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嘉定紫滕園及嘉定孔廟奧特曼(劉文虎)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稱 奧特曼</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 2669652</p><p class="ql-block"> 春天來了,紫藤花開了,奧特曼在今年的4月13日與騎行隊去嘉定的紫藤園看紫藤花。</p> <p class="ql-block"> 本來是昨天就要去的,因為昨天下雨改到了今天,今天雖然無雨,但是風還是蠻大的。</p> <p class="ql-block"> 紫藤園離市里有三十多公里,我們到了中途休息點,又加入了一撥人。你別以為有多少騎友參加,其實統(tǒng)共才六個人,不過小有小的好處,隨意,自由一些。</p> <p class="ql-block"> 哈哈,我們的隊伍又擴大了,到了公園,又偶遇了兩名隊員。</p><p class="ql-block"> 這嘉定的紫藤園奧特曼來過多次了,記得第一次是2019年的5.1,那年時候來的花都謝了,只看到了熙熙攘攘的懊喪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 當時奧特曼是單人獨騎,在紫藤園偶遇了浦東牡丹小區(qū)騎游隊的 ,他們來回要100公里左右,奧特曼很欽佩,這是我在公園里給他們照的合影。當時我還挎著尼康D 700的單反機呢。(現(xiàn)在單反機基本是在家吃灰。)</p><p class="ql-block"> 跟牡丹隊的隊員一起活動,還一起吃了一頓團聚,了解了騎行隊的一些常識,還第一次看到電助力山地車,想著自己以后也要搞一輛。</p> <p class="ql-block"> 這嘉定紫藤苑面積不大,但是名氣很大,今天來游園賞花的游客不少,公園里設置了單行道,不準走回頭路,可惜花還沒有開足,下個禮拜才是全盛時期。</p> <p class="ql-block"> 步入公園,首先看到的是紫色的紫藤花。漫步在紫藤花架下,花朵搖曳生姿、馥郁芬芳,讓人感受到無盡的愜意。</p> <p class="ql-block"> 園內(nèi)除了紫色系紫藤品種外,還有綠白純凈的白花之藤。這是綠白色的紫藤花香氣襲人,聞著有點像槐樹花的香味,在微風中蕩漾。</p> <p class="ql-block"> 這些花的瀑布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如果到了盛花期,最長的花穗,據(jù)說可以下垂一米來長,真正是鋪天蓋地。</p> <p class="ql-block"> 紫藤花架下,粉的、白的、紫的,仿佛一條條瀑布從空中垂下,吸引著我們前來打卡拍照。在這里,我們感覺春意盎然,走在紫藤下面就仿佛回到了瓊瑤時代那個紫藤花園的那個感覺。</p> <p class="ql-block"> 今天有風,每當微風輕拂,紫藤便隨風輕舞,花香也隨之彌漫。</p> <p class="ql-block"> 最辛苦的當屬王隊,在我們的每一次活動中,他一貫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把我們在影像留在風景里,他則作著無聲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 這個花仙子也在湊熱鬧,我們不懂的是這些所謂的二次元模型,價格昂貴,卻是年輕人的最愛。</p> <p class="ql-block"> 在紫藤盛開的時候來這里逛一逛,我們會有夢幻般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怪不得這個紫藤花開得那么茂密,你看這個主干藤有多粗啊,真不敢相信他是藤,說他是樹也不為過。</p> <p class="ql-block"> 看這紫藤如瀑,奧特曼試用豆包A l的圖生文作了一首詩,嗨!意景還不錯,反正比我那兩下強多了。</p><p class="ql-block">《紫藤花下》</p><p class="ql-block">紫藤垂掛若流瀑,紫韻悠悠映日殊。</p><p class="ql-block">串串繁花凝夢語,層層翠葉繪春圖。</p><p class="ql-block">風撫幽芳心欲醉,影搖綺夢意難枯。</p><p class="ql-block">愿于花下長棲息,沉醉時光忘世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好一個“沉醉時光忘世途”看來這A I也有人間煩惱啊!有點意思。</p> <p class="ql-block"> 利用紫藤花的盛開花期嘉定區(qū)政府舉辦了紫韻疁城的商鋪盛會,在小小的紫藤園,特地辟出一塊場地,統(tǒng)一搭配了帳蓬,售賣當?shù)氐奶厣a(chǎn)品及文創(chuàng)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陽暖照紫藤嬌,花韻疁城意趣饒。</p><p class="ql-block">今日英姿留畫框,莫辜勝景在今朝。