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罕布拉宮欣賞——伊比利亞半島行之十zmzg神馬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名:神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號:6343654</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果問我,伊比利亞半島行印象最深刻的古建筑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的說:“阿爾罕布拉宮”!這座薈聚了摩爾人的聰明、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把建筑物、水系和園林完美結(jié)合的宮殿群,是中世紀建筑的偉大杰作,也為世人留下了寶貴的世界遺產(chǎn)。西班牙的阿爾罕布拉宮相當于中國的故宮。</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阿爾罕布拉宮坐落在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大區(qū)內(nèi)華達山脈群山環(huán)抱中的薩比卡山上。阿爾罕布拉宮來自阿拉伯語,意思是“紅色城堡”,因為它的建筑材料大量取自周邊的紅色黏土。它的腳下是古老的,充滿阿拉伯風(fēng)情的城市——格拉納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城堡上能看到連綿起伏的內(nèi)華達山脈。皚皚白雪和飄蕩的白云交織在一起,覆蓋在長長的山巔。在藍天籠罩和綠林襯托下,這座山看上去既蔚為壯觀又神秘深邃。千百年來,它一直默默的注視著格拉納達的滄桑,也見證了阿爾罕布拉宮的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跨過直布羅陀海峽,占領(lǐng)并統(tǒng)治大半個伊比利亞半島數(shù)個世紀的北非摩爾人,在羅馬天主教十字軍和西班牙天主教“收復(fù)失地”運動的先后征討下,最后退守在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納達。摩爾人首領(lǐng)默罕默德一世在格拉納達的制高點薩比卡山的西側(cè)修筑了第一個防御性的城堡。之后,他的6位繼任者,相繼在這座山上或新建,或翻建,或改造和擴建宮殿,力圖留下自己的印痕。在摩爾人堅守格拉納達2百多年的時間里,逐漸形成了現(xiàn)在看到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布局和規(guī)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爾罕布拉宮設(shè)置了三條參觀路線,參觀的地方不完全相同。我跟隨著絡(luò)繹不絕的參觀者,沿著城堡的外墻,從“正義之門”進入了阿爾罕布拉宮(以下簡稱“阿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座建筑令我十分驚詫,因為它渾身散發(fā)著文藝復(fù)興時期的風(fēng)格!建筑外墻由橙黃色的枕頭石砌成,有一排鷹嘴銜著銅環(huán)的裝飾。尤其是在門的上方,竟然有裸體的塑像和十字軍東征的石雕。原來這是西班牙人收復(fù)格拉納達以后,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卡洛斯五世新建的皇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個建筑的最大特點,是在方形建筑輪廓內(nèi),有一個圓形的露天庭院,周邊是由32根柱子支撐的兩層圍廊。第二層的木制方格天花板非常漂亮。</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班牙有不少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建筑。但是像這種內(nèi)圓外方的平面設(shè)計,卡洛斯五世皇宮是唯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據(jù)說這個圓形庭院的上方應(yīng)當有個穹頂,但是由于資金斷鏈,技術(shù)不逮和與穆斯林文化沖突等原因而擱置了數(shù)百年。對這些說法我深以為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座宮殿里目前有一個博物館和一個美術(shù)館。經(jīng)過數(shù)百年與摩爾建筑共處一地的歲月磨礪,這座皇宮并不顯得多么突?;蛘吒窀癫蝗搿F鋵嵨覀兛梢园堰@座像“揭了蓋的咖啡杯”一樣的建筑與斷臂維納斯雕塑相提并論,把它看作是一種殘缺的美。同時,它也可以成為阿宮歷史層積的見證。這是我站在那個圓形庭院里的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卡洛斯五世皇宮的西邊,穿過一個馬蹄形拱門,可以登上阿宮的阿爾卡薩瓦城堡。這是默罕默德一世為了防御西班牙“收復(fù)失地”軍隊進攻而修筑的可供五千人使用的軍事和生活的綜合設(shè)施,也是阿宮最早的建筑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摩爾人依托高高的塔樓和寬厚的城墻在這里堅守了二百多年,但是最終卻因為爭權(quán)奪利的內(nèi)訌而潰敗。現(xiàn)在阿爾卡薩瓦城堡只剩下城墻、幾座塔樓和一些建筑物的基礎(ch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城堡最西端的瞭望塔,因為收復(fù)失地運動曾在那里升起勝利的旗幟和十字架而聞名,也是阿宮的標志性建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卡洛斯五世皇宮的北鄰是阿宮最經(jīng)典最迷人的納賽瑞斯皇宮。