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觀劍承傳統(tǒng) 千錘百煉運匠心尹老 <p class="ql-block"> 文 字 尹老</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 11881596</p> <p class="ql-block"> 先說一段正文之外的話:我們小區(qū)退休人員“夕陽紅”團隊這次去溫州市樂清旅游,怎么會到麗水市的龍泉了呢?雖然麗水市也就是溫州市的西鄰,但也不應(yīng)該在來去上海的順道上呀。卻說陪同我們團隊的導(dǎo)游姓衣,這個姓氏很少見,人很靈動活躍,我們很快就熟悉了她。她說她是東北吉林省的吉林市人(吉林的省會可是長春市哦),一路上給我們介紹景點的來龍去脈犄角旮旯挺帶勁的。這不,在去龍泉的路上,又給我們講上了龍泉三寶(寶劍、青瓷、靈芝草)。直到到了龍泉才知道,龍泉是她的婆家,也許是那個大家都曉得的原因,把我們帶到了這里。但也好,沒有白來。</p><p class="ql-block"> 言歸正傳:</p> <p class="ql-block"> 浙江麗水龍泉,這座浙西南小城,以劍聞名于世。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鑄劍祖師歐冶子在此鑄就了龍淵、泰阿、工布三劍,從此"龍泉"二字便與寶劍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市區(qū),看遠處青山如黛,觀眼前市井繁華。還有一片仿古建筑,這正是工業(yè)與文化完美交融的地方——龍泉寶劍廠,這里不僅是生產(chǎn)寶劍的工廠,更是一處全國工業(yè)旅游示范點,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懷著對龍泉寶劍的敬仰與好奇,我踏入了這片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進得廠區(qū),濃厚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這里處處保留著傳統(tǒng)鑄劍工藝的痕跡,徒手操作的工具、古式作坊式的廠房,仿佛將我們帶回了千年前的鑄劍時代。在參觀過程中,除了那些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場景,最讓我們興奮的是能有機會可以親自體驗手工鑄造寶劍的過程。</p><p class="ql-block"> 未到鍛造車間,已先聞其聲,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慕饘偾脫袈暼邕h古傳來的密碼,在空中震顫。這聲音不似現(xiàn)代工廠機械的轟鳴,而是帶著遠古原始的韻律,仿佛鑄劍師們與某種神秘的力量在對話。循聲而去,我們來到一處開放式工坊,幾位身強力壯的游客正圍著鐵砧,在師傅指導(dǎo)下略顯笨拙地掄起鐵錘,用力敲打燒得通紅的鐵塊。他們的動作生澀,卻神情專注,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每一次錘擊,都伴隨著四濺的火花和清脆的聲響,那是金屬與力量的對話,也是與古老技藝的親密接觸。雖然只是短暫的體驗,但親身見證到了那些陳列在博物館中的名劍,每一柄背后就都有這樣千萬次的錘打與淬煉,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鑄劍工藝的艱辛與魅力。</p> <p class="ql-block"> 參觀過程中,通過工作人員的介紹和現(xiàn)場展示,我了解到龍泉寶劍的制作工藝極其復(fù)雜,需要經(jīng)過煉、鍛、鏟、銼、淬火、刻花、嵌銅、磨光等28道嚴(yán)苛且精細的工序 。每一道工序都凝聚著鑄劍師的心血和智慧,也正是這些繁瑣的工藝,才造就了龍泉寶劍“堅韌鋒利、剛?cè)岵?、寒光逼人、紋飾巧致”的獨特品質(zhì)。</p> <p class="ql-block"> 不遠處一陣騷動從庭院傳來。一位白發(fā)長者手持長劍立于場中,身形挺拔如松。他先向東南方鄭重行禮——后來得知那是歐冶子祠的方向——然后劍隨身走,流暢自然。一招一式間,蘊含著深厚的功力,手中的寶劍在他的揮舞下,寒光閃爍,虎虎生風(fēng),竟有風(fēng)雷之聲。老人七十二歲高齡,舞劍時卻如年輕人般自如,劍鋒過處,空氣似乎都被割裂。最令人動容的是他眼神中的虔誠,那不是表演者的炫技,而是武者對劍道的敬畏。收勢時,他再次向歐冶子方向深鞠一躬,這個簡單的動作,將鑄劍者、用劍者與劍本身連成了一條穿越時空的精神紐帶??粗L者矯健的身姿,我不禁感嘆,這不僅是在展示劍術(shù),更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敬畏與傳承。</p> <p class="ql-block"> 離開龍泉寶劍廠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次參觀,不僅讓我親眼目睹了龍泉寶劍的制作過程,更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和力量。龍泉寶劍廠,就像一座活著的歷史博物館,它將古老的鑄劍工藝傳承至今,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上了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傳承和保護,龍泉寶劍這千年文化遺產(chǎn)必將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回望廠區(qū),我忽然明白龍泉寶劍之所以千年不衰,不僅僅是"堅利"的實用價值,更因它承載著中國人對"道"的追求,體現(xiàn)出了“威武”和“禮節(jié)”。鑄劍時的千錘百煉,用劍時的克制隱忍,是做人的剛?cè)岵?,也是這種將器物提升至精神層面的文化傳統(tǒng)。龍泉人常說"劍也是有魂的",而今始信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