</p> <p class="ql-block"> 紫藤花搭臺,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演戲,這里小小一個烙著畫的葫蘆,要價六百大洋,據(jù)說是這個葫蘆比較大,畫起來要好幾天的功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這里正在制售當?shù)氐奶厣朗场靶煨姓舾狻?,號稱是上海市的非遺美食,丹丹特地買了請大家品嘗。新出鍋的蒸糕,香噴噴,火熱滾燙,味道很是濃郁鮮糯。 記得在三門峽吃過糯小米做的“甑糕”味道可比這差太多了,到底是江南好啊。</p> <p class="ql-block"> 從紫藤園出來,接下來我們又騎車去了離這里有1公里多的嘉定紫云廊公園。</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紫云廊公園了。紫云廊于2019年開園,是繼嘉定紫藤園后的另一座紫藤專類園。</p> <p class="ql-block"> 這里紫藤花的年齡沒有紫藤園的大,因此花也沒有他茂密,但是勝在花多人稀,加有還有自行車綠道,自有它的優(yōu)點。</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座集生態(tài)保護、游憩健身、園藝文化為一體的新型公園。</p> <p class="ql-block"> 下面就到了吃中飯的時間了,我們12:00左右到達的嘉定的匯龍?zhí)豆珗@,就在門口的茶餐館里解決中飯問題。</p> <p class="ql-block"> 奧特曼看了半天就相中了上海炒面,滿滿的回憶啊,小時候家門口山海關路石門路的盛利炒面是遠近聞名的。自下鄉(xiāng)離開上海以后,仿佛有幾十年沒有吃到這個味道了。盡管它高油,還是沒有抵御著這個誘惑,算是對童年的回憶吧。</p><p class="ql-block"> 不過感覺這味道遠不如當年盛利的香,不知是味蕾挑剔了,還是盛利確實有它的魅力和絕招。</p> <p class="ql-block"> 吃完飯我們來到了這個嘉定的匯龍?zhí)豆珗@。</p><p class="ql-block"> 看介紹,這匯龍?zhí)队诿鞔f歷十六年(公元1588年】疏浚,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歷史。四面原有五條支流匯合于此,如五條長龍蜿蜒舒展。</p> <p class="ql-block"> 看介紹,匯龍?zhí)秲?nèi)有暢觀樓,怡安堂,綴安堂等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了怡安堂。怡安堂原名詒安堂,建于光緒十一年,由翁同穌題額。1984年改為怡安堂,由著名民主人士胡厥文題行書額。</p> <p class="ql-block"> 怡安堂前面豎有一塊漂亮的太湖巨石叫翥云峰奧特曼印象深刻。此石高丈余,俊秀雄奇,玲瓏別致,具有太湖石的瘦、皺、透、漏的特點。</p><p class="ql-block"> 此石原為明崇禎年間御史趙洪范所有,后趙家敗落,石多次易主,后歸周姓,1980年自周家祠堂移入園內(nèi)。</p> <p class="ql-block"> 六年前奧特曼隨浦東牡丹騎游隊來此時,他們的許隊長身手敏捷,已過7旬的她竟如孩童般掛在石上,令人甚為嘆之。</p> <p class="ql-block"> 綴華堂該堂原位于嘉定鎮(zhèn)人民街60號廖家大院內(nèi),原名敬德堂,又稱花廳。1983年,為保護這一歷史建筑,將其移建至匯龍?zhí)豆珗@內(nèi)。(古建筑的搬遷很容易嗎?還有,移地安置后還能保持原汁原味嗎?)</p> <p class="ql-block">綴華堂(清風室)內(nèi)的嘉定歷任清官</p><p class="ql-block"> 綴華堂與怡安堂相呼應,呈現(xiàn)前堂后室的布置特點,又名“清風室〞。亦是這匯龍?zhí)兜男聛幷爸?,室?nèi)布置以屏風造型之風格,兩側(cè)分列嘉定廉吏故事之介紹;通過多媒體設備,還可閱覽學習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p> <p class="ql-block">翠篁閣(居高思危)</p><p class="ql-block"> 系匯龍?zhí)缎聛幷爸械貏葑罡咧包c,臨建于假山之上。此亭閣布局精巧,需山路盤旋而上,曲徑通幽,在亭中亦可觀覽全局,大有俯瞰之感。</p> <p class="ql-block"> 翠篁閣檐角懸掛銅風鈴,寓意"居高思危,警鐘長鳴〞之意,亭內(nèi)另置手寫宣石一塊,刻于謙《石灰吟》名句,以示廉史警戒之自勉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翠篁閣,玲瓏小巧,秀雅簡樸,面積15平方米。閣三面皆空,東窗上懸袁壽連題的“翠研欲滴”小豢書額。閣周圍修竹篁篁,閣下有假山洞景。</p><p class="ql-block"> 真仍是“園林無俗顏,山水有清音?!?lt;/p> <p class="ql-block"> 園內(nèi)古建筑甚多,幾乎每一座亭,每一個樓閣都有來歷和出處,我們走馬看花匆匆一撇,無疑是掛一漏萬。</p> <p class="ql-block"> 圓圓的月亮門不蒂是拍照取景的好景框。