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哥閑聊敦煌之120詩哥閑聊敦煌(閆學(xué)詩) <p class="ql-block">詩哥閑聊敦煌之120</p><p class="ql-block"> 敦煌藏經(jīng)洞出土絹畫中色彩最艷麗的《藥師琉璃光如來說法圖》,又稱為《藥師曼荼羅》</p><p class="ql-block">,高94.6厘米,寬58.5厘米,絹本著色,為后唐天成四年(929)之作,整幅畫作色彩艷麗,雖經(jīng)歷千年,如同新畫一樣?,F(xiàn)藏于日本神戶市白鶴美術(shù)館。</p><p class="ql-block"> 這幅 《藥師曼荼羅》經(jīng)敦煌縣令汪宗翰之手流出,后于1932年前后由大阪古董商淺野梅吉從中國購得,白鶴美術(shù)館于1936年購藏。</p><p class="ql-block"> 《藥師曼荼羅》全圖可分二段,上段為說法圖,占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下段正中為發(fā)愿文和供養(yǎng)人,上下段之間以菱形紋圖案相隔。上段說法圖由一佛、二弟子、二脅侍菩薩、二供養(yǎng)菩薩組成。</p><p class="ql-block"> 主尊藥師佛結(jié)跏跌坐于蓮座,身著藍色衲衣和大紅袈裟,左手托藥缽,右手執(zhí)錫杖,無榜題。藥師佛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也有人稱大醫(yī)王佛、醫(yī)王善逝或消災(zāi)延壽藥師佛,為東方琉璃凈土的教主。為藥師本用以比喻能治眾生貪、瞋、癡的醫(yī)師。在中國佛教一般用以祈求消災(zāi)延壽。</p><p class="ql-block"> 藥師琉璃光佛也叫“飲光如來”,據(jù)佛教傳說,藥師佛行菩薩道時,所發(fā)之十二大愿(又稱十二上愿)。每愿都為了滿眾生愿,拔眾生苦,醫(yī)眾生病。成佛后,他始終實踐著大愿,一般人都稱念他為“消災(zāi)延壽藥師佛”。</p><p class="ql-block"> 藥師佛掌管著東方琉璃凈土世界。據(jù)佛經(jīng)說,向東過十億恒河沙數(shù)的眾多佛國,有一個世界就是琉璃世界。那里的一切,都是無比的清凈光明,沒有雜穢的土地,和西方極樂世界景觀沒有什么兩樣。</p><p class="ql-block"> 據(jù)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誦儀軌供養(yǎng)法記載,藥師佛左手執(zhí)持藥器(又作無價珠),尊右手結(jié)三界印,尊身著寶佛衣,結(jié)跏趺坐于蓮花寶臺。中國內(nèi)地流傳的大部分藥師佛像為螺發(fā)上形,左手持藥壺,右手結(jié)施無畏?。ɑ蚺c愿?。?。</p><p class="ql-block"> 藥師佛身后左右各立一合掌聽法弟子,左側(cè)為年輕比丘,右側(cè)為年長比丘,均無榜題。藥師佛左右各立一持花脅侍菩薩,左側(cè)脅侍菩薩榜題“虛空藏菩薩”,右側(cè)脅侍菩薩榜題“金剛藏菩薩”。下方正中為供桌,紅色帷幔,上置一香爐、二凈瓶,兩側(cè)各有一捧花盤胡跪的供養(yǎng)菩薩,左側(cè)供養(yǎng)菩薩榜題“持寶華菩薩”,右側(cè)供養(yǎng)菩薩榜題“持花菩薩”。</p><p class="ql-block"> 虛空藏菩薩是佛教中的重要菩薩之一,屬于大乘佛教八大菩薩之一。他的梵語名音譯為“阿迦舍檗婆”,在佛教文化中,他被視為智慧、財富和功德的象征。虛空藏菩薩的形象通常是一位寶色身的菩薩,頭戴五佛冠,右手屈臂持劍,劍緣有光焰;左手置于腰側(cè),握拳持蓮,蓮上有如意寶珠,坐于寶蓮華上。他的主要職責是賜予利樂,滿足眾生的需求,使無量無邊的眾生獲得無窮的利益。</p><p class="ql-block"> 在佛教傳統(tǒng)中,虛空藏菩薩被認為是生肖牛和虎的本命佛,象征著誠實和富有。