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淬火的歲月 一友情相約襄渝線之旅圖集文林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3日,我們一行五人開啟了探訪三線建設(shè)故地,以嵐河口隧道為中心的假日之旅。</p> <p class="ql-block">重上襄渝線</p><p class="ql-block">再登大東山</p><p class="ql-block">友情相約尋故地</p><p class="ql-block">尋夢凱歌還</p><p class="ql-block">三線建設(shè)肩並肩</p><p class="ql-block">青春亮閃閃</p><p class="ql-block">鳳凰山巔心潮涌</p><p class="ql-block">望斷萬重山</p> <p class="ql-block">《豐碑一襄渝鐵路建設(shè)紀實》一書作家李春芝</p> <p class="ql-block">1969年7月上三線建設(shè)工地時21歲</p> <p class="ql-block">參加三線建設(shè)時18歲</p> <p class="ql-block">參加三線建設(shè)時年18歲</p> <p class="ql-block"> 有人說:懷舊是一種對過去的情感依戀與心理重構(gòu),兼具積極療愈與身份整合功能的復雜情緒現(xiàn)象。懷舊人皆有之。懷舊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就像心里的一本舊相冊,時不時翻出來看看,回味過去的點點滴滴。</p><p class="ql-block"> 我們幾位家居較近的三線建設(shè)戰(zhàn)友,半年前就籌劃要重游一次當年修建襄渝鐵路親身戰(zhàn)斗過的地方,久日的念想,在2025年5月3日終于成行啦!</p><p class="ql-block"> 我們今天出行,就是要為人生的相冊再添新的風采。</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春離夏至,五月是如此奇妙:蔥郁不乏妖嬈,安靜不止喧囂。5月3日清晨7時,我們一行五人從安康城區(qū)乘車出發(fā),沿著景色如畫的漢江一路向上游,安康的千島湖:瀛湖方向直奔!我們一行要探尋的中心地,是襄渝鐵路安康漢濱段的嵐河口隧道丶南溪溝隧道。1970年10月,我們石轉(zhuǎn)區(qū)民兵營一共五個連隊在勝利打通支鐵公路:恒紫公路后,又正式開進襄渝鐵路筑路工地安營扎寨,至1973年10月底,出色完成了我營的施工任務(wù),而讓我們歡喜中有悲的事是,在這三年的浴血奮戰(zhàn)中,也就是1971年5月15日凌晨,隧道內(nèi)發(fā)生重大失火事故,我們一次犧牲了22位三線戰(zhàn)友,其中一位是西安學兵。至今事過50年,這份悲和痛,是我們無法割舍的記憶和緬懷。</p> <p class="ql-block">站在清涼關(guān),觀瀛湖美景</p><p class="ql-block">山下是漢江邊的織女石</p> <p class="ql-block"> 襄渝鐵路是我國三橫五縱干線鐵路網(wǎ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鐵路線路中第三條進行電氣化改造的鐵路,同時也是新中國歷史上電氣化速度最快的鐵路線之一。我們在嵐河口隧道探查的四十分鐘之間,巧遇五趟列車呼嘯而過。當列車還未出洞口時,在前約三四分鐘,就有一股強大的氣流伴隨沙塵從隧道內(nèi)噴涌而處,一股旋風在四周回蕩別有一翻景致。</p><p class="ql-block"> 我們一行要親臨原來施工的隧道口,現(xiàn)實告訴我們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要拔開隧道兩旁山體長滿荊刺叢生和雜草的小徑,還需提防草叢中可能隱藏的蟲蛇,以及迎面粘面孔的蛛蛛網(wǎng)。我們拿著木棍探路。我們不怕艱苦的三線精神還在,終于讓我們?nèi)缭敢詢數(shù)貪M足了心中所盼,眼中所求。</p> <p class="ql-block"> 我們有新的發(fā)現(xiàn)就是,在見到的隧道口和近旁的側(cè)面建有值守工作人員的站崗亭和宿營房,但給我們的印象是,如今都人去房空,缺窗少門。難道這如今的隧道安全值守取消了么?且在隧道口和隧道口之間的橋涵都有了鐵絲網(wǎng)隔斷,人畜動物等不會靠近的。我?guī)е@疑惑在網(wǎng)上查了一下,鐵路線的安全值守一直都在,我們外行人只是不知其祥情而已。</p> <p class="ql-block">早晨空氣清爽</p> <p class="ql-block"> 民兵英雄王忠定和他一同犧牲之處:嵐河口隧道出口的平行導洞應是我們探尋的重要地點,在烈日當空,驕陽似火的中午,我們終于走到了它的近前:導洞口已被完全封閉。我們想,這是完全妥當?shù)?,逝者的英魂是不容打擾的,他(她)們的英靈以升天,天堂里沒有痛苦,只有靜好,才能告慰逝者和活著的親人們!</p> <p class="ql-block"> 伴我們一行開車的司機,是一位年近三十的青年帥哥,他一直關(guān)心和提問他想知道的三線建設(shè)趣事。我們特邀的三線建設(shè)紀實小說《豐碑~》的作家李春芝女士,就講的很生動。當我們走近水田壩山頭王忠定等36位犧牲者的安息地陵園時,作家李春芝感慨更多她說十年前我為《豐碑~》一書搜集資料時到過這里,那時荒草叢生,墳堆幾乎分辨不清,數(shù)來數(shù)去只能認可30一二個。現(xiàn)在可是面貌大變了,逝者的墳墓都重新整修了,墓碑也清晰了,36個墳墓都標志很明確。烈士王忠定的遺骨后來安葬到了安康烈士陵園,可這里仍保留著他的墳冢,以示紀念。我們還看到王忠定墳冢上的祭奠花圈還在,說明他在死者中的優(yōu)秀位置。當?shù)卣苍试S村民在陵園墳冢中的空地上耕作,我們這時見到的,都是割倒在地的油菜,這也是讓村民珍重這塊陵園,保護這塊陵園的舉措之一。