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訪潼關古城,漫步水坡巷老街錢女子 <p class="ql-block"> 五一過后,我和先生開啟了河南、山西、東三省、內蒙的長途旅游。</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5號,我們到達了第一站---潼關古城。</p><p class="ql-block"> 潼關古城位于陜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南依秦嶺山脈,北靠渭河、洛河與黃河交匯口,地處秦、晉、豫三省交界處,<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腳踏三省,黃河、渭河、洛河在這里交匯。</span>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今已成為一座以古潼關文化為核心的4A級旅游景區(qū),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我們花10塊錢坐觀光車直接到達潼關八景之一“道觀神鐘”鐘樓,朱顏碧瓦,重檐樓閣。在藍天白云映襯下莊重典雅,是游客絕佳的拍照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相傳明萬歷年間,洪水泛濫,河中流有雌雄兩鐘,雌鐘止于潼關,雄鐘則流于陜州,這兩口鐘在河里“摩鐺有聲,出之陰晴” ,給這座鐘樓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登上鐘樓,憑欄遠眺,整個古城景色盡收眼底,遠處的黃河水奔騰不息,河面上波光粼粼,與岸邊的山巒、綠樹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漫步在古城中,古民居遺址文化區(qū)吸引了我的目光。這里復原的是明清直至民國時期潼關城的民宅平面布局形態(tài),用老墻磚和老石條堆積而成,呈現(xiàn)出舊時潼關古城慘遭損毀的遺痕,仿佛在默默訴說著歲月的滄桑。沿著古街前行,街邊的民俗飲食街熱鬧非凡,各種地方特色餐飲琳瑯滿目,房屋古香古色,街道磚石鋪就,讓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p> <p class="ql-block"> 我們沒有去女媧廣場,直接坐車前往水坡巷。</p><p class="ql-block"> 水坡巷是潼關古城唯一保留至今的明清民居老街,是北方地區(qū)獨特的"一河兩街"山地水街,水坡巷地勢東高西低,呈下坡狀,每當夏秋季節(jié)下暴雨時,東邊高處的洪水就會傾流下瀉,長年累月,巷道中間被沖刷出一道深深的溝痕,整體走勢像是一面大坡,這也是"水坡巷"名稱的由來。</p><p class="ql-block"> 水坡巷內保存著大量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古橋、古井和古樹等歷史遺跡,特別是乾隆皇帝親手植下的槐樹,歷經千百年依然枝繁葉茂。</p> <p class="ql-block"> 從古城出來后,立刻導航去了潼關有名的“老潼關劉超肉夾饃”店,店里人山人海,取任何食物都需要排隊,點了肥瘦相間的肉夾饃和特色鴨片湯,味道如何呢?有些咸,但還算可口。</p> <p class="ql-block"> 潼關在歷史上的名氣很大,作為古長安的東大門,在歷史上的戰(zhàn)略位置一直很重要。一直想來潼關古城,這次終于如愿的來到了。潼關還是我婆婆的家鄉(xiāng),只可惜我先生只在6歲的時候隨婆婆來潼關探過親,之后再也沒有來過。所以潼關對我們倆來說還是挺親切的。在潼關古城的這半天,我們不僅領略到了它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壯麗的自然景觀,還品嘗到了美味的特色美食,收獲滿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