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第十六福地“清遠山”在何方,神秘面紗已揭開美心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杭坪是浦江的一個半山區(qū)小鎮(zhèn),在壺源江上游,是國家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qū)。離縣城十多分鐘車程。中國道教名山“第十六福地”清遠山,就在其境內(nèi)的中村村。一路上,山色青翠,溪水淙淙,風景秀美,儼然淵明筆下的桃源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引言</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沿著寬闊的水泥路,我們來到了一個被綠水青山環(huán)繞的村莊,村口的牌坊上寫著“浦江縣杭坪鎮(zhèn)中村”,這便是我們要探訪的地方。遠處的小亭子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寧靜,仿佛在等待著我們揭開這片土地的秘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有幸來了幾位文史專家,一同探訪了位于浦江縣杭坪鎮(zhèn)中村的清遠山。這是一片被歷史塵封已久的福地,據(jù)《乾隆浦江縣志》記載,它正是《洞天福地記》中所列的第十六福地。浦江縣政協(xié)文史委原主任何金海、縣文化研究院院長洪國榮、浦江縣月泉學社社長江東放及軒轅宮陳紅焰道長等六位文史專家齊聚于此,為的是揭開清遠山的神秘面紗。村委書記張成紅及村委干部于賢生、張大關,村民張秋先、張子慶、張晨、張根弦等陪同考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實地考察中,江東放社長從多個角度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他提到,不僅在《浦江縣志》中有清遠山的山川圖,而且唐末五代時期道教領袖杜光庭將清遠山列為七十二福地之一。此外,康熙年間學者宮夢仁的《讀書紀數(shù)略》中,也將清遠山稱為“大仙壇”。更有趣的是,中村張燧的后裔至今仍以“清遠山”作為臺門橫披的對聯(lián)內(nèi)容,這一傳統(tǒng)延續(xù)了數(shù)百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清遠山腳下,幾位專家正聚在一座傳統(tǒng)建筑的走廊里交談。他們的神情專注,似乎在為每一個細節(jié)尋找歷史的痕跡。背景中的山林郁郁蔥蔥,與古老的瓦房屋頂相映成趣,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悠久歷史。我仿佛能聽到風穿過林間的低語,那是時間留下的回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進中村的一處老宅,我們發(fā)現(xiàn)這里聚集著幾位專家。他們圍成一圈,熱烈地討論著清遠山的故事。老宅的木制結(jié)構(gòu)顯露出歲月的痕跡,而懸掛著的紅色燈籠與對聯(lián)則增添了一絲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這里的一切都透露出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讓人不禁感嘆,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角落都承載著豐富的記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個筆筒,上面刻著“光緒乙未菊月”字樣以及落款“清遠山人”。它的表面斑駁,顏色呈紅橙色,仿佛記錄著時間的流逝與歷史的沉淀。這也成為了我們探尋清遠山歷史的重要線索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墻上掛著紅色對聯(lián),上面寫有延續(xù)了幾百年的對聯(lián),“清遠山”、“淵源學士廬”,“奕葉名賢圃”等字樣清晰可見。這些對聯(lián)不僅裝飾了老宅,更承載著人們對清遠山的美好祝愿與深厚情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我們來到了一座傳統(tǒng)的太公殿建筑,門楣上有“永豐殿”的匾額,內(nèi)部供奉著太公太婆,并懸掛著紅燈籠裝飾,顯得莊重而肅穆。這座家廟見證了無數(shù)代人的信仰與傳承,也是清遠山作為道教福地的重要象征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過這次探訪,我們不僅揭開了清遠山的神秘面紗,更深刻感受到了這片土地所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價值。清遠山,這片被譽為道教第十六福地的神奇土地,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探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