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古鎮(zhèn)之小蓮莊知足常樂 <p class="ql-block"> 南潯古鎮(zhèn)以南市河、東市河、西市河、寶善河構(gòu)成的十字河為骨架,其間又有許多河流縱橫交錯,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隨河而走,以南東街、南西街為串聯(lián),構(gòu)成了十字形格局,街巷肌理完整,河道水系基本保存。</p><p class="ql-block"> 十字河兩岸形成商業(yè)街道,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鄉(xiāng)小鎮(zhèn)風貌,又有眾多高品質(zhì)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園林,形成了小橋流水人家與大宅園林交相輝映的街區(qū)特色。</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敬意?。?lt;/p> <p class="ql-block"> 說到南潯,最不能錯過的就是小蓮莊。這是一座集園林、住宅、祠堂于一體的古建筑群,以其精巧的布局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前來探訪。</p><p class="ql-block"> 小蓮莊,又稱“劉園”,是南潯五大名園之一,小蓮莊是晚清南潯“四象”之首劉鏞的私家花園,從光緒十一年(1885年)開始,在池周植柳栽花,布置臺榭,啟建家廟,歷時四十載,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書畫家趙孟頫湖州蓮花莊,而自名“小蓮莊”。</p> <p class="ql-block"> 小蓮莊盡顯江南園林建筑宏構(gòu)巨制,鐘靈毓秀,精美剔透,別具洞天之特色。</p><p class="ql-block"> 小蓮莊、嘉業(yè)藏書樓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4日,我和妹妹來這里游玩。</p> <p class="ql-block"> 小蓮莊又稱“劉園”,是南潯五大名園之一,也是至今鎮(zhèn)上保存最為完好的園林之一。它是晚清南潯“四象”之首劉鏞的私家花園,典型的江南園林,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大宅氣勢宏偉,富麗堂皇,風格獨待,可稱江南最大的具有中西建筑風格的私家民宅。其風格之奇特、結(jié)構(gòu)之恢宏、工藝之精湛、建筑之精華,被稱為“江南第一民宅”。</p><p class="ql-block"> 小蓮莊沒有修院墻,把繞著莊園的鷓鴣溪當成了流動的活柵欄,小蓮莊落落大方地呈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 頔塘河貫穿著古鎮(zhèn),也連接起整座城市的靈魂,河兩岸均是依河而建的清末民初建筑,鱗次櫛比,氣勢恢宏,中西兼容的風格,組合得恰到好處。</p><p class="ql-block"> 小蓮莊就在鷓鴣溪的沿岸。去小蓮莊、嘉業(yè)藏書樓游覽參觀,可以步行,也可以坐烏篷船到小蓮莊碼頭上岸參觀。</p><p class="ql-block"> 一些游客選擇坐搖擼船到小蓮莊游玩 別有一番風情。</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南林依稀文史香,潯溪清迢溫柔鄉(xiāng)”。江南的水潺潺流過,孕育了南潯古鎮(zhèn)的生命與文明。流逝的時光在小蓮莊大宅園林建筑中留下難以抹去的痕跡。它是詩意“枕水江南”的真實寫照。它令造訪者流連忘返,魂牽夢繞。</span></p><p class="ql-block"> “小鎮(zhèn)千家抱水園,南潯賈客舟中市”。明清時期南潯水網(wǎng)縱橫,當時江浙富商的園林依水營造在南潯蔚然成風。</p><p class="ql-block"> 對面就是小蓮莊碼頭。