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無錫(6)拈花灣炮隊鏡 <h1> 2025年3月26日下午到無錫拈花灣景區(qū)游覽。禪意小鎮(zhèn)拈花灣位于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qū),距離無錫市區(qū)30公里,占地106.67公頃,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是一座有著唐風宋韻的禪意小鎮(zhèn)。2019年10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qū)。</h1> <h1> “拈花灣”的命名?!澳榛ā币辉~源于佛教中《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寓意讓所有的人從心靈里開始快樂起來。同時也緣于它所在的地塊形似五葉蓮花的神奇山水。</h1> <h1> 拈花灣,雖然是一個人造景區(qū),但這里的建筑風格古樸典雅,造型端莊優(yōu)美。踏進以禪意主題的香月花街,就像被卷入了一幅古風長卷。一片仿唐和宋代的飛梁結(jié)構(gòu)的建筑群映入眼簾,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滿是唐風宋韻,腳下的石板路蜿蜒曲折,街邊的木質(zhì)建筑錯落有致,來到這里,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歷史的脈絡上。</h1> <h1> 拈花塔,是拈花灣的標志性建筑,它四方五層,由須彌座臺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直棱窗欞、重唇板瓦、轉(zhuǎn)角斗拱、蜀柱斗子等讓拈花塔唐風盡顯、古樸典雅。寶塔高27.98米,有東南西北四門,塔身高21.28米,塔剎高6.7米,黃銅鑄就,外貼金箔,它在古樸莊嚴之中完美融合了唐風和禪意。</h1> <h1> 禪意主題是景區(qū)特色。禪,在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不一樣的理解。有如林清玄“清凈看世界,歡喜過一生”,有如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h1> <h1> 妙音臺為拈花灣的戲臺,臺口立柱楹聯(lián)“慧眼見一切,妙音滿十方?!鄙蠄鲩T和下場門的“來兮”“歸去”,亦是富有濃濃禪意,將戲臺小天地、天地大戲臺的傳統(tǒng)戲劇文化與禪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使人感慨,耐人回味。</h1> <h1> 游覽香月花街后,我們乘游船游覽拈花湖。拈花湖湖水清澈如鏡,波光粼粼,微風拂過,漣漪蕩漾。四周綠樹成蔭,枝葉倒映在水中,為湖水增添了一抹濃郁的綠意。垂柳依依,輕柔地拂過水面;岸邊花草綻放,色彩斑斕,與湖水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絕美的畫卷。</h1> <h1> 拈花湖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片充滿禪意的土地上。湖邊櫻花盛開,粉白相間的花瓣嬌艷欲滴,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與湖水、綠樹、花草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靈動的自然畫卷。偶爾,一艘小船緩緩劃過湖面,蕩起陣陣漣漪,船上游客的歡聲笑語,為這寧靜的湖光山色增添了幾分活力。</h1> <h1> 云樹帆影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湖水清澈,綠樹成蔭。我們乘船漫游在拈花湖上,欣賞著兩岸花海,感受著大自然的清涼與舒適,心情愉悅。享受了片刻的寧靜后,很快到達下船的碼頭。</h1> <h1> 微笑廣場。微笑廣場中央18米高的大型不銹鋼動態(tài)雕塑,是塔瑪拉首個落戶中國的作品。據(jù)介紹,微笑廣場晚上舞美燈光效果,采用了水下舞臺裝置、全息數(shù)字影像屏、高流明激光投影等五大視覺演繹手法,打造出360°的夢幻表演景致。</h1> <h1> 半閑亭,緊鄰微笑廣場。典出唐代李涉《題鶴林寺壁》詩:"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典故是讓人們在虛浮奔波的人生路上,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做到松弛有度,享受生活。</h1> <h1> 梵天花海。進入梵天花海,瞬間被大片的郁金香包圍,整個人仿佛都得到了徹底的放松。不同季節(jié)的花海有著不同的色彩和景象,而此時的花海在陽光的照耀下,每一朵郁金香都嬌艷地搖曳著,游客滿心喜悅,擺著各種姿勢拍照,那一刻,人與花海相融,照片定格下了這美好的瞬間,它不僅記錄了我們的身影,更承載著珍貴的回憶,讓我們永遠記得這片花海的絢爛、歡樂與寧靜。</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