</p> <p class="ql-block"> 江南的園林,講究的是司法自然,茂林修竹,曲徑通幽,玲瓏剔透。</p> <p class="ql-block"> 這楓葉的一抹深紅在綠植中顯得那么的出挑,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使得后面的圍墻和樓閣更有魅力。</p> <p class="ql-block"> 匯龍?zhí)秴R龍?zhí)叮@水是他的靈魂,因為他把水匯聚到了這里,才使得山有了靈氣,才使得樹木蔥蘢,才使得亭閣也有了生命。</p> <p class="ql-block"> 石佛塔,系宋代文物,原址在嘉定南門外,1980年移置于園內(nèi)。塔身六節(jié),總高約4米。在方形塔柱上,三面刻佛像、雙龍、花紋等浮雕,一面刻經(jīng)文。塔上字跡模糊,唯“萬佛寶塔”數(shù)字可辨。</p> <p class="ql-block"> 這匯龍?zhí)豆珗@內(nèi)還有應奎山,打唱臺,??星閣等一眾古跡,因著時間關系,我們就沒有一一尋找,而是到了這個公園的西門__文昌閣。</p> <p class="ql-block"> 從文昌閣走出公園前面就到了嘉定的孔廟,這是孔廟前的牌坊叫做仰高坊。喻孔老的學術(shù)道德如高山仰止。</p> <p class="ql-block"> 仰高牌坊前面就是匯龍譚的一泓碧水,而他背后沿中軸線就是孔廟了,當年包括孔廟學府都屬于匯龍?zhí)兜牡乇P。</p><p class="ql-block"> 民國17年(1928年),嘉定縣政府將匯龍?zhí)?、孔廟、應奎山、魁星閣、龍門橋、文昌閣一帶面積約2萬多平方米略加整修,于翌年2月辟為奎山公園,免費對外開放。1937年八一三事變,文昌閣、魁星閣被炸毀,公園名存實亡。</p> <p class="ql-block"> 到1978年4月,嘉定縣將園名定為匯龍?zhí)豆珗@,并將孔廟劃出園外,自此孔廟與匯龍譚各不相干。</p> <p class="ql-block"> 進了孔廟的大門,在去大殿的路上,一條河水橫跨,河上建有三座石拱橋,規(guī)制如北京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一般。想來祭孔的時候,只有天子才能走中間的皇道,一眾官員只能是左進右出。</p> <p class="ql-block"> 嘉定孔廟始建于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規(guī)制崇宏,甲于他邑”,有吳中第一之稱。解放前,孔廟備受戰(zhàn)禍之害。新中國成立后,上海市文管會兩次撥款進行修葺,修復舊觀。現(xiàn)存建筑雖僅原來的十分之六七,仍不失為目前國內(nèi)比較完整的孔廟之一,有“吳中第一”之稱。</p> <p class="ql-block"> 在孔廟的院門口共有六塊由龜駝著的石碑,這駝碑的龜叫?赑屃?,讀音為bì xì。它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龍之九子之一,外形似龜,喜歡背負重物,常用于馱負碑礎。</p> <p class="ql-block"> 這塊碑上鐫刻碑文介紹的是故宋東祁王先生歸田興學記,</p> <p class="ql-block"> 這塊碑記載的是當年蘇州府嘉定縣大成禮器記。</p> <p class="ql-block"> 雖然如今孔廟的規(guī)模比當年要縮小不少,但是還是令人有肅然起敬之感。</p> <p class="ql-block"> 門上的匾額上書居然是“孔子廟”而不是想像中的“孔廟”有點奇怪。</p> <p class="ql-block"> 大殿內(nèi)孔子頭戴冕旒是中國古代服制的一種,始于黃帝時代,沿用至周天子。秦始皇即位后,廢除冕旒,直到東漢時期,漢明帝首次戴上了冕旒恢復了冕旒制度。 </p><p class="ql-block"> 在當時,只有皇帝可以戴12旒的冕旒,你仔細數(shù)數(shù),孔子的冕旒可是12旒的,可見后世對孔子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 大殿兩壁墻上均為彩繪的壁畫,內(nèi)容為孔子當年游學四方,宣傳他的思想和治國理念。</p> <p class="ql-block"> 如佛經(jīng)故事一般,這些壁畫也配上一些標題“陳地絕糧”“刪選六經(jīng)”“漢高祀魯”等等歷史典故。</p> <p class="ql-block"> 壁畫的前面,則展覽了些論語和四書五經(jīng)的實物,形象地展現(xiàn)了孔子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 真是“成也肅何,敗也肅何”孔子確立了我泱泱中華的千年歷史文化,也固化了封建制度和禮教的統(tǒng)治。</p><p class="ql-block"> 從“五四運動”到“文化革命”雖然想把孔子的禮教連根拔了,最終還是鎩羽而歸。</p><p class="ql-block"> 中國文化離不開孔子,沒了孔子,文化的根就斷了。</p><p class="ql-block"> 這孔廟的兩廂東廡與西廡是中國的科舉博物陳列館,因為篇幅關系,奧特曼將在下集介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