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之旅~香格里拉篇(3.25~27)BaoChen 於 遼寧^鐵嶺 香格里拉市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位于中國云南省西北部,屬迪慶藏族自治州,原名中甸縣,2001年更名。滇、川、藏三省交界處,地處青藏高原邊緣,平均海拔3459米,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chǎn)核心區(qū)。這里以壯麗的高原風(fēng)光、藏族文化和多民族和諧共居為特色,擁有雪山、峽谷、湖泊等自然景觀,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著名景點包括松贊林寺、普達(dá)措國家公園等,四季分明,是探索藏區(qū)文化和自然風(fēng)光的理想之地。</p><p class="ql-block">以藏族為主,多民族(傈僳、納西、漢等)和諧共居,藏傳佛教氛圍濃厚。 曾是茶馬古道重鎮(zhèn),獨克宗古城有1300年歷史,保存完好的藏式民居與石板路。 因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消失的地平線》中“香格里拉”的世外桃源描述而聞名,經(jīng)考證后獲官方認(rèn)證。</p> 3月25日 古城 <p class="ql-block">古城,即獨克宗古城,藏語意為“月光城”。歷史悠久,文化獨特,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藏族文化與滇西風(fēng)情交融的縮影。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古城曾是馬幫商隊的休整地,見證了茶馬古道的繁榮。2014年曾遭遇火災(zāi),后經(jīng)修復(fù)重建,保留了傳統(tǒng)風(fēng)貌。</p><p class="ql-block">以藏式民居為主,房屋多為木石結(jié)構(gòu),外墻涂白,飾以彩色窗框和宗教圖案。石板路蜿蜒交錯,夜晚,燈光璀璨。</p> 龜山公園 <p class="ql-block">位于古城的中心,是古城的制高點與核心地標(biāo),因山形似龜而得名。這里融合了自然景觀與藏傳佛教文化,是感受藏族信仰與古城風(fēng)貌的必游之地。山頂矗立著“吉祥勝利幢”(轉(zhuǎn)經(jīng)筒),高約21米,重達(dá)60噸,需多人合力才能轉(zhuǎn)動。按藏傳佛教傳統(tǒng),順時針轉(zhuǎn)滿3圈寓意祈福消災(zāi),夜晚經(jīng)筒金光熠熠,尤為壯觀。龜山曾是茶馬古道商旅的瞭望點,至今保留著唐代古城墻遺址。山頂?shù)摹按蠓鹚隆保ú卣Z稱“絲丹春科爾”)為清代建筑,供奉佛祖與護(hù)法神像,香火綿延。登頂后可360度俯瞰獨克宗古城全貌,藏式民居鱗次櫛比,遠(yuǎn)處雪山(如石卡雪山)與近處經(jīng)幡交織,景色震撼。</p><p class="ql-block"><br></p> 納帕海 <p class="ql-block">位于香格里拉市西北部,是一處季節(jié)性高原湖泊與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兼具湖泊、草原、沼澤等多重景觀,被譽為“高原明珠”。它不僅是香格里拉重要的生態(tài)屏障,也是國際重要濕地和候鳥遷徙驛站。</p><p class="ql-block">雨季(6-10月)雨水匯聚成湖,面積可達(dá)660平方公里,湖水映照藍(lán)天白云,宛如天空之鏡。 旱季(11-5月)湖水退去,露出廣袤草甸,成為藏族牧民的天然牧場,牛羊成群,野花遍野。 每年秋冬,黑頸鶴、白尾海雕、斑頭雁等珍稀鳥類遷徙至此越冬,是觀鳥愛好者的圣地。依拉草原與納帕海相連,夏季綠草如茵,冬季金黃蒼茫。 雪山倒影晴天可遠(yuǎn)眺石卡雪山、松贊林寺在湖中的倒影,畫面如詩如畫。 </p><p class="ql-block">湖畔散落藏式村落,牧民騎馬放牧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與濕地生態(tài)和諧共存,展現(xiàn)獨特的高原文化。</p><p class="ql-block">納帕海以“半湖半草原”的變幻之美,成為香格里拉“人與自然共生”的縮影,是逃離喧囂、沉浸自然的絕佳選擇。</p> 松贊林寺景區(qū) <p class="ql-block">是云南規(guī)模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被譽為“小布達(dá)拉宮”。寺院始建于1679年,五世達(dá)賴?yán)镉H賜名“噶丹·松贊林”,意為“一切顯密非一次修成之如意寺”,現(xiàn)為國家級文物保護(hù)單位。