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游江南2025.3.9.-18.(上)錦耀 陽春三月,正是旅行的好季節(jié)。2025年3月我們夫婦二人說走就走,10天9晚,走了揚州、無錫、紹興、杭州四市。賞春色,觀美景、嘗美食,舒心悅目,自在開心。 <p class="ql-block">3月9日,一早乘深圳ZH9693次航班,從廣州白云機場出發(fā)。李白的著名詩句“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傳頌了將近1500年(公元730年)。如今,揚州也成了我這次到江南旅游的第一站。</p> 中午到達揚州,入住瘦西湖紫藤酒店,吃過酒店提供的簡餐。稍事休息,便乘公交到市內(nèi)小盤谷景區(qū)游覽。景區(qū)在廣陵區(qū),是一個在老城區(qū)改造的園林式休閑地方。 在百年老宅改造的“鹽順號”糖水店吃一碗香滑可口的芝麻糊。 <p class="ql-block">“四岸公館”,原為清、民國時期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鹽務(wù)通商口岸聯(lián)合辦公之所,大門為磨磚雕花門樓,雄渾壯觀,為僅次于湖南會館、嶺南會館的八字牌樓式門樓。</p> 梅花書院,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F(xiàn)揚州市廣陵小學(xué),左下是1985年建立的校園雕塑。 <p class="ql-block">沿著小巷,我們前往朱自清故居,小巷兩邊有南京浦口車站的場景和《背影》小說的壁畫。</p> 走進故居,門頭上有江澤民主席題字的牌匾。 朱自清先生的臥室。 <p class="ql-block">離開朱自清故居,我們又來到了被譽為江南三大名宅之一的吳道臺宅第。揚州吳氏宅第與杭州胡雪巖故居、無錫薛福成故居,并稱江南三大名宅。三座名宅均建于晚清年間,規(guī)模大致相當(dāng),其中數(shù)揚州吳氏宅第建得最晚,主人官階最高。</p> <p class="ql-block">從這里走出官聲勤慎的道臺兩兄弟——吳引孫和吳筠孫。兩人均是中國清末民初時期的歷史人物,吳引孫官至湖南布政司,因參與洋務(wù)運動和清末新政而知名。吳筠孫曾任晚清地方官員,民國初年擔(dān)任河南豫東道道尹等職,在任期間參與治理黃河水患,推動地方水利工程建設(shè),對民生改善有所貢獻。</p> <p class="ql-block">半個多世紀(jì)后,在其孫子輩中又以出二位中國科學(xué)院院士、一名醫(yī)學(xué)家和一名劇作家的“吳氏四杰”而譽滿中外。</p> <p class="ql-block">宅第建設(shè)氣宇軒昂的浙派風(fēng)格,既有傳統(tǒng)的中式古宅長廊風(fēng)格,又有西洋樓宇的風(fēng)格。</p> 走出吳氏宅第,我們沿著古運河前行。 我們來到了東關(guān)街歷史街區(qū)。這里是明清鹽商文化代表地,融合美食與手工藝,展現(xiàn)揚州傳統(tǒng)市井風(fēng)貌。街區(qū)內(nèi)的東關(guān)集市,集美食、小商品于一體?!八ね刖啤?,把碗里的酒喝干后用力把酒碗摔碎。 <p class="ql-block">汪氏小苑。</p> 這個馬監(jiān)井是明初江都縣牧馬監(jiān)內(nèi)遺物,供飲水和消防之用。 到了晚飯時間,我們就在街上一家名“廣陵傳祺”的飯館里吃一頓揚州餐:蟹黃小籠包、傳祺蟹黃獅子頭、揚州鹽水鵝和蝦仔陽春面。幾樣菜品,就數(shù)鹽水鵝味道最好。 吃過晚飯,繼續(xù)在東關(guān)街溜達。 東關(guān)古渡和古運河上的游船。 東關(guān)門樓。 10日,早上來到了揚州著名景點瘦西湖,從南門進入景區(qū)。 乘機動游船游覽。 坐在船上,欣賞兩岸的風(fēng)光景色。 游船在二十四橋景點??康前叮@里的楊柳剛剛抽出綠葉,絲絲柳條垂在岸邊,春意盎然。 二十四橋是一座由山澗棧道、單曲拱橋、三折平橋和吹簫亭相連而成的組合橋。山澗棧道由黃石壘成,雄渾古樸。 從空中拍攝,湖光樹景一覽無余。 這座單曲拱橋為漢白玉欄桿,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此橋長24米,寬2.4米,欄桿24根,上下各24級臺階,與二十四對應(yīng)。