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杯敬五十年貓鼠新寓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舉杯敬五十年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一1975高中畢業(yè)五十周年同學會紀念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退休了天天做小事也沒什么大事了。為了今天高中畢業(yè)五十年老同學大聚會,這個多月來跟到會務籌備組才算做了點大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在此見到了50年前的老同學們,很多感人的握手,擁抱,非常開心,愉快,外加激動。和我們姥領導天天搞同學會,如同左手握右手,幾十年已經(jīng)變成油鹽柴米的家常煙火味了。我都退休15年了,2011年2月,53歲多我退休,那是我們王鬼子局長讓我提前享受了比婦女還婦女的待遇?!氨婙B高飛盡,孤云獨去閑?!?少拿了些銀子,但多清閑了好幾年,很劃得著了,因為時間也是金錢,生命是享受生命的過程,你享受浪費的時間并不算浪費!如果60退休+15,等于我今年實際年齡75歲了!我算是跑在時間前頭的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年!一般的人活七八十歲,人生只有一個五十年?;畎贇q才有兩個,但那不是一般(班)的人是二般(班)的人。五十年,我們一晃就過了。五十年有很多感慨,我最近寫了一首小詩 ,題目叫《舉杯敬五十年》: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年像過眼云煙,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白云蒼狗在長風高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因紅巖之緣躬逢一場盛會,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夢別我們的青年中年老年。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把遙遠的陽光月光都倒進酒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共同舉杯,以血脈紅二代的名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面朝巴岳山下的滾滾車輪,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向三線建設的歷史和所有生命致禮。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只八句。這是我臨摹"沙八句",近期寫得最滿意的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致禮,就是敬禮。就像以前寫信到結尾,把所有的意猶未盡總結進這兩個字,很有代入感的留下一個敬禮的形象,然后署名落款,最終記下年月日。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常言道,人生只是一個生命的過程,實無太多的意義。一切意義都是人自己賦予的。你說有它也有,你說無它也可以無。張口可滔滔不絕,閉口不說,像一切皆無。"紅二代"這個同音不同義的名稱,純屬我們意外的一種機緣巧合。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的五十年是一個時間概念,也不啻是一個時間或一程歲月。很令人敬畏,所以今晚把酒舉杯,要好好敬敬這五十年。有許多走過的人,人生其實就是一群人,有許多閱歷的事,人生也像一柜書。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想這五十年,正是我們的青年中年老年,其中不僅僅有我們的緣分和生命的過程。我們從同一個地方出發(fā),像劃了一條起跑線,喊預備跑,發(fā)令槍響,我們水一樣的鋪將出去。那個地方是因為共和國一段人設的歷史,那是毛主席的戰(zhàn)略部署,深挖洞廣積糧,準備打仗。要"山、散、洞 ",我們一個家都是跟父母走的,一家家人又浩浩蕩蕩跟國家走。沒有這個五湖四海殊途同歸的交集,就沒有我們的同學緣分。于是我懂了,很多人的命運屬于國家?,F(xiàn)在可以講了,為了這種人設,國家還花了太多的錢。有統(tǒng)計三線建設國家共花了2000多億,四川23個重點"三企",在重慶的就花了42個億。涪陵白馬山的816廠把大山挖洞起高樓,生產(chǎn)H原料,花了7個多億。川汽廠據(jù)說花了1億多。還不算后來又紛紛搬回大城市的錢。當年我老漢講,今后你就在廠里開個車就行了。這也是他對我的一種人設,不料卻沒有按他的安排走,沒沾到廠里的光,最終人設崩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有了紅巖車,從此使大足雙橋區(qū)一座山的名字載入了中國汽車工業(yè)的史冊。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歷史不能重來,只能回眸?;叵胛覀兪煜さ?,那一片連一片的丘陵,干打壘和青磚房散散亂亂的家屬區(qū),蜿蜒起伏的一條水泥馬路,幢幢紅磚廠房車間寫上語錄標語。那里還有山流的小溪和春綠秋黃的田野,和我們囗音天南海北的父母,后來又是我們這一輩,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三線建設,為生產(chǎn)重型汽車而奉獻和生存。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年之后,那里的很多老人和不少年輕人如今都不在世了,那些丘陵如今已經(jīng)削峰填谷成了一大片平原,有紅綠燈的公路縱橫通衢,煥然矗立起一座現(xiàn)代化的小城市。那些三線建設已經(jīng)成了裝進歷史博物館的文物,記憶仿佛好遙遠。遙遠得一如看見了我們父母年輕的時候,也看見了我們自己年輕的時候,它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相隔萬水千山,再過數(shù)年或數(shù)十年,一切的一切連同我們,也將像大地離星空那樣渺遠。