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諸老大”粽子與嘉興“五芳齋”粽子--看《“來薩” 的湖州人》有感(副本)美友12698930(謝絕鮮花) <p>最近在微信看了《“來薩” 的湖州人》一文,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湖州人這樣告訴你……。</p><p> </p><p>文章中列舉了湖州的名人軼事特產(chǎn)地貌,這無疑是愛鄉(xiāng)之舉,鼓勵鄉(xiāng)人的士氣,激勵現(xiàn)在的湖州人為家鄉(xiāng)多作貢獻。</p><p> </p><p>作為地道的湖州人,我們感到自豪和高興,興奮之余覺得是不是湖州人太“遐意了” ?太“百坦” 了?</p><p> </p><p>由此引起我與同學(xué)之間議論。</p> <p class="ql-block">偶爾與同學(xué)筆聊,湖州話:“來薩” 和“百坦” ,互為相反的因果關(guān)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同學(xué)舉粽子為例:湖州的“諸老大” 和嘉興的“五芳齋” 粽子,論品牌歷史,諸老大是中國最早的粽子世家,始于1887年。五芳齋就遜色多了,始于1921年。但是兩家企業(yè)都是中華老字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同學(xué)的講法似乎講究“百坦” 的湖州人顯得與“來薩” 差距太大,該同學(xué)熱愛故鄉(xiāng)熱愛湖州值得稱頌,他是厭悵湖州人太過“百坦” 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實,我們離開了浙江到了外省,人們會不分“嘉興人” 與“湖州人” ,一律叫“浙江人” ,到了北方則以“南方人” 稱之,可見“嘉興人” 和“湖州人” 對“百坦” 與“來薩” 關(guān)系不是最大。</p> <p>摘自:《“來薩”的湖州人!》</p><p> </p><p> </p><p>“百坦” 也有“百坦” 的好處,“來薩” 自有“來薩” 的難處。</p><p> </p><p>他是“酒友” , 講出話來巴不得一口涶沫一顆釘;我是“茶朋” ,加上自己身體有缺陷不能剛強只好隨大流。</p> <p>湖州著名的特產(chǎn)很多,其中一樣為“諸老大” 粽子,始于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是迄今可考的最悠久粽子品牌。</p><p> </p><p>1946年清明,國民黨元老陳果夫(浙江湖州人)在回鄉(xiāng)掃墓的歡迎會上說:“行行出狀元,諸老大就是湖州的‘粽子狀元’, 陳立夫也稱其為“粽子狀元” ,得到二陳兄弟的肯定。</p><p> </p><p>在嘉興生活幾十年的畫家、詞人吳藕?。途雍菽蠞∫矌资辏┧摹端幋半s談》一書中講到“張家弄的粽子……,嘉興的粽子,還是湖州‘諸老大’移植過來的,不過發(fā)展了,變成了嘉興的特產(chǎn)(評價正確)。 </p><p> </p><p>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先生海寧人在其名作《射雕英雄傳》、《鹿鼎記》中多次提到湖州粽子。在他的小說《鹿鼎記》中,借韋小寶之口,說湖州粽子“入口甘美,無與倫比”。</p><p> </p><p>臺灣已故美食名家唐魯孫曾在其《唐魯孫先生作品集》中提到:“湖州粽子也是全國知名的,諸老大的湖州粽仍是當(dāng)?shù)刈罹哂写硇缘闹腥A美食之一。 </p><p> </p><p>臺灣人稱道湖州粽,大概是老一輩國民黨籍湖州人播下的影響,據(jù)說還叫“湖州粽” ,原料配置稍有不同而已。