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同城踏春尋美】西寺堡觀“雪”Sun <p class="ql-block">昵稱:sun</p><p class="ql-block">美篇號:9641121</p><p class="ql-block">拍攝:劉向東</p>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第一天,我們驅(qū)車前往沂南縣西寺堡。原本只是尋常的踏青之旅,卻不曾想會邂逅一場震撼心靈的“春雪”。當漫山遍野的雪白猝不及防地填滿眼簾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詩句突然有了具體的詮釋。那些怒放的梨花像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場視覺盛宴,將整個山坡裝點成一片流動的雪海。在這片白色的波浪中,偶有幾株含苞待放的梨樹,反倒成了最動人的點綴——它們?nèi)缤瑯氛轮械男葜狗?,以沉默的姿態(tài)豐富了整個春天的交響曲。</p> <p class="ql-block"> 我們迫不及待地跳下車,歡笑著撲進這片純白的世界。來到樹前發(fā)現(xiàn)梨花已全部綻放,且還沒有落花現(xiàn)象,感覺來的正是時侯,心情無比激動和興奮。晨露未晞的花瓣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像綴滿枝頭的碎玉。春風拂過時,整個梨園便泛起層層雪浪。最令人動容的愛那幾株老梨樹,遒勁的枝干托著層層疊疊的花團,像是把積蓄了一冬的力氣都化作了這滿樹繁華。</p> <p class="ql-block"> 梨園里處處洋溢著歡愉,相機快門聲此起彼伏,大家爭相與梨花合影:姑娘們拈花淺笑,孩子們踮腳嗅香,連嚴肅的長輩也忍不住站在花樹下整理衣襟。掏出手機拍花拍景。遠處傳來悠揚的笛聲,原來是有游人即興吹奏,音符攜著花香在春風里打著旋兒。正午的陽光穿過花隙,在地上描摹出斑駁的花影。我們鋪開野餐墊,享用午餐,咬一口帶來的酥梨,清甜的汁水竟與眼前的花香奇妙地呼應。</p> <p class="ql-block"> “你喜歡雪嗎?跟我來,到田野,看梨花?!边@句詩在西寺堡的梨園中獲得了新的生命。當陽光穿透花瓣,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當春風裹挾著淡淡花香,輕撫過每個游人的面頰;當孩童的笑聲與花瓣一同在空中飛舞——這些瞬間構(gòu)成了超越單純視覺體驗的"全息感知"。梨花之美不僅在于它的形與色,更在于它喚起的集體記憶與情感共鳴。在這片梨園中,城市生活的焦慮被暫時擱置,每個人都回歸到最本真的狀態(tài),與自然、與他人、與自我達成了難得的和解。</p> <p class="ql-block"> 梨花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始終占據(jù)著特殊的位置。它不同于牡丹的富貴逼人,不似梅花的孤高傲雪,梨花以一種樸素而磅礴的美,詮釋著東方美學中的“絢爛之極歸于平淡”。古人賞梨花,常將其與雪互喻,蘇軾就有“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的妙句。這種將自然景物相互映射的審美方式,體現(xiàn)了中國人"觀物取象"的思維傳統(tǒng)。在西寺堡的梨園中,我分明看到了這種審美傳統(tǒng)的延續(xù)——當春風拂過,枝頭搖曳的已不僅是花朵,而是整個文人墨客筆下流動的詩意。</p> <p class="ql-block"> 離開西寺堡時,夕陽為梨花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暈。回望那片漸漸遠去的雪白,我們的相機里裝滿了照片,心頭卻仍縈繞著梨花的芬芳。這場與梨花的春日邂逅,最終化作記憶里永不褪色的畫卷——純粹、熱烈,且美好得讓人流連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