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九寨溝”一一克羅地亞十六湖繽紛宇宙 <p class="ql-block">英國著名文學(xué)家蕭伯納曾說:“如果你想看到天堂的樣子,那就去克羅地亞吧?!苯?lt;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早上8:40,我們從盧布爾雅那出發(fā),驅(qū)車近5個小時,于下午1:30左右來到天堂中的仙境一一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公園位于克羅地亞中部的喀斯特山區(qū),是克羅地亞最大的國家公園,它由16個大大小小的湖泊組成,所以又稱為十六湖國家公園?!笆背蕩铗暄延谏焦戎校吹匦胃叩头譃樯虾^(qū)和下湖區(qū),上湖區(qū)坐落在白云石亞地層的山上,四周均環(huán)繞著茂密的森林,下湖區(qū)處于兩條山脈間的峽谷中,其內(nèi)16個互相連接的山地湖泊,總長10千米,面積為217公頃。公園海拔502~636米 ,各湖高差懸殊,從第一湖至第十六湖高差達(dá)135米,諸湖之間形成瀑布群,并呈梯狀一節(jié)節(jié)飛流而下,被譽為“歐洲的九寨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六湖的前身為普里特維采湖盆地,其湖群與瀑布的形成緣于石灰?guī)r長期沉淀,即鈣化的結(jié)果。當(dāng)蜿蜒于石灰?guī)r和白云石峽谷中的科納拉河流到這里時,不能暢流而形成串串湖泊。十六湖地區(qū)在幾千年前就已經(jīng)開始有人類居住,伊利里亞人、凱爾特人、色雷斯人、羅馬人、斯拉夫人以及土耳其人等曾依次遷入至此居住。1910年,地理學(xué)家弗蘭克博士來到該地區(qū)考察,才將“遠(yuǎn)離塵囂”的自然風(fēng)光公布于眾,從而震驚了世人。1914年,克羅地亞政府決定在這里建立國家公園,但由于項目進展緩慢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直到1949年,國家公園才正式成立。1979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十六湖”列入了《世界自然遺產(chǎn)》名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進入景區(qū)服務(wù)區(qū),迎接我們的是一頭碩大無比的棕熊雕塑,雖黑不溜秋,但胖乎乎的萌態(tài)可掬。據(jù)介紹,公園被茂密的森林覆蓋,主要為山毛櫸、冷杉和松樹,森林覆蓋率高達(dá)70%以上,為多種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地?,主要包括棕熊、羚羊、狼、鹿、狐、貂等珍禽異獸,以及多種鳥類和魚類。進入景區(qū),仿佛置身于一個綠色的童話世界。四周山林環(huán)繞,樹木郁郁蔥蔥,高聳入云。參天的松樹、云杉,枝繁葉茂,遮天蔽日,灑下一片片清涼的綠蔭。林間彌漫著清新的松香氣息,混合著湖水的濕潤,讓人心曠神怡。偶爾還能看到一些珍稀的動植物,松鼠在樹枝間跳躍嬉戲,鳥兒在枝頭婉轉(zhuǎn)歌唱,為這片寧靜的山林增添了生機與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鳥瞰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忽然,遠(yuǎn)處傳來巨大的水流聲,循聲望去,原來是湖對岸峭壁上懸掛的一簾簾巨型瀑布發(fā)出的。導(dǎo)游說那叫普利特維采瀑布,高76米,是十六湖最大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從高聳的懸崖頂端傾瀉而下,如銀練般垂掛,氣勢磅礴。水珠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仿佛無數(shù)顆鉆石在空中飛舞,瀑布的轟鳴聲回蕩在山谷間,震撼人心。我們走下山坡,沿著木棧道走到湖對岸,來到瀑布腳下,巨大的轟鳴聲震耳欲聾,即使面對面講話都難以聽清楚。抬頭仰望,瀑布周圍是茂密的森林,綠意盎然,水流洶涌澎湃,逐級跌落,每一次撞擊巖石,都濺起數(shù)丈高的水花。水珠飛濺,如小精靈般鉆進我的懷抱,倏忽不見。湖水在瀑布的沖擊下泛起層層漣漪,波光粼粼。置身其中,你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與壯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六湖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各樣的瀑布,其規(guī)模雖然無法與九寨溝相比,但嫵媚多姿,儀態(tài)萬方。