</p><p> </p><p>照此看來,在文革前,“諸老大” 比“五芳齋” 的粽子應(yīng)該稍為占先。</p> <p>摘自:《“來薩”的湖州人!》</p><p> </p><p> </p><p>聽祖父母講湖州特產(chǎn)的故事,都會講到震遠同、諸老大、周生記……,因為祖父母跟幾家湖州老字號的創(chuàng)業(yè)者屬于同一輩人。</p><p> </p><p>祖父交往都是絲綢商,小絲商一年中倒有大半年悠閑日子好過,每日不是孵茶館就是搓麻將要不就是看戲聽書。</p><p> </p><p>我家老宅離鬧市區(qū)較近,是個鬧中取靜的地方,每天夜里商人對麻將是樂此不疲,諸老大手款(挽)提桶打招呼叫賣,飛熱發(fā)燙(湖州人的說法就燙得可以)的粽子成了那時熱門的宵夜,既方便又好吃,搓麻將、聽書、看戲的都愛吃諸老大的粽子。</p><p> </p><p>諸老大人高聲響,操一口紹興土話,從來不失約,在大街小巷穿梭往來,書場劇院一刻不停,而且態(tài)度誠懇人緣較好。</p><p> </p><p>其后人秉承了這些優(yōu)點,生意越做越好,品質(zhì)上下足功夫,服務(wù)上皆大歡喜,受到社會各屆人士的一致好評。</p><p> </p><p>后來抗戰(zhàn)開始,各行各業(yè)受到影響走了下坡路,祖父從事絲綢行業(yè)也一蹶不振,百業(yè)蕭條民不聊生,好不容易趕走日本人,老蔣又挑起了內(nèi)戰(zhàn),“諸老大”又回到低谷。</p><p> </p><p>解放后,經(jīng)過三反五反公私合營,“諸老大”繼續(xù)保持價廉質(zhì)優(yōu)的特點,依舊成了湖州的名小吃,照樣金光閃閃,在湖州繼續(xù)發(fā)展。</p><p> </p><p>百余年前的諸老大粽子通過獨門秘方,在三伏天也可保存七天以上(正常情況下,三伏天新鮮粽子最多存放三天)這種說法被湖州一帶廣泛流傳。</p> <p>講起“諸老大” 的粽子,在我們幼年是了不得的送禮佳品(五十年代),我家就在上太和坊“諸老大” 的粽子店的斜對面,逢年過節(jié)看著人們穿梭似從店里進出,拎出印了“諸老大”三字的紅底黑字招牌紙的方形糙紙包和扁圓形簧籃,證明就要過年過節(jié)了。</p><p> </p><p>我遠遠地望著,幼小的心里升騰想吃的渴望(自然災(zāi)害刺激著我幼年時代的味蕾)。</p><p> </p><p>從小祖父母管教甚嚴,不準看別人吃東西、不準在別人家里翻抽屜、不準到別人家臥室去、不準坐別人的床……,這樣不準那樣也不準規(guī)矩甚大,只好咬咬嘴唇走開。</p><p> </p><p>長大才知家教的重要,少時只知道不如意,不知大人缺錢的苦。</p><p> </p><p>解放后,外公一家搬遷到上海去居住,外公外婆還是不忘家鄉(xiāng)的美食,喜歡吃“諸老大” 粽子,每次跑上海都要帶“諸老大” 粽子送送人,他們說鄰里的人都來自四面八方,有廣東人、四川人、江蘇人等,難得的是都愛吃“諸老大” 粽子。</p><p> </p><p>上海是受中西飲食文化交流碰撞的影響,俗稱為“海派” ,穿也海派食也海派、上海人一派獨大,能得到上海人的青睞是不容易的。</p><p> </p><p>我記得:上海人吃法十分考究,小戲法大做,在煤球爐子上蒸熱,盛到碟子后,將粽箬剝好,咸粽(肉粽)上要加微些綿白糖,甜棕(洗沙)上要加微些精鹽,想是咸中帶甜,甜中帶咸,增加鮮味。日本人也有此種吃法。</p> <p class="ql-block">文革初期,湖州發(fā)電廠的造反派奮勇爭先,破四舊頭腦發(fā)熱不顧?quán)l(xiāng)情,在太和坊把“諸老大” 的百年老店的大招牌(橫篇)拉下來,用二十四磅鐵鎯頭砸了,路人不解也沒有辦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誰知后來被判為“老?!?