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見見你的“仇人”(一)玫紅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去見見你的“仇人”(一)</b></p><p class="ql-block"><b> 文/玫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每天兩個來回,我得越過兩座橋行走五公里路,去見我孫子。上午,陪他在游樂場玩兩個小時,晚上還有一個多小時,感覺自己像打了雞血似的,平時走路一個小時已是極限。孫子賦予的能量無窮大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爺爺回老家了。今早,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在他們吃飯的店鋪前面等他們。心里惶惶然,想見他,可又不敢見他,怕孫子一見面就說:不要奶奶,不要奶奶。心里勸自己,這幾天是他們一家三口的團聚日,孩子十來天沒見爸爸媽媽了,排除異己完全理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他和媽媽坐在一起吃飯,我退到看得見門口的地方等著。差不多一個小時了,他們還沒出來,我又偷偷去窗口,他媽在,不見他倆。一轉(zhuǎn)頭,他倆從另一邊向我走過來。原來,孫子早就發(fā)現(xiàn)我了。他笑瞇瞇拉開紗窗,完整地說了一句話“給爺爺打電話?!蔽艺f“好,給爺爺打電話。你吃完飯了沒?吃完了到外面玩?!彼坪躐R上要說:不要奶奶。爸爸及時矯正兒子說:要說奶奶好!孫子隨即笑著說:奶奶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這還差不多?!蔽艺f“不要媽媽行不行?”他看了一眼他媽媽,又看我“奶奶是爸爸的媽媽,不要行嗎?”我及時補充一句。不怕笑話,這是我這幾天想好的應對的話。他指看外面的汽車,不知聽懂了沒?反正,后來玩的時候,我也跟著,他再也沒有說“不要奶奶”的話。我當時很感動,看了兒子一眼,但他沒接我的感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一個父親關鍵時刻的一句話多么重要,每次兒子頂撞我的時候,如果他父親也有一句名言:不能頂撞媽媽。我們母子倆的關系絕不會日趨緊張。我秉承的“相夫教子”就不會被曲解為控制。我的服務心安理得享受,我的管教想方設法抵觸。誰也不是天生就會當母親。為什么承受狂風暴雨的總是我?為何德不配位的人反而得到更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相夫”談不上,“教子”須有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相似的一幕發(fā)生在三十年前。也恰是在兒子兩歲多的時候。我們倆從外地過來陪著他爺爺去省城看病。當時,老公在礦勞動公司上班,央請公司的一輛小客貨,駕駛艙能坐兩排的那種。爺爺坐副駕駛,奶奶、我、孩子他爸坐后排。在行駛途中,兒子一直爬過來,爬過去玩,從他奶奶身上爬到他爸爸身上,在我這里不會停留,我坐中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四個多月的產(chǎn)假休完,恰好是開學期,我就去上班。此后,把他留在老家,由他奶奶撫養(yǎng)。一歲多一點,孩子就會叫姑姑,會叫尕爹、尕媽,會叫哥哥和爸爸,就是沒叫過媽媽,也似乎不知道媽媽為何方神圣? 我們每個月一探親,他奶奶叫我名字,他也跟著叫。那時候年輕,被孩子叫媽媽不好意思,當著老人的面強調(diào)我是媽媽更難為情。我覺得大可不必太在意細節(jié)。撫養(yǎng)孩子很辛苦的,要體諒老人的不易,只要孩子健康成長就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那時候的路凹凸不平,孩子爬來爬去很危險。司機看了好幾回,忍著沒說,我開口道:乖乖坐一會兒,聽話,把我的衣服都蹭臟了,把頭碰壞了怎么辦?反響還不錯。他趕緊坐到奶奶懷里,我正竊喜呢,兒子突然張口:“下去,讓汽車碰死你!”我驚訝地拿眼瞪他,氣勢弱弱的:他沒跟我有肌膚之親近,養(yǎng)育之恩寵,何來這么大冤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一時間車里靜悄悄的,大家心里都波瀾起伏。爺爺、奶奶和他爸爸都裝作沒聽見,一聲不吭。我更想聽到他父親說句話。司機看不慣了,轉(zhuǎn)頭撩一句:哎!小伙,那是你媽,你怎么這么說話呢?我的臉很燒,感覺特尷尬:一個媽媽混成這樣,讓小馮見笑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沉默等于默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古人不是說“人之初,性本善”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此時能說什么?這孩子的教育該引起重視了。這么小的孩子“討厭媽媽,不要媽媽,或者讓媽媽下去”換成任何一句,我都能接受,怎么會是如此歹毒的話呢?我不想妄測家人的心理。我在想:婆婆的三個孩子盡管不是名牌大學畢業(yè),但也很優(yōu)秀,懂事,待人處事有分寸。他們的教育方式應該不存在什么大問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此后不久,孩子三歲左右吧,孩子的爺爺突然過世,哮喘病發(fā)作引起的窒息。葬禮上發(fā)生的幾件小事,孩子的專橫跋扈與蠻不講理,連最起碼的怯場都沒有,這些有目共睹。我最終下定決心: 克服一切困難,必須把孩子接到身邊,自己教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回到家,我就哭問婆婆:這么小的孩子,怎么這么說話?我是他媽,怎么可以這樣說?奶奶說,孩子還小,又不是誰教的。他也說過我:奶奶這樣躺下,奶奶就死了。我說:孩子不懂,你們也不懂嗎?你們說他一句會怎樣?總要教會一些基本道理吧?三個大人默許合適嗎?逼得司機發(fā)話,不覺得丟臉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追溯至此。我們母子倆的感情摻合了多少人的自私自利、情感爭奪與人性黑暗。沒人問他的學習,更沒人關心他的健康與飲食,犯錯無人問,被欺無人知。他們只要幾句話或者親近一會兒,我們母子間的和諧立馬被打破,他們有意無意地破壞我們之間建立起來的信任與作息計劃。繼而,沖突產(chǎn)生,他們是統(tǒng)一戰(zhàn)線,我是孤家寡人。事后,他們揚長而去,我們又得在推倒的廢墟上建立新秩序。久而久之,我的威信何在?孩子的情感會偏向何方?家庭教育的失敗為何歸咎于母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今天,兒子的輕輕一句話讓我欣慰:他終于長大并成熟起來了,比他父親有擔當有智慧,終于不再是橫沖直闖、隨心所欲的憤青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成年人在情感上爭取孩子的偏愛與靠近必定存在。兩代人都想爭取更親近他,也屬常理。撫養(yǎng)與陪伴產(chǎn)生親近,無可厚非。但傳遞愛,愛會代代傳承,傳遞怨恨,恨會蔓延并投射。情感是一種微妙而不可言說的感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李元勝有首詩《仰俯之間》詮釋了太多微妙不便明說的道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仰俯之間 </b></p><p class="ql-block">文/李元勝</p><p class="ql-block"><b>孔子是一個洞穴,朱熹是另一個</b></p><p class="ql-block"><b>能給你提供庇護的,必定有著不同的黑暗 </b></p><p class="ql-block"><b>莊周的蝶,梁祝的蝶,都有人間之外的翅膀</b></p><p class="ql-block"><b>能幫助你掙脫的,</b><b style="color:rgb(25, 25, 25);">必定來自相同的絕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