</p> <p class="ql-block"> 鷓鴣溪水色翠綠,水上常年飄著烏色頂子藍棉簾的木船。南潯人說,“自2000年左右開發(fā)景區(qū)的時候,這小船就堆堆簇簇地??吭谶@里,既是一抹別致的景觀,也可以作為水上載客的工具?!?lt;/p> <p class="ql-block"> 在小蓮莊還能看到一些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建筑,這些建筑不僅具有歷史價值,更是藝術(shù)與工藝的結(jié)晶。</p><p class="ql-block"> 庭院院內(nèi)西側(cè)建有"凈香詩窟",因頂部抬頭看時像一個倒扣的斗,因此又叫“斗廳”。</p><p class="ql-block"> “斗廳”內(nèi)匾額上書“凈香詩窟”四字,兩邊是木質(zhì)楹聯(lián):“青厓點黛素沫委練,綠萍凈水朱荷出濁”。</p> <p class="ql-block"> “斗廳”匾與楹聯(lián)都表明了主人的情趣、喜好,展現(xiàn)出不俗的文學功底。劉家公子與貴客逞才斗詩、高談闊論。梁啟超、王國維、柳亞子、吳昌碩等名家就是當時的座上嘉賓??腿伺d致高漲之時,在此揮毫潑墨,切磋技藝。</p> <p class="ql-block"> “凈香詩窟”內(nèi)的藻井一為升狀,一為斗狀,故又名“升斗廳”。是主人與文人墨客吟詩酬唱之處。由于藻井造型別具一格,被稱為“海內(nèi)孤本”。</p> <p class="ql-block"> 劉氏梯號的宏偉與精致令人嘆為觀止。其高大的建筑體量與恢弘的氣勢相得益彰,內(nèi)部陳列的無數(shù)磚雕、木雕和石雕更是精美絕倫,仿佛將人們帶入了一個磚雕、木雕和石雕的藝術(shù)世界。</p> <p class="ql-block"> 小蓮莊的美不僅僅在于它的自然風光,更在于它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外面屋脊上方塑造有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等“八仙”造型,寓意著八仙過海,顯神通之意。據(jù)說當年園主特別喜歡結(jié)交有志之人,每次有文人來做客,就會把他們請到斗廳內(nèi)喝茶,以示他們才高八斗之意。</p> <p class="ql-block"> 過了“凈香詩窟”這個院兒,緊跟著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走廊過道,一側(cè)敞口,一側(cè)是墻,墻的那一邊就是劉氏家廟。</p><p class="ql-block"> 先說這廊道。這條走廊它既是一處連接“小姐樓”的走道,又是一處別致的小型“展廳”。這長廊壁間展示著45塊碑帖和石刻,均為名家翰墨1895,包括:刻制于1811年的4卷《紫藤花館藏帖》,含真書、草書、隸書、篆書多個書體,其詩文手札都是清代的20多位文人雅士所作,最珍貴的是位列“性靈派三大家”的袁枚和日本詩人熊坂的親筆。</p> <p class="ql-block"> 廊壁間鑲嵌刻石四十五方,楷、草、隸、篆各體皆備,刻工精妙,文采飛揚,堪稱文物與藝術(shù)價值兼?zhèn)涞恼淦贰?lt;/p><p class="ql-block"> 碑刻長廊與“凈香詩窟”緊鄰,一側(cè)聽詩文,一側(cè)觀書法,耳濡目染,成就大家風范,這樣的設(shè)計真的是獨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 1895年,33歲的科舉“準進士”劉錦藻出高價收購了這一堆石塊,隨即把它裝修在了自家的過道上。值得一提的是,此真跡世間獨一份,另外還有一份復(fù)制品,現(xiàn)在收藏于日本肥州的孔圣廟中。</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逼仄的碑刻長廊,向南走可見一座以太湖石堆疊而成的假山,假山空透可隱隱望見背后的蓮池。沿著蓮花池逶迤南伸,步入了以近十畝蓮花池為中心的外園。“雖由人作,宛如天開?!边@里圍繞荷花池展開,空間時收時放,在凈香詩窟變得開敞一些,可透過西式的窗花望見荷池。