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故事】讀書充實人生麻花辮2016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昵稱:麻花辮201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號:14976640</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我家老祖宗是清朝秀才,我爺爺是中醫(yī),也是個開明人士,他知道有知識的重要性,所以,把他的兒女都送進了學堂,包括我一個表姑。解放前女子出外念書的不多,我家親姑表姑都在城里念書,可惜的是,我的表姑五十年代醫(yī)專畢業(yè),就和剝削階級家庭劃清了界限,一人到內(nèi)蒙呼和浩特參加了工作,至今渺無音信。我大伯和父親都是從學校沒讀完書就到了部隊,打土豪分田地的時候,他們一個在云南,一個在福建,好幾年都沒回過家了。我曾經(jīng)聽父親說,房子田地沒了就沒了,可惜的是,上幾輩傳下來的一屋子的藏書,也隨之消失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一九六六年小學畢業(yè)前,是學著黃繼光、董存瑞、雷鋒、王杰、歐陽海等英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的。生不逢時,六六年小學畢業(yè)遇上文革,學校是徹底亂了套,鼓吹的是“讀書無用論”,老師不教課了,學生不上學了,我們小學畢業(yè),中學門不讓進,初中、高中、大學的學生成立紅衛(wèi)兵組織,都搞運動去了,全國各地串聯(lián)去了。我們這屆學生有參加紅衛(wèi)兵的,也有參加紅小兵的,我屬黑五類沒組織要,就看書吧!那個時候我看的書可多了,有《野火春風斗古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旗譜》、《林海雪原》、《烈火金剛》等等。那時,我們年齡小單純,幾個家庭有問題的同學很友好,都是你有這本書,我有那本互相換著看。我常常半夜打著手電筒,蒙著頭在被窩里看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時候,新華書店離我們家有很遠一段距離,《紅巖》書看的人多,一直傳不到我這兒,我沒耐心等了,就跑到書店去看。去書店看書,我給家人都是說上廁所。到書店找個旮旯蹲下來,看上幾頁就趕快回家。有一次,看到甫志高叛變,許云峰在茶園里見甫志高守在門外,領(lǐng)著兩陌生人要擠進茶園,許云峰意識到情況不妙的關(guān)健時刻,一聲“小姑娘”,書店阿姨告訴我要下班了,我戀戀不舍地把書放回了書架。第二天想著書店開門了,我急急忙忙往書店趕去,到書店我愣住了,鐵將軍把門,我從門縫往里邊一看,地下一片狼藉,書籍扔的亂七八糟,好像被搶劫過一樣。書店這是被紅衛(wèi)兵給造反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紅巖”這本書我看了無數(shù)遍,是我接受紅色啟蒙教育最重要的一本書,一本書影響了我一生。我崇尚革命英雄,懂得共產(chǎn)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政黨。《紅巖》中的“江姐”,原型是革命烈士江竹筠,犧牲時年僅29歲。一九九二年的時候,三峽工程建設前,我和先生到重慶歌樂山渣滓洞參觀接受革命教育。在一間展覽室中,我見到了一張令人動容的照片,照片上,一對年輕夫婦和一個幼童,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是江竹筠一家唯一的全家福,看到這張照片,我流下了淚水,因為我想到了江姐,她看到丈夫彭詠梧頭顱被敵人砍下,懸掛在城門上,那種難忍的撕心裂肺的痛。參觀期間,我含淚向渣滓洞年齡最小的烈士,小蘿卜頭低頭鞠躬。小蘿卜頭八個月和父母被抓進了渣滓洞,小小年紀在獄中就為組織傳遞情報。九歲犧牲的小蘿卜頭,是多么渴望讀書啊!廋小的遺體被發(fā)現(xiàn)時,手心里還握著短短的鉛筆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永遠銘記江姐酷刑下的誓言:“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渣滓洞中的革命共產(chǎn)黨人,大部分都是讀書有文化的知識分子,他們本身并不貧窮,卻為天下窮苦百姓,為真理而戰(zhàn)斗,信仰共產(chǎn)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chǎn)黨才能建立一個人民當家做主人的新中國。劉思揚《紅巖》中的人物,1927年8月9日出生于安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他卻投身革命,本可錦衣玉食,卻散盡家財,為信仰勞碌奔波。他被捕以后,家里本來可以用重金把他贖出來,但劉思揚不懼犧牲堅持獄中革命到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讀紅色書,做紅色接班人。讀書多智慧,從書中吸取養(yǎng)分充實人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參加工作以后,辦公室與圖書館為近鄰,讀書特方便。從工作出發(fā),我重點讀了《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在“社會心理學”中,我很欣賞第二章【社會知覺】中的一段話:你與戴著黑色或反光太陽鏡的人談過話嗎?如果談過,你會覺得那種時候很不舒服,因為你看不到對方的眼睛,你不確定他作何反應。正因為注意到眼睛線索的重要性,古代的詩人經(jīng)常把眼睛比作“心靈的窗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讀書,讀好書。前幾年,我聽說一位大作家著的書在世界上拿了大獎,我專門跑到位于泉州市豐澤區(qū)府東路的大圖書館,找到這本書看了看,“豐乳肥臀”沒看幾頁,我就給放回書架了,沒一點可看的價值。這個作者,曾經(jīng)是兵,好素材那么多他看不到嗎?一九七九年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老首長送兩個兒子參戰(zhàn)犧牲在戰(zhàn)場;愛跳舞的文藝兵姑娘郭蓉蓉;小戰(zhàn)士犧牲前護士姐姐的吻;一級戰(zhàn)斗英雄王仁先烈士不被看好的戀情;戰(zhàn)士們陣地上“貓耳洞”中受的酷刑等等,這么多好的素材不值得寫寫嗎?隔行如隔山,也許有不能寫的原因吧!如今,我愛讀《孫子兵法》,兒子笑我說你想跟誰較量呢?我說你爸!我愛看充滿正能量的美篇,看到國民老師寫的美篇,寫到因為經(jīng)濟捉襟見肘,身體狀況不佳,今年清明不能到麻栗坡烈士陵園掃墓,我覺得堵心特不舒服,心痛參戰(zhàn)老兵,緬懷麻栗坡烈士陵園的戰(zhàn)友們。我這一激動有點跑題了,戰(zhàn)友們!美友們!勞于讀書,逸于作文。努力吧!</span></p> 謝謝您的閱讀 書店讀書渣滓洞紅巖小蘿卜頭本書犧牲江姐紅衛(wèi)兵表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