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最大最深刻的變化,就是經(jīng)濟和人的觀念巨變?,F(xiàn)在我們都是快70的人了。希望各位同學保重身體。你們具體怎么樣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是老了,滿身都是病,五官已經(jīng)毀了三官了。眼睛視力只有咫尺距離, 用穿針器也穿不起針。耳朵聽力下降,說話基本靠吼。牙齒張開,就是一座三峽夔門,這還只是上半身。至于下半身,體形看得出來,躬腰駝背的,堪比明星張嘉譯周杰倫,仰頭看不到太陽。無法也無奈,現(xiàn)在才懂這是家族的基因問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只是我的心態(tài)還可以。人降低一些期望值,結果也許反而會不同。我都是五年一個計劃,五年五年的在活,我不希圖活八九十,眼下力爭再活兩年,到七十就考及格了,至少不掛科嘛。這話可以說,因為我說了不算。我一貫以為人的壽延幾何不在于本身,都在老天爺手中掌握起的,哪天他要喊你收秤走人,那是憑他的心情。我反正已經(jīng)做好準備的,更不想也不敢惹他老人家生氣。開句玩笑的話,很多事我都給我們姥領導交待好了。最后我愿大家好好保重,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全家幸福安康。屆時我先走一步,你們慢慢的來,我在天邊等你們!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我講了我對五十年的感悟,有人生,有歷史,有回憶,有總結,也有希望。主題就是舉杯敬五十年,我不再啰嗦了,同學們,晚餐桌上我們再敘同學的友情,暢談別后的人生,把酒斟滿,共同為五十年干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5月10日于南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舉杯敬五十年》: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年像過眼云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白云蒼狗在長風高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因紅巖之緣躬逢一場盛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夢別我們的青年中年老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把遙遠的陽光月光都倒進酒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共同舉杯,以血脈紅二代的名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面朝巴岳山下的滾滾車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向三線建設的歷史和所有生命致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5月10日于南山</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致禮,就是敬禮。就像以前寫信到結尾,把所有的意猶未盡總結進這兩個字,很有代入感的留下一個敬禮的形象,然后署名落款,最終記下年月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人生只是一個生命的過程,實無太多的意義。一切意義都是人自己賦予的。你說有它也有,你說無它也可以無。張口可滔滔不絕,閉口不說,像一切皆無。"紅二代"這個同音不同義的名稱,純屬我們意外的一種機緣巧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的五十年是一個時間概念,也不啻是一個時間或一程歲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許多走過的人,人生其實就是一群人,有許多閱歷的事,人生也像一柜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如果60退休+15,等于我今年實際年齡75歲了!我算是跑在時間前頭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想這五十年,正是我們的青年中年老年,其中不僅僅有我們的緣分和生命的過程。我們從同一個地方出發(fā),像劃了一條起跑線,喊預備跑,發(fā)令槍響,我們水一樣的鋪將出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個地方是因為共和國一段人設的歷史,那是毛主席的戰(zhàn)略部署,深挖洞廣積糧,準備打仗。要"山、散、洞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有了紅巖車,從此使大足雙橋區(qū)一座山的名字載入了中國汽車工業(yè)的史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歷史不能重來,只能回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最大最深刻的變化,就是經(jīng)濟和人的觀念巨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自有了紅巖車,從此使大足雙橋區(qū)一座山的名字載入了中國汽車工業(yè)的史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年之后,那里的很多老人和不少年輕人如今都不在世了,那些丘陵如今已經(jīng)削峰填谷成了一大片平原,有紅綠燈的公路縱橫通衢,煥然矗立起一座現(xiàn)代化的小城市。那些三線建設已經(jīng)成了裝進歷史博物館的文物,記憶仿佛好遙遠。遙遠得一如看見了我們父母年輕的時候,也看見了我們自己年輕的時候,它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相隔萬水千山,再過數(shù)年或數(shù)十年,一切的一切連同我們,也將像大地離星空那樣渺遠。</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