</p> <p class="ql-block"> 外園以荷池為中心,池廣約十畝,沿池點綴亭臺樓閣,曲橋長廊,環(huán)繞池周,隱于垂柳翠竹之間,<span style="font-size:18px;">步移景異,頗具匠心</span>,極富江南水鄉(xiāng)情趣。</p> <p class="ql-block"> 走入院內(nèi),轉(zhuǎn)過百年紫藤,便走到曲徑,起伏連綿的太湖石堆疊出藝術(shù)的形態(tài),有“小園新開西南角,環(huán)抱唯應(yīng)風月知”的雅趣,移步換景,頗得江南園林的精巧之髓。</p> <p class="ql-block"> 小蓮莊的美,是江南典型的詩情畫意。整個園林的設(shè)計匠心獨特,樓臺水榭,婉約可人,是江南水榭建筑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亭榭樓閣,曲橋長廊,環(huán)繞池周,隱于垂柳翠竹之間,極富江南水鄉(xiāng)情趣。</p> <p class="ql-block"> 庭院深深,長廊蜿蜒曲折,每一步都充滿詩意。?這座園林不僅是建筑藝術(shù)的杰作,更是劉氏家族精神與文化的縮影?。</p> <p class="ql-block"> 溫婉江南,水鄉(xiāng)格調(diào),在南潯小蓮莊感受靜謐光陰。</p> <p class="ql-block"> 內(nèi)園是一座以山為主題的園中園。整個園林構(gòu)思精紗,匠心獨特。各處建筑分別成景,又相互牽連,內(nèi)園外園以粉墻相隔,錯落有致,又以漏窗相通,內(nèi)外園山色湖光,可盡收眼底,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作為南潯古鎮(zhèn)的王牌景點,小蓮莊美的雅致出眾,精巧的園林設(shè)計不乏曲徑通幽之美。其山亭水榭錯落有致,古樹參天,怪石嶙峋。</p><p class="ql-block"> 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的景色映入眼簾,驚艷了時光,溫柔了歲月!</p> <p class="ql-block"> 走進園內(nèi),映入眼簾的是綠樹成蔭,粉墻黛瓦,蓮池曲橋,奇峰怪石,真的是一步一景。</p> <p class="ql-block"> 小蓮莊最有觀賞與文物價值的是這只巧用地形而建的角亭,因造型如一把折扇故名扇亭。亭內(nèi)壁嵌“劉氏義莊記略”刻石四方,系劉鏞之次子劉錦藻撰于1925年,記述劉氏家廟、義莊自1888年至1922年營建始末,1935年經(jīng)劉錦藻之子劉承于題跋,并延請名師書錄,鐫刻置此亭壁。</p><p class="ql-block"> 扇亭,是家廟、義莊和園林分界處,扇面呈弧形連接兩個方向,填充房屋拐角,不失神來之筆。是進家廟的序曲,此處也是供下人們暫歇之所。</p> <p class="ql-block"> 扇亭對面是小姐樓,大名“東升閣”,是幢西洋式的樓。</p> <p class="ql-block"> 長廊盡頭曲徑通幽處,便到了內(nèi)園。面積不大,處于外園的東南角,以山為主體。仿唐代詩人杜牧《山行》詩意構(gòu)筑,拳石玲瓏,古木森然,似隔非隔,互為借景。園中小憩,自感一種悠悠然。</p> <p class="ql-block"> 院內(nèi)比較高的建筑要數(shù)"東升閣"了,它是座西洋式的樓房。室內(nèi)以雕花圓柱作為裝飾,更采用壁爐取暖。窗戶外層用百葉窗遮光,具有濃郁的法式建筑情調(diào)。相傳,因古時閨閣小姐是不能隨便出入庭院,故而建了這座“東升閣”,以便小姐丫頭們賞樂游玩!因此這座小洋樓,又叫“小姐樓”。</p><p class="ql-block"> “東升閣”為法式建筑風格,滿滿的異國情調(diào)。 荷葉連連、垂柳依依、若隱若現(xiàn)的西式洋房、古色古香的中式亭榭、蓮池曲橋,奇峰怪石,組成一幅絕妙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 這里內(nèi)園與外園以粉墻黛瓦相隔,又以漏窗相通連接,朦朧有趣,內(nèi)外園山色湖光相依相融。僅一個內(nèi)園,該有的江南水鄉(xiāng)景觀一個都不少,荷池點綴亭臺樓閣,步移景異,頗具匠心??