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埃及大金字塔陂塘仙子 <p class="ql-block">昵稱/陂塘仙子</p><p class="ql-block">美篇號/ 73738608</p><p class="ql-block">圖/陂塘仙子、百度(謝)</p><p class="ql-block">音樂/尼羅河上的歌聲</p><p class="ql-block">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20《金字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教版小學(xué)五年級語文課本下冊第七單元20*的課文講的是《金字塔》,其中包括《金字塔夕照》、《不可思議的金字塔》和《建造金字塔時的古埃及》。書上說,金字塔的重量要600萬頓。塔基面積約5.3萬平方米。它的體積約230萬立方米。建于約公元前2600年左右。用230萬石塊兒建成。平均每塊石塊兒重2.5頓。最大的石塊重160頓。塔高有50層樓高。其面積相當(dāng)于126個籃球場那么大。最不可思議的還有一些千古未解之謎,如,塔高的10億倍正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等。同時課文還介紹了建筑金字塔時的古埃及情況。這引起我外孫的極大興趣。想去看看金字塔的愿望直到2013年,我外孫大四的時候才實現(xiàn)。那年,我在新華社駐開羅中東總分社工作的女兒邀請我們?nèi)胰ラ_羅過春節(jié)。</p><p class="ql-block"> 開羅總分社的13層大樓坐落在尼羅河畔。從女兒的9樓房間望去,樓下隔一條大街就是尼羅河。往遠(yuǎn)望去,吉薩高原的大金字塔群清晰可見。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月26日周末,女兒開車,我們開啟了金字塔一日游。在開羅西南10公里處的吉薩高原上矗立著三座大的金字塔,這是法老胡夫金字塔、法老哈夫拉金字塔和法老孟考拉金字塔,一般統(tǒng)稱為大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s)。我們穿過開羅擁堵的街道,開往吉薩高原。一路上,除了路邊幾棵椰棗樹外,一片金黃。仿佛天是黃的,地是黃的,到處黃燦燦的景色。單調(diào)而又壯闊,金黃色的沙丘在陽光的照耀下如玓瓅閃爍,熠熠生輝。我恍惚到了戈壁灘。如王維《使至塞上》所說: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遠(yuǎn)處,三座大小不同的金字塔宛如是從沙漠中生長出來的山峰,高大、巍峨,橫亙在吉薩高原之上,照在金字塔上的陽光在石灰?guī)r表面跳躍,折射出金色的光暈。女兒把車停在離金字塔稍微遠(yuǎn)的地方,那兒是最佳拍攝點。女兒說,金字塔太高,離得太近,拍不到全景。在那里我拍下了我一生最霸氣的伸著雙臂,兩手按著兩個金字塔的錯覺照片。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拍照完,我們踏著《尼羅河畔的歌聲》“太陽剛剛爬上山崗,尼羅河水閃金光,家鄉(xiāng)美麗的土地上,勞動的人們在歌唱......”走進(jìn)了金字塔景區(qū)。在埃及要給服務(wù)人員小費的。不知為什么埃及人特別喜歡清涼油?我們?nèi)デ埃畠鹤屛叶鄮б恍┣鍥鲇?,可以?dāng)小費用。我?guī)Я?00小盒。過檢票口時,給幾位檢票員一人一小盒。他們微笑著用蹩腳的漢語說:“謝謝,謝謝!”</p><p class="ql-block"> 進(jìn)了檢票口,幾個駱駝小哥兒和幾個小乞丐圍了上來。駱駝小哥喊著“Ten dollars”,意思是騎他的駱駝,圍金字塔走一圈10美元;乞丐喊著“One dollar”,小乞丐伸手要一美元。女兒說駱駝小哥的駱駝輕易不要上。給他10美元上了駱駝,駱駝很高,你要下駱駝的時候,他還要你5-10美元。你如果不給他就不讓你下來。我們往前走,一個小乞丐看到我給檢票員清涼油了,他跟著要。我順手給了他一盒。沒想到,一下子來了一幫都伸手要。我?guī)Я?0盒清涼油一掃而空。慶幸,今天多虧沒把100盒都帶在身上。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近金字塔,塔底周圍全是黃沙。近距離看,金字塔風(fēng)化得十分嚴(yán)重。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原塔高146米,原塔基邊長是約230米。因為年久風(fēng)化,現(xiàn)在塔高是137米,矮了9米。