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名篇(591)清心(胡芳琪) <p class="ql-block"> 出處和釋義</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和董傳留別》。全詩為:“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蘇軾寫這首詩是在他離開鳳翔赴任汴京,途經(jīng)長安與董傳話別之時,意在贊揚貧窮書生董傳的才學(xué)和品格,同情他應(yīng)舉落第的不幸境遇,并對他寄予深切期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意思是,一個人只要飽讀詩書,學(xué)有所成,氣質(zhì)才華自然橫溢,高雅光彩。這里的“氣”不僅指讀書帶給人的儒雅之氣,更是指在面對人生失意和窘迫時所表現(xiàn)出的豁達(dá)態(tài)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夜無明月花獨舞”并非古詩中的原句,可能是后人根據(jù)意境或表達(dá)需要自行創(chuàng)作添加的,意思是夜晚沒有明月相伴,花朵獨自舞動,營造出一種孤獨而又充滿詩意的氛圍。</b></p> <p class="ql-block"> 于孤獨與詩書間,尋人生至境</p><p class="ql-block"> “夜無明月花獨舞,腹有詩書氣自華”,短短兩句,道盡了一種獨特而深刻的人生境界,讓人在品味中收獲無盡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夜無明月花獨舞”,勾勒出一幅靜謐而孤獨的畫面。在沒有明月相伴的夜晚,花朵獨自翩翩起舞。這孤獨并非凄涼與悲戚,而是一種自我綻放、自我沉醉的姿態(tài)。人生在世,我們常常會陷入孤獨的時刻?;蛟S是在事業(yè)的低谷,無人理解與支持;或許是在心靈的迷茫期,找不到前行的方向。然而,就像這獨自舞蹈的花朵,孤獨其實是生命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它讓我們有機會與自己的內(nèi)心對話,沉淀浮躁,審視自我。在孤獨中,我們可以擺脫外界的干擾,專注于自身的成長與修煉。我們可以挖掘自己的潛力,發(fā)現(xiàn)自己未曾察覺的才華和能力。就如同花朵在黑暗中積蓄力量,等待綻放的那一刻,我們在孤獨中磨礪,終將迎來屬于自己的輝煌。</p><p class="ql-block"> “腹有詩書氣自華”,則強調(diào)了知識與文化對人的熏陶和塑造。一個人若飽讀詩書,內(nèi)心便會充盈著智慧和涵養(yǎng),其氣質(zhì)也會自然而然地散發(fā)出來。詩書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它蘊含著前人的經(jīng)驗、思想和情感。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跨越時空的界限,與古今中外的智者進行交流。在書中,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歷史的波瀾壯闊,感受到文學(xué)的優(yōu)美動人,汲取到哲學(xué)的深邃智慧。這些知識和智慧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和人生觀,讓我們變得更加豁達(dá)、從容和自信。一個有詩書氣質(zhì)的人,無論身處何種環(huán)境,都能散發(fā)出一種獨特的魅力,這種魅力不是外在的華麗裝飾,而是由內(nèi)而外的精神光芒。</p><p class="ql-block"> 將這兩句話結(jié)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完美的人生狀態(tài)。在孤獨中,我們以詩書為伴,用知識充實自己的內(nèi)心。我們在孤獨中沉淀,在詩書的滋養(yǎng)中成長。當(dāng)我們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和困難時,孤獨賦予我們堅韌的品質(zhì),詩書給予我們解決問題的智慧和勇氣。我們不再害怕孤獨,因為我們知道,在孤獨的背后,是自我提升和成長的機會;我們也更加熱愛詩書,因為它是我們心靈的寄托和力量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我們更應(yīng)該學(xué)會享受孤獨,多讀詩書。讓孤獨成為我們成長的催化劑,讓詩書成為我們?nèi)松臒羲?。在孤獨與詩書的陪伴下,我們定能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光彩,走出一條充滿智慧和魅力的人生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