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風驅雨下南洋吟嘯徐行5417538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馬來西亞以前只到過檳城,還有許多著名的游覽勝地未曾涉足,況且旁邊還毗鄰著一個人均GDP居全球第一的新加坡,對我的誘惑力還是相當大的。去這兩個地方旅游還有兩個最大的優(yōu)勢:一則路途近,不像歐洲和美洲,動則十幾、二十幾的小時的飛機旅程令人抓狂;二是這些國家對我國公民入境實施免簽證,這可省去了許多麻煩。許多富商大腕都把這些國家當作旅游度假勝地,高興時就去住幾天。這樣的待遇我肯定是不敢奢望,但偶爾去玩玩還是可以的,體驗一下異國風趣,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這些地方聚集了大量的華人,我們小的時候稱他們?yōu)椤澳涎笕恕薄?lt;/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相信,早年很大一部分華人是因為在國內生活窘迫,才離鄉(xiāng)背井,告別親人,下南洋淘金去的。一旦他們在那里站穩(wěn)腳跟,以我們中華民族兒女的聰明才智與吃苦耐勞的精神,很快就干得風生水起,從而也成就了一些僑商巨子,對當地國的經濟起了顯著的拉動作用。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于是,他們紛紛回鄉(xiāng)省親投資,故而“南洋人”也成了有錢人的代名詞。即使混得一般般的,回來也要撐撐門面,給家鄉(xiāng)的親朋好友帶一些禮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讀小學時,一天放學回家的路上,見到前方一位中年男子拉著一輛人力板車,車上放了個小板凳,上面坐著一位五旬大媽,頭梳發(fā)髻,身穿東南亞風格的衣著,見到街上人多,傲然環(huán)視,老腰桿挺得筆直。板車上的前后堆放著大大小小的包裹,那是帶給親戚們的禮物。人貨混裝,我覺得挺有意思,所以印象頗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錦衣還鄉(xiāng)本是一件好事,但我也聽說常常因為這鬧得親友反目,兄弟生隙。原因是一旦有某人回國,家族中的七大姑八大姨就會蜂擁而至,烏泱烏泱的,24小時緊逼人盯人,生怕被誰多得了東西,占了便宜。主人家還得免費提供飲食住宿,所以每每有不堪重負的感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出國再也沒人去搶購物品。更多時候是從國內往外面帶東西,因為國內商品物美價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動念新馬本是春節(jié)期間的事,一是春節(jié)時間多,不妨也學學那些有錢人去異國他鄉(xiāng)度假休閑幾日;二是根據以往的經驗,東南亞地區(qū)沒有春夏秋冬四季,只有旱季與雨季,每年四月過后,雨量充沛,出行不便,觀景的樂趣便要減去幾分。不曾想流露出這個念頭之后,身邊幾位要好的朋友也頗有興致,嚷嚷著要等他們一道同行,幾次商談,將時間定為四月份。因為是團體活動,二月下旬就開始籌備,兜兜轉轉,尋尋覓覓,頗費一番周折,弄得我倍感心累,險些要放棄,最后堅持了一把,總算是柳暗花明,把一切都確定下來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出行前兩天,旅行社承辦人將天氣預報發(fā)來給我,當地持續(xù)幾天都是陣雨到中雨,事已至此,已經不可能改變了,只能是明知天有雨,偏向雨中行。要做的就是準備好雨具和多帶一些換洗衣服,我甚至帶了一雙“洞洞鞋”,作為一旦鞋子進水的備用。這用偉人教導我們的話說就是:在戰(zhàn)略上藐視敵人,在戰(zhàn)術上重視敵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出發(fā)那天早晨,天色陰沉沉的,從國家到地方的氣象臺,都發(fā)了強對流惡劣天氣的預警,團友中甚至有人擔心起飛行安全的問題,可我沒想那么多,這事民航局會注意的。當時和白荷老師有過幾句交談,老師說他們那里正風雨交加,我說我們這里也無風雨也無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機場的會合,幾位老驢友有一段時間未見面了,免不了一通親熱的問候與寒暄。還有幾位新加入的朋友,“百年修得同船渡”,相逢皆是緣,接下來,我們將再次結伴同行在異國他鄉(xiāng)度過幾天快樂的時光,預祝旅途是順利的!心情是愉快的!結果是滿意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值機,過海關,登機,一切過程都很順利,就是我在行李箱里放了四個普通的5號電池在過安檢時被要求開箱檢查了。我有點迷惑,禁止托運的不是僅針對鋰電池嗎?為何普通電池也不行,何況我也不是第一次將它們打包托運了。不過時間還很充裕,機場的那位小哥哥態(tài)度也很好,還幫著我打包行李,就算是一個小插曲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的航班原來是12:00起飛的,不知為何出行前不久改成了11:00。飛機一刻也沒耽誤,在準準的時間內騰空而起,帶著巨大的轟鳴聲直插云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容這回很大方的將靠舷窗的座位讓給了我,還交給我一個任務,要把外面的美景用相機記錄下來。可是機場上空的云層相當厚,飛機在云中穿行了好長一段時間,周圍全是白茫茫的一片,光線變得沉重而遲緩,只能憑借著機翼上帶出的氣流束,方能感覺到我們的飛機在快速地爬升。