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韓江堤畔風光殷商 <h5> 木棉花的花期在每年的三月到四月之間,也就是在春季的時候開??偟幕ㄆ诳沙掷m(xù)一個月左右,不過單朵花開放的時間很短,不到半個月。</h5><h5> 它是先開花后長葉的,在二月到三月份之間樹枝上的葉片就會掉光,開始長花苞,開花。花開后繼續(xù)長新葉。它的樹形優(yōu)美,不管處在哪個季節(jié),都有一定的觀賞性。</h5> <h5></h5><h3><b>下陳村春日韓江堤畔風光</b></h3><h5> 澄海上華鎮(zhèn)下陳村是一個歷史悠久,充滿文化氣息的村莊。春暖花開,春意盎然時節(jié),明艷的紅色木棉花與美麗韓江堤畔形成一道獨特亮麗風景線。木棉花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傲立于枝頭,花開時節(jié),澄海下陳村韓江堤邊的這片木棉樹開得熱烈,成為愛花人士“網(wǎng)紅”打卡之地。<br></h5><h5> 人們從韓江堤畔經(jīng)過,總會放慢腳步,翹首凝望,或駐足觀賞。每年總是吸引來自周邊各的攝影愛好者及眾多游客特意前去觀賞拍照。木棉樹挺拔的樹干、碩大的紅花,以及開闊的江面、碧波綠水,加上江邊洗衣服、釣魚的村民,當真是入鏡入畫的最佳素材,清晨江景和黃昏夕照是每一天這里最美的時刻。</h5> <h5> 2025-04-11上午,天氣多云,途中偶爾下起濛濛細雨。一行三人同行,驅(qū)車來到下陳韓江堤畔。來時,堤畔競相怒放的木棉花已過盛開期,樹干上只剩下零零星星木棉花在樹間綻放,少了些火紅一片的美景畫面,稍微有些失望。天公不作美,視野能見度差,灰蒙蒙一片,放飛無人機也拍攝不到好畫面。四處張望,一位垂釣者安靜耐心的坐在江岸邊,幾位村婦在江邊洗衣、洗菜,與朦朦朧朧的江面構(gòu)成一幅美麗畫卷。<br></h5><h5> 韓江堤邊的木棉樹中,最為“資深”的當屬這一棵百年老樹,它大約有20多米高,樹冠直徑也有幾十米,樹干需要幾位成年人才能合抱,巍然挺立的身姿與韓江景色相映成趣。這棵百年老樹,到現(xiàn)在差不多130年樹齡,多少次大臺風都只是破壞了它的表皮和一些枝干而已,這棵木棉樹依然這樣茂盛。根都伸到溪里。大概根部有30多米深,根深葉茂,水分又足夠。近幾年來,“韓江堤畔木棉花”已成了下陳村“地標性”符號。</h5> <h5></h5><h3><b>下陳村景色游覽特點</b></h3><h5>1、木棉樹:澄海下陳村韓江堤邊的木棉樹是著名的景點,每當春天來臨,木棉花盛開,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賞。木棉花不僅有觀賞價值,還有藥用價值,因此,下陳村成為了愛花人士的打卡勝地。<br></h5><h5>2、夕陽景色:上華下陳村不僅有美麗的木棉花,更有迷人的夕陽。夕陽西下時,整個村莊都被染上了金色的光芒,晚霞映照在韓江上,景色十分迷人。<br>3、古建筑:下陳村中保留著一些古建筑,如青磚祠堂、老祖公詞等,這些古建筑見證了村莊的歷史變遷,也體現(xiàn)了潮汕地區(qū)的建筑風格和文化特色。<br>4、農(nóng)田風光:下陳村以農(nóng)業(yè)為主,村中的農(nóng)田風光也是游客喜愛的景點之一。你可以欣賞到稻田、竹筍、荔枝、香蕉、珍珠番茄、玉米等作物的種植景象,感受田園生活的寧靜美好。<br>5、韓江風光:韓江流經(jīng)下陳村,水質(zhì)優(yōu)良,沿江的風光十分迷人。你可以沿著江邊散步,欣賞江上的漁舟和埠頭上的婦女洗菜的場景,體驗江南水鄉(xiāng)的韻味。</h5> <h5></h5><h3><b>堤畔一群呆萌獅頭鵝</b></h3><h5> 拍攝間,傳來獅頭鵝不斷“額、額。