塔基邊長為227米,周長縮小了12米。完全沒有修繕保護(hù)。</p><p class="ql-block"> 我們踩著松軟的黃沙,逆時針繞著金字塔緩緩行走,手指輕輕觸摸著古老的石塊,仿佛能感受到歲月的滄桑和歷史的厚重。陽光灑在金字塔上,形成了明暗交錯的光影,讓這座古老的建筑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抬頭仰望,金字塔的頂端直指藍(lán)天,仿佛與天空只在一尺間。像法國文學(xué)家羅曼·羅蘭說的“對古跡的敬畏之情,就是對傳統(tǒng)的敬畏之情,就是對文明的敬畏之情。”我心生敬畏。</p><p class="ql-block"> 金字塔塔基是四方形的,每邊是227米。一圈兒約走了大約一公里?;氐皆c時我已經(jīng)累得氣喘吁吁的了。找了一個人少的地方,小憩一會兒。女婿和外孫打算進(jìn)里面看看。那是墓穴,又有點累,加上聽說那里有“魔咒”,<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心里發(fā)怵,</span>不想進(jìn)去,又不甘心。女婿和外孫都勸我進(jìn)去看看。我猶豫一會還是決定進(jìn)去開開眼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懷著好奇與敬畏的心情,走進(jìn)了金字塔的內(nèi)部。入口處懸掛著警示牌:"內(nèi)部通道狹窄,患有幽閉恐懼癥者慎入。"通道墻壁上的石塊經(jīng)過歲月的打磨,顯得光滑而冰冷。燈光在通道中搖曳,投下長長的影子,讓人感覺仿佛進(jìn)入了一個神秘的地下世界。通道僅有1.2米高,潮濕的空氣瞬間包裹全身。甬道坡度達(dá)26度,僅容一人通過。我個子矮還好,苦了女婿和外孫,1米8多大個得彎腰行走。女婿前面開路,女兒死死拉住我的手,外孫在后面保護(hù)。我?guī)缀跏帜_并用向上攀爬,頭頂?shù)木奘坪蹼S時可能墜落。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約15分鐘后,前面豁然開朗,出現(xiàn)一個"大走廊"——這個46米長、8米高的通道完全由拋光的花崗巖砌成,接縫處連刀片都無法插入。大走廊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完全能分散上方40萬噸巨石的壓力,其力學(xué)原理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我們來到了墓室。墓室的空間并不大,但卻彌漫著一種莊嚴(yán)肅穆的氣氛。中央放置著一口巨大的花崗巖石棺,石棺的表面刻滿了神秘的符號和圖案。這些符號和圖案,是古埃及人用來記錄歷史、表達(dá)信仰的方式,它們蘊含著無盡的奧秘和智慧。槨內(nèi)壁上的通風(fēng)孔精準(zhǔn)指向北極星。傳說這里曾存放胡夫的木乃伊,但考古學(xué)家發(fā)現(xiàn)時早已空空如也?!奥仿湫捱h(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痹谶@神秘的墓室中,我觸摸著棺槨邊緣的象形文字,突然理解了古埃及人對永生的執(zhí)念——這些冰冷的石頭,承載著人類最熾熱的永恒之夢。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金字塔內(nèi)部出來,我站在吉薩金字塔群前,千年風(fēng)沙仿佛在巨石縫隙間低語。每一塊都刻著古埃及人的星辰信仰。觸摸粗糙的石灰?guī)r表面,指尖傳來的不僅是歲月的溫度,更是一群人用血汗與智慧向永恒挑戰(zhàn)的勇氣——他們相信靈魂不朽,于是把法老的往生之路砌進(jìn)云端。</p><p class="ql-block"> 離開時回望,金字塔已化作落日下的剪影。比起它的宏偉,更震撼的是古埃及人對“不朽”的執(zhí)著——他們用建筑對抗時間,用藝術(shù)馴服恐懼,最終讓沙漠中的奇跡成為丈量人類精神高度的標(biāo)尺。原來真正的永恒,從來不是金石不壞,而是文明在時光里留下的深深刻痕。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謝謝美友老師來訪支持!歡迎常來做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5co2uqv2?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73738608" target="_blank">布拉格圣維塔大教堂——永恒的藝術(shù)</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