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監(jiān)獄” 鸚鵡島鷯哥 <p class="ql-block"> 5月4日(星期日),新州政府在鸚鵡島舉辦“2025年(第45屆)澳大利亞遺產節(jié)the Australian Heritage Festival ”開放日,這是一個大型的慶祝自然、歷史和原住民遺產的特別活動。</p><p class="ql-block"> 位于帕拉馬塔河與萊恩灣河交匯處的鸚鵡島Cockatoo Island,因為島上棲息著澳洲常見的一種白色大鸚鵡而得名。它既是悉尼灣內最大的島嶼,又是一座濃縮了澳洲200年來動蕩、不平凡的“殖民歷史博物館”。1839~1869年,它成為英國流放囚犯的小島,并曾是英國最大的海外監(jiān)獄,因為鸚鵡島四面環(huán)水,囚犯們很難脫逃;1888-1908年改作針對青少年女性罪犯的“青少年感化院”兼工業(yè)學校(監(jiān)獄)convict workshops;1847年在島上建立船塢,后來發(fā)展為澳洲最大的造船廠,直至1991年12月31日關閉。</p><p class="ql-block"> 從昔日的“監(jiān)獄島”,到今天的旅游勝地,島上保留了完整的監(jiān)獄遺址、比洛埃拉屋Biloela House、大型采石場遺跡、碼頭和船塢、大型的工業(yè)廠房、地下隧道(防空洞)等許多不同時代,具有神秘、迷人和歷史意義的標志性地標和建筑。</p><p class="ql-block"> 2010年,鸚鵡島與塔島(州)著名的亞瑟港及另外9處澳大利亞囚犯遺址一起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請參閱<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4xs4b4av"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塔斯馬尼亞自駕游(二)? 亞瑟港</a>】。2001年,悉尼港務局信托基金接管該島后,經(jīng)過大規(guī)模的修復工程,鸚鵡島于2007年向公眾開放。今天,主辦單位除舉辦音樂表演、蒸汽起重機歷史演示和體驗、品嘗美味佳肴等多項活動,結合今年藝術節(jié)的主題“發(fā)掘”重點安排了一系列歷史和科普知識講座。</p> <p class="ql-block"> 我們一早就從環(huán)形碼頭乘船再次來到了鸚鵡島。鸚鵡島原本巖石裸露,海拔18米,島嶼面積原先只有13公頃,由300多名最早的囚犯花了11年開山劈石,通過大規(guī)模的采石、填海和填埋,擴大到約18公頃。從而形成了海島中央部分是隆起的砂巖高原和削成筆直、高聳的崖壁,四周則是低矮、平整的臺地,這里的石料還大量提供給悉尼的工程建設,包括環(huán)形碼頭Circular Quay海堤的大部分石頭,而四周的平臺(地)則為后來建設碼頭、船塢、工業(yè)廠房等提供了場地。</p><p class="ql-block"> 登上鸚鵡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標志的一座喬治亞風格、深褐色的門樓建筑,它是所有進出鸚鵡島人員必須經(jīng)過的“集合站Muster Station”, 早期的行政大樓,門口有圍欄和雕塑裝飾。進入后,右邊有一座守衛(wèi)造船廠的炮臺、“信息中心”和商店,左邊是紀念花園和咖啡館。</p> <p class="ql-block"> 正前方也就是鸚鵡島的東部是寬闊的混凝土和綠草如因的東裙邊公園Eastern Apron Park,右邊是雄偉的砂巖懸崖,底部(東南角)是幾座米黃色高大的廠房組成的濱水工業(yè)園區(qū),它們是在造船廠期間的碼頭和造船的制造車間。</p> <p class="ql-block">??“開放日”吸引了許多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工業(yè)園區(qū)的這些建筑保持了其原始的工業(yè)特征,有裸露的鋼梁,高聳的天花板,以及裸露的混凝土地板。這是悉尼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囚犯建筑之一,也是今天在澳大利亞僅存的少數(shù)英國海軍部式建筑之一。其廣闊的廠房、車間和生產工藝、設備,保存的鑄鐵鑄造、機械車間、車床、渦輪機等造船、維修、維護和一般工程完整體系尤其令人感慨、震撼。據(jù)介紹,僅在二戰(zhàn)期間,造船廠就接待過750艘船艦、維修過350艘受損的戰(zhàn)艦。</p> <p class="ql-block">?? 鸚鵡島造船廠建造的軍艦、潛艇</p> <p class="ql-block"> 當鸚鵡島造船廠于1991年底停止運作時,工業(yè)園區(qū)的建筑物和大部分起重機都被拆除了。碼頭留下的這臺大力神號吊車,這是電動門移動三角帆起重機,為當時鸚鵡島上最新最大的起重機,有30多米高、可以吊起150噸重的物體。</p> <p class="ql-block"> 往南則是造船廠基地,大部分由填海建成,擁有兩個干船塢,包括一些堅固的工業(yè)建筑、碼頭、船臺、起重機和其他與海事相關的基礎設施。殖民政府為了維護皇家海軍艦艇,1857年在島上先建造了菲茨羅伊船塢Fitzroy Dock 。隨著十九世紀鋼鐵在造船業(yè)的廣泛應用,船舶尺寸也隨之增大,菲茨羅伊船塢已越來越難以容納更大的船舶,因此在旁邊再建造一個新的干船塢。