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高原易水不寒 <p class="ql-block"> 每遇吟頌“黃河之水天上來”,每逢詠嘆“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我就會迅疾想起青藏高原,思緒直奔那莽昆侖、祁連山、青海湖……</p> <p class="ql-block"> 和高原,其實只有一面之交,至今念念不忘,是因為在那距藍(lán)天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有著晶瑩的雪山浩翰的戈壁,有著碧綠的黃河稚嫩的長江,有著千年的古道悠揚的駝鈴,更有著奮斗的高歌堅毅的精神,有著人與自然既抗?fàn)幱止蔡幍奶旎[之音。</p> <p class="ql-block"> 我上高原,是在七月。初始,是一路的麥田青青油菜花金黃熱情相迎;繼爾,是一路的白云與羊群互動牧歌與陽光交織伴行;再到后來,入眼的便是一路的戈壁荒原大漠孤煙,一路的峰巒疊障豪氣入云,逼著你嘆出:“畫家還真欠功夫……”</p> <p class="ql-block"> 陪著我們游覽高原的是當(dāng)時西寧市電臺的陳宜先生,這位粗獷的山東大漢是在五七年被人“送”到高原的,先是在青海湖打魚,期間也經(jīng)歷過蘇武式的生活,在遠(yuǎn)比現(xiàn)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陳先生以超人的毅力和不服輸不低頭的精神扛了過來,并且喜歡上了這“畫中有詩、詩里有史、史間有情、情誼暖人”的高原,這位“名城名?!碑?dāng)年的“高材生”在落實政策時主動要求留在了西寧。一路上有了陳宜先生,便有了史書以外的更多傳說,一行數(shù)十人基本上都忘記了缺氧的麻煩和惱人的高原反應(yīng)……</p> <p class="ql-block"> 在日月山,我們重溫了文成公主和藩的那一課,領(lǐng)略了一個柔弱女子由繁華走向荒蠻,由安逸走向漂泊,由宮殿走向帳棚時的無奈與淚水;也感悟了為了民族融合為了百姓平安一個纖纖女子是怎樣擔(dān)起了原本應(yīng)該由男人肩負(fù)的重?fù)?dān)。</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歷祁連山,我們看到了“馬革裹尸還”的痕跡,似乎還置身當(dāng)年西路軍拼搏廝殺的境地。為了解放人民,為了實現(xiàn)理想,成千上萬的紅軍戰(zhàn)士將熱血澆在了雪蓮的根上,將壯志印在了高山荒原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在青海湖,我們知道了什么叫做水天一色,什么叫做自然,什么叫做雪山倒映,什么叫做萬鳥翱翔……</p> <p class="ql-block"> 到了格爾木,一座由屯邊戰(zhàn)士筑起的現(xiàn)代城市,讓我們看到了青藏鐵路正在向著拉薩延伸,這條穿凍土跨雪山踏戈壁笑昆侖的鐵龍,預(yù)兆著高原在努力走向現(xiàn)代化,也提示著自然將奉獻(xiàn)更美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由于有時間的限制工作的牽扯,還因為部分老同志的身體不允許,我們沒有能翻過五道梁沒有攀上唐古拉,更沒有進(jìn)入西藏,留下了遺憾也留下了念想。</p> <p class="ql-block"> 從那以后,我就將再上高原列入了計劃。不要那多人,不要那多物,只留下欣賞的眼睛,只帶上輕松的心情,只是去做一次與自然同度“蜜月”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請聽:那首優(yōu)美的《青藏高原》:“啊-----一道道山川,一道道川相連……</p><p class="ql-block"> 啊,這首歌簡直象清泉流出心田,是真情的召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