(當(dāng)然他們不承認) ,遭湖州造反派組織“湖聯(lián)指” 的痛擊,“打電廠” 一晝夜成了湖州地區(qū)最大的革命行動……。最后來,誰對誰錯也搞不清楚,一片糊塗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人不迷信倒還好,從前有人會說,自砸招牌這是不祥之兆,(也是時運之過),取名叫“湖州粽子店” ,不過大部分湖州人不認可,不久恢復(fù)原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個品牌能流傳百年以上,那都是經(jīng)歷過艱苦奮斗的發(fā)家史和商業(yè)競爭留下來的極品,是非常困難的事。其中,要經(jīng)過幾代人努力,“諸老大” 和“五芳齋” 都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諸家子孫們一定想到一九二七年,他們跪在諸光潮面前,聽諸光潮的臨終遺言,指著他從前挎著的提桶,告誡他們:顧客是衣食父母,要保持諸老大這塊牌子經(jīng)久不衰,質(zhì)量一定要考究,信譽一定要固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這是“諸老大” 勤勤懇懇一生的總結(jié)!諍諍之言不可荒廢!</p> <p>我贊賞同學(xué)的觀點:那“諸老大” 的粽子多秀氣!象亭亭玉立的美村姑,而“五芳齋” 五大三粗(真象其名又“五”又“方”), 象水泊梁山的莽漢——李逵——五短三粗(形容生動別致有趣到位)。</p> <p>我在改革開放后經(jīng)常跑嘉興,在鬧市區(qū)有“五芳齋” 粽子店可以堂吃,一個正好二個夠飽,而且價錢實惠,不過那時比起來,還是“諸老大” 粽子好吃又方便。</p><p> </p><p>再后來,“五芳齋”粽子號稱“江南粽子大王”是浙江省傳統(tǒng)名吃,質(zhì)量也得到了提升。而且經(jīng)營方式也變得很快,它變成了嘉興市的一張城市名片,2004年6月,“五芳齋”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從而成為嘉興市唯一的一個全國知名品牌。</p><p> </p><p>再說湖州,老是抱著“粽子狀元” 的牌子不放手。當(dāng)嘉興“五芳齋” 不是“粽子狀元” 的時候,努力奮進決心趕超,如今“五芳齋”粽子號稱“江南粽子大王” ,“狀元”豈可與“大王” 相提並論。</p><p> </p><p>狀元極大部分是文人,講究規(guī)規(guī)矩矩。而勝任大王的都是各種異人,有皇親國戚、有武功蓋世的強人……,總之,不按常理出牌,所以“五芳齋” 公司創(chuàng)稅創(chuàng)利,“諸老大” 公司不及它的零頭!</p> <p>博物館內(nèi)嘉興五芳齋粽子模型</p><p> </p><p> </p><p>說說實貨,難得的是 中國最有名的粽子都產(chǎn)在浙北杭嘉湖的魚米之鄉(xiāng):嘉興五芳齋的四角鮮肉粽,用筷子分夾四塊(堂吃為長,必須筷夾方好。),塊塊見肉,芬芳和潤,酥爛嫩鮮,肥糯不膩。</p><p> </p><p>湖州諸老大首創(chuàng)了秀麗枕式粽子,四角分明,餡心上下分布均勻,口口有餡(適合各種場合),以洗沙甜粽見長,百年洗沙工藝,特制玫瑰洗沙,烏黑油亮,味甜而糯 。</p><p> </p><p>到今天,還是互有長處各具不足,不過從外形來看,諸老大粽子確實比五芳齋粽子來得科學(xué)、方便、美觀。</p> <p>我的好友寸鋼復(fù)員后去了成都,做過十來年湖州人的他,七十年代,浙江省到成都舉辦土特產(chǎn)展銷會,買了“諸老大” 粽子去饋贈親朋好友,大家一致說好,他自己也沾了湖州“諸老大” 的光喜不自勝。</p><p> </p><p>他在九十年代,也遇到展銷會,盡管包裝漂亮,這一次效果不如前一次好,估計是時代在進步,人的飲食觀念在變化,假如總是以不變應(yīng)萬變顯然跟不上時代脈搏的要求。