他的形象和故事在佛教藝術(shù)和民間信仰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日本,虛空藏信仰非常盛行,被視為增進記憶力和消除災(zāi)害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釋迦牟尼佛曾在《大方等大集經(jīng)·虛空藏菩薩品》中向速辯菩薩解說虛空藏菩薩的得名因緣,譬如大富長者有無量庫藏、財寶重報,能行布施、心無慳吝,行于布施時,貧窮往者隨意所須,開大寶藏悉能給與,彼諸眾生皆得適意,長者施已心喜無悔。虛空藏菩薩就像這樣的長者一樣,“常行功德成就方便力回向故,戒身善清凈故,得成就神足力故,純至究竟善清凈故,所愿增益成就故,知一切法如幻化故,得如來神足力故,于虛空中隨眾生所須。若法施、若財施,盡能施與、皆令歡喜”,菩薩便以這樣的方便智而得名虛空藏。</p><p class="ql-block"> 金剛藏菩薩,梵名音譯縛日啰孽啰婆,意譯金剛胎。在密教中,他是賢劫十六尊之一,位居金剛界曼荼羅微細會、供養(yǎng)會等外院方壇北方四尊中的第三位。密號持教金剛、立驗金剛,種子為釯;三昧耶形為四個獨股杵作井狀,表示萬智攝于四智中;形像為身呈青白色,左手握拳,右手持青蓮花,花上有獨股杵;印相為外縛拳立于火輪,或外縛五股??;真言為‘唵 縛日啰 孽羅婆野娑縛賀’。</p><p class="ql-block"> 金剛藏菩薩在密宗中非常重要,被視為佛的秘密智慧寶藏,以及法身不壞的象征。他的形象和故事在佛教文化中有著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禪宗和其他密宗傳統(tǒng)中。</p><p class="ql-block"> 金剛藏菩薩摧毀業(yè)障,不為外界迷惑。為賢劫十六尊之一,其名常出現(xiàn)于諸大乘經(jīng)典中,于華嚴經(jīng)第六會十地品,特舉為上首。十地經(jīng)論卷一:“何故名金剛藏?藏即名堅,其猶樹藏,又如懷孕在藏,是故堅如金剛,名金剛藏。是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猶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諸余善根所不能壞,故名金剛藏?!睋?jù)陀羅尼集經(jīng)卷七載,金剛藏為金剛薩埵之化身。常與普賢菩薩共同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p><p class="ql-block"> 在佛教中,并沒有特定的菩薩被稱為“持寶華菩薩”“持花菩薩”。“寶華”在佛教中有著豐富的象征意義,通常與菩薩、佛法和修行成就相關(guān)聯(lián)。例如,“寶華”可以指寶蓮花,象征著菩薩行愿的莊嚴與佛果的清凈。此外,“寶華”也常用來形容珍貴的花朵,多指佛國或佛寺的花。</p><p class="ql-block"> 畫面下段正中為發(fā)愿文,兩側(cè)為供養(yǎng)人。發(fā)愿文左側(cè)為一身著白色袍服的男供養(yǎng)人,左手執(zhí)香爐,跪于方幾上,身前榜題“亡父頓悟大乘賢者樊賢德一心供養(yǎng)”,身后立一執(zhí)球杖侍童。發(fā)愿文右側(cè)女供養(yǎng)人雙手捧花盤,跪于方幾上,榜題“慈母頓悟大乘優(yōu)婆夷令狐氏一心供養(yǎng)”,身后立一雙手合十女童。中間發(fā)愿文11行,保存完整。從發(fā)愿文可知,此畫是樊宜信為去世父親、健在母親造藥師佛像供養(yǎng),并為全家大小祈福。</p><p class="ql-block"> 這張圖稱作曼荼羅,曼荼羅可以翻譯為“壇城”,古代也有翻譯為“中圍”,有多種分類方式,大約可以理解為“凡能獨立供奉的作品都可以稱之為曼荼羅”。</p><p class="ql-block"> 藥師佛信仰出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經(jīng)》等。在印度有八個地方,為2500多年前,本師釋迦牟尼佛弘揚正法的主要地點,其中之一為廣嚴城。一次,文殊大士向佛發(fā)同,祈請釋迦牟尼佛為了后世五濁惡世中的福薄眾生而講述其他佛陀的名號與本愿,本師便應(yīng)求開示了對苦難眾生最具利益之藥師如來法門。</p><p class="ql-block"> 《法華經(jīng)·藥王菩薩本事品》說:藥王菩薩的前身叫作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因為樂修苦行,而得現(xiàn)一切色身三昧。