欄板上彩云追月浮雕,橋與水衡接處巧云狀湖石堆疊,周圍遍植馥郁丹桂,體現(xiàn)云、水、月、花,與“二十四橋明月夜”意境相映。<br> 吹簫亭。 俯瞰桃花島。 柳綠梅紅,春江水暖。 <p class="ql-block">這座靜香書屋乃乾隆年間鹽商舊筑,揚州八怪之一金農(nóng)常往來于此,今日復(fù)建。匾額四字乃集金農(nóng)墨跡而成,字體方整樸拙,筆力雄勁。金農(nóng)以畫梅著稱,今日屋內(nèi)陳設(shè)雕有梅花,屋外也遍種梅花。</p> 屋外的臘梅現(xiàn)時雖已開過,但還是可以想象出盛開時景況。 清新脫俗的白玉蘭。 <p class="ql-block">碧云亭前的天鵝群。天鵝媽媽帶著一群小天鵝在湖中歡快地暢游覓食。</p> 羅城花園。 冬去春來。 離開瘦西湖,在公園旁的“六和居”吃一頓素齋。飯后登上旁邊的觀音山。 來到揚州有名的“大明寺”。唐代名僧鑒真在此傳經(jīng)授戒,大師六次東渡日本,傳播佛教、醫(yī)學(xué)與建筑藝術(shù),大明寺因此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象征。 <p class="ql-block">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寧孝武帝大明年間,因年號得名。隋朝時,因文帝楊堅下詔建棲靈塔供奉佛骨,寺名一度改為“棲靈寺”。牌樓上篆書“棲靈遺址”。</p> 棲靈塔,始建于隋代,1990年重建。 “淮東第一觀”石刻,源自北宋秦觀詩句,彰顯大明寺在淮南的文化地位。 <p class="ql-block">“平山堂”始建于北宋慶歷八年(公元1048年),歐陽修知揚州時所建,用作游宴賓客。因佇立堂前遠眺,“遠山來與此堂平”,故名。此堂重建于清同治年間。</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五泉”,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狀元張又新著的《煎茶水記》日:“揚子江南零水第一、無錫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蘇州麂丘寺石泉水第三,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揚州大明寺水第五,吳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币虼藫P州大明寺泉水譽稱第五泉,現(xiàn)存古井。</p> 回酒店途中看到“四望亭”夕照。 11日,早上打車前往大運河博物館參觀,途經(jīng)立在路中央的文昌閣。 來到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中國大運河始鑿于春秋,初通于隋代,繁榮于唐宋。元代裁彎取直,南北直航;明清維系國脈,臻于極盛。它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運河三部分,全長3200余公里,歷經(jīng)2500余年,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八個省級行政區(qū),連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溝通東西、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并向西銜接了亞歐絲綢之路,向東延伸了海上貿(mào)易通道。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標(biāo)識,“大運河.”于2013年3月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大運河”于2014年6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br>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2021年6月16日建成開放。