有的瀑布如飄逸的絲帶,從錯落的巖石間潺潺滑落,水流纖細(xì)而輕柔,幾乎聽不到太大的聲響;有的瀑布如同天女散花一般,水流在下落過程中,被形態(tài)各異的巖石分割成無數(shù)條細(xì)小的水流,紛紛揚揚地灑下,噴珠濺玉;有的瀑布層層疊疊,仿佛一首節(jié)奏多變的交響曲,水流沿著層層疊疊的巖石,一級一級地跳躍而下,時而湍急,時而舒緩;有的瀑布如簾幕,石灰華堆積形成天然堤壩,水流漫過堤壩形成寬而平緩的瀑布;有的瀑布如涌泉,喀斯特地貌中地下水系統(tǒng)發(fā)達(dá),泉水從地下汩汩涌出形成瀑布。十六湖的瀑布是大自然用靈動筆觸勾勒出的絕美景致,每一道都獨具風(fēng)姿,盡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沉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園上湖區(qū)需乘船游覽,下湖區(qū)可沿著木棧道游覽,限于時間,我們此趟行程只游覽下湖區(qū)的4個主要湖泊。行走在木棧道上,棧道時而把你帶入翠綠的湖中,時而把你引入茂密的叢林,時而把你推入幽深的山間小徑,讓你在大自然中盡情放飛,任性探秘。沿著棧道在一個又一個大小不一的湖泊中穿行,那感覺最迷人,如在畫中行走。每一個湖泊由于含有不同的礦物質(zhì)和藻類,湖水顏色從翠綠到湛藍(lán),從蔚藍(lán)到鮮綠,從深藍(lán)到淺灰,變化萬千,如夢如幻。湖水清澈如鏡,倒映著周圍的樹木和山巒,宛如一幅幅水墨畫,美得讓人窒息。據(jù)介紹,十六湖一年四季景色變化多姿:春天一湖嫩綠,一山火紅;夏天一湖晶瑩,滿山翠綠;秋天山上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湖水變得五彩斑斕;冬天滿山滿湖銀裝素裹,白雪皚皚。</span></p> <p class="ql-block">不經(jīng)意間,水中幾棵潔白如玉的樹木映入眼簾,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玉樹奇觀?湖水清澈見底,一棵棵倒臥在湖底的樹木,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沒有一絲腐朽的痕跡,鈣結(jié)在樹木表皮,原本粗糙的樹皮變得光潔如玉,在陽光的折射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在十六湖的不同湖泊中,水底玉樹也各有特色,有的湖泊中,玉樹成群,它們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水下森林;有的湖泊則只有孤零零的幾棵玉樹,它們獨自靜臥在湖底,反而有一種遺世獨立的美感。這些玉樹形態(tài)各異,有的宛如剛勁的松柏,枝干遒勁有力,從水底向上伸展;有的又似婀娜的垂柳,柔軟的枝條從上方垂落,絲絲縷縷;還有些似鹿角般分叉生長,又似珊瑚般繁復(fù)多姿。玉樹在水中輕輕搖曳,仿佛依然生長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只是換了一種姿態(tài),繼續(xù)展示著生命的頑強與美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水底的玉樹奇觀</span></p> <p class="ql-block">湖畔,蘆葦叢生,修長的葦桿,毛茸茸的葦穗,在陽光的照耀下,泛出淡淡的金色光澤,微風(fēng)輕拂,發(fā)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低聲訴說著湖泊的故事。澄澈的湖水中,小魚們歡快地穿梭其中,它們身形小巧,宛如水中的精靈。有的小魚獨自游弋,時而快速地擺動尾巴,時而靜止不動;有的則成群結(jié)隊,在水草間嬉戲追逐,為平靜的湖面增添了無限活力。湖面上,綠頭鴨是最活躍的身影,身姿矯健,羽毛色彩斑斕。<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們時而將頭扎進水中覓食,只露出黑色的尾巴在水面上擺動;時而悠閑地漂浮在水面,梳理著自己的羽毛;時而又扇動翅膀,在水面上劃出一道道漣漪,濺起晶瑩的水花。若是受到了些許驚擾,它們便會撲騰著翅膀,貼著水面快速滑行一段距離,然后飛向天空,在空中留下清脆的叫聲。</span>此景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十六湖,是一首讀了一遍還想再讀的柔美散文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