</p><p class="ql-block"> 緬懷先烈、崇敬英雄,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diào)的 一種"民族氣質(zhì)",他說: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 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 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我們這次緬懷逝者之旅,正是一次踐行此語的自覺之為。</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行程也包括當年在修建恒紫公路的重要節(jié)點,是當年朝天丶牛蹄兩個民兵連共同開挖的"攔路虎”工程元角寺大拉溝,那時,這個工程開鑿豎井、貓耳洞,僅裝填炸藥就近百噸,一炮沖天,地動山搖,是當年的一大新聞和工程亮點。隨后,我們又到了大東山廣播電視轉(zhuǎn)播臺。</p><p class="ql-block"> 在返程的路上,我們欣喜的從李春芝口中得知,她受中共安康市委黨史辦委托編撰的《三線學生連在安康》一書,也即將付梓出版。這是中共安康市委黨史研究室直接關(guān)注和扶持的創(chuàng)作項目,也得到了相關(guān)三線學兵戰(zhàn)士的大力配合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我們期待三線建設(shè)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為豐富當代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增加新的動力源泉!</p><p class="ql-block"> 也謹以此文獻給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獻給五四青年節(jié)!</p><p class="ql-block"> 王文林筆於金州北路雅居園書屋 2025年5月4日修正</p> <p class="ql-block"> 郭家河域內(nèi)有火石巖隧道的出口和嵐河口隧道的進口。</p> <p class="ql-block">中午烈日高照,驕陽似火。</p> <p class="ql-block"> 魏家溝是5852部隊四中隊營部和四個連隊的駐地,擔負嵐河口隧道的掘進任務(wù)。石轉(zhuǎn)區(qū)民兵營配合施工(還有西安多個學兵連隊)。其中四中隊的一個連隊和民兵營的洪山民兵連駐扎在魏家溝口靠東側(cè)一里地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情系襄渝線,綠滿秦巴山”一徐山林(原陜西省常務(wù)副省長)為三線學兵防護林題字。</p> <p class="ql-block">三線民兵36位逝者陵園</p> <p class="ql-block">民兵英雄王忠定之墓</p> <p class="ql-block">36號墓</p> <p class="ql-block">緬懷犧牲的36位三線民兵戰(zhàn)友們!</p> <p class="ql-block">遠處湖邊公路處:石轉(zhuǎn)民兵營部駐地</p><p class="ql-block">(南溪溝隧道山坡下臨江處)</p> <p class="ql-block">恒紫公路箥箕趟石轉(zhuǎn)區(qū)民兵營部舊址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恒紫公路牛蹄民兵連元角寺駐地</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是公路道班</p> <p class="ql-block">洪山民兵連三線戰(zhàn)士劉忠文參加三線建設(shè)時17歲</p> <p class="ql-block"> 走進鳳凰山系大東山廣播電視轉(zhuǎn)播臺站。2017年8月12日,安康人周末讀書會30多名書友趨車55公里到此閱讀紀實文學集《情系大東山》,感悟"恪盡職守 凝心聚力 攻堅克難 務(wù)實創(chuàng)新"的大東山人精神。</p> <p class="ql-block">大東山(雞山寨〉海拔高程1362米</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上大東山留照(2017年8月12日)</p> <p class="ql-block"> 這個五四,讓我們:以行動踐行理想以奮斗定義青春以熱愛奔赴山海!</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時,我們從恒紫公路下山,進入恒口示范區(qū)月南大道,今天的旅程收獲滿滿,一帆風順,平安歸來!</p><p class="ql-block">說明:文中圖片拍攝由安康老年大學攝影師陳德模為主提供</p><p class="ql-block">美篇編輯:由安康人周末讀書會名譽會長王文林制作</p> <p class="ql-block">O資料</p><p class="ql-block"> 襄渝鐵路是中原入川重要通道,達成鐵路是西南地區(qū)交通物流骨干通道。線路東起湖北襄陽(原襄樊),西至重慶,正線里程895.3公里(不包含與漢丹鐵路共線區(qū)間里程)。自1968年4月開始修建,1971年8月鋪通到達縣,1973年10月19日在棕溪車站接軌通車。1975年11月至1979年12月分別交付運營,(1979年12月)襄 樊(后更名襄陽)~ 安康段完成電氣化改 造。線路全線由中國 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 隊承建,各地民兵、 三線學兵、職工、鐵 道部所屬各個工程局 職工均有參與。襄渝 鐵路被列為鐵道兵" 可圈可點的七大工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