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行D7-伊斯坦布爾托普卡帕宮,藍(lán)色清真寺(20250425)紫藤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托普卡帕宮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一座皇宮,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奧斯曼帝國蘇丹在城內(nèi)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托普卡帕宮是昔日舉行國家儀式及皇室娛樂的場所,現(xiàn)今則是當(dāng)?shù)刂饕挠^光勝地。把托普卡帕宮翻譯過來就是“大炮之門”。昔日碉堡內(nèi)曾放置大炮,故以此命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征服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在1459年下令動工興建托普卡帕宮?;蕦m由四個庭院及其他矮小的建筑物組成,昔日有大約四千人居住,以往的皇宮覆蓋著一個廣大的海岸地區(qū)。在多個世紀(jì)以來,皇宮經(jīng)過擴建和整修,例如1509年的地震及1665年的火災(zāi)后,皇宮都進行過維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奧斯曼帝國滅亡后,托普卡帕宮于1924年4月3日在政府政令下變成帝國時代的博物館?;蕦m里有大量的屋宇和廳堂,托普卡帕宮是奧斯曼建筑的代表作,包含大量的盔甲、奧斯曼的縮畫、伊斯蘭的書法原稿、壁畫以及奧斯曼的珠寶寶物。托普卡帕宮為“奧斯曼帝國時期皇宮的表率?!?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整個皇宮內(nèi)的裝飾金碧輝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托普卡帕宮里有許多珍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遠(yuǎn)眺圣索菲亞大教堂和藍(lán)色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索菲亞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國的主教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因巨大的圓頂而聞名于世,乃拜占庭建筑的代表、東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jì)念碑。圣索菲亞大教堂是集中式的,東西長77.0米,南北長71.0米,高達54.8米。它是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的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國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學(xué)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及數(shù)學(xué)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設(shè)計,公元537年完工。1453年以后被土耳其人占領(lǐng),改建成為清真寺。1935年改為博物館,1985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于買票 和進入需要排二次隊,時間太緊了,今天沒有入內(nèi)參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蘇丹阿赫邁特廣場,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蘇丹阿赫邁特廣場的紀(jì)念碑,如今僅存三個:埃及方尖碑、青銅制的蛇柱及君士坦丁“奧拜里斯克”方尖碑。蘇丹阿赫邁特廣場如今成了伊斯坦布爾的歷史、文化、旅游中心。埃及方尖碑,高18.74米,四面均有象形文字。這座方尖碑原來是埃及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在位時雕鑿,豎立在卡爾納克神廟。公元390年,羅馬帝國狄奧多西一世大帝將它運到正在建設(shè)的新首都、當(dāng)時稱為君士坦丁堡的伊斯坦布爾,豎立在帝國競技場的中軸線上。碑石安放在一個高約3米的基座上?;牡撞渴前咨罄硎?,四周有浮雕,描繪狄奧多西一世及其家人在御花園中的活動:南面是他和家人在觀看賽馬,東面是他坐在包廂,準(zhǔn)備給賽馬獲勝者佩戴桂冠,北面是他主持豎碑儀式,西面是他接受降敵的朝貢?;线€鐫刻有希臘文和拉丁文,說明他豎立此碑的因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藍(lán)色清真寺,正式名稱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最具標(biāo)志性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藍(lán)色清真寺?lián)碛幸粋€直徑達27.5米的中央大圓頂和四個較小的圓頂,周圍矗立著六座高43米的宣禮塔,象征伊斯蘭教的六大信仰。清真寺內(nèi)墻壁全部用藍(lán)、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瓷磚裝飾,在陽光下散發(fā)出迷人的光彩,營造出寧靜而神秘的氛圍。融合了傳統(tǒng)伊斯蘭建筑風(fēng)格與拜占庭元素,設(shè)計參考了鄰近的圣索菲亞大教堂,是奧斯曼建筑古典時期的巔峰之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藍(lán)色清真寺始建于1609年,歷時八年,于1617年完工,由奧斯曼帝國著名建筑師錫南的得意門生Mehmet Aga設(shè)計建造。蘇丹艾哈邁德一世建造這座清真寺是為了祈求上帝的庇佑,同時也是對伊斯蘭教信仰的一種彰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排隊進入藍(lán)色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藍(lán)色清真寺內(nèi)部,進這里需要拖鞋,女士需要帶圍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