1890年,薩瑟蘭船塢Sutherland Dock竣工,長約190米,入口寬24米,漲潮時水深達9.75米,當時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干船塢(就其寬度和水深而言),也是當時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工程項目之一。隨后,為了滿足日益龐大的澳大利亞海軍艦艇的需求,船塢規(guī)模繼續(xù)擴大,1927年達到210米長,27米寬。該船塢以亨利·帕克斯爵士政府的工程部長約翰·薩瑟蘭的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 菲茨羅伊船塢Fitzroy Dock</p> <p class="ql-block">?? 薩瑟蘭船塢Sutherland Dock</p> <p class="ql-block">?? 蒸汽起重機進行操作演示</p> <p class="ql-block"> 鸚鵡島的西側,有毗鄰薩瑟蘭船塢的廠房、污水處理廠、發(fā)電廠高大的磚煙囪和兩個大型船臺和遺留的未竣工的船只。</p> <p class="ql-block"> 鸚鵡島頂是一片隆起的砂巖高原,從西往東大致分為三大塊,依次為監(jiān)獄遺址Convict Precinct、船模廠(船舶設計區(qū))Ship Design Precinct、比洛埃拉屋Biloela House。監(jiān)獄遺址由13座囚犯建造的砂巖建筑組成。囚犯營房最初建造時僅容納328人,但實際容納人數(shù)多達500人,一個1米寬的床住3個人。囚犯營房周圍則環(huán)繞著軍事警衛(wèi)室、兩間自由監(jiān)工宿舍、軍官宿舍和警衛(wèi)室廚房。</p> <p class="ql-block">?? 一米寬的木床住3名囚犯</p> <p class="ql-block"> 1911年建的船模廠,包括繪圖車間、模具閣樓、拋光圖案車間和細木工車間,在這里為造船準備了制造鋼鐵組件的全套尺寸模板。有一段時間,部分閣樓與原來的管理人員住宅一起曾經(jīng)作為度假小屋。</p> <p class="ql-block"> 在船模廠東側,還有2個高大的筒倉。由于新南威爾士州早期殖民地糧食供應不穩(wěn)定,總督吉普斯于1839年決定在島上建造儲存糧食的筒倉,但由于與自由市場政策相沖突,大約在19世紀70年代或80年代初,這些筒倉大部分被拆除,留下兩個的被用作儲水。</p> <p class="ql-block"> 比洛埃拉屋Biloela House建于約1841年,最初是監(jiān)獄長的住所,到1898年,該建筑變成了兩棟營房,分別供未婚男女獄警居住。有一段時間鸚鵡島被改名“比洛埃拉島”,“Biloela”在土著語中是“鳳頭鸚鵡”的意思。1913年英聯(lián)邦接管后,北側的營房成為造船廠經(jīng)理的住所,南側的營房則成為辦公室。草坪可以俯瞰悉尼港的全景。原來的建筑位于島上的最高點,是由島上鑿成砂巖的囚犯建造的。這所房子和場地曾經(jīng)接待了來訪的皇家海軍艦艇上的軍官,后給第一任督學的兩個家庭居住,現(xiàn)作為博物館,有影視、圖片和一些物品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 比洛埃拉屋門前除了花園和草坪,還有喬治岬角瞭望臺 Georges Head Lookout 和喬治高地Georges Heights網(wǎng)球場。站在這里可以眺望到令人嘆為觀止的海港全景和無與倫比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在鸚鵡島中部,有兩條“二戰(zhàn)”期間修建、縱貫南北的狗腿隧道Dog Leg Tunnel,用于協(xié)助將船只和機械部件從島的一邊運輸?shù)搅硪贿?,同時它還被用作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 工作人員不僅介紹戰(zhàn)時防空洞的作用,并對巖石、巖層的生成和演化進行科普</p> <p class="ql-block"> 鸚鵡島北側是公園式的開放區(qū)域和海濱露營地Waterfront Campground,有草坪、燒烤、公共設施和有頂棚的用餐區(qū),可以預訂自帶帳篷或者租住營地提供的豪華帳篷里露營過夜。</p> <p class="ql-block"> 午間12:30,我們在南側的舊碼頭登上 “瓦拉塔號Waratah”游覽觀光船,它是1902年在鸚鵡島造船廠建造的老式蒸汽拖船,現(xiàn)在由“悉尼遺產艦隊”負責維護和經(jīng)營,“瓦拉塔號”載著我們在鸚鵡島繞了兩圈,還有老師給游客介紹和講解。</p> <p class="ql-block"> 在鸚鵡島“百年監(jiān)獄”歷史和眾多的囚犯中,弗雷德里克·沃德Frederick Ward無疑是最著名的一個。他因協(xié)助侄子犯有偷馬罪被判處十年送到鸚鵡島監(jiān)獄。1863年9月11日,他用其妻子偷送的一把銼刀解開鎖鏈后,游過鯊魚出沒的水域到了岸邊,與牽著馬等著他的妻子奔向自由。沃德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成功逃離鸚鵡島的囚犯,爾后成為著名的叢林大盜。作為叢林大盜,他擁有精湛的騎術和優(yōu)秀的坐騎,還具有紳士風度和盡可能避免使用暴力,并且外表溫文爾雅,因此贏得的民眾同情,被稱作“雷霆隊長”,死后居然被立了碑還被拍成了“雷霆隊長”電影哦。</p> <p class="ql-block">??感謝近十來數(shù)次一起前往游覽的群友和分享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