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浙閩粵”第五天:從梅州到潮州“廣濟橋”(2025年2月13號)大龍 <p class="ql-block">這雁南飛茶園綠樹成蔭,步步鮮花,空氣清新,滿滿的春天氣息,讓我們這些穿著棉襖從冷冷的北方來的人一下子迷醉其中。昨天一下午的游玩不過癮,今天早飯后,我們早早又來了,連大門口值班人員都很奇怪的問,你們咋來這么早啊!</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衛(wèi)生間又干凈又寬敞,這個是家庭衛(wèi)生間,第一次見這么寬敞的。</p> <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進門后走了右邊,主要看花。這次進門后我們走左邊,看山看花看樹。</p> <p class="ql-block">很喜歡這綠苔蘚的曲曲折折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小葉榕樹很多,它們的根盤根錯節(jié)伸向遠方,它們的枝干纏纏綿綿。</p> <p class="ql-block">這些長長的胡須沾土就活。</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個陰那山,山不高,很容易就上來。這里有一池碧水,有成群的錦鯉。</p> <p class="ql-block">因為是茶園,一定要有泡茶的壺啊。</p> <p class="ql-block">這黃金竹平常也是很少見到的。</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知道有一種樹叫:陰香。</p> <p class="ql-block">光滑的老樹干上發(fā)出嫰枝。</p> <p class="ql-block">一上午在這里不緊不慢的溜達,不熱不冷的天氣,愜意??!</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休息室有茶有各種各樣的特產(chǎn),還有書。很喜歡這書的名字,其實,不管男人女人,都要做好自己。自己足夠強大,不依賴誰,不討好誰,你才能活出自己的精氣神??!</p> <p class="ql-block">午飯后我們向潮州方向行進。看到葉劍英故居,我們停車參觀。</p> <p class="ql-block">葉劍英紀(jì)念園位于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qū)雁洋鎮(zhèn)虎形村,占地面積482畝。1989年10月22日,葉劍英紀(jì)念園的核心景區(qū)葉劍英元帥紀(jì)念館正式落成;72005年5月,葉劍英紀(jì)念園動工興建;2007年5月13日,以葉劍英故居和葉劍英紀(jì)念館為基礎(chǔ)擴建的葉劍英紀(jì)念園正式落成并對游客開放。葉劍英紀(jì)念園共展出葉帥各個時期的圖文600多張、藝術(shù)品22件、珍貴文獻144份,實物近百件、藝術(shù)創(chuàng)作品13件,及一大批手稿、文稿、文獻與實物史料,充分展現(xiàn)出葉劍英元帥崇高的革命風(fēng)范、獨特的精神風(fēng)貌和偉大光輝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從梅州到潮州,是一定要看廣濟橋的。</p> <p class="ql-block">潮州廣濟橋,又稱湘子橋,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位于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lián)結(jié)東西兩岸。它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p> <p class="ql-block">?結(jié)構(gòu)獨特?:廣濟橋全長518米,由東西兩段石梁橋和中間一段浮橋組成。東段梁橋長283.35米,西段梁橋長137.3米,中間浮橋長97.3米,由十八只木船連接而成。</p><p class="ql-block">? 廣濟橋是潮州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古代廣東通向閩浙的交通要津。</p><p class="ql-block"> 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為國家AAAA級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每天下午5點半,浮橋會收起,形成“過河拆橋”的獨特景象,吸引眾多游客。</p><p class="ql-block">廣濟橋不僅是一座橋梁,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承載著潮州的文化與記憶。其獨特的建筑風(fēng)格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使其成為潮州乃至中國橋梁史上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啟閉式設(shè)計?:中間浮橋可根據(jù)需要解開,讓出航道,成為可分可合的活動橋,展現(xiàn)了古代橋梁工程的智慧。</p><p class="ql-block">?亭臺樓閣?:橋上建有30座形態(tài)各異的樓臺亭閣,兼具商業(yè)與觀賞功能,形成“廿四樓臺廿四樣”的獨特景觀。</p> <p class="ql-block">遠處的新橋。</p> <p class="ql-block">漫步潮州</p> <p class="ql-block">我們認(rèn)為豆花是我們這里的豆腐腦,想喝一碗嘗嘗。但不是,是一種年輕人的飲料。</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是潮州古城的重要文化地標(biāo),全長1948米,<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擁有23座古牌坊</span>,是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古牌坊街。這些牌坊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見證了潮州府城的興衰變遷。</p> <p class="ql-block">圣朝使相·覃恩三錫坊?</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785年,位于翁厝巷口北面,由清朝宰相鄭大進親手打造。這座牌坊不僅見證了鄭大進的卓越成就,還承載著潮州人民愛國、寬厚與大度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理學(xué)儒宗·銓曹冰鑒坊?</p><p class="ql-block">初建于1617年,位于羊玉巷口,由吏部郎中唐伯元建造。唐伯元以其深厚的學(xué)術(shù)造詣和政治才能贏得了潮州人民的敬仰,這座牌坊彰顯了他的不朽功績。</p> <p class="ql-block">狀元坊:建于明嘉靖年間,位于鋪巷口,是潮州最著名的牌坊之一。它為紀(jì)念潮州歷史上唯一一位文科狀元林大欽而建,象征著“國家棟梁”的深遠寓意。</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的歷史可追溯至唐宋時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牌坊最初以木建為主,后演變?yōu)槭?,并飾以精美的花紋,形成了獨特的建筑風(fēng)格。這些牌坊不僅是對個人功績的表彰,更是潮州崇文重教、忠孝節(jié)義精神的體現(xiàn)。</p><p class="ql-block">2004年,潮州市政府啟動了牌坊街的修復(fù)工程,并于2009年完成,使這一歷史文化遺產(chǎn)得以重?zé)ㄐ律?。如今的牌坊街不僅是游客的“打卡地”,更是體驗潮州文化的重要場所,匯聚了潮繡、手拉壺、工夫茶等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以及地道的潮州美食。</p><p class="ql-block">總之,潮州牌坊街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文化的瑰寶,每一座牌坊背后都蘊含著一段動人的故事,值得深入探尋。</p> <p class="ql-block">?四進士坊?</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517年,位于四進士亭巷口,為紀(jì)念四位品行高潔、政績斐然的進士——蕭與成、陳大器、薛侃和蘇信而建。這座牌坊見證了他們的卓越成就與不朽精神。</p> <p class="ql-block">出城看夜景。</p> <p class="ql-block">看廣濟橋夜晚通航。</p> <p class="ql-block">在潮州城找個地方住下,快樂又匆匆忙忙的一天結(jié)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