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錦江山公園(上)燭光 到五龍背的第二天,我們八名志愿者朋友,吃過早餐,就乘坐118路公交車,來到了丹東錦江山公園游玩。朋友們沒有上山,我只身一人,爬到山頂,欣賞拍攝公園的美好風光。<br> 錦江山公園,是丹東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位于丹東北部的錦江山南坡,南距鴨綠江岸1.8公里。錦江山公園原名鎮(zhèn)江山公園,始建于1905年,1965年改為錦江山公園。 1905年,日本僧人在山上建了臨濟寺,繼而日本人又把在本溪湖戰(zhàn)死的將士骨灰移來,并在錦江山上修建了日本神社、八幡宮和“忠魂碑”。1912年滿鐵株式會為租界地日本人在錦江山開辟休息游玩場地。1932年增設了錦江山亭(原東山閣)、三角亭、摔跤場、荷花池和動物園。 解放后,錦江山公園內修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遼東解放紀念塔和典雅瑰麗的回歸閣,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袖珍文化園,并且擴建和修葺了錦江亭、水榭、九曲橋,增設了動物園、兒童樂園、杜鵑花展廳等設施,栽植了大量花草樹木。如今,園內處處綠茵鋪地,花團錦簇。公園最高點錦江亭,歷來是丹東游人登臨的理想之處,憑欄遠眺,鴨綠江水如帶,群山如屏,中朝兩國風光一覽無余。 富有民族特色的牌坊式公園大門屹立在入口處,朱紅圓柱,壁畫裝點,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公園大門始建于1924年,原為木結構,1935年改建成混凝土結構,1959年改建為具有民族風格的牌坊。它長34米,高17米,總建筑面積為396.7平方米,十分雄偉壯觀。 公園大門背面。 公園簡介。 錦江山標識。 走進錦江山公園,往左拐,就可以看到一個用各種花草樹木組成式的花壇。 繞過花壇就是明艷芬芳的荷花池。 荷花池上建有小巧別致的九曲橋,橋中,有一座美麗垂檐的六角亭,供游人遮陽避雨。 池中雖然現(xiàn)在沒有荷花,可水中有那歡快地嬉戲的尾尾錦鯉,供游人觀賞。 在九曲橋上行走,也別有一番情趣。 六角涼亭的倒影,也很有別致。 在荷花池北側墻上,鑲有荷花圖案,荷塘清韻四個字,非常顯眼。 欣賞完荷花池,我又向山上走去。 這是翠微坪。 這是通往山上的大道,可直接到錦江亭。 公園里的植被很好,山中的松柏、紫杉隨處可見。 看到走大道時間太長,我選擇從小道上山。 剛開始還有石階。 后來就是土道了。 臨近山頂時,又有了石階。但路很陡。 路邊的迎春花還是挺漂亮的。 終于看到錦江亭了。 這就是錦江亭。 這是我剛爬上來的小路。 這是錦江亭介紹。 錦江山公園導游圖。 我從各個側面拍一下錦江亭。 這是錦江亭志,由于反光,把我自己也拍了進去。 未完待續(xù)。請繼續(xù)欣賞下集:丹東錦江山公園(下)。 攝影及編輯:魏連重 網(wǎng)名: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