我對納賽瑞斯宮殿神往已久,本以為到了阿宮就可以大飽眼福,但旅行社卻沒有成功預(yù)約,我大失所望。經(jīng)過這座宮殿前往帕塔爾花園時我黯然神傷。我望著宮殿內(nèi)那高高聳立的科瑪列斯塔,不由得發(fā)出遺憾的嘆息。</span></p> <p class="ql-block">(科瑪列斯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帕塔爾花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初?;▓@的后面坐落著帕塔爾宮。這個靜謐的花園曾經(jīng)是摩爾蘇丹的沉思之地。這座帶有門廊的小型建筑還擁有自己的塔樓——貴夫人塔。</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貴夫人塔小巧玲瓏,非常優(yōu)雅。精雕細刻的裝飾讓我嘆為觀止。身臨其境,我仿佛看到貴夫人們在這里休閑娛樂的情景。不知道那時候她們打不打摜蛋。</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透過阿拉伯風(fēng)格的拱形窗,可以欣賞到對面山坡上另一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阿爾拜辛老城區(qū)。當晚我們將在那里的小酒館欣賞西班牙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弗拉明戈表演(已經(jīng)提前做了美篇</span><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5abqnxv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弗拉明戈和斗牛——伊比利亞半島行之八</a><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對面的觀景臺,也可以看到阿宮的建筑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花園里有一個噴泉和水池。噴泉休息了。平靜的水面上倒映著五門連廊的小型宮殿和貴夫人塔的身影,還有那棵高高的椰子樹。一切那么靈動,那么嫵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近年來,這個花園已經(jīng)成為阿宮新晉的網(wǎng)紅打卡地。我也非常喜歡這里的景色。我不但把自己置身其中,還把它的倩影做了本篇的題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我意欲離開,暮然回首的那一刻,對面的科瑪列斯塔忽的闖入我的眼簾,又一次勾起與納賽瑞斯皇宮擦肩而過的遺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宮東面的臺地上,綠油油的植物掩映著一座白色建筑群,那是赫內(nèi)拉利費花園,也是摩爾皇室的夏宮。</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進入夏宮的路上發(fā)現(xiàn)了那個設(shè)置三個階梯把6公里外的山水引到阿宮的水渠,它被稱為“皇家運河”。它進入皇宮的那一段,像一座拱橋一樣橫跨在通道的上方。過去,阿宮里的噴泉,水池,綠化以及生活用水全部依靠這個水渠和遍布整個宮殿的供水網(wǎng)絡(luò)。由此可見那時摩爾人的智慧和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排高大的柏樹像一枚枚蓄勢待發(fā),劍指蒼穹的火箭矗立在花園里。還有的地方把柏樹修剪成帶有門洞的綠色院墻。低矮的灌木則修剪成一個個綠色的幾何圖形臥在花園里。摩爾人的園藝作品令人賞心悅目。</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夏宮的“水渠庭院”西側(cè)是一個長廊。長廊的兩側(cè)一邊是門一邊是窗,可以觀賞夏宮內(nèi)外的景觀?;▓@的中部是兩排呈拋物線的噴泉。潺潺流水的聲音聽起來像玉珠落盤似的美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鵝卵石鋪砌的地面那么干凈、濕潤和清涼,我真想赤腳在上面走一走。</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穿過一個頂端有皇權(quán)標志性雕塑的拱門才能進入軒尼洛里菲皇宮,因為樓梯狹窄,游客們需排隊等候上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樓上是一個像帕塔爾花園一樣的廳堂,通透敞亮。門柱和窗眉的雕刻也像帕塔爾花園一樣的精美。清涼的微風(fēng)穿過廳堂時吹到我身上,霎時間讓我的皮膚舒服的起了雞皮疙瘩。</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出夏宮的路旁,有一個巧妙的利用地形坡度建設(shè)的露天劇場。我突發(fā)狂想:如果我是一個作曲家,我一定要把在阿宮的所見所聞所想,譜寫出一部塔樓與廊亭,建筑與倒影,紅墻與綠植,水聲與鳥鳴,歷史與現(xiàn)實完美融合的交響曲,獻給那些像我一樣對阿宮頗有感觸的游客,引起喜愛這座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人們的共鳴!</span></p> 謝謝看官駐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