寺院依山而建,主殿金頂閃耀,數(shù)百名僧侶在此修行,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重要道場,承載著藏區(qū)信仰與精神傳承。</p><p class="ql-block">扎倉大殿:全寺核心,供奉五世達(dá)賴銅像、釋迦牟尼佛像及歷代達(dá)賴?yán)镬`塔,殿內(nèi)壁畫、唐卡精美絕倫。 八大康參(分殿):代表不同地域的僧團(tuán)組織,建筑風(fēng)格各異,外墻紅白黃三色象征智慧、純潔與繁榮。 142級臺階:從山腳拾級而上,象征通往佛國的虔誠之路。</p><p class="ql-block">藏有大量珍貴文物,如金汁唐卡、鎏金佛像、梵文貝葉經(jīng),以及宗喀巴大師親手繪制的佛像。</p><p class="ql-block">寺院背靠卡日山,前臨拉姆央措湖(藏語“天女靈魂湖”),湖光山色與寺院倒影相映,形成“日月?lián)矸稹钡氖ゾ?。以“佛光映雪、梵音繞梁”的圣潔氛圍,成為香格里拉信仰與文化的象征,是感悟藏地靈魂的必至之地。</p> 3月26日 普達(dá)措國家公園 <p class="ql-block">是中國大陸首個國家公園(2006年設(shè)立),隸屬“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chǎn)核心區(qū)。公園以原始森林、高原湖泊、草甸濕地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聞名,被譽為“香格里拉最后的秘境”。海拔跨度3500米至4159米,涵蓋寒溫帶至高山苔原帶立體氣候。 三大核心景區(qū)屬都湖、碧水倒映雪山、湖畔棧道蜿蜒,是拍攝晨霧與秋色的絕佳地。 以“一湖一草一山一信仰”的純凈之美,成為遠(yuǎn)離塵囂、對話自然的理想之地,是香格里拉“人間天堂”的最佳注腳。</p> 景區(qū)一? ?屬都湖 <p class="ql-block">屬都湖四季景色怡人,尤以秋天的"晨霧倒影"著稱,在晨霧中漫游宛若仙境;屬都湖的沿湖棧道一段穿過濕地,一段直接穿越原始森林,置身其中可感受原始森林的幽深神秘。棧道全長3.3公里,游覽時間約1.5小時,湖邊碼頭可乘船游湖。</p> 景區(qū)二? ?碧塔海 <p class="ql-block">碧塔海是整個公園自然景觀最獨特,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qū)域,因此被設(shè)定為"保護(hù)優(yōu)先、限制游覽"的生態(tài)教育驗區(qū),目前對外開放四分之一。碧塔海生態(tài)教育體驗區(qū)的體驗線路,只能在劃定的區(qū)域范圍內(nèi)活動,穿過碧塔海海頭濕地的木棧道徒步約1公里左右,最遠(yuǎn)到湖邊亭子,此段線路往返共2公里,游覽時間約1小時。</p> 3月27日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是滇西部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雪山群,全長有150公里,雪山群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十三座山峰,俗稱"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梅里雪山國家公園(金沙江大灣、霧濃頂迎賓臺、飛來寺觀景臺、明永冰川、雨崩神瀑)總面積為960平方公里,地處滇、川、藏三省結(jié)合部,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區(qū)和三江井流世界自然遺產(chǎn)腹心地,是國家 AAAA 級景區(qū)。梅里雪山是一座神山,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青海的尕朵覺沃并稱為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p><p class="ql-block">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為云南第一高峰,是至今仍未被世人征服的處女峰,也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護(hù)而禁止攀登的高峰。雪山相對高度差4740米,海拔從低到高分布有6個氣候帶。梅里雪山以其巍峨壯麗、神秘莫測而聞名于世,早在30年代美國學(xué)者就稱贊卡瓦格博是"世界最美之山"。</p><p class="ql-block">卡瓦格博在藏語為"白色雪山",被藏民尊為"雪山之神",海拔6740米。傳說卡瓦格博原來是九頭十八臂的煞神,后被蓮花生教化,受居士戒,改邪歸正,皈依佛門,成為千佛之子格薩爾王麾下一員悍將,從此掌管雪山腳下人間的幸福和死后的歸宿。