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318-317日記(4.18)觀心 <p class="ql-block"> 攝影編輯: 觀心(重慶)</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 4878448</p> <p class="ql-block"> 第五天行程:飛來寺——鹽井縣——芒康縣—如美鎮(zhèn),全程260公里。</p> <p class="ql-block"> 凌晨六點,寒風裹挾著高原特有的冷冽,如細針般扎進每一寸肌膚。我裹緊大衣,在觀景臺前跺著凍僵的雙腳,呵出的白氣瞬間消散在濃稠的夜色里。梅里雪山隱沒在墨色天幕下,只隱約勾勒出幾座主峰的輪廓,像沉睡的巨人,靜謐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 終于,第一縷陽光刺破云層,如同一把金色的利劍,精準地射中了卡瓦格博峰的山尖。剎那間,整座雪山仿佛被點燃,山頂先是泛起淡淡的粉色,隨后轉為耀眼的金色,光芒如漣漪般向四周暈染開來。巍峨的雪峰在陽光下褪去了夜色的冷峻,披上了一層神圣的金裝,圣潔而壯美。</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日照金山,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饋贈,是無數(shù)次等待后換來的奇跡。那金色的光芒,不僅照亮了雪山,更照亮了每個守候者的心靈,將這一刻的興奮與難忘,永遠鐫刻在了記憶深處。</p> <p class="ql-block"> 上午9點,帶著愉悅的心情,開啟了今天的行程,直奔鹽井縣。</p> <p class="ql-block"> 鹽井縣坐落在瀾滄江旁,從山上往下走,褐色的鹽田沿著江岸層層疊疊鋪開,像被歲月揉皺的金箔,那些懸掛著鹽鹵的木架,恰似琴弦,將千年的制鹽技藝譜成了凝固的樂章。</p> <p class="ql-block"> 隨當?shù)氐男〗憬阕哌M村莊,整個村寨掩影在高大的黑桃樹下,神秘而美麗,像一幅幅山村油畫,真是個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穿過村莊來到了曬鹽場。首先是一個緊挨著一個的曬鹽池,在曬鹽池的底部,從上方緩緩滴落的鹽水,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工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塑造著獨特的鹽巖與鹽水柱。</p> <p class="ql-block"> 鹽水柱也在悄然生長。從鹽巖的縫隙或者凸起處,鹽水持續(xù)地滲出,緩緩向下流淌。由于蒸發(fā)作用,在流淌的過程中,鹽分不斷析出并附著在鹽水表面,使得鹽水柱逐漸變得粗壯。這些鹽水柱有的筆直而下,像一根根晶瑩的玉柱;有的則在中途因受到氣流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微微彎曲,呈現(xiàn)出優(yōu)雅的弧度。它們從鹽巖連接到池底,仿佛是鹽巖與大地之間的紐帶,又像是神秘的時空隧道,見證著曬鹽池中歲月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 其次是盛鹵水的鹽池,依河邊的地形而建,形狀各異。</p> <p class="ql-block"> 在陽光的照射下,池水色彩斑斕,像天宮的瑤池,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 中午時分,勞作了一上午的制鹽人席地而坐,享用美美的午餐。他們的衣襟上結著白色的鹽霜,那是歲月留下的勛章。炊煙從古樸的藏式民居中裊裊升起,與鹽田蒸騰的霧氣融為一體,模糊了天地的界限。</p> <p class="ql-block"> 鹽疙瘩</p> <p class="ql-block"> 村里自產(chǎn)自銷的產(chǎn)品:黑桃油,各種粗細的鹽產(chǎn)品;用途也不同:食用的,美顏的,泡腳的……</p> <p class="ql-block"> 鹽井的美,不僅在于自然風光的綺麗,更在于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浸潤著制鹽人的智慧與汗水。那些在歲月中沉淀的制鹽技藝,如同古老的歌謠,在鹽井的每一個角落傳唱,訴說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鹽井</p> <p class="ql-block"> 黑桃花,你見過嗎?</p> <p class="ql-block">當車輪碾過芒康的界碑,一支由來自不同國家的騎士組成的摩托車隊闖入視野。銀發(fā)飛揚的頭盔下,最年長的騎手已逾古稀之年,卻依然身姿矯健,與年輕騎士并肩疾馳。轟鳴的引擎聲中,各國車牌在高原陽光下交錯閃爍,五彩騎行服化作流動的虹霓,勾勒出邊界線上獨特的風景線。他們從世界的各個角落奔赴中國西南秘境,用兩個輪子丈量山河,正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生動注腳!</p> <p class="ql-block"> 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正以包容開放的姿態(tài),敞開懷抱迎接全球友人,讓不同膚色的夢想在自由馳騁中相遇,讓世界看到一個開放、自信、充滿活力的東方大國。</p> <p class="ql-block"> 今天終于從滇藏線又回到318了,一路近百公里炮彈坑路。</p> <p class="ql-block"> 車子沿著蜿蜒曲折的道路緩緩攀升,目標正是那海拔4448米的紅拉山口。越往高處去,空氣愈發(fā)清冽,帶著絲絲涼意,直沁心脾。</p><p class="ql-block"> 起初,道路兩旁是茂密的森林,高大的云杉、冷杉遮天蔽日,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細碎的光影 。隨著海拔的升高,樹木漸漸稀疏,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高山草甸,星星點點的野花肆意綻放,為這片廣袤的草甸增添了幾分活潑與靈動。</p> <p class="ql-block"> 當終于抵達紅拉山口時,眼前的景色令人震撼。埡口處,五彩經(jīng)幡在風中烈烈作響,寄托著人們美好的祈愿 。極目遠眺,眾山連綿,云海在山谷間翻涌,如夢似幻,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那些被云霧環(huán)繞的山峰,有的如利劍直插云霄,有的似巨獸隱匿其中,形態(tài)各異,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一路顛跛終于入住如美,開啟了西藏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