傊@園內(nèi)環(huán)境非常清幽雅致。</p> <p class="ql-block"> 推開一扇扇斑駁木門,南潯古鎮(zhèn)的千年故事便在腳下流淌。這里沒有擁擠的游客潮,卻藏著中西合璧的園林。</p><p class="ql-block"> 走進園內(nèi),映入眼簾的是綠樹成蔭,粉墻黛瓦,蓮池曲橋,奇峰怪石,真的是一步一景。內(nèi)園是一座園中園,處于外園的東南角,以山為主體,此園與外園以粉墻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內(nèi)外園山色湖光,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小蓮莊的建筑也極具特色。莊內(nèi)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每一處都透露著主人的匠心獨運。</p> <p class="ql-block"> 園林中還點綴著太湖石,這些石頭以其“瘦、漏、皺、透”的特點,成為江南園林的經(jīng)典元素。尤其是那座精致的假山,巧妙地與周圍的景致融為一體,讓人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匠心獨運的雅致。</p> <p class="ql-block"> 太湖石因稀缺而珍貴,素有八兩純黃金,半斤太湖石之謂,然而,這里的荷花池畔太湖石卻比比皆是,隨處可見,劉家之富由此可見一斑。</p> <p class="ql-block"> 漫步小蓮莊,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江南園林的精致與劉氏家族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 姐妹倆陶醉在景美如畫的公園里,感覺生活像花一樣的美,生活,一半是美,一半是發(fā)現(xiàn),用心喜歡,用心堅持,每一份努力都值得!</p> <p class="ql-block"> 堤東端建有一座歐式的門樓牌坊,紅磚砌筑,帶著點巴洛克風格的味道。門額上的"小蓮莊"三字為著名學者鄭孝胥所書。</p> <p class="ql-block"> 小蓮莊的主要建筑群 ……劉氏家廟,是小蓮莊的主要建筑群,與園林長廊一墻之隔。家廟始建于1888年,于1897年落成,為劉氏家族祭祀祖先之所。家廟坐北朝南,從南至北依次為照壁、石牌坊、門廳、過廳、正廳等。</p> <p class="ql-block"> 劉氏家廟石門檻高高,門廳里有“肅靜”、“回避”等牌子,給人的感覺儼然像來到了某處衙門。正廳中供奉劉氏先人的牌位,偏廳中則是劉鏞一族的生平事跡介紹??傮w感覺,是顯赫、森嚴、奢華、肅穆,</p> <p class="ql-block"> 家廟前有兩座保存完好的“御賜牌坊”。牌坊為花崗石料三欄門樓式造型。牌坊梁柱上精雕細刻著三星高照、劉海戲金蟾、武松打虎等民間故事和象征吉祥如意的龍鳳麒麟、獅子蝙蝠等圖案。兩座牌坊都集浮雕、縷雕、透雕、圓雕四大雕刻。</p> <p class="ql-block"> 第一座是積善牌坊,是由光緒皇帝賜的,共分成五屋,第一層上面有圣旨二字,第二層為“樂善好施”四個大字,主要是因為光緒三年,河南、江西等地發(fā)生水災(zāi),劉鏞出資30萬兩白銀用來賑災(zāi),于是皇帝賜建了牌坊。第三層是一出戲,取材于民間的狀元及第,第四層記載劉家做好事的史實,劉鏞希望后代也能積善行德,所以在右邊留下一塊沒字的無字碑。私家園林不能隨便的雕龍刻鳳,所以主人用右手邊的孔雀,左手邊的麒麟相代替,取意為龍鳳成祥。</p> <p class="ql-block"> 積善牌坊的另外一面。</p> <p class="ql-block"> 第二座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貞節(jié)牌坊。</span></p><p class="ql-block"> 牌坊的后面刻的是劉家官位與官職,劉鏞是二品官,祖父與父親為三品官,劉家人官職最大的是小碑上刻著的劉鏞的長子劉安瀾,官居一品工部郎中,但是英年早逝,他的夫人劉邱氏卻為分守寡,終身不改嫁,末代宣統(tǒng)皇帝溥儀為旌表她的貞潔而賜建了這座“欽旌節(jié)孝”坊。