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影像)城市記憶?沈陽鐵西工人村金色陽光 <p class="ql-block"><b> 2025年3月18日,探尋城市記憶第十一站【沈陽鐵西工人村】 。沈陽鐵西工人村是聞名沈陽的工人住宅區(qū),它位于鐵西區(qū)西南部,面積0.60平方公里。工人村地區(qū)在1951年以前是一片菜地,只有三條馬車道往來運菜。1952年9月根據毛主席“在提高生產的基礎上改善工人的生活”的指示精神,沈陽市人民委員會投資1200萬元,開始工人村住宅建設,市政府將其命名為工人村。</b></p><p class="ql-block"><b> 1952年12月第一期工程完工,荒野上出現了79幢3層紅磚紅瓦樓房。1954年續(xù)建13棟,1957年續(xù)建51棟。至此形成占地7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的5個建筑群,是共和國最早的工人住宅樓群。</b></p><p class="ql-block"><b> 工人村建筑規(guī)劃是解放后沈陽市第一個完整的城市建設規(guī)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建筑物之間留有充足的綠化地帶、景點。中小學校、幼兒園、百貨、副食商店、飯店、照相館、衛(wèi)生院、糧站、郵電支局、儲蓄所等基礎服務設施完善。當時人們形容工人村是“高樓平地起,條條柏油路;路旁柳成蔭,庭院花姿俏”。工人村建成后,有軌電車延伸到工人村,又新開辟204路公共汽車,交通非常方便。</b></p><p class="ql-block"><b> 經過半個世紀的風雨洗禮,居民住宅已顯陳舊,內部設施老化嚴重。加之隨著人口增加,住房擁擠。使這里的改造提上了日程。2002年6月18日鐵西新區(qū)成立后,提出了造福民生,真情回報工人階級的思想。2003年開始了工人村改造工程,啟動了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隨著大規(guī)模改造的進行,蘇式三層樓已被漂亮的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層住宅樓所取代。如今這里綠樹掩映,景色優(yōu)雅,環(huán)境宜人。盡管如此,老工人村的樣子卻沒有消失,而是完整的保存在了“工人村生活館”之中。</b></p> <p class="ql-block"><b>拍攝-華為P50pro</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