如今被供奉在神壇上的卡瓦格博依舊身騎白馬,手持長劍,英氣勃勃。</p><p class="ql-block">每年秋末冬初,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的香客,千里迢迢牽羊扶杖,趕來朝拜心靈中的這座卓然豐碑。他們圍著神山念經(jīng)繞行,少則數(shù)天,多則個月。若逢藏歷羊年,"轉(zhuǎn)經(jīng)者更增至百十倍",匍伏登山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甚至有這樣的傳說:你若在這里有幸能夠瞻仰到卡瓦格博的真面目,則今后如果再登上布達(dá)拉宮時,便可在其東南方向的五彩云層之中看到卡瓦格博的身影,可見其巔之高,其輝之遠(yuǎn),及其在藏民心中崇高的位置。</p> 霧濃頂 <p class="ql-block">霧濃頂村位于國道214旁,在從香格里拉到德欽縣的路上,距離德欽縣城10公里處。在臨近德欽縣城的時候,你會看到13座白塔,政府和游客把這里叫做"迎賓臺",是恭迎貴客的寶地。霧濃頂村的位置在白馬雪山身側(cè),梅里雪山的東南,是德欽縣視野最寬闊的地方。在這里,雪山連綿起伏的氣勢盡收眼底,雪山腳下的飛來寺村,瀾滄江峽谷,德欽河谷,從2800M到6740M-﹣無盡天際讓人覺得仿佛置身于仙境中。</p> 飛來寺 <p class="ql-block">"古寺無燈憑月照,山門不鎖待云封",飛來寺有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建寺時選址原定在現(xiàn)址兩公里以外的地方,全部用料已經(jīng)備齊,就在坡上動工的頭天晚上,柱梁等主要建筑材料不翼而飛,主持和尚派人尋蹤追跡。找到現(xiàn)址時,發(fā)現(xiàn)柱梁已按規(guī)格豎好,且無大殿的后梁后柱,從頭以為這是神音意,于是遵照神意把寺建于現(xiàn)址,并因柱梁飛來自立,命其名"飛來寺"。</p> <p class="ql-block">觀景臺迎賓十三塔</p> <p class="ql-block">霧濃頂觀景臺是攝影愛好者拍攝梅里雪山的好地方,雪山在這里顯得格外大氣。</p> 白馬雪山 <p class="ql-block">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神奇的梅里雪山、明永冰川、雨崩神瀑、百年葡萄坊茨中教堂、瀾滄江月亮灣如同一顆明珠點綴在這里。德欽,藏語意為"吉祥如意,和平安寧"。</p><p class="ql-block">這里是藏區(qū)的一大圣地,云南的一塊凈土。在這里,梅里雪山文化、香格里拉文化、"三江井流"文化融匯在一起,仙境般的自然風(fēng)光被世人譽為真正的"世外桃源"。由于長期致力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hù),德欽的藍(lán)天、白云、純凈的空氣、壯美的風(fēng)景將讓每一位訪客流連忘返。</p> 金沙江大灣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大灣觀景臺可以欣賞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日尼神山以及種類繁多的動物活動場景。傳說江對面的山是一位美麗的女子和江這邊的日尼巴烏多吉鐘情相愛,雖然遭到江水的拆散,但兩個相愛的人纏綿不離……!</p> 賀龍橋(又稱紅軍橋) <p class="ql-block">位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鎮(zhèn),是紀(jì)念紅軍長征途經(jīng)香格里拉(舊稱“中甸”)的重要歷史遺址,承載著民族團(tuán)結(jié)與紅色文化的雙重意義。1936年4月,賀龍、任弼時率領(lǐng)紅二、紅六軍團(tuán)長征途經(jīng)中甸,在此休整并宣傳革命思想,與當(dāng)?shù)夭刈逋⑸詈袂檎x。 紅軍尊重藏族信仰,保護(hù)松贊林寺,賀龍親筆題寫“興盛番族”錦幛贈予寺院,成為民族團(tuán)結(jié)的象征。 為紀(jì)念這段歷史,后人將原橋命名為“賀龍橋”,并立碑銘刻事跡。橋頭矗立賀龍元帥銅像,再現(xiàn)其策馬英姿; 石碑鐫刻紅軍長征過中甸的歷史簡介,以及賀龍與藏族領(lǐng)袖夏拿古瓦會晤的場景浮雕。橋梁橫跨納赤河,背倚雪山,四周草甸遼闊,藏式民居散布其間,風(fēng)光壯美; </p><p class="ql-block"> 賀龍橋不僅是長征精神的見證,更是漢藏團(tuán)結(jié)的豐碑,為香格里拉的壯麗山河增添了一抹紅色印記。</p> 香格里拉雪山梅里雪山卡瓦格博賀龍古城德欽縣文化濃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