藏有自春秋到當(dāng)代反映運河主題的古籍文獻、書畫、碑刻、陶瓷器、金屬器、雜項等各類文物展品1萬多件(套)。館內(nèi)的展品琳瑯滿目。 除了文物展覽館,還有一個“河之戀”數(shù)字化沉浸式展覽。 沉浸式感受大運河街肆的文化氛圍。 從大運河博物館回到市區(qū),來到有“晚清第一園”之稱的何園。 <p class="ql-block">何園建于晚清,光緒九年(1883年)建成。何園原名“寄嘯山莊”,2005年獲稱“晚清第一園”,是國家重點公園。</p> 滿庭的白色玉棠春正開得燦爛。 何園有四個“天下第一”。“第一廓”:全長1500米的復(fù)道回廊貫通全園?!暗谝淮啊保簭?fù)道回廊上的什錦花窗造型多樣。 “第一山”,片石山房為明末清初畫家石濤的疊石孤本,以湖石模擬山巒,意境深遠?!暗谝煌ぁ眻@中還有中國唯一的水中戲亭“水心亭”(可惜沒留意拍下來)。 片石山房的“水中月”。白天也可賞月,在一泓碧水中,你能看到那一輪明月嗎? 離開個何園,來到“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個園”。 個園始建于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由兩淮鹽業(yè)商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擴建而成。 因園主愛竹,取竹葉形似“個”字,且“個”字亦含“竹一竿”之意,故命名為“個園”。據(jù)說,園內(nèi)種植的竹子有60余種,形成“月映竹成千個字”的獨特景致。 個園以“四季假山”聞名,通過不同石材、植物和建筑手法,營造出春、夏、秋、冬四時景致。 各種花卉爭奇斗艷。 園內(nèi)景色清雅幽靜。 12日,吃過早餐后,到東站乘車告別揚州。 坐上高鐵,來到行程第二站——無錫。搭乘市內(nèi)地鐵前往酒店。 入住酒店吃過午飯,便來到無錫著名的惠山古鎮(zhèn)。 惠山古鎮(zhèn)是無錫地名的發(fā)源地(無錫錫山山無錫),歷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時期。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七巡惠山,“惟惠山幽雅閑靜”就是乾隆御筆所題。 古鎮(zhèn)幽雅清靜,溪水穿流,可惜來時這里的河溪正在進行清淤工程,河里的水有些淺和濁。 惠山泥人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以惠山黑泥為原料捏制。 古鎮(zhèn)有祠堂120處,10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錢武肅王祠(左下)便是其中之一。上圖的張中丞廟,是祀唐“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而獻身的御史中丞張巡而建。 “寄暢園”是明代江南四大名園之一,可惜關(guān)門不得而入。 街頭小吃。 離開惠山古鎮(zhèn),我們來到無錫的南長步行街。 在“陸得興”蘇式面館品嘗了姑蘇真?zhèn)髁鲜炙嚨拿婧托』\包。 雨中漫步游南長街。 古運河上的游船。 13日,早餐后前往蠡園游覽。 蠡園因毗鄰蠡湖而得名,而蠡湖的命名源自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與西施泛舟的傳說。 春天來臨,湖水綠、岸柳綠,綠意盎然。 園內(nèi)的桃花塢,種植的桃花開得正旺。 桃紅柳綠還有黃花。柳堤花雨,堤上桃柳相間,桃紅柳綠襯一湖碧水,是無錫園林兩條著名花堤之一。 蠡湖賞春。 風(fēng)吹楊柳。 一泓春水映桃花。 臨湖而建的千步長廊。 沿長廊圖案各異的青瓦漏窗有80個,漫步長廊,透窗觀景盡得窗景景異之妙。 湖邊的西施雕像。 蠡園最高建筑春秋閣,三層樓閣紀(jì)念范蠡與西施的故事。范蠡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實業(yè)家,他的一生波瀾壯闊,隱居蠡湖后,范蠡養(yǎng)魚種竹,西施紡紗織布。范蠡還撰寫了中國第一部人工養(yǎng)魚專著《養(yǎng)魚經(jīng)》?!度陆嫌巍贰吧掀钡酱耍埨m(xù)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