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是另一種獲得鉛華不可棄 <p class="ql-block">雨濕路滑,我撐傘前往廣州圖書館,歸還書籍的同時(shí),也期待借到《長安客》。這本書是上次來圖書館時(shí),少周兄向我推薦的。當(dāng)時(shí)《長安客》已被借空,心中難免有些許失落。這本書融合了歷史、傳記與詩歌評論,以八個(gè)故事串聯(lián)起大唐由盛轉(zhuǎn)衰直至滅亡的歷史畫卷,從詩人的視角展現(xiàn)時(shí)代與命運(yùn),講述年輕人在大都市中的夢想、掙扎與漂泊。單是內(nèi)容簡介,便已讓我心向往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書前,我特意查閱了《長安客》的在館情況,心中暗喜。到了圖書館,我迫不及待地奔向六樓的書架尋找,卻始終不見其蹤影。不甘心的我向工作人員詢問,得到的答復(fù)是“以書架為準(zhǔn),沒有就是沒有”。聽后,我心中難免有些失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當(dāng)我折回書架旁,幻想著《長安客》會突然出現(xiàn)時(shí),目光卻在不經(jīng)意間被《紅星照耀中國》吸引。這本書我早有耳聞,卻多次借而不得,此刻橫空出世,令我喜出望外。我連忙將它抱在懷中,心中滿是歡喜。目光繼續(xù)在書架間游走,又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到燈塔去》。今日為何如此幸運(yùn),連連收獲驚喜?這讓我想起一句佛語:“所有的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彪m然失去了《長安客》,卻收獲了我心愛的另外兩本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久前,一位朋友向我傾訴了他的經(jīng)歷。他一直事業(yè)順?biāo)?,?cái)富自由,堪稱人生贏家。然而,世事難料,幾年前因生意被騙,他不得不變賣家產(chǎn),最終妻離子散,一夜間又回到了起點(diǎn)。他曾坦言,那時(shí)甚至有過跳樓的念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選擇離開城市,隱居于一處山清水秀的村莊,重新開始。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他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更重要的是,在這里,他遇見了那個(gè)她。兩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他說,如果不是那場變故,他或許不會離開城市,但如今他并不后悔。一切似乎冥冥中注定。說起她時(shí),這位朋友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個(gè)人的生命中,都有得有失。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這才是生活的智慧。正如古語所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痹谀程幱兴?,在另一處定有所得。失去并非終點(diǎn),而是另一種獲得的開始。正如我在圖書館的經(jīng)歷,雖然未能借到《長安客》,卻意外收獲了兩本心儀已久的書籍。而那位朋友,雖然經(jīng)歷了人生的低谷,卻在新的環(huán)境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失去與獲得,如同人生的兩面,相輔相成,共同書寫著生命的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