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23-青海茫崖-艾肯泉車輪下的足跡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6號(hào),車輪滾過了第三十八天,離開和田到若羌縣,這是南疆的最后一個(gè)城了,往東走就進(jìn)入青海。在和田和若羌均買了些棗子和核桃仁,原來和田大棗是由山西太谷移植到那里,成為當(dāng)?shù)靥禺a(chǎn),屬于中國國家地理標(biāo)志產(chǎn)品。而若羌灰棗則是有河南新鄭引進(jìn)到若羌、阿克蘇等地,以若羌灰棗最為著名。</p> <p class="ql-block">若羌到茫崖有370公里路程,五個(gè)多小時(shí)就到了,直奔艾肯泉。艾肯泉蒙古語稱之為“艾肯布拉格”,意為“源頭泉”。在青海海西茫崖市,泉眼直徑超過十米,深度超過千米,一年四季不斷流,水溫常年保持在三十度左右,噴涌可達(dá)半米高。</p><p class="ql-block">泉水中含硫量過高,泉眼周周飛鳥野獸不敢靠近,泉水流經(jīng)之處寸草不生。早在清朝光緒年間的1883年到1885年,俄國作家“普爾熱瓦爾斯基”曾三次來此考察,在所著《走向羅布泊》書中以當(dāng)?shù)孛晒抛宸Q謂記為“艾肯泉”。</p> <p class="ql-block">2015年當(dāng)?shù)氐囊晃粩z影師在《走向羅布泊》書中意外發(fā)現(xiàn)艾肯泉的描述內(nèi)容,而這就是他2010年在阿拉爾濕地深處偶然看到的那個(gè)熱水泉。2017年他寫了一篇博文,提及艾肯泉,第一次出現(xiàn)在了互聯(lián)網(wǎng),被當(dāng)?shù)芈糜魏托麄鞑總冴P(guān)注,成為打卡點(diǎn),2023年8月被評(píng)為三A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空中俯瞰,艾肯泉的泉眼與噴涌而出的泉水以及周圍深紅色的環(huán)帶狀的沉積物,組成了一個(gè)奇特的瞳孔造型,仿佛一只鑲嵌在大地上的眼睛。</p><p class="ql-block">其實(shí)離開無錫時(shí),小舅子就把無人機(jī)交給我了,叫我用,我從未碰過,也就不敢用,到底是一二萬元的東西,壞了、丟了無法交代。在家時(shí)我去萬象城大疆專賣店去看過好多次,沒買的理由是全國想去的地方都去了,沒必要買了,這次蹭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天使之眼,美得難以忘懷。</p> <p class="ql-block">惡魔之眼,我想只有邪惡之人才會(huì)如此稱呼。</p> <p class="ql-block">艾肯泉的位置在青海省的西北角,離敦煌、德令哈市都要有一天的路程,所以除非自駕,大巴去的就不多了,因我們是從上線甘肅進(jìn)疆,從南疆回,所以到艾肯泉景區(qū)既是安排又是必然。</p> <p class="ql-block">大地之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