</p> <p class="ql-block">兩座牌坊中間,是劉家的家廟。</p> <p class="ql-block"> 兩座牌坊里面,是劉家的家廟。進門是一個面積不小的樓院,廊道寬闊、雕窗精致,整個院子給人感覺端莊素凈。</p> <p class="ql-block"> 正廳明間懸宣統(tǒng)皇帝御賜的“承先睦族”九龍金匾一塊,以示劉家的榮耀,這也是小蓮莊三寶的第三寶。</p> <p class="ql-block"> 家廟里面呈列了它們家在朝廷做官的官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穿過后花園,走過劉氏家廟甬道,就來到了嘉業(yè)藏書樓門樓前。</span></p> <p class="ql-block"> 嘉業(yè)堂藏書樓是南潯首富劉鏞的孫子劉承幹所建。為中西合璧園林式布局,口字型回廊式廳堂建筑,所有木窗都鏤空雕刻著篆字“嘉業(yè)堂藏書樓”字樣。后進正廳為嘉業(yè)廳,正中高懸博儀“欽若嘉業(yè)”九龍金匾。</p><p class="ql-block"> 清末時期,劉承干曾捐巨資助修光緒陵墓,所以宣統(tǒng)帝賜寫有"欽若嘉業(yè)"的九龍金匾,他以此為榮,并以"嘉業(yè)"命名,懸掛在藏書樓的正廳。</p><p class="ql-block">門樓上的“嘉業(yè)藏書樓”五個大字是由書法家劉廷琛所題。</p> <p class="ql-block"> 嘉業(yè)堂藏書樓,坐落于小蓮莊旁的小河畔,自1924年建成以來,便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shù)讀者。這座藏書樓占地廣闊,現(xiàn)為浙江省圖書館的重要組成,珍藏著十三萬冊圖書與三萬余片版片。它由首富劉墉的孫子劉承干精心打造,并因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賜匾“欽如嘉業(yè)”而聲名遠揚。</p> <p class="ql-block"> 南潯的嘉業(yè)藏書樓與寧波的天一閣、杭州的文瀾閣、瑞安的玉海樓齊名,并稱為江南四大藏書樓。</p><p class="ql-block"> 此為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題寫的匾額“欽如嘉業(yè)”。</p> <p class="ql-block"> 劉承幹是秀才出身,嗜書如命,還曾被魯迅戲稱為“傻公子”。民國動蕩時期,大批古籍流入市場,劉承幹命人大批收購,花了三十萬兩,收了六十多萬卷書籍。這些書籍中,有不少珍貴的孤本,還有明清禁書。宋刻版的《史記》、《三國志》,還有《永樂大典》的42冊孤本等珍貴書卷,是藏書樓的鎮(zhèn)樓之寶。</p><p class="ql-block"> 劉承幹這一藏書的愛好,不僅為他贏得了身后名,也守住了中國的文化瑰寶。而嘉業(yè)堂藏書樓因海量的古籍藏書聞名海內(nèi)外,是中國三大私家藏書樓之一。</p> <p class="ql-block"> 藏書樓是“口”字型的回廊式磚木結(jié)構(gòu),中西合壁的兩層樓房,分前后兩進,站在天井中央,可以看到整個藏書樓外貌。</p><p class="ql-block"> 藏書樓藏書60萬卷,共16萬冊,不少是被清廷列為禁書的孤本書籍。它是中國近代規(guī)模最大、藏書最豐富的私家藏書樓。藏書家藏書不易,藏而能守,更屬不易。</p><p class="ql-block"> 站在藏書樓中的廣場上,空曠的藏書樓讓人想到其當時鼎盛時期的模樣,感受建筑背后蘊藏的文化深度。</p> <p class="ql-block"> 藏書樓與園林合為一體,以收藏古籍聞名,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私家藏書樓之一,系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p> <p class="ql-block"> 整座書樓布局合理,排水巧妙,陽光充沛。</p> <p class="ql-block"> 每個房間都是藏書的庫房,每間書庫的地板都設(shè)計得非常堅固。