得到這種三昧,生起大歡喜心,就進入三昧中,以各種妙華妙香供養(yǎng)佛。供養(yǎng)完畢,自念不如以己身供養(yǎng),于是服食妙香,又把自己的身體涂上香油,燃燒身體,布施供養(yǎng)于佛。是要教導(dǎo)人們廣觀一切法空的生命本質(zhì),領(lǐng)悟解脫生死的真慧,進而能不斷反觀自身,從離我之間中去完成生命的存有價值。</p><p class="ql-block"> 隨著漢地大乘佛教的興起,《藥師經(jīng)》應(yīng)運而生,標志著藥師佛信仰的形成。藥師佛信仰逐漸成為一種超人間、超自然力量的社會意識,并且具有強大的兼容性,帝王貴族或平民百姓,都能崇奉和膜拜藥師佛,而且能通過燃燈、懸幢、造像等行為進行信仰表達。隋唐至宋及西夏,藥師造像在敦煌、新疆、四川等地大量出現(xiàn)。</p><p class="ql-block"> 藥師佛信仰在中國持續(xù)上千年之久,唐代形成了高潮?!安∠さ贸?、身心安樂”無疑是藥師佛信仰在古代流行的重要基石之一。</p><p class="ql-block"> 藥師佛流傳到民間的形象大部分都是以藍色為主。藥師佛身上的這個藍色不是普通的藍色,而是與天空顏色相同的天藍色。天空象征著光明,可以趕走一切黑暗的東西,所以藥師佛的法身是天藍色,代表著藥師佛的法身光明,對蕓蕓眾生有著十分重要的導(dǎo)向作用。同時,藥師佛的全稱叫做藥師琉璃光王如來。而在古代,琉璃只有藍色這一種顏色,所以民間大多數(shù)流傳下來的藥師佛畫像都是散發(fā)著藍色光的。</p><p class="ql-block"> 藥師佛代表著一種平息、消除的意思。平息病痛,平息各種的痛苦,都希望能一直保持健康、平息痛苦、病痛,形成一種堅固的、不變的健康。而就顏色來講,只有一種顏色是不會變的,那就是天空的顏色,所以說藥師佛顯現(xiàn)的是天藍色,就代表他能消除所有眾生的疾病跟各種痛苦,并且還是能夠穩(wěn)固的消除,永遠不變。</p><p class="ql-block"> 藥師琉璃光佛時時刻刻關(guān)心眾生,普愿人人業(yè)障消除,琉璃妙智顯現(xiàn)同成佛道。善用人身,是幸福人生,光明智慧的泉源;惡用人身,是苦惱囚犯,黑暗愚蠢的根源;慎因惜果,是得福得慧,得凈妙琉璃光明聚;圓滿人生。</p><p class="ql-block"> 藥師佛的大悲行愿涉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與他人相處,反對慳吝、貪婪、嫉妒,抨擊耍乖巧手段,離間他人,搬弄是非等。這些都是對于現(xiàn)實世界中人們的道德規(guī)范方面的要求,肯定美好的人性,否定人性之惡,更傾向于對“此岸”世界的教化作用。 </p><p class="ql-block"> 在現(xiàn)代社會,藥師佛信仰不僅是為精神上得到慰藉和力量,也為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悅。關(guān)注身心健康、培養(yǎng)慈悲心的好時機。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里,我們常常忙于工作和學(xué)習(xí),忽略了身心的健康與平衡。而藥師佛的慈悲之光正是提醒我們要關(guān)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學(xué)會放下煩惱和執(zhí)著,用一顆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zhàn)。</p><p class="ql-block"> 愿藥師佛的慈悲護佑下,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健康快樂的身心、幸福美滿的家庭以及和諧安寧的社會。讓我們共同祈愿:藥師佛圣誕,愿世界和平、國泰民安、正法久住、諸事順遂、違緣消除、幸福美滿、?;垭p增、愿眾生身心安康!</p><p class="ql-block">(圖片為《藥師琉璃光如來說法圖》,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