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太行之雄,尋江南之大美糸?(17) 邊城記憶,走進(jìn)茶侗梧桐 <p class="ql-block"> 3月29日,繼續(xù)行駛在美麗湘西,湘西是湖南古色古香,很有古韻情調(diào)的地方,離開張家界,臨鳳凰古城而不入,徑直邊城。</p> <p class="ql-block"> 邊城是哪兒?為什么去邊城?筒單的說,一個雞鳴三省的地方,復(fù)雜的講,一個腳踏三省的地方,呵呵,等于沒說…</p> <p class="ql-block">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dú)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p> <p class="ql-block"> 它的模樣浮現(xiàn)在沈從文的記憶里,卻留在了我的向往中,尋找沈從文"邊城"里的密碼,"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墻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的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余地設(shè)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貫穿各個碼頭有一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shè)有吊腳樓"。</p> <p class="ql-block"> 我們真的找到了,評論家司馬長風(fēng)說:《邊城》是古今中外最別致的一部小說,是小說中飄逸不群的仙女",而茶峒城就是這位仙女的人間化身。</p> <p class="ql-block"> 這里不僅有吊腳樓,還有"龍鳳呈祥"、"酉水回瀾"、"水簾百尺"、"銀泉涌翠"、"仙人石室"、"龜蛇獻(xiàn)瑞"、"虹橋月影"、"石爐飄煙"等美不勝收的八大景觀。</p> <p class="ql-block"> 夜宿花垣,圍著火爐吃晚餐,想想這是春天的湖南四川,讓人好奇,熱從腳下升,也讓我們倍感親切,有一種到家的感覺,夜下起了小雨,地邊的油菜舉著金燦燦花朵搖曳著,讓人心清目明,悠然入夢。</p> <p class="ql-block"> 花垣是古樸神秘的“百里苗鄉(xiāng)”,苗語、苗畫、苗族生成哲學(xué)等苗族文化古樸神秘,“苗族趕秋”被列為聯(lián)合國非遺名錄。</p> <p class="ql-block"> 花垣縣位于湖南省西部,地處湘、黔、渝三省市交界處,東接保靖、吉首,南連鳳凰,西鄰貴州松桃、重慶秀山,北近保靖。西與貴州省松桃縣交界,自古就有“一腳踏三省”和“湘楚西南門戶”之稱。</p> <p class="ql-block"> 清晨,坐上美女掌舵的烏蓬船,踏浪酉水白河,如今茶峒就是典型的網(wǎng)紅打卡地,游人如織,都在探舊貌,看新顏,城內(nèi)有吊腳樓,城邊有河,河中有島,島上有林,林中有碑,碑中有文,成為聞名世界的邊城。</p> <p class="ql-block"> 站在邊城打卡,站在三界環(huán)視,趕著茶峒的老集,這里叫趕"邊邊場",我們來了還晚了點,三省邊界的各族人們正三五成群,離開荼峒匯集而滿載而歸…</p> <p class="ql-block"> 走上酉水河大橋,不舍的回望茶峒,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整潔風(fēng)雅,吊腳樓古色古香,白塔聳立,古渡擺舟,垂柳下的石級上,幻覺著仨仨倆倆的姑嫂在捶衣洗菜,酉水白河的小船,四五漁民正放鷺鷥叼魚,此乃一幅如詩如畫、美輪美奐的鄉(xiāng)土風(fēng)情,讓人羨慕而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站在界碑旁,懷志錄下風(fēng)趣一段視頻,三人指向不同方向,依次喊出:重慶、貴州、湖南,腳踏三省,卻是聲鳴鵲起,笑語回蕩,久久不息!</p> <p class="ql-block"> 茶峒的歷史感,邊城的故事感,都凝聚在古鎮(zhèn)的城垣里,走過劉、鄧進(jìn)軍大西南宿營指揮所,清政府在邊城設(shè)置的協(xié)臺及練兵校場,在古樸典雅的國立茶師(今茶峒中學(xué))駐足,我們不只是觀光,更是回顧。</p> <p class="ql-block"> 走進(jìn)沈從文的書里,帶著情和愛,享受青山綠水帶給我的感覺的浪漫和愜意灑脫,…</p> <p class="ql-block"> 我想回身去尋十八洞,回過身來時,邊城古城和苗族風(fēng)情和獨(dú)特文化,如苗族建筑、服飾、舞蹈、音樂等以深深的印在腦海里…一場盛宴,回味無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