</p> <p>在成都三道堰的合影</p><p> </p><p> </p><p>那年,我們廠里已呈現(xiàn)出經(jīng)營困難的跡象,下崗號聲又起,催促自己另想心思,我不由得暗自著急,心想擺個粽子攤也好度過一二年危機,又怕顏面掃地,吃蟹心理作怪……,只有空想?yún)s難于實踐,等于做了一場短暫的粽子美夢!</p><p> </p><p>另一位同學(xué),學(xué)習(xí)祖上“周生記” 餛飩的經(jīng)驗,創(chuàng)建了品牌“周小孫” 餛飩,經(jīng)過艱難摸索克苦探尋,終于打開一片廣闊的市場,賓客盈門食客滿堂經(jīng)營蒸蒸日上之際,苦于后繼缺人,不得已將牌子讓于他人,可見創(chuàng)品牌多么不易!</p><p> </p><p>如今,飽食終日無事伸張,評湖州“諸老大”和嘉興“五芳齋” 的粽子,各有各的長處,在規(guī)模、經(jīng)濟效益來看“諸老大” 不及“五芳齋” 多矣!當(dāng)然經(jīng)濟效益不是衡量企業(yè)的唯一指標。作為湖州人的一分子想想,總有說不出的味道,是酸是辣還是……?</p><p> </p><p>還有一種說法,為什么嘉興五芳齋能后來者居上?做到了粽子界的頭部品牌,歸功于滬杭鐵路的興建,也同時印證了“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所在??傊魅烁髡f,事物的發(fā)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天時地理人才缺一不可。</p><p> </p><p>友人說起“諸老大”在占領(lǐng)市場的運作中,一度放開運作,在管理上沒有跟上,其時,沒有防偽措施,碰上假冒偽劣,反映很大,以致影響了口碑。又加上體制變動的感導(dǎo),今天說“諸老大” 被某某集團兼并了,明天又說股份賣給了同行業(yè), 進一步經(jīng)受了不知不覺的風(fēng)霜。不過都不是主要原因的所在,我們還得信諸光潮的臨終遺言,要保持諸老大這塊牌子經(jīng)久不衰,質(zhì)量一定要考究,信譽一定要固守!</p><p> </p><p>評湖州人的“百坦” 和“來薩” 互為相反, 似乎缺少足夠的論據(jù),湖州本地粽,有人說:同樣講究“百坦” 的湖州“國芳”粽子比“諸老大”好吃多了,就是一例。嘉興也出現(xiàn)“五芳齋” 的競爭者“真真老老” 粽子。</p> <p class="ql-block">菰城老半齋與銓銓</p> <p class="ql-block">事物都是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環(huán)境、條件不同而產(chǎn)生異樣的結(jié)果,以前占先、並不意味著現(xiàn)在就占先,同理,現(xiàn)在領(lǐng)先決不代表未來領(lǐng)先,當(dāng)今世界充滿了各種競爭,對于湖州粽子來說, 機會和困難都存在,只要我們湖州人站得高、肯用腦、化大力、不“百坦” (同學(xué)的忠告),那就離真正的“來薩” 不遠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感謝陳豪先生為本文提出修改的意見,使得內(nèi)容更加充實有血有肉有骨頭,感謝何厚於先生提供資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菰城老半齋與銓銓合作于2 0 1 9年1 2月1 8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本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