為了保護這些古籍,如今藏書樓房間的墻上都會裝有鐵皮和雙層玻璃窗戶,安全性極佳。</p> <p class="ql-block"> 嘉業(yè)堂藏書樓是江南四大藏書樓之一,現(xiàn)在也是浙江圖書館的一部分,書香濃郁。它是一座回廊式磚木結(jié)構(gòu)的兩層書樓,融合了中西建筑風格,設(shè)計上考慮了防潮、防火,體現(xiàn)了匠心獨運。這里的藏書極為豐富,涵蓋了經(jīng)史子集、碑帖拓片、官私文獻等多個領(lǐng)域。每一書都承載著歷史的印記和文化的傳承,讓人感受到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蘊。</p> <p class="ql-block"> 嘉業(yè)藏書樓位于小蓮莊的正中間。為了防止藏書樓起火,四周修建了水道,四周清水環(huán)抱并種滿了香樟樹。</p> <p class="ql-block"> 劉家人喜歡園林,所以藏書樓也是按園林的風格來建造,書樓與園林合為一體,樓掩映在園中,樓外有園,園中有池。園內(nèi)也是與小蓮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荷花池,夏天來這里古木下乘涼,賞池中紅蓮綻放,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讀書,想必是十分愜意。</p><p class="ql-block"> 從亭子里看到的藏書樓。</p> <p class="ql-block"> 荷塘中的六角亭更是點睛之筆,移步換景間,每一視角都呈現(xiàn)出一幅新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 嘉業(yè)藏書樓的對面是一個庭園,有河溪、涼亭、還有許多太湖石。</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塊太湖石嘯石是南潯三大奇石之一,高約二米,形似虎踞,石腹有一孔,可以通過吹氣發(fā)出聲音,如同虎嘯。故稱謂虎嘯石。</p><p class="ql-block"> 這塊石頭上有清代著名學者阮元的題字“嘯石”,以隸書書寫,字體凝練清秀。嘯石原本是阮元的故物,他對此石視為珍寶,曾在杭州建造精舍專門放置這塊石頭。</p><p class="ql-block"> 后來,嘯石經(jīng)過多次易主,最終被嘉業(yè)藏書樓主劉承干以五百銀元購得,現(xiàn)在位于荷花池旁,成為了嘉業(yè)堂藏書樓的一大特色景觀。</p> <p class="ql-block"> 漫步小蓮莊,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江南園林的精致與劉氏家族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 這座園林不僅是建筑藝術(shù)的杰作,更是劉氏家族精神與文化的縮影?。</p> <p class="ql-block"> 返程的途中只見溪邊的柳樹垂下嫩綠的枝條,隨風飄舞,輕撫著水面,仿若一幅詩意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 南潯悠長的河道中,夕陽橫亙在河面上,船身窄窄的漁舟,不時將木槳插入水中輕輕的撥動,濺起一層層,一朵朵水花。南潯就是這般滄桑,平和,溫柔的。</p> <p class="ql-block"> 白墻黑瓦,青石板路的小巷悠長,小橋流水人家,江南古鎮(zhèn)宛如詩夢,時光似在此停滯,靜賞春雨秋風……</p><p class="ql-block"> 因為時間有限,很多美景沒有介紹,特此說明!</p> <p class="ql-block"> 感恩這個世界,讓我們同乘一趟生命的列車,前行著,守望著,關(guān)懷著!牽掛著!傳遞著溫馨與美好,共享著健康與快樂!</p><p class="ql-block"> 祝福朋友們幸福安康,吉祥如意,開心快樂每一天!??????????????????????????????????????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