額”的雜亂叫喚聲,一位老伯手拿一根細長竹竿,從圈養(yǎng)欄中將一群獅頭鵝放了出來,獅頭鵝搖頭晃腦搖搖擺擺邁著步伐,不緊不慢呆萌走上斜坡的樣子十分可愛。走過一段堤岸,十分有序從缺口走向堤下,這時老伯做出一個反常舉動,只將一部分獅頭鵝趕入江中一處圍欄,其余大部分卻逗留在岸邊吃草,大約十多分鐘后就又都趕回圈欄中。<br></h5><h5> 我們不解的上前詢問老伯,他微笑的回答說:“這是剛加入的一批新獅頭鵝,比較怯生不合群,現(xiàn)在就是要減少新鵝的壓力,讓這些鵝慢慢熟悉,促進它們更快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與老鵝逐步混群。”聽到這些解釋,我們這時才恍然大悟。</h5> <h3><b>菊池—座充滿詩意的古村落</b><br></h3><h5> 相隔不遠就是菊池古村落,菊池村的名稱來源于村前池塘四周遍生的野菊花。相傳古時這個池塘遍生野菊,村子也因此而得名。如今修整村貌,于是遵照歷史創(chuàng)鄉(xiāng)寓意,重新在池邊遍栽菊花,讓菊池名副其實。<br></h5><h5> 幽香暗藏于舊屋竹籬間,人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原來詩意田園生活近在咫尺。走進菊池村,只見榕蔭環(huán)繞,溪澗清澈,開闊的文化休閑廣場,各種體鍛設(shè)施齊全,難以想像,這里原來是澄海區(qū)的一個扶貧對象村。</h5> <h5> 往里走,前面一個圓形的大池塘,環(huán)池裝飾了盆栽的菊花,池水平靜如鏡,菊花倒影池中。走到修葺一新的古祠堂,穿過整潔的老屋小巷,才發(fā)現(xiàn)別有洞天,漸入佳境。</h5> <h5> 只見村里的老屋群,屋前屋后都種滿了各種菊花。彼時正值菊花盛開的季節(jié),紅白黃紫各種顏色爭奇斗艷,在灰色圍墻稱托下,更加熱鬧雅致。</h5><h5> 村后的大片空地,也遍栽菊花成了一個大花園。菊池村原來還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革命老區(qū)村,在老屋群里隱藏了很多革命遺跡,如今也都獲得了修整保護。</h5> <h5> 在老屋小巷中穿梭,一處棚架上的深紫色羊角蹄花盛開綻放,讓人一下子感到驚艷。</h5><h5> 走到盡頭,眼前一片開闊場地,茂盛的夫妻古榕樹出現(xiàn)在眼前,春節(jié)期間搭建的舞臺背景布在風雨日曬下已經(jīng)褪色,依然感受到當時的喜慶歡樂氣氛。</h5> <h5> 走進一條狹窄的“宮巷”,兩旁斑駁墻壁上,是一幅長長懸掛著村民拍攝美好生活的照片墻,充滿了詩意韻味。復(fù)原了千年古村落歷史風貌的菊池村,已成為眾多市民周末郊游尋幽的好去處的古村落。</h5> <h5></h5><h5> 城市在日新月異快速發(fā)展,鄉(xiāng)村也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得益于中央政府建設(shè)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好政策。<br> 看到一個個鄉(xiāng)村由從前的臟亂差環(huán)境,到如今的整潔漂亮新面貌,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心中不禁十分感慨。<br> 衷心祝福偉大祖國富強發(fā)展,國泰民安!<br><b>張益群 部分文字摘錄網(wǎng)絡(luò) 2025-04-12完稿</b></h5><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