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久山水畫作品欣賞三侯堂 <p class="ql-block"> 劉子久(1891年5月—1975年3月),原名光城,號飲湖,天津人,是著名國畫家、人民美術教育家、博物學家,也是天津美術事業(yè)及博物館事業(yè)的奠基人。以下為你詳細介紹:</p><p class="ql-block">藝術團體任職與頭銜</p><p class="ql-block">● 他與劉奎齡、劉芷清、陸莘農(nóng)(陸文郁)、蕭心泉合稱為“津門畫家五老”。在天津美術界,他和劉奎齡并稱為“天津二劉”。</p><p class="ql-block">● 曾任天津市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天津分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等職。</p><p class="ql-block">學習與創(chuàng)作生涯</p><p class="ql-block">● 早期學習:最初學習測量,1920 年畢業(yè)于北京陸軍測量學校高等班,隨即參加北京中國畫學研究會,在金城指導下,系統(tǒng)臨摹明清以來許多名家名作,在山水畫和花鳥畫傳統(tǒng)技法方面打下堅實基礎。</p><p class="ql-block">● 北京授徒:學成后擔任中國畫學研究會導師,開啟賣畫授徒的藝術生涯。</p><p class="ql-block">● 返津發(fā)展:1926 年金城病逝,他在北京畫界發(fā)展受限,1931 年返回天津,先后在天津美術館、博物館工作,還創(chuàng)立天津國畫研究會并任主任委員。1937 年起,擔任天津市美術館秘書,創(chuàng)辦國畫研究班,從事國畫創(chuàng)作和教學長達 20 余年。</p><p class="ql-block">繪畫風格與成就</p><p class="ql-block">● 山水畫:開創(chuàng)了當年天津國畫山水的新時代,稱雄于天下,被譽為新中國新山水畫的開路先鋒。其山水畫側(cè)重布局謹嚴、用筆蒼勁的“北宗”一路,用筆雄強穩(wěn)重,源出郭熙、李唐、馬遠、夏圭、戴進諸家;所畫山石林木茂盛蒼古,得力于盛懋、王叔明、王石谷等人。在墨法上,兼用積墨、破墨、潑墨,濃淡干濕相得益彰,融南北二宗于一爐。他還帶頭走出畫室到各地寫生,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具有時代精神風貌的新山水畫。</p><p class="ql-block">● 花卉畫:面貌不一,有的屬重彩勾染一派,有的是水墨淡彩,有的全以水墨寫出,既有古人傳統(tǒng),又有個人風貌。</p><p class="ql-block">教育貢獻</p><p class="ql-block"> 他熱心中國畫教學及藝術設計工作,現(xiàn)代馳譽畫壇的王頌余、孫克綱、劉繼卣等人都是他當年的優(yōu)秀學生代表。</p><p class="ql-block">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 其作品包括《支援前線》《長城放牧》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