)隊》,"砍頭只當風吹帽",從此,那種視死如歸般的豪邁就深深扎根在了我們幼小的心田。</h3><h3> </h3><h3> 還沒有回過神來,小學就要畢業(yè)了。五年的春夏秋冬,認認真真讀書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雖有些無奈但不能說不精彩。</h3><h3> </h3><h3> 童年的時光,天真談不上,至少無邪是一定的!</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