但我還是可以感覺到外面的云越來越白,投進舷窗的光線也越來越亮,突然間,飛機就像一頭在大海中騰躍而起的虎鯨,瞬間將茫茫的云海置于自己身下,耀眼的陽光照進了機艙,給人們帶來了一種生機蓬勃的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時不時的瞄窗外一眼,不知什么時候,云層已經變成了一團團的云朵,宛如在草原上悠閑漫步的羊群;又像上帝在花園里打翻了一大盤珍珠,滾落了一地。從云朵的間隙,可以看到一條蜿蜒清晰的海岸線,與星羅棋布積木一樣大小的房屋,按時間計算,這里應該還是我國的東南部某沿海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飛機已進入平飛狀態(tài),我收回了目光,閉上眼睛休息了一會兒。不久就開始供應午餐了,分別是紅燒鴨飯與海鮮面兩種,我們兩人各要來一份。以前飛機上經濟艙的招牌餐總是雞肉飯與牛肉面,經久不變,現在怎么也換花樣了?應該是我現在坐飛機出行的次數少了的緣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待到我再將目光移到舷窗外時才發(fā)現,這里的天氣好得不得了,蔚藍的天空,萬里無云,下方同樣是蔚藍色的大海,一望無垠,海天一色,美不勝收。就在這時,一小塊陸地進入了我的視野,這座島嶼像被神明隨手拋向碧波中的琥珀,九千米的高空讓陸地與海洋都褪去了瑣碎細節(jié),只剩它最本真的輪廓。海島上的一條筆直的飛機跑道與一座座比鄰而建的房屋清晰可見,還有大片蔥郁的綠植和堤壩圍起來的船舶避風港。近島的海水從深藍逐漸暈染成孔雀翎尾般的湖藍,猶如將這顆巨大的琥珀鑲嵌在一個藍寶石基座上,讓其平添了某種神圣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一點也不懷疑,它就是我國在南中國海填出來的某座人工島,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一直憧憬著能到我國的西沙群島去觀賞其旖旎風光,而今卻提前在飛機上一飽眼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驚喜似乎還在疊加,舷窗下又出現了一個蔓妙的身形,我說不出它像什么,但那柔和自然的線條,夢幻飄渺的色彩,在人的視網膜上拖拽出悠長的軌跡,像是被天空之筆蘸著深海顏料涂抹出的一幀精艷的寫意畫,看起來是那么的美妙與神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個多小時過去了,我發(fā)現機翼上展現出一道漫長的海岸線,意味著我們的這趟空中旅程即將完成。這里的云朵似乎又密集了一些,但透過云彩的間隙,我看到的是一馬平川的陸地,茂密的植被郁郁蔥蔥,見不到一處裸露的土地,可讓我詫異的是一道道蜿蜒流淌的河流呈現出一種刺眼的赭黃顏色,令其在一片翠綠之中顯得格外觸目驚心,像大地上穿行的一條條脈絡。也許,這里也剛剛經歷過一場大雨,而造成這種泥沙俱下的場景??墒沁@里植被這么茂密,為什么會有這么嚴重的水土流失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飛機已經在逐漸地下降高度,又過了小半個小時,隨著一記輕輕的震動,我們的飛機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穩(wěn)穩(wěn)地降落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早些時候乘飛機起落時總覺得有點不適,要么就是耳朵堵得慌,靠空姐預先發(fā)放薄荷糖之類的讓這些癥狀緩解。有一次降落時我也坐在舷窗旁,可以看到飛機投射到地面上的巨大影子,我感覺自己乘坐的飛機就像一個大風箏,在風中左右晃啊晃的,好久之后才“嗵”的一聲著地,那聲音就像心里一塊石頭落地。如今這些感覺都沒有了,是現在飛機起降真得都用的是自動駕駛模式,各項操作更精準到位?還是現在機師的駕駛技術更加爐火純青了。總之,“媽祖巡安,一鷺相伴”。隨著飛機的滑行,耳邊又響起了那熟悉的旋律以及甜甜的女聲:“人生路漫漫,白鷺常相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出機艙門,頓時覺得一股熱浪撲面而來,空氣中仿佛還殘留著沒蒸發(fā)掉的水分子,所以略顯濕悶。吉隆坡國際機場很具規(guī)模,游客眾多,用熙熙攘攘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印象中歐洲大部分國家的機場與它真沒法相比,包括倫敦的希思機場。歐洲人熱衷于來東南亞旅游度假,卻把自己國家的機場做得小小的,這也許就是消費觀念的差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沿著好長好長的到達通道走呀走呀,身旁是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他們有的行色匆匆,大步流星;有的輕松自在,悠閑踱步。途徑一個食品店時,我驚奇地發(fā)現,擺放在最醒目位置的礦泉水居然是這個價格,500ml的一瓶要6.5馬幣 ,是不是有點水比油貴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終于來到了一個電扶梯的位置,下去就是取行李的大廳。就在轉角處,整齊有序地擺放著一些黃燦燦、亮閃閃的物件,也不知道是器皿呀還是什么樂器?就像我不知道??于是樂器一樣,但我能夠感覺出來它們的身價不低,并一定象征著某種特定的意義,背景墻上嵌著一排白色花體字母:“Selamat Datang”。我問了領隊,她告訴我這是馬來語“歡迎光臨”的意思,蠻有儀式感的喲,大馬人民在歡迎我們的到來。</span></p> 謝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