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文化名勝古跡-南京閱江樓李朗詩 <p class="ql-block">閱江樓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獅子山巔,屹立在揚子江畔,飲霞吞霧,是中國十大文化名樓之一,也是江南四大名樓之一,有“江南第一樓”之稱。</p> <p class="ql-block">“閱江樓”喻閱江攬勝之意,樓高五十二米多,外四層暗三層,共七層,碧瓦朱欄、飛檐翹角、具有鮮明的古典的皇家氣派,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閱江樓是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建造,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在國都南京城西北獅子山開始建一樓閣,親自撰寫《閱江樓記》,又命朝廷眾文臣職事每人寫一篇《閱江樓記》,其中大學士宋濂所寫一文最佳,后入選《古文觀止》。</p> <p class="ql-block">我們是從南門進入“閱江樓”景區(qū),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石牌坊造型優(yōu)美,古樸莊重,四個大紅燈籠高高懸掛著。牌樓上雕刻著“閱江覽勝”四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走過郁郁蔥蔥的樹林,遠遠望到了“江南第一樓”的石牌坊,高高聳立在臺階中央。石牌坊上有書法家尉天池題寫的“江南第一樓”楷書大字。兩旁是一副贊美閱江樓的楹聯(lián),“千古江聲流多照,九天樓影俯朝飛”。</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前行至閱江樓的平臺上,抬頭向東望去,閱江樓撲面而來,很是壯觀。拾階而上,兩側(cè)欄桿上都坐著一排石獅,繞行閱江樓,往山下望去,長江宛如一條彩帶蜿蜒而去,玄武湖像一顆明珠鑲嵌在那邊,天妃宮黃色的圍墻很是吸引人眼球。</p> <p class="ql-block">進入“閱江樓”前的廣場,須經(jīng)過一座雕梁畫棟,飛檐翹角,仿古建筑的門廳。書法家武中奇題寫的“政通人和”牌匾,懸掛在門額上方。</p> <p class="ql-block">進入閱江樓前廣場的門廳,同樣雕梁畫棟,氣度不凡。門廳前有一青銅巨鼎,據(jù)稱是全國最大的仿西周后母成鼎,重達四噸,鼎上刻篆字:“獅夢覺兮鬣張,子孫驕以炎黃,山為挺其脊梁,閱萬古之長江,江赴海而浩湯,樓排云而慨慷,鼎永鑄茲堂堂?!边@七句話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念,就是“獅子山閱江樓鼎”。</p> <p class="ql-block">在閱江樓的側(cè)亭立柱上,書法家萬宗耀的書聯(lián):東迎紫峰千年瑞氣;北望金龍萬里雄風。</p> <p class="ql-block">進入閱江樓參觀。首先看到東側(cè)為康熙皇帝所書“治隆唐宋”牌匾。</p> <p class="ql-block">正面是明太祖朱元璋撰寫的“閱江樓記”金色靠壁?!伴喗瓨怯洝苯鹱挚勘谇皵[放一張 “朱元璋龍椅”,雖是仿制品,但選上等優(yōu)質(zhì)紅木制成,龍椅靠背上雕有九條龍,刻工精細、形象生動,重量超過千斤,彌足珍貴。</p> <p class="ql-block">這是閱江樓與天妃宮辱風。</p> <p class="ql-block">閱江樓東側(cè)樓梯下,是明代歷代皇帝的畫象和我國疆域版圖的展示。介紹了明朝十六位皇帝的年號,生平。</p> <p class="ql-block">二樓有一幅鄭和下西洋巨型瓷畫一這是中國最大的瓷畫,畫高12.8米,寬8米。畫面反映了1405年到1433年間鄭和七下西洋的這段歷史。畫面由十二個部分組成,詳細描寫了航海家鄭和按照永樂皇帝的旨意建造寶船,到西洋各國宣傳中華文明的盛況。</p> <p class="ql-block">順著樓梯來到最頂層,站在外面的樓臺,山下景色盡收眼底。只是天空陰沉,白霧茫茫,長江大橋只能依稀可見,有點遺憾。繞樓一周,看看南京的舊貌新顏,仿佛過去和現(xiàn)在相互交融,不分彼此。</p> <p class="ql-block">閱江樓建在山頂上,站在閱江樓最高層,向下望去,還是有點心生恐懼,不過過了一會,感覺就好多了。放松心情,看看山下景色,黃色琉璃屋頂,綠色的松樹,黃色的梧桐,組成一幅唯美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閱江樓復雜的斗拱結(jié)構(gòu),雖是現(xiàn)代仿造,但完全按照古代的營造手法,展現(xiàn)了我國古代高超的建筑藝術(shù)和美學水平。</p> <p class="ql-block">這是全國之最-漢白玉巨碑《閱江樓記》:由碑體和基座兩整塊北京房山漢白玉組成,南面刻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親自撰寫的《閱江樓記》1198字,北面刻有明代大學士宋濂所寫《閱江樓記》568字。此兩件書法作品皆系在全國征集的大量作品中精選而得。</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閱江樓”名人石碑題字連廊。</p> <p class="ql-block">南京儀風門毗鄰閱江樓,也是閱江樓景區(qū)的一個出口?,F(xiàn)為南京的一處城門。</p> <p class="ql-block">長江沿岸三大名樓:黃鶴樓,有“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的詩句;岳陽樓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而聞名;滕王閣有王勃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句,聞名古今。三大樓有記有樓,唯獨獅子山上不見閱江樓,卻有大明皇帝朱元璋和宋濂的《閱江樓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