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十八梯與 下浩老街曉青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重慶之旅第六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八梯位于重慶市渝中區(qū),起源可以追溯至宋朝,是重慶最古老的城市街區(qū)之一。作為重慶"母城文化"發(fā)源地,享有"與城齊名八百年"的建成歷史,是古代重慶重要的戰(zhàn)略要地和經(jīng)濟(jì)中心,也是渝中區(qū)政府規(guī)劃的世界級消費(fèi)大道重要節(jié)點(diǎn)。由于山勢地貌的緣故,重慶"母城"渝中半島又被分成了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界定了下半城,解放碑則代表上半城,他們之間共同形成山城重慶的雛形,因此被稱為是"老重慶歷史與文化的縮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浩老街,位于重慶南岸區(qū),臨近南濱路,緊靠東水門長江大橋的一個(gè)斜坡上的街區(qū),主要有下浩正街、董家橋、覺林寺街、葡萄園等街道。</p><p class="ql-block">據(jù)說,這一地區(qū)在清乾隆時(shí)期就已經(jīng)形成街市。這條街連接長江,解放前,龍門浩老碼頭是重慶一個(gè)客貨兩用碼頭,從碼頭去上新街,下浩正街和董家橋是必經(jīng)之路,再加上巴渝名剎覺林寺也在此地,百年前的下浩一帶十分熱鬧。</p><p class="ql-block">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文章里,稱下浩老街是“另一個(gè)世界”:在這個(gè)世界里有兩種人,一種是下浩的原住民,他們保留著老重慶的生活方式;第二種是一群在下浩開茶館的年輕人,他們?yōu)樗〉南潞圃鎏砹艘荒ㄉ省?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