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古城一悟 <div>建水古城,位于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名勝區(qū)。建水歷史底蘊深厚,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建城史,自古以來就是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節(jié)點,擁有眾多古建筑和自然景觀。</div> 朝陽樓是建水古城僅存的城門,是建水的標志性建筑,因形狀好似天安門,又被稱作小天安門,但它比天安門還早建28年。 朝陽樓,雖歷經(jīng)多次戰(zhàn)亂和地震,已近六百年歷史,仍舊巍然屹立。門樓上方高懸“雄鎮(zhèn)東南”的匾額,登上城樓遠眺,城內(nèi)街巷縱橫,煙火氣息濃郁。微風吹過,飛檐斗拱上的銅鈴叮咚作響。 <p class="ql-block">我們走進建水古城,地上青石板鋪路,道路兩側(cè)都是古式建筑,商鋪林立,酒旗飄揚、燈籠高懸,充滿了古時的味道。</p> 建水古城擁有元、明、清各代古建筑近百座,被譽為“古建筑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我們在城里漫步,只見古巷縱橫,明清古宅星羅棋布,寺廟、道觀、府衙錯落。不經(jīng)意間,就能撞見路邊古色古香的民宅,青瓦飛檐的正門,雕刻精美的門楣,門兩側(cè)掛著紅燈籠,貼著紅對聯(lián)。 建水古城的豆腐歷史悠久享有盛名,最有名的是用西門大板井井水點制的豆腐。燒豆腐是建水的傳統(tǒng)美食。 建水被稱為“中國紫陶之都”,紫陶是建水民間傳統(tǒng)工藝品,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建水紫陶講究精工細作,有“堅如鐵、明如水、潤如玉、聲如磬”之美譽。 建水,古稱臨安。臨安府署作為明清時期滇南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始建于1382年,歷經(jīng)明、清兩代8次增修擴建,至今已有630余年的歷史。 建水古城有很多古寺廟,有聲名遠揚的七寺八廟。 指林寺始建于元代,是滇南最早的禪宗寺院。 普應(yīng)寺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 年,它在這里矗立了幾百年,一直在鬧中取靜,洗盡繁華,是一塊修行的清靜地。 天君廟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距今已有約五百年歷史,是滇東南著名的道教宮觀。 儒家文化在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建水文廟始建于公元1325年,有7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第二大文廟。氣勢恢宏的“太和元氣”坊,裹挾著文廟厚重的歷史余韻撲面而來。 高大的孔子銅像。 云南提督學政考棚始建于1389 年,是明清時期舉行院試的考場。 建水文化底蘊深厚,古代歷次科考人才輩出。 翰林街是建水最熱鬧、最具標志性的街巷,保留古建筑的同時恢復改造為清式風貌商業(yè)街。 <div>走進翰林街深處,這里藏著一座具有南方特色的私家園林--朱家花園。真是沒想到,在西南邊陲還能營建出這么典雅漂亮的園林。這座被譽為“滇南大觀園”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建筑精巧,環(huán)境古樸,規(guī)模宏大、富麗堂皇,在豐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是內(nèi)地文化與邊疆文化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shù)價值。</div> 朱家花園始建于1875年,是清末鄉(xiāng)紳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宗祠和花園,總占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 “循規(guī)蹈矩”“謹言慎行”,朱家家規(guī)鑲砌在出入甬道門枋上。 住宅區(qū)庭院優(yōu)雅,院落層出迭進,房舍鱗次櫛比。建筑以木結(jié)構(gòu)為主,用料考究,雕花門窗,屋檐、梁枋等也是精雕細鑿,以雅取勝。 最宏大的建筑當屬祠堂,這里有方池、水上戲臺、亭閣,掩映在庭蔭花木之間。 水上戲臺。 朱家花園的后花園是一座具有江南風格的園林,庭院優(yōu)雅,曲徑通幽。 園林中央是一個水池,池邊亭臺樓閣,雕花石欄,古樸雋雅,賞心悅目。 池邊的水榭,實際上是一座創(chuàng)意精巧、玲瓏別致的水上戲臺,臺面石柱上的石獅、石象,栩栩如生,堪稱古建筑中的精品。 庭園中林木繁多,花團錦簇。 雙龍橋又稱十七孔橋,位于建水城西,橫跨瀘江河與塌沖河,因兩河在此交匯,形如雙龍蜿蜒盤曲而得名。 雙龍橋是一座十七孔大石拱橋,全長148米,橋樓飛檐翹角,一個個橋洞與水中倒影匯聚成圓,形成珠鏈圓環(huán)的奇景。 站在河邊遠遠望去,雙龍橋彰顯古樸滄桑之美。 建水十七孔橋和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是我國僅存的兩座十七孔橋,這一南一北兩座橋正是古時南北方橋梁造型的代表,北方的橋雄渾大氣,造型簡潔,南方的橋則在外形上費了頗多功夫,看上去也更加華美。巧合的是,冬天時兩座十七孔橋都會出現(xiàn)金光穿洞的美景。 古橋上最搶眼的當屬中間那座飛檐翹角的閣樓,方形三重檐歇山頂,琉璃黃瓦,雄渾大氣,蔚為壯觀。 橋身以青石板鋪砌,已被歲月洗禮至光滑,兩側(cè)橋欄以石條壘成。 我們繞著河岸而行,從不同角度來欣賞雙龍橋的美。 橋端還有一座兩層八角攢尖橋亭,相比中間閣樓要秀氣得多。 雙龍橋始建于乾隆年間,最初只有三孔。后因河水泛濫,河面變寬,在道光年間,續(xù)建十四孔橋,與原橋相連,故稱“十七孔橋”。照片左側(cè)是最初的三孔橋。 <div>建水古城,一座被時光浸潤千年的古城,給我們展現(xiàn)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精美的園林景觀。這里不僅有歷史的厚重,更有生生不息的煙火氣,古今交融奏出和諧發(fā)展的新樂章。</div><div><br></div><div>2025年4月25日</di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