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90后”父親聊天夏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親走后,為了方便照顧年過九旬的父親,妹妹把他接到自己家。原來的鄰居被隔空阻斷,父親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漸漸心生孤獨,為了減輕他的孤獨感,我每周一都要到妹妹家,陪父親聊天,聽他嘮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節(jié)后,聽說又有一位老同事走了?!边@句話,他嘮叨了幾遍,一聲嘆息。父親的悲傷還是感染著我,我努力迎合著這關切,更多是出于對他的安撫。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來的聊天中,我引導著父親,讓他聊聊人生中最引以為傲的事情,最快樂的時光。借助話題,把父親拉回到快樂的情緒上來。隨著一次次聊天,以前從未聽見父母的過往,父親一一講述出來。隨著講述的一件件小事,父親更加偉岸的身軀呈現(xiàn)在眼前。此時父親也沉浸在自豪幸福之中,孤獨感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退去。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親講述新中國成立初,土改干部到他們村了解情況。當時才16歲的父親,主動問土改干部:你們還需要工作人員嗎?干部說你能識字寫字嗎?并隨手給父親筆和紙,叫他寫出自己的名字。父親寫出后,土改干部見字還寫得不錯,讓明天到鄉(xiāng)政府去找他。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父親來到鄉(xiāng)政府,干部指著桌上的報紙,讓把其中一篇文章讀出來,讀完后,又叫父親寫下來。讀寫結(jié)束后,隊長叫父親回家準備一床被子,兩套換洗衣服,一條毛巾,三天后到鄉(xiāng)政府報到。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時,我驚訝地問:“爸,爺爺家是佃農(nóng),你怎么能識字斷文?”父親說:地主為教他們自家的孩子識字,就請了先生在祠堂講學,父親每天把祠堂里里外外打掃干凈,給地主的孩子背書包,磨硯臺,洗毛筆。這樣地主允許父親在學堂后面一排聽課。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聽到這,我對父親大加贊賞:爸,您小小年紀且飯都吃不飽,能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一個佃農(nóng)的孩子,由于你能識字,改變了我們家的命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親講道:20世紀70年代,鄉(xiāng)里有個農(nóng)民勞作時從山崖摔下來,受了重傷。他得知后,馬上想到自己的弟弟是當時萬縣某醫(yī)院的外科醫(yī)生,便叫上弟弟一道半夜坐小木船過江搶救傷者,到達傷者家中后,弟弟為傷者進行了包扎止血等急救處理。第二天凌晨,父親又乘船把傷者送往醫(yī)院。事后,傷者家屬給父親送來一只老母雞表示感謝,他將老母雞寄養(yǎng)在農(nóng)民家中,待傷者康復返回時,又買了三斤半豬肉帶上老母雞去傷者家中看望。當時三斤半豬肉可是全家七口人一個月的供給量。傷者說道,父親就是他的救命恩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聽到這,我對爸說,您現(xiàn)在年過九旬,生活還能自理,能獨自遛彎,就是您一輩子樂善積德的福報,說得父親開懷大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親的臥室,深藏著父親一個個日子。白天,他站立在與臥室相連的陽臺,久久空望,盼兒歸來。我能做的就是每周多些時間到妹妹家,陪父親聊天。他扯著我的手聊呀聊,那些半生不熟的人和事,我也都爛熟于心。起先我只是個忠實聽眾,之后參與其中,并能給枯瘦的故事添枝加葉。憑借我的發(fā)揮,逗得父親嘎嘎地笑,他信以為真。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陪父親聊天,引導父親回憶他曾經(jīng)的一些美好經(jīng)歷,讓父親為自己的一生而自豪,減輕父親的孤獨;陪父親聊天,從父親身上學到對長輩的孝順,對伴侶的包容,對晚輩的慈愛和嚴厲。陪父親聊天,學習和傳承父親正真、善良、真誠的品質(zh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