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古驛孟城驛葉水鶴 <p class="ql-block"> 高郵孟城驛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是中國郵驛"活化石",也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是明代遺留下來的一處驛傳建筑。盂城,高郵的別稱,取意于宋代詞人秦少游描寫家鄉(xiāng)高郵"吾鄉(xiāng)如覆盂"的詩詞,孟城驛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在高郵市政府對毗鄰大運河高郵段的孟城驛實施擴容時,增加了歷史文化特色,并對附近居民的生活區(qū)進行整治,擴容后的盂城驛景區(qū)面積是原來的3倍。<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4年,盂城驛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點(是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chǎn)﹣﹣京杭大運河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p> <p class="ql-block"> 孟城驛原來規(guī)模宏大,嘉靖三十六年時,孟城驛毀于倭火,隆慶二年又予以重建?,F(xiàn)在的孟城驛是明代的遺存,是在元代秦淮驛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p> <p class="ql-block"> 站在鼓樓上,可憑欄遠眺周邊的京杭大運河,唐代的鎮(zhèn)國寺塔。</p> <p class="ql-block"> 皇華廳在古代是通郵傳令、處理公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駐節(jié)堂是明代遺存,是古代驛丞接待各路使節(jié)及四方賓客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 禮賓軒是當時驛丞接待過往官員的一個會客廳。</p> <p class="ql-block"> 集郵家博物館,集中揭開了中國近代郵政的帷幕。</p> <p class="ql-block"> 運糧巷,巷名記錄了此巷明清時期的功能。曲曲彎彎巷道內(nèi),仿佛稻梁麥菽氣息猶存。</p> <p class="ql-block"> 驛站的東面還有馬飲塘。</p> <p class="ql-block"> 文天祥廣場記念曾兩次經(jīng)過高郵并在此停留過。</p> <p class="ql-block"> 南門大街曾是明清時期高郵城最繁華歷史文化街區(qū)。大街興建于宋代,繁盛于明清,興隆于近代,是名副其實的溝通里下河、大運河,襟帶蘇皖兩地的要津。后漸現(xiàn)蕭條。1993年至1995年高郵市人民政府對孟城驛的修復,這條現(xiàn)長230米的南門大街修復如舊,重現(xiàn)生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