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印象:朝霞浸染螺螄灣無求 <b> 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兩天游拍東川紅土地,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照片。本著先拾掇出來的先編篇的思路,本篇為中期拍攝卻最先編發(fā);其余諸多部分,都將在“<font color="#ed2308">紅土印象</font>”的游記<font color="#ed2308">主題</font>之下,以地域為區(qū)分,擬編輯若干個美篇,試求攏出一個比較系統(tǒng)、完整的東川紅土地游記,歡迎喜歡的讀者候閱。 </b><div><b><br></b></div><div><b> 盡管5月1日的天氣時陰時晴,天光并不十分理想,但我們一點沒耽誤事,中午入住紅土地張家大院民宿,稍事休整,即按照大院導(dǎo)游圖“<font color="#ed2308">Y</font>”字型左側(cè)路線,逐個游覽了錦繡園、七彩坡、打馬坎、花石頭、樂譜凹、瓦房梁子等景點。因當(dāng)晚陰天,晚陽被厚云隱沒,故預(yù)計2日早晨也難拍到朝陽,僅寄希望能拍到紅土地云霧就算贏了。</b><b>不知是因為頭天晚沒睡好覺、還是高原反應(yīng),5月1日下午有些頭痛,吃了去痛片才進(jìn)入夜眠。5月2日早晨6:10醒來,掀開窗簾一線縫隙,卻發(fā)現(xiàn)遠(yuǎn)處山巒左側(cè)有一絲絲霞光,于是身著兒子的羽絨坎肩立馬出屋,沿著陡峭的鐵梯,首先直攀張家大院的樓頂,在特別冷的寒風(fēng)中,瑟瑟發(fā)抖地開始了朝霞浸染螺螄灣的手機(jī)晨拍。</b></div> <b> 張家大院導(dǎo)游圖。</b> <b> 圖為樓頂唯一拍。天際僅有一點點霞光,地面比較雜亂,缺乏紅土地的縱深感。等了一會兒,不見霞光增加,于是,趕緊下樓,疾步向張家大院前能拍攝到朝霞和紅土地相對壯闊場景的山坡奔去。</b> <b> 東川紅土地地處烏蒙山區(qū),屬高原山區(qū)地貌,此地山嶺縱橫交錯,山巒起伏不平,紅土丘陵一望無際。沒想到霞光比樓拍時有所壯闊,趕緊尋找角度,用手機(jī)一頓抓拍。</b> <b> 不停歇地尋找角度,是我應(yīng)對不熟悉場景的本能。</b> <b> 能最大程度地留下朝霞,并盡可能廣闊地帶上螺螄灣紅土地的景色,是我心中的念想。</b> <b> 而光影能控制到啥程度,只能憑自己僅有的一點點攝影技能了。從這幅照片開始,自己間或嘗試用接片壯闊想要的場景了。</b> <b> 當(dāng)日沒有拍到噴薄而出的紅日,但也拍到了暗影中太陽在烏蒙山后升起的炫光。</b> <b> 山坡之上停有一輛床車,車窗被遮擋得嚴(yán)嚴(yán)實實,似乎車主還在酣睡。將床車設(shè)為前景收入霞光之中,也成為我的努力之一。</b> <b> 豎接片。</b> <b> 兩幅橫接片的大場景。</b> <b> 天光愈發(fā)明亮,努力留下這變化場景的精彩過程。</b> <b> 這幅有點日出的影子了。</b> <b> 能帶上腳下已播種且正在保墑的紅土地,亦是挺美的收獲。</b> <b> 向北移鏡,露出張家大院所在的瓦房梁子一隅。</b> <b> 瓦房梁子更大區(qū)域。</b> <b> 個人一直感覺,朝霞之所以難拍,就在于它比晚霞時間短,轉(zhuǎn)瞬即逝,很多時候是起個大早,就為了捕捉太陽從地平線升起的短暫絢麗過程。而拍攝晚霞,既不用起早,亦可隨遇隨拍,更主要的是它相對時間長一些,拍攝也從容一些。</b> <b> 眼瞅著天光愈發(fā)明亮,大地開始漸進(jìn)露出本來的模樣,標(biāo)志著拍攝朝霞業(yè)已結(jié)束。于是,我沿著山坡,一路向西拍去。</b> <b> 回拍張家大院。</b> <b> 西進(jìn)中遇到一玻璃觀景平臺。</b> <b> 晨光中的螺螄灣一隅。</b> <b> 玻璃觀景臺下的戶外餐桌、餐椅及草垛。</b> <b> 也在晨拍的一對姐妹。</b> <b> 晨曦中的螺螄灣周遭景色。</b> <b> 逆光中的藍(lán)天、白云與被光壓抑的紅土。</b> <b> 夜查,張家大院民宿二樓海拔在2500米左右,從旅居地到這里車程為166公里。資料顯示,東川紅土地地處烏蒙山區(qū),屬高原山區(qū)地貌,此地山嶺縱橫交錯,山巒起伏不平,紅土丘陵一望無際。</b> <b> 張家大院位于紅土地景區(qū)當(dāng)中。這里方圓近百里的區(qū)域,是云南紅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紅土地。襯以藍(lán)天、白云和那變幻莫測的光線,構(gòu)成了紅土地壯觀的景色。</b> <b> 據(jù)說,紅土地最適合攝影的季節(jié)是5~6月和9~12月,不同的季節(jié)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夏季土豆花開,小麥成熟,秋天一部分紅土地翻耕待種,另一部分紅土地已種上綠綠的青稞或小麥,云南特有的白色油菜花也已盛開,色彩比較豐富。</b> <b> 看來,我們來的時間還算不錯,盡管稍早一些,但在明媚朝陽的映照下,這里的紅土地仍舊令人感到嫵媚艷麗。</b> <h3><font color="#333333"><b> 張家大院的老板,是東川歷史上第一位由農(nóng)村考出去的大學(xué)生,不僅在田徑運動深有造詣,曾屢奪昆明市比賽前三名,還是一位資深攝影人。他告訴我,雨后第三天是紅土地最美的時候,被雨水澆透的土地在陽光下色澤更為豐潤。大雨之后,云開霧散,艷陽高照,天空越發(fā)藍(lán)得動人,云彩變換著不同的姿態(tài),投在田間的光影不時幻化,每一秒鐘都是一個全新的畫面。運氣好時,還可以看到彩虹與紅土地連為一體。</b></font></h3> <b> 我則覺得,五一勞動節(jié)匆匆來此一游,便能看到和拍到眼前的瑰麗景色,已深感喜出望外。</b> <b> 穿著羽絨坎肩,從登樓被凍得瑟瑟發(fā)抖,到一路奔走、抓拍朝霞和晨光中的大美天地,不知不覺中,冷的感覺消失殆盡,充盈身心的,全是滿滿的融于美中的享受。沿鄉(xiāng)村小路返回民宿,看到途中小路旁的院墻上鮮花綻放,信手拍下,作為本篇的結(jié)尾。</b> <b> 路邊農(nóng)家新蓋的別致小樓。</b> <h5><b><font color="